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圆桌 | 浓缩展览or提供更多选择的观展路线?

2018-03-10 弘博编辑部 弘博网


春节期间,不用工作了,远离文博行业了,回到家了,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但最终还是没有按捺住对博物馆的向往,赶在了周一,前往河南博物院参观一番。

是的,你没有看错,周一是博物馆的闭馆日,但是为了保障观众的正常参观,很多博物馆在法定节假日的周一是对观众开放的。

犹记小编上一次参观河南博物院的时候,看的是其基本陈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足足八个展厅,充分展现了河南地区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各个展厅空间大,展线长,文物种类丰富多样。即使是走马观花,大半天的时间都看不完。没有一个好体力,一个通史陈列逛下来也是累人的。



2015年,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闭馆进行维修,与此同时,在西配楼举办了“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春节期间,小编就是参观的这个展览。整体观展体验是:展览“精致玲珑”,想看的展品都看了(《国家宝藏》中河南博物院推荐的三件“国宝”文物),看完展览,能够对河南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最为关键和暖心的是:参观完展览,不累!心情自然也是极好的!


一个大型的通史展览浓缩为一个中小型的瑰宝展,八个展厅缩减为一个展厅,“浓缩”的展览提升了小编本次的观展体验。这也引发了小编的思考:以通史陈列为主的大型展览,或者说博物馆,是否应当为不同需求的观众设置不同的参观路线?小编把这个问题抛给小伙伴的时候,大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Mark仔

参观路线一词其实可以衍生出三个含义,其一为自由形式,也就是最纯粹的无拘束与无限制的自我参观选择,也就是现在博物馆普遍存在的大众参观模式,在此无须多言。


其二为特定形式,这种形式从参观展品的角度看,也就是我在美国遇到的那种称为“highlight(最精彩的部分)”的导览,这种形式会根据参访时间的不同而给予不一样的导览推荐,例如半个小时的精选游览,一个小时的精品游览等等。其中涉及的展品数量与展厅分布也不一样,有着不一样的取舍。当然还有一种特定形式是从观众角度出发的,也就是为不同观众群体所设计的定制参观,我习惯称之为不同感官需求,例如我就曾参与设计一个为视障人士准备的导览项目叫“STOP”,意为“Smell and Touch Our Plants”(嗅闻与触摸我们的植物),该项目就是要在嗅觉与触觉上为博物馆的视障观众提供更多的参观体验,当然这个项目还有一个起源在于观众屡禁不止的“偷摸”行为。


美国国家植物园


其三,是介乎上述两种形式之间的多重组合定制,观众根据自身需求,对参观路线进行自我设计与定制。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同时获得最合理的路线指引。对此我也只是耳闻,还未亲身体验,顾不做过多表述了。听起来还是挺棒的!


展览有其固有的设计主线,在此我不过多评论,但是以基本陈列为主的展览,更多的应该在于考虑观众的参观需求与参观体验,而不只是“高大上”之感,无效与距离恰恰割裂的是观众与展览之间本就模糊的关系。对此定制路线的出现恰恰为模糊添加了明确的线索与理念,无论是对展品的参观定制路线,还是对观众自身感官需求的参观定制路线,亦或者是对两个综合的定制路线,都离不开一个以观众为本的服务理念,现在博物馆最缺的也就是这种理念的转变。



猴皮皮

虽然博物馆通常会对基本陈列、临时展览所面向的人群进行区分讨论,认为基本陈列主要面向第一次来馆的,想能一次性比较完整了解本馆或本地区历史的观众,所以展线较长。


但是本皮认为,博物馆根据自身的研究策划展览,提供展览的场地和文物及其他硬件设施,了解观众却并不是为了左右观众。观展更应该让观众根据自己在体力、兴趣、已有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中有选择的权力。而博物馆主要起到引导作用,避免一些观众因为体力有限和参观的盲目性产生博物馆疲劳而出现对博物馆的畏惧。


要我说,博物馆的这种引导作用其实应该建立在整个博物馆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基础上,开发面向观众的APP。这种资源包括藏品基本信息和已有的研究。每次参观前,观众可设置本次预参观时长、想了解的内容和参观偏好等的个性化内容,系统根据观众选择进行推荐路线,同时也可以自由组合路线并上传讨论,并且提供所选择路线的电子导览地图。个性化路线定制能够激发观众自身对藏品联系的理解以及不同观众之间的实时探讨和思维碰撞,会在不同藏品间形成意想不到的联系,从而增进个人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观众逐渐认识到,博物馆不是一次性场所。


当然,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博物馆应该及时地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并且在项目开发周期内始终与终端用户保持充分沟通,才能更好的提升使用感。



西北锅巴

针对这个问题,我也是深有感触。如果我一听说“大型通史展”这类的名称,印象就是藏品丰富精美,目不暇接;但也联想到了“多”和“累”。对于多次参观的观众来说,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博物馆要找什么、了解什么;而对于那些不了解博物馆的观众来说,过多的展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参观压力,他们执着于了解每一件展品的信息,但参观过后发现并没有记住多少。所以,我认为,博物馆在针对各类参观群体或者不同参观目的的观众时还是要有不同的路线推荐。

 

例如,如今的博物馆已然成为公众的打卡之地,尤其是在一些“旅游热”的省份,游客更是把“博物馆”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来看待,他们在参观之前都会到网上寻找一些旅游攻略作为参考。我发现,有关博物馆的旅游攻略更多强调如何买票、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和开放时间,但对于馆内的参观推荐较少。所以,博物馆为何不自己做一份完整的攻略推荐给公众呢? 这份攻略可以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完整地了解整个城市,如果观众对展品有更多的兴趣,可以在攻略中提醒观众到其他相关博物馆或景点参观。



Double L

首先,我认为博物馆推出根据不同观众、不同需求制定的不同路线是好的,但是这种路线的制定应当是作为建议和参考。因为我始终认为博物馆的参观是一种自主性的行为,外部的过多干预会影响到参观体验,或者不说体验,说效果。如果我去往一家博物馆,这家博物馆里我想看到什么、我想怎么看、是有目的地看、还是漫无目的地看,可以提出建议,但是应该是观众自己来做出决定。


蒙娜丽莎每天都像在开新闻发布会 


推荐特色路线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可能会提高部分观众的参观效率,比如去卢浮宫,如果就是为了看《蒙娜丽莎》等大作,提前获得路线信息,不会浪费时间。但是从博物馆的角度说,是不是会带来新的压力?会不会过于带有目的性?所以我认为根本的还是应该进行更加科学的展览规划与设计,更多了解观众的需求,让观众在内容上得到满足。

 

一家之言,请轻拍~



大侦探

参观博物馆的大型通史展览确实常常花费时间、消耗精力,也难怪网上的博物馆参观攻略中总是充斥着“xxx博物馆十大必看展品”的内容。有选择性地缩减展品、举办瑰宝展看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观众疲劳、满足观众需求。然而,选择性地展示瑰宝却加剧了博物馆的“精英化”,即只展示少数精英的生活,将普通民众的生活排除在历史之外。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博物馆并非珍宝馆,也并非少数精英文化的保留地,而是属于我们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文化保存与展示场所。因此,我认为在面对这样的观众需求时,博物馆不应该简单粗暴地缩减展览规模,而是尝试分众设计去为不同需求的观众提供多种选择的观展路线。

大英博物馆供选择的多种参观路线


大英博物馆的网站上便提供不同的参观路线选择:预计参观1小时;预计参观3小时;适合与儿童一起参观的展品;100件展品迅速了解世界史;20件展品迅速了解伦敦;了解历史上的多元化群体(如LGBT群体)。即博物馆给出参观建议,让观众拥有参观路线的自主权,而非由博物馆来完全决定观众们应该看什么。

 

当然,多种参观路线的提供,除了能够带给观众更多选择外,还可以让观众了解博物馆的其他更多展品,从而相对缓解著名展品前的拥堵状况,分散展厅人流,改善观展环境。


当前,博物馆观众的需求正在变得多样化。单一的展线设定,已经不能满足部分观众的需求。如何为观众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不仅需要现代技术与设备的介入,更需要博物馆人来思考、探索与实践。也许日后,借助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博物馆也将富有智慧,能够依据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博物馆中的大型陈列展览是否应当为不同需求的观众设置不同的参观路线?博物馆如何实现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关于这些问题,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与我们一起探讨。


整理:弘博编辑部

编辑:OP-D;Double L#大侦探



对于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你有什么感受呢?

填写一份问卷,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

也请将问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我们了解更多人的感受。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填写问卷↓↓↓



相关链接:

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中博协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委会2017年度工作会召开

聚焦两会 | 免费开放,非国有博物馆,大运河……又一批相关博物馆提案公布

Bienvenue à Nice ! 来自尼斯的期待

妇女节特辑 | 多元共存,奋勇向前——今天我们对话了十位博物馆女性工作者

喜讯 | 想发文博学术文章?现在你有了一个新的选择——《文博学刊》开始征稿啦

博艺讲座 | 近期资讯汇总(3.8-3.16)

聚焦两会 | 关于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安来顺委员这样说

缺钱的连锁反应,英国博物馆的“囧途”

通知 | 听闻北京,感悟北京,“闻·悟北京”作品征集

博物馆学大咖说——复合性学科需要复合型人才

聚焦两会|从《政府工作报告》到提案建议,看代表与委员如何关心文博事业

够意外,够幸运——粤博第1200万观众的博物馆之旅

不了解博物馆免费开放?一分钟让你看懂!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