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意外,够幸运——粤博第1200万观众的博物馆之旅
2月23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或许只是普通的一天,也是在这平凡的一天,一个来自广州执信中学的高一女生在聚光灯下,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无意中成为了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的第1200万名观众,并获得了粤博的特别礼遇。这一切看似寻常,却也有冥冥中的那丝难以道明的联系,这一场奇妙的邂逅,始于一个有意思的寒假作业要求,也开始了她与博物馆的美妙联系,何不跟着小姑娘给弘博网的来信,一起体会其中的惊喜与好奇?(拓展阅读:粤博新馆迎来第1200万位观众,为你解密“整数观众”都得到过哪些福利?)
眼瞅着就要开学了,我赶紧跑去粤博,处理待完成的寒假作业。这是一个化学作业,老师要求到广东省博物馆看 “青花瓷”临时展览或“粤山秀水,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并记录其中与化学相关的部分,之后要发送朋友圈。结果,真是碰到有好消息可以发朋友圈了,无意间幸运地成为了粤博第1200万名观众,当时我都懵了。
作业要求截图
说实话,当天本来打算到粤博速战速决,搞定作业就溜之大吉,但是突如其来的幸运以及粤博的热情相待,让我觉得“这么敷衍地走掉实在太对不住了”,于是,还是决定把整个博物馆都逛上一遍。
我先是到二楼的动漫美术作品展。轻轻地走近、凑近那些玻璃橱窗,探看那些画风各异的画作。我很喜欢画画,只是画得实在算不上好,所以说能在一个展厅看到这么多厉害的作品,着实在让我感到非常愉快。当时还比较早,没有什么人在,展馆里也很安静,静静地欣赏着不同风格的画作,不被打扰,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动漫美术作品展
悠闲地享受画作过后,就得去处理我的作业了——青花瓷。作业要求我们记录展览中与化学相关的部分,拍照上传朋友圈并收集30个赞。展馆里有青花瓷各方面的详细介绍,包括青花瓷的制作过程,不同种类的青花纹样,历史发展等等。除了青花瓷展厅,还有专门的一个陶瓷展厅。这些瓷器的颜色就比青花瓷丰富多了。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对大瓷瓶,应该是属于“伊万里瓷器”,主要颜色是青、红、白、金四种颜色,花纹繁复但不繁杂,给人的感觉富贵又大气。展馆里还能看到一些美术课本上出现过的器皿。
不得不说,亲眼看到实物和看图片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图片即使拍得再清晰,也没有实物带给我的那种真实感。要不怎么说“眼见为实”呢。陶瓷似乎总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见证了岁月变迁,身上留存着各个时代的气息。即使不了解它们的存在时间,用途,背景故事,我也能感受到它们本就饱含的“历史”感。
青花瓷展与陶瓷展厅
处理完作业之后,我还走马观花地遛了遛馆内的其它展览,例如潮州木雕展,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等。因为个人兴趣,我看得并不详细。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展览非常精彩。其中精彩之处,我记得非常清楚,展馆里有许多颜色、形状各异的金属矿石,它们自然的形状,比精雕细琢的宝石更美;其中还有一块玉石的底座非常漂亮,至少在我看来比它上面的展品更吸引人的目光;还有就是木雕展的角落有一群等身大小的泥人,展示着雕刻、镶金箔、刷漆等木雕工序,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广东省自然资源展厅
除却上述的遛馆经历,我还邂逅到一个惊喜。粤博正在开放“穆夏与新艺术运动特展”。“幸好我去了!”这是我看完的感受。穆夏的画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说不上到底哪里吸引我,但看着它们就会让我沉迷其中。看画的时候我几乎得屏住呼吸,像在虔诚地朝圣。也许夸张了些,但他的画就像有魔力,把我深深地吸引着。看着我自己拍到的穆夏作品,我不得不说,图片和实物是完全不能相比的。或许是有我拍照技术和手机的原因吧,拍下来的照片远比不上画作那般美妙动人。虽然照片也不错,但是就像少了什么一样,总让我感觉缺少东西。所缺的或许就是,我在靠近画作的那一刻,所看到的画上曾折叠的褶皱和笔触的痕迹,其中含着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好。也许这就是看绘画作品的魅力所在。
“穆夏展”中的作品(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在参观过程中,展览里有一名解说,周围围着一大群人,听她说着画上每个图案代表了什么,是为谁而作,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并不是讨厌解说,他们辛苦讲解给游客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只是我觉得,那样不够自由。亦步亦趋地跟着,解说讲什么就要听什么,不管喜欢与否都得听着,我实在是不喜欢。喜欢的展品就细细地看,默默地赞叹,悄悄地记着,不喜欢就瞟一眼略过。于我而言,这样才是欣喜而愉悦的展览。
“穆夏展”中的作品
这是一次很棒的博物馆游览经历,我决定下星期拖着朋友再去一次粤博。
一次“不得不”的作业要求,牵引出一次惊喜的幸运,进而牵起了一个小姑娘与博物馆之间悄然变化的联系。每当我们思考博物馆与观众关系的时候,难免习惯性地从专业角度给予分析、诠释、注解、评述……却少有从观众的视角中去回望我们身后的博物馆参观体验。
今天,在一个小姑娘视角下的博物馆,突然感觉清新了许多,也欢快了许多,或许是没有那些繁杂的理论依据,或许是没有那些嘈杂的诠释说明,或许就是那么简单与纯粹(当然很多人认为现实难以简单与纯粹)……其实这一切又何妨?从一个观众视角,其实博物馆也可以如此简单与纯粹,纯粹地看、纯粹地想、纯粹地喜欢、纯粹地略过、纯粹地关注,在纯粹中触摸着一个纯粹的博物馆的纯粹的真与美。写到这,笔者也不禁感叹,好久没有那时逛博物馆的纯粹味道了……
对于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你有什么感受呢?
填写一份问卷,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
也请将问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我们了解更多人的感受。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填写问卷↓↓↓
作者:子非鱼
图片由作者拍摄
原文有所改动
编辑:Mark仔#西北锅巴
相关链接:
龚良:我很幸运,能够用12年的时间在博物馆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月刊|二月:回家过年,赢在博物馆,国宝耀中华……一文览尽本月文博大事记
聚焦“两会”|回顾:2018年省级“两会”中有关文博的建议提案
探展!首博开年大展《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精彩内容早知道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