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议 | 三年建设一百家博物馆,后续问题考虑清楚了吗?

弘博网 2021-09-2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美术报 Author 杜洪毅


6月11日,河南省政府网站以“未来三年 郑州将谋划建设各类博物馆100家以上”为题,报道了郑州市以2021年为限,三年内谋划建设各类博物馆100家以上的消息。据了解,5月20日,郑州市政府印发了《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并列出2019年启动的市本级12家和16个县(市区)130多家各类博物馆建设项目清单。由此可见,继省级博物馆建设之后,县市级博物馆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

但三年内建设如此数量庞大的博物馆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博物馆建设筹备期需要多久?后期如何监管?专业人员如何培训?博物馆资质如何审核?藏品定级如何完成?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博物馆“空心化”、同质化等状况就会持续存在。


地方政府愿意拿出钱投入到文化事业,其出发点是好的,但一些官员并没有弄明白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在他们的意识中,搞文化就是大兴土木盖房子。于是,便有了某个城市三年建100家博物馆的新闻。


最近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将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对文化的认知出现偏差便不可避免。其实,发展文化事业,除了需要基本的经济保障外,更需要一定时间沉淀和投入大量精力营造环境氛围,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就拿公共博物馆来说,早在埃及托勒密王朝,就建有馆藏丰富的大型博物馆了。即便是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西方也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而我们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不过百年历史而已,真正的高速发展期,也只是最近二三十年。因此,原本根基薄弱的前提下,要想在短期内突击建造大量博物馆,并不符合客观现实条件。


河南省政府网站以“未来三年 郑州将谋划建设各类博物馆100家以上”为题,报道了郑州市以2021年为限,三年内谋划建设各类博物馆100家以上的消息。


虽然说就人口数量而言,对比西方国家,我国的博物馆数量还是太少。但结合馆藏文物质量和数量上来看,我们的博物馆其实是太多了。笔者每新到一座城市,都会首先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可让人失望的是,许多地方除了房子盖得还将就外,只能展示几件陶器和农具,实在很难将其与博物馆这个称谓划上等号。


除少数几家大型博物馆外,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门庭冷落,平日见不到几个观众。公众为什么不愿走进博物馆呢?其一是因实在没有什么东西看,其二是不知参观这样的博物馆意义何在。没有办馆质量的提升,这种形式化的空壳博物馆,建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修建博物馆就变成了纯粹的政绩工程,其原本应具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反而被忽视,显得本末倒置了。也正是因为大量此类“博物馆”的存在,导致大众对公共博物馆的认知产生了扭曲。


发展博物馆事业最根本的任务不是盖房子,而是丰富馆藏和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现有的中小型博物馆,要不拿不出像样的藏品,要不就是有了藏品却因缺少人才、经费等原因,无法很好地展示出来。这样一来,博物馆就成了摆设。与其新建博物馆,还不如充分利用好现有场馆设施,将钱财和精力放在提升服务水准上。对于能拿出大笔钱款搞土木工程,却不愿为现有博物馆增加运营经费的地方政府来说,其目的真是在发展文博事业么?


博物馆不是有了藏品就行,还需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对文物进行研究、整理,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以最好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可是,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这方面与国际水准还存在相当差距。国内馆藏丰富的大型博物馆,可能绝大多数的珍贵藏品也从未公开展出过,更不要说地方博物馆了。而许多西方国家的著名博物馆,不仅能长期陈列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全世界观众在家可以免费下载其馆藏的高清数字资源。因此,着力于提升软实力,才应该成为当下博物馆建设之重心。


本来,博物馆应是现代城市文化的核心所在。但是,如果没有馆藏、缺少专业人才队伍、没有对现有文物资源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就无法向公众呈现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无形中就将其边缘化了。为什么我们没有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为什么国内博物馆缺少吸引全世界注目的重量级艺术收藏?为什么中国老百姓不愿走进博物馆?为什么现有博物馆的公众教育职能非常有限?设法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博物馆建设的根本所在。


房子盖好了也还得面临一大堆问题,如藏品从哪里来?如何维持运营?以及人员招聘和培训等诸多问题。已有地方博物馆就因体制问题,缺少运营经费和专业人才从而限制了发展的情况出现。博物馆事业是一项长期性投入,维持正常运营所需的经费将远高于盖房子的费用。如果只是领导一时拍板,不考虑后续维持运营,无法打破现行体制造成的诸多制约,只会为后面的工作带来一大堆麻烦。


博物馆是人类过往智慧创造在当下的集中呈现场所,存在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个“博”字上。这既要有文物艺术品收藏上的博,又包括所承载的知识系统之广博。当我们走进一栋公共建筑时,如果不能拓展视野,无法收获广博的精神文化体验,就失去了参观的意义。这样的“博物馆”,建得再多又有何意义呢?就当下现实而言,此类“博物馆”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转载自:中国美术报

编辑:国旻#国旻


往期精彩回顾

社交媒体是否改变博物馆的运作方式

国博全面夜间开放,实时互动给观众更多惊喜

招聘 | 文博单位相关招聘信息汇总(7-5)

全国博物馆集体发声,用声音打造“掌上博物馆”

展讯丨这个夏天,跟着精美文物和趣味活动探索考古科普展

项目|博物馆公开招标项目汇总(7-4)

观展 | “身临”考古现场,感受中都生活

志愿者不断流失的背后,博物馆应该反思什么?

未来,博物馆如何定义?(第五期)

展讯丨访三晋之地,探吉金光华,感受山西青铜器的魅力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