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 | 回应、回望、回响,山宗水源中的大美青海
说到青海,你会想起什么?是山水万重的遥远之地,还是历史课本中的险峻冲要?是惊险复杂的马帮故事,还是丝绸之路上的繁华过往?2019年2月28日,“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览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幕,通过四百余件(套)珍贵文物,以农耕和游牧的大视角展现了青海地区特有的文化风貌和曲折的历史脉络。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今,万年来,人类在青海这片神奇之地留下了灿烂悠久的文化记忆。自张骞出使西域途经青海羌中道,大美青海开始与丝路结下不解之缘,文成公主进藏,在青海又留下多少可泣传说。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原故土与青藏高原交流交往的每一笔见证、风烟中的点点滴滴都镌刻在件件触手可及的陶片、木器、砖瓦、金属、织物、经幡上,也长存在每个曾触摸过这段历史的人心中,留下多少向往与探究。
毫无疑问,本次展览是一场重器云集的典型的地方史陈列,通过大量的文字展板和对重要文物的剖析将浓缩的历史放大,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了青海地区多元的文化和曲折复杂的历史演进,这也恰恰符合首都博物馆近年来的“读城”路线,从学术研究、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等视角解读了大美青海的山川往事,也通过对众多重大历史事件深入浅出的解读引导观众从多角度思考了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本次展览分为六个部分,从史前的文化印记、秦汉时期的边境诸羌、吐谷浑东迁的起起落落、唐蕃之间的角力与交融、茶马贸易的兴起与多元文化并存,到新时期青海的新定位和新发展,紧扣一带一路的主题,展示了青海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蕴含的文化特征。
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生活在这里。沱沱河沿岸、霍霍西里、昆仑山的三叉口和龙羊峡地区的黄河阶地,均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打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从青海东部宽广肥沃的河湟谷地到一望无际的柴达木盆地,都有古代文化遗存分布其间。小柴旦湖遗址、贵南县拉乙亥遗址填补了青海石器时代的空白,它与最新发现的西藏尼阿底遗址,共同构成人类征服青藏高原最早的证据。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又证明青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头像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秦汉时期,匈奴崛起于北方草原,在冒顿单于时期“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青海羌人和西域羌人成为匈奴进攻汉王朝的辅助力量。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开始“北却匈奴,西逐诸羌”。汉昭帝时,西汉设置金城郡,自此青海东部正式纳入中央管理的郡县体制。东汉时期则从金城郡中析置西平郡(今西宁市),进一步巩固了汉王朝的西部边疆。正是在此历史阶段,青海羌中道成为连通东西的交通要道,与靠北的道路共同组成了沙漠丝绸之路。
卧式羊形铜灯 汉
自公元4世纪以后至7世纪下半叶,吐谷浑率领辽东鲜卑部西迁至青海东部等地,侵逼氐羌,成为强部。“吐谷浑道”(“河南道”)因河西道堵塞而兴盛,成为沟通中亚、西亚与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吐谷浑人成为青海历史的主角。吐蕃政权崛起后,逐渐向甘青地区扩张,于公元663年灭吐谷浑。吐谷浑末代王诺曷钵率领残部逃奔至凉州。
吐蕃政权灭吐谷浑之后,唐、蕃双方随即在青海地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军事与政治角逐。唐蕃时期兴起一条连接中原与西藏、尼泊尔、印度的道路,即唐蕃古道。青海成为这条中原与南亚间商贸之道、民族友好之道的必经之地。
自有元以来,青海河湟地区呈现出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发展的格局。这一时期,茶马贸易兴起,青海的茶马古道成为连通中原与藏区茶马贸易的重要通道。
山水万重的青海,地貌南北三分,文化农牧兼蓄。扼守冲要的青海,民族聚居融合,交通连接中外。昔日的山、水、路,是演绎青海厚重历史的舞台,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当今依然发挥着沟通内外的重要纽带作用。
毋庸置疑,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呈现,大视角地审视了丝路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织交融,从展览内容到展览设计无一不透露着展览策划的用心。
其中,笔者就个人参观体验而言,对展览中三个节点印象深刻:
2
第二个节点在都兰热水墓群部分。这一部分的转折更为直接,以鲜艳醒目的标题从曲折的展线中将观众直接引入这一部分的内容。令人遗憾的是,因为该遗址被盗掘严重,所展出的部分金器为追缴所得,信息偶有缺失,而这些器物本身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器形已经足够引人驻足。
第三个节点即是在第五、六部分的衔接处。第五部分“海纳百川”讲述了自元朝以后,青海地区逐渐形成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文化并存的发展格局,并主要展示了清代以来中央政权对河湟地区的控制和茶马贸易的繁盛。然而随参观步伐行至一只古道标志性的马鞍处,历史陈列至此戛然而止,紧接而来的是新时期以来青海的新样态。或许是受展览篇幅所限,其中部分历史有所的空缺,使笔者不由产生疑问:作为一个如此重要的纽带,古道尽头通向何方?而这也促使笔者想要更多地了解青海、了解青海的历史。
除此之外,笔者注意到此次展览选取各个朝代繁盛期的典型文物介绍该历史时段的往事,但相对弱化了历史的复杂性。以吐谷浑国部分为例,通过展板中对两段墓志铭而引出吐谷浑东迁乃至消亡的历史,并配以舞人佣、画像砖等精美文物,似乎可以管窥吐谷浑曾繁盛一时的辉煌,但终难联想出烽火硝烟的兴衰始末,让人稍感意犹未尽。
结语:
遥望千年有回应,昔日的山、水、路,是演绎青海厚重历史的舞台,但探讨青海的历史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拉开历史的时间和空间纬度。从远古走到今天,青海的每一步历史足迹都与整个中华文明的构成与演进密切相关,在新时期多元开放的背景下,新的定位和发展路线必将开创新的辉煌篇章。昨日,已经陈列在这里,未来,或许正在眼前。
展览名称: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展览时间:
2019年2月28日——6月30日(暂定)
展览位置:
首都博物馆地上一层B展厅
部分内容来源:首都博物馆
作者/编辑:鲜柠檬
*本文谨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往期精彩回顾
聚焦两会|刘玉珠:今年将出台“改革意见”应对博物馆“成长期的烦恼”
月刊 | 二月:规划展望,改善服务,博物馆里过大年……看看二月文博行业发生了啥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春节153万人次参观量背后的文旅融合探索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