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入研究是藏品展示的必要条件吗?从一顶没有信息的帽子说起…

于奇赫 弘博网 2021-09-26


展览筹备中的困境


最近,我在江苏南通筹备一家以帽子为主题的博物馆,正在撰写基本陈列大纲。一天,远在广西辛勤工作的同乡张潇丹问我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我最初的回答就是博物馆展览的展品一定要是被研究过的,必须要经过深入的研究才能选择展品组成展览。一个展柜的东西是有上下文的,所以我们要知道展品一些基本的信息。如果不知道年代和国家帽子放在一起,观众感觉像是在参观商店。如果要在博物馆把无名氏集中在一起,万一观众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展品的信息我们说不出来就尴尬了,博物馆的公信力也可能会损失吧?这就是博物馆跟展览馆的不同,展览馆不需要承担教育的功能。我们希望观众看了展览之后,懂了点儿什么、思考点什么,增进了自己的知识和加深了对某一事物的认识。


但是张潇丹是一个博物馆爱好者,她似乎并没有被我的两条语音说服。接着她说:“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他们去博物馆的话可能只是一种对于美的欣赏吧。我们对很多东西好像都太执着了,反而忽略了一些很直观的东西。所以你不知道的那些帽子也没有展示出来,然后你要一直对它做研究。可能有一天你终于知道这些帽子背后些许的故事了,但可能有一些问题就始终没有办法找到答案追根溯源。我觉得这种做法从一种宏观的角度来看,不利于知识的进步。目前的全球化和互联网都在强调分享,所以我觉得是需要公布一些东西的。”


她最后提到的共享问题恰好就是我这几年研究的博物馆数据开放问题。但是我现在的处境比较尴尬,做展览时发现很多帽子没有背景资料,数据库、网站查了很多查不到。


比如这顶帽子只知道是女性的帽子,绸子的,有一定历史了。哪个国家的?不知道,因为没有标牌。哪个时代的?不知道,约18-19世纪?


↓↓↓↓↓↓↓



这个呢?约20世纪吧?




这个我真心觉得是明代的,或者清代的?很老很老了,应该是中国的......




其中有很多帽子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于是我向西南民族大学的同学求助,她发了朋友圈没有人认识,集合了56个民族的学校没有同学有信息反馈……



然后又把这批东西发给了其他民族大学的同学,也没有确切答案……



又找了中山大学的廉婕博士,她说她的朋友对民族学的材料比较熟悉,结果……



尚未深入研究的物品是否可展


博物馆尚未经过深入研究的物品可不可以展览?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有点拿不准,所以我决定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与遗产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候选人赵星宇和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研究生候选人林雨岑,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需展示现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



赵星宇认为这个问题中蕴含着一个关键词——“深入”。深入,是一个表示程度的词,但有意思的是,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刻度。回到问题本身,究竟什么样的研究才算是“深入”呢?这是探讨这个问题的重要前提。


从某种角度上看,对一个“物”的研究,研究者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研究的。也就是说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认为:对于一个物品的研究已经彻底完成了。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诡辩”称任何的研究都是不充分的。


如果说展览是为了向人们展示“美”的话,博物馆单纯地对于物品视觉上的美的展示固然可以。但究竟什么是美?这个问题也是需要研究的,毕竟我们对于美的标准众口难调。所以对于研究来说要有一个界定,博物馆策展人在展示物品的时候,一定要展示出他现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这个成果并不一定代表是绝对的真实和绝对的意义,但一定是他现阶段能够有相关的材料作为支撑的一个结果。


其实,这就是目前很多博物馆已经做到的事情。博物馆的展览理论上不应该突出某一个“物”,而是要通过“物”去叙述一件事情,或是建构某种信息。也就是现在博物馆中大热的“叙事”。这样来看,博物馆想传达的信息,一定是基于它对于单个物件的综合研究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的。在这样一个逻辑下,展品就成为了一个为传递展览信息而服务的工具。观众参观展览之后,理想状态下,是获取更多展览想要传递的信息。所以,对展品的研究程度,应该取决于展览所想传达的整体信息。


我们以青铜时代的“鼎”为例,在一个博物馆的通史展中,我们希望突出的是它所代表的历史背景研究,如果有铭文,那就可以更好的通过它来阐释背后的故事;在一个工艺主题展中,突出的是它的制作工艺,范铸还是失蜡?工艺流程如何?等等;在一个艺术主题展中,突出的是它的造型、它的纹饰、图像学的解读等等;在一个礼仪展中,突出的是鼎所代表的祭祀含义;在一个饮食文化展中,突出的是鼎的饪食器特点……简而言之,对展品的研究也要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展览的目的。


博物馆展览应有扎实的学术支撑体系



“没有经过深入研究的物品是否可以展出”是一个长期困扰文博界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也会表现为“需要展出一件物品但相关研究不到位该怎么办?”的问题。


应当首先考虑该展品可以传播的信息是否符合展览主题的需要,该展品传播的信息是否是真实准确的。在以信息传播为导向的博物馆展览中,每一件展品都有其传播目的,并服务于展览主题的需要。该藏品作为展品传播的信息不应同博物馆展览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相矛盾,应当是真实准确的。如果所传播的信息是未经研究证实的甚至是错误的,就违背了博物馆展览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影响了博物馆的公信力;如果一件展品没有经过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但是传播的这一部分信息是准确的,那么作为展品是没有问题的。


即使确定了该物品可以在展览中展出,由于研究不到位的展品常常伴随着信息缺失或有争议的问题,在博物馆展览策划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是实践中可以借鉴的思路。


1为展品选择合适的传播目的:诸如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中有很多种类在用途上有争议,如果草率定名并用来展示先民的日常生活或许不妥,但是以其证明先民高超的玉雕技艺并无问题。2为展品选择在展览中合适的位置:展览主题结构中各个单元、各个组团都是有详有略的,每个组团中也有重点展品和一般展品,如果展品相关研究薄弱可以考虑略化。如可以将该展品同有共性的其他展品置于一个组团,对该组团反映的共同的信息进行介绍而不对该器物进行详细的介绍。3为展品选择合适的阐释手段:当对展品背景信息的研究薄弱时,选择具象的场景复原、油画等呈现手段往往会引起较大争议,相对而言使用较抽象的线描图、多媒体动画等形式比较合适。在撰写展品说明文字时多应用启发式语言,鼓励观众探究和思考,变展品研究的欠缺之处为观众参与的空间。4坦诚面对问题,不断完善展览:基于博物馆的伦理,我们在展览策划中可以对不确定或有争议的信息进行淡化,但不应无视、掩盖和回避问题,若受到观众或专家学者的质疑,应当以开诚布公的心态面对。同时,博物馆仍然要重视对这些展品的研究,不断完善展览。


然而以上对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学术支撑体系的不完善。科学性和真实性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前提,展览提出的观点、传播的信息都应当是基于严谨科学的学术研究支撑的。因此博物馆展览应当有一个扎实的学术支撑体系,这包括学术研究成果支撑和展品形象资料支撑两方面。学术支撑体系不完善是目前我国博物馆面临的通病,也是制约“讲好文物故事”的关键环节。如何完善展览学术支撑体系,打破从学术研究到展览内容编排之间的壁垒,是有待于继续研究的问题。


期待更开放的博物馆姿态


笔者认为,对于“博物馆尚未经过深入研究的物品可不可以展览?”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在展览中可以适当地、合理地放置一些尚未经过深入研究的物品,但是还是要注意叙事与主题;博物馆应该将尚未经过深入研究的物品放在网上,群策群力,促进知识的生产。


网友经常调侃的“中国古代wifi”——安徽省屯溪出土西周云纹铜五柱器,一无铭文、二无文献记载、三无类似文物参考,至今为止我们无法得知它的功能用途。但是在一些展览中这件器物也出现了,引起了大家广泛地关注。台湾中正大学历史学系郭静云教授认为,历史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有的话,那么标准答案可能只有一个:不知道。郭静云教授进一步指出历史含有无数的多样性,我们应该避免预设或成见,不通过理论、常识、范式或其他“第三者”,而直接与史料沟通。观众直观地认为这件青铜器很有趣,印象很深,这件展品传递了青铜器的神秘性和历史的未知性。


安徽省屯溪出土西周云纹铜五柱器


博物馆内研究人员所未能尚未进行深入研究的物品,可能是其他机构研究人员需要的研究材料。博物馆库房中的文物除展览与手机应用的展示以外,主要是通过博物馆出版的画册、期刊与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成果等纸质形式与社会公众见面。中国的大型博物馆都有本馆的馆刊与每年各类型书籍的出版,几乎每个博物馆都会出版一本《XXX博物馆馆藏精选》来介绍本馆文物精品。如果不通过购买博物馆的出版物去了解该博物馆的馆藏,公众甚至不知道博物馆会拥有这件藏品。但笔者并不否认博物馆研究人员的先决研究条件,即对馆藏要进行充分的鉴别、研究后才可以展示。但是先决研究并不是没有期限的、笼统的与完全封闭的。博物馆的馆藏数量十分巨大,但是馆内的研究人员人数有限,不可能对所有馆藏进行深入研究。所以我们还是倡导博物馆基于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更多的研究者参与馆藏研究,让更多“尚未进行深入研究的物品”获得全方位的研究,争取早日与观众见面。


而如果依靠展示的话,那么尚未进行深入研究的物品我们可能永远见不到了,因为博物馆研究深入的藏品还没有机会展示呢!例如故宫博物院作为一个拥有180余万件馆藏文物、78万平方米明清古建筑的国家级博物馆,目前只有9个常设展馆和11个原状陈列馆,到2020年才能达到76%的开放面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目前馆内展示文物不到故宫藏品总量的0.5%。;国家博物馆改造后新馆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其中展厅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 共有48个展厅。但是如此宽敞的展厅内,陈列的文物也不到国家博物馆藏品总量的0.5%。所以博物馆可以将更多的藏品放在网上与大家见面,呈现一个永不落幕的展览。


张潇丹最后和我分享了一句话话,“胡适先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我们四个不揣谫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作者

编辑:大侦探#鲜柠檬


相关链接:

目的感:从《新博物馆学》一书重思博物馆价值

文澜阁杯文创比赛来了,浙博十大镇馆之宝将在你手中重焕生机!

观展|回响千年的“唐蕃古道”

论坛|区域协同,共商新时代博物馆发展定位与方向

展讯|“好雨时节”,来成都,遇见曾经的美好时光

访谈|数字化转型,扩大开放度,宾大博物馆馆长谈数字时代的博物馆行动

学术探讨|中国大学要培养怎样的博物馆人?博物馆又该怎样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

一村一珍一境一街一道一彩,晋中风韵藏在这个新开的博物馆中等你来寻

知识生产者,抑或遗产守护者?——博物馆藏品的内涵及定义

展讯|重新开馆,辽金城垣博物馆首展开放!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