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 curator is…策展人到底是个什么职业?

2018-03-29 弘博网


我的职业是个独立策展人(Independet Curator)


策展是做展会规划、活动策划的吗?是设计展厅吗?


策展人是社交花蝴蝶吗?是认识一堆收藏家、艺术家,掌握各种资源,然后攒局子做拼盘的人吗?


不仅是非艺术行业,甚至很多国内的艺术从业人员、策展人本身也对此颇有误解。于是我就想写一篇给大众的科普文:“策展人”到底是个什么职业?策展又是件什么事儿?甚至展览是什么?同时我也想聊一聊自己“以人为本”的策展思维。


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其实“策展思维”无处不在,和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关系。


策展人的官方定义


“策展人(Curator )”一词最初指代的是西方博物馆、美术馆系统里的“监护人”,很多字典把这个词语翻译成“博物馆馆长”;中文“策展人”字面上的意义就是“策划展览的人”。大型的博物馆、美术馆需要定期按照各种主题、年代、艺术家进行展览并开放给公众,于是就有了“策展”这样一个概念。在博物馆系统中,展览的内容不一定是艺术品。策展人需要有很深厚的学术研究背景,大多来自于相关研究领域,以及博物馆学、艺术史、艺术批评以及艺术管理等等。


面对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美术馆的主要社会功能和职责是公众教育(education)。可以把策展人比喻成“讲故事的人(Story Teller)”——将不同的主题概念串起来,通过合理的展品陈列设计,借用文字、图像以及后来的新媒体手段娓娓道来,把知识和信息转化为一种直观的体验与经验。这是一堂自学为主的小课堂,好的策展人把故事讲得逻辑清晰、生动活泼,潜移默化之中又把策展主题的概念传递给了观众。


这类策展人被称为是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艺术机构常设策展人,通常是一个部门团队。工作除了定期规划展览的内容(What to say)、呈现方式以及手段(How to say),也会根据每个机构的职责、功能以及定位,有着不同方向的研究。比如说偏学术化的国立机构对于当代艺术具有探索性实验性的研究;而盈利导向的私人美术馆会更偏向于市场以及品牌定位等等。


独立策展人((Independet Curator)是当代艺术诞生之后的副产品。理论上最早可以追溯到现代艺术之初,那些自立于沙龙展学院派体系之外的“野兽派”、“印象派”们自立门户的宣言式的展览。而1975在美国纽约成立旨在通过国际巡回展览等相关活动促进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欣赏的国际独立策展人协会(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被认为是这个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开端。


如今的当代艺术领域,这些独立策展人逐渐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以及权力。比如“威尼斯双年展”等等国际大型双年展、三年展、文献展的总策展人无疑是一个展览真正的灵魂和主角,并且他们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洞见也对整个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威尼斯双年展(来源:艺术中国)


在中国,“策展人”这个职业是从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开始的,发展至今,国内不乏有着一些真正厉害具备国内影响力的策展人。然而整个行业不规范,鱼龙混杂;国内的美术院校体系又把控了绝对话语权,让很多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艺术展览本就在晦涩难懂的“当代艺术”明目底下,策展人又令其多了一层“不说人话”的学术解读,更让大众产生了隔阂;很多展览邀请一些有权力有名望的艺术评论家写一个展览序言,生搬硬套扯一堆在哲学高度上把人绕晕不着边际的废话,然后冠以其“策展人”的头衔。说到底,“艺术”、“艺术市场”甚至于“艺术行业”是不同的概念,而钱权名利又是令人容易迷失的东西。


展览是什么


在具体详细讨论“策展人”到底是做什么、“策展”是什么之前,让我们先来说说展览本身。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印象,展览是艺术作品的陈列:先有了艺术品,再有展览。其实我的理解是倒过来的,我们是先有了展览的需求,再有了艺术品。从某种意义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是因为展览而推动的


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好的展览就是神殿、教堂和寺庙



我一直认为,艺术在变成市场上类似股票的等价物这个功能之前,它的起源也是功能性的,并非仅是艺术家无意识的自我表达。


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好的展览就是神殿、教堂和寺庙。除了经书那样通过理论直接去布道的文字之外,宗教形成之初的广大教众都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文盲,于是问题来了:如何去给公众讲这个故事?感官语言是情绪的语言,它是能量的载体,绕开小我头脑的思维,直接引起人们的情绪共鸣与能量的变化。通过建筑(空间)、绘画、音乐、舞蹈等等感官语言表达方式来讲述信仰,构建一个具有强烈仪式感的场域,让观众在这种气氛中完成意识的转化(Transformations Of Consciousness)成为了教堂、寺庙、神殿存在的核心功能。


米开朗基罗的《圣殇》


于是我们看到西方那些永垂不朽的名画最开始是讲述宗教题材,这是因为最初的这些艺术家们(其实在今天对于艺术的定义里只能算是技艺超群的“工匠”),这是他们的工作。无论是米开朗基罗的《圣殇》还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都是教堂的Commission委托作品,大量的壁画、绘画、雕塑作品都是为了教堂这一展览需求而委托的艺术家作品;而音乐方面,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被认为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基础,而他本身就是教堂的“音乐总监”,管风琴也是宗教乐器,而多声部复调等等的诞生也是为了宗教需求唱诗班为了营造出神圣氛围而诞生的;建筑方面,哥特式风格的起源也是为了表达宗教气氛的需求。


在中国,无论是敦煌石窟还是西藏唐卡都是为信仰这个展览而诞生的。宗萨仁波切解释他为什么要拍电影的时候说了一句“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就是古代的唐卡”。这是不同时代的表达手法和方式,但同样都是在讲故事。我的老师解释古代那些大师的时候对我说:魏晋那些雕塑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雕刻者本身的境界不同,他们是用生命和对信仰的理解在创作的;而之后明清很多雕刻者就只是工匠在机械性地雕刻。这也许就是真正“艺术品”的界定,是否带着灵魂的气息。



沿着历史的脉络我们看到,是“展览”本身推动了艺术的发展。而“艺术家”、“艺术品”的高下来自于创作者境界(甚至不只是技术)的殊胜。


展览就是一场仪式


如果我们再往前走一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来自于先民的“萨满信仰”。萨满带着部落族人在篝火边与神明与万物的对话,他们用乐器Chanting(唱诵)舞蹈进入一段意识转化之旅,最初的乐器都是法器,艺术在这个时候悄然诞生,伴随人类文明成长始终。如果我们把教堂寺庙比喻成一个展览,那么这种萨满仪式就是一个表演艺术的现场,两者的核心是一致的:仪式感的建立,建立一种精神性的场域来塑造敬畏与尊重;以及,在此其中让观众完成意识的转化。这些,同样也是今天一个展览的核心。


Marina Abramović 《Space in between》


Marina Abramović在纪录片《Space in between》里说她一直在寻找“Performance(行为艺术)”与“宗教仪式(Ritual)"的共通之处,最后她找到了那个点:Transformation(转化)。同样,无论是展览是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的现场所构建的“仪式感”的功能也是意识“Transformation 转化”的过程:我们会觉得什么展览是好的,看了什么样的演出是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我们在结束观赏之后收获到灵感启发的,似乎有那么一些东西让我们在进场前后有一些不一样,开启了不同看待事物、世界的视角(Perspective),让我们发生微妙改变的东西,这就是意识的转化


古代的萨满们用音乐舞蹈等感官语言以及神圣植物带领人们进入到意识的转化中,他们把这个过程叫做“Journey”或者“Trip"(指代一场旅途)。那么同样的,我们可以把展览比喻成一场感官之旅。策展人就是那个设计、主持仪式的萨满,利用专业的对感官语言的把控能力、对场域构建呈现方式的实践能力,以及对观众情绪操控在微妙之处起承转合的引导能力去完成能量在艺术作品与人们之间转化的人。


让我们来看一看策展人Curator这个词语的拉丁词根“Cure":治愈。它最初的意思其实是:照料人们灵魂的人。从策展人的人类学起源来看,萨满是最早的策展人艺术家也是最早的医生。医术治愈我们的身体,而艺术治愈我们的灵魂。而在萨满身心灵合一的理论里,利用能量(中医称之为“气”)治愈身心本就是一体的。所以我常常戏称,My job is tripping people.


展览无处不在


不仅宗教场所是一个展览,行为艺术表演现场也是一个展览,一出戏剧一部电影都是一个展览;我们购买艺术作品装饰房间也是一个展览;一个对来访者讲述主人的性格审美气质关于“我是什么样的人”的展览;其实我们的穿衣打扮配色也是一种对自我的呈现,也是一个展览。如果我们用更大的视野去看,“展览”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切运⽤用多感官的语⾔言在不同维度赋予⼈们体验的集合体都是展览不同形式的呈现。


当代艺术是观念的艺术,从这个角度上说,当代艺术创作就是基于一种“策展思维”的艺术创作,是由观点(核心理念),表达方式(感官语言呈现)构成的。很多诸如装置这些的艺术作品的概念和框架是由艺术家设计的,局部内容是利用现成品、委托工人、工厂制作的,其实一件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展览。当代艺术本身越来越像是一种“策展”的艺术,而艺术家的工作越来越像个策展人。


策展人是个什么职业


一个展览的实现包含了落地资源(场地空间和财务资源等等、社会资源等等)和展览的内容;严格来说,策展人的工作是解决展览内容的。在国内,有很多标榜自己是“策展人”的,其实称为“筹展人”更合适。他们像是整合协调资源的制作人,策划的是一个展览的发生,而真正策展人的工作是策划具体展览内容。


为什么要做这个展览”是展览第一个需要明确的内容。


第二步是根据这些来定位展览的受众“展览做给谁看”。艺术、艺术市场以及艺术行业是不同的概念,一个展览是面向大众还是艺术圈内群体,还是艺术收藏家,或者是服务特定群体?此后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展开的。


明确了“为什么要做展览”以及“展览做给谁看”,之后就是展览具体内容。展览的内容分为展览的概念设计、理论与学术支持(What to say),以及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框架设计、艺术作品选择和展陈设计(How to say)。


解决完展览说什么,接下来继续解决怎么去说。展览设计包括了展览的框架设计,分几个篇章段落来讲这个故事;用什么样的媒介手段来呈现;展陈设计具体到每一个作品的陈列摆放以及每一部分的文案介绍等。策展人并不需要每一件事情亲力亲为,就像灯光摄像都有专人具体操作,但却是需要面面具到成为那个把控整体全局的人。而在之后的现场布展过程中,又会有无数意料不到的突发状况发生,需要策展人有随机应变灵活应对及时调整的能力,以及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与协调沟通能力。


策展,是一门关于Presentation呈现的艺术。策展人的工作是对艺术作品在呈现方式上的二次创作者,他是空间装置艺术家,是场景体验设计师,是感官之旅的引导者,是当代的萨满是催眠师,是风水师是室内设计师。它讲述的,是一门关于“控制力”的艺术。



策展——呈现的艺术


“日常款”与“走秀款”


展览以场地性质区分,大致分为两类:存在于画廊和咖啡馆小型空间,以卖作品为首要目的的架上展览(比如绘画、摄影、小型雕塑等);在美术馆博物馆和大型空间的展览,它更像是为“讲故事”输出核心理念而服务的。这两类展览因为功能性完全不同,服务的对象也不一样,作品的性质也不一样。前者是为艺术家服务的,策展人所做的工作并不多;而后者策展人是绝对的主导。


我通常的比喻是,前者的小型架上作品就像是衣服的日常款,大家可以买回家日常穿;而后者因为主体是展览本身,所以大型空间内出彩的是大体量的装置、雕塑以及影像等等,就像是时装品牌的“走秀款”,更多的是概念,极少能够被收藏家买回家。


在后者的语境下,艺术家的身份更像是一个“展览产品”的“内容供应商”。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展览的需要而被委托的commission创作——先有展览,策展人根据其核心概念去设计呈现内容,发出open call征集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挑选适合的艺术家以及作品。论据都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选择的标准不一定是作品的好坏,而是是否适合这个展览。


有一些情况下策展人首先设计了框架和艺术家沟通,艺术家在这个框架之内进行发挥和创作;还有很多情况下,一个展览是对艺术家本身作品在呈现方式上的二次创作。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个展也需要策展人。


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有可能将被AI取代,然而不可被取代的是艺术本身。这也将是一次对于艺术的解放契机。如果说“当代艺术”的发展已经让艺术家有着策展人性质趋势,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策展就是的艺术本身,艺术家就是策展人


展览本⾝是⼀个空间装置


展览本⾝是⼀个空间装置,⼀个沉浸式(Immersive)的感官场景体验;因此,策展人是空间装置艺术家,是沉浸式场景体验设计师。每一个空间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能量场域,而每个作品也都有自己的能量场,而观众也有能量场。如何让“空间”、“作品”与“观众”的能量场互相交融,产生化学反应与连结(connection)就是策展,它讲述的是三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一件作品如何浑然天成地摆放在空间之中,与此互相呼应产生关系,这就是一个装置;而观众在这个空间里驻留、感受,对话,交换能量,这就是一个现场。


空间、作品与观众,甚至包括时间都是展览的一部分。从当代艺术的视角来看,展览不是静态的,是一个叙事空间,充满了Story Telling的剧情感。整个展览的过程发生是一件艺术作品;而观众人群的参与交互(Interaction)本身是一件行为艺术作品。而更近一步,通过一个展览的发生,引导人们在此其中产生的情感交互和意识转化的过程,才是一个展览的真正价值所在。


我们说到展览是一场仪式,而“仪式感”是精髓。仪式感带来了“敬畏”,“尊重”以及“注意力”,迫使观众在一个特定环境下静下心来处于“临在”状态,用心调动所有感受力去面对眼前的作品,从而与之产生连结关系。同样一件作品,印刷在A4大小的书本上和用独立整一面墙以巨幅呈现带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可能我们草草一眼略过,而后者也许我们会深受震撼,我们所受到震撼的其实不仅仅只关乎于作品本身,而是这个能量场域。一种庄重、肃穆令人静下心来的氛围,它帮助我们进入一种冥想式(Meditative)的环境,从而打开日渐麻木的感官触角,进入“当下”,与自己连结。


“以人为本”的策展思维


策展人设计的是一段不一样视角的体验之旅。艺术的受众是人,而感受的主体也是人。“以人为本”的策展思维:空间的设计与作品的选择与陈列是围绕着策展理念这一核⼼而服务的,那么“人”,观众作为展览的受众就是最关键也是最需要去理解和分析的问题。有了这个前提,那么如何去设计动线,如何去选择展品,如何去渲染气氛,如何去选择呈现方式,一切都变得有逻辑可循了。


有很多展览,说教式的策展前言,又或者是引经据典令人看得不知所云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这是因为策展人并没有把“人,观众”当作根本问题来解决,也不理解艺术感官语言的重点是让人自己去感受。高明的策展人懂得讲故事,把深刻的东西讲得深入浅出,如果无法让人感受到你所想传递的信息,那么这个展览就是失败的。因为艺术是为所有人而存在的,艺术最大的功能就是连结彼此。


我潦草地罗列了一下“以人为本”的策展思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展览诉求,如何去精准对定位观众。


以Branding的思路设计概念--“说什么”与“怎么说”


作为⼀一个Story teller去把握和控制⼈人们的⼼理节奏,潜移默化地去叙事和输出观念


动线设计与情绪节奏的把握


空间设计& 场域构建


作品选择与陈列的序列


心理暗示与情绪交互


体验感的优化设计


信息点与刺点--情绪刺激

如何在传递中减少信息损耗 58 43500 58 25399 0 0 11133 0 0:00:03 0:00:02 0:00:01 11130strong>


如何在不同社会的语境中设置展览的呈现


如何理解人性以及对社会不同群体的行为的把握


如何利用科技与多媒体⼿手段去表达


如何巧妙设置传播点


如何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去调整展览的设计



最后我还是想说再次表达一下我对于艺术的初心:


Why we're doing arts? not for power, fame and money, we're trying to delight people's shining arts.


我们为什么做艺术?不是为了权力,名望以及金钱,而是为了点亮人们闪亮的眼睛。


来源:微信公众号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作者:郑轶

原标题:《“策展人”到底是个什么职业?》

对原文略有改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西北锅巴#Double L



对于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你有什么感受呢?

填写一份问卷,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

也请将问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我们了解更多人的感受。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填写问卷↓↓



相关链接:

孙志新: “秦汉文明”展览的策划与实施 ——兼论在海外策划中国展览和策展人负责制度

举办家庭展览——博物馆如何同时满足家长与孩子的需求

报名速来,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参评图书报送即将截止

探展|告诉你首都博物馆这次“文艺复兴展”到底为什么好看

V&A第一家分馆“落户”深圳,馆长特里斯坦·亨特这样说…

85年•相遇•重逢,这里正重启上海往事

看海外博物馆如何解决资金、安保与未来发展的问题

湘博的“穿越”之路:博物馆品牌建设的新探索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