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利用地域文化优势,通过展览讲好博物馆自己的故事

国旻 弘博网 2023-10-07


博物馆就如一部综合性的百科全书,通过收藏的文物保存人类发展各个阶段的故事,但如何把故事用展览的方式传递给观众,并形成自身特色,是每个博物馆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时至今日,山西博物院(以下简称“晋博”)已走过百年,作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全面、集中展示了山西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它用展览讲述着自己鲜活可读、历久弥新的故事,在吸引观众,让观众学到知识、受到启发和思考的同时,打造了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品牌。

利用藏品优势办展,反映地域文化特色


晋博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及重大考古发现成果,截至2018年底,一级藏品1751件,二级藏品1275件,三级藏品34811件,藏品共计404691件/套,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在充分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征集以反映山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文物为目标,以青铜器、壁画、瓷器、砖雕、佛教造像、书画作品等为特色,并结合考古发现和科研成果,建立了具有山西博物院特色的藏品体系。不但能够记录和展示山西历史,还为历史陈列和多个专题展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藏品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展览的个性,晋博通过自身馆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原创展览,成为了山西博物院塑造品牌价值的最有效体现。


“晋魂”基本陈列汇聚四十万件文物藏品精华,12个展厅,4000余件展品,分为7个历史专题和5和艺术专题两大序列。展览以物质文化陈列模式为主,以编年史陈列模式为辅,在展示各时代精美的文物的同时,力求尽可能地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此外,打破了传统博物馆陈列重物不重人的现象,着力增强陈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观众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而又趣味盎然的参观和认识,让展品走近观众,让观众走进陈列。于2007年荣获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



此外在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聚焦山西地区考古发现的展览有所增加,并深受观众喜爱。如“楮墨增华——明清山西书画艺术”“莲花与世相——山西博物院藏明清水陆画艺术”“陶冶三晋——山西古代陶瓷特展”等。其中“陶冶三晋——山西古代陶瓷特展”三个月参观量达333619人次,创下晋博展览参观人数的又一个高峰。这类展览除反映古人,更展示了山西考古发掘取得的非凡成就、文物的独特文化传统和艺术之美,进而还原出古人社会生活中的若干珍贵片段,以小见大的方式也让观众在参观中感受到山西历史发展的魅力。



积极合作办展,深挖藏品背后隐性题材


通过挑选有代表性的藏品,突出展览主题的同时,深挖藏品背后隐藏的知识线、故事线,也是晋博充分利用藏品办展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晋博积极整合不同博物馆的藏品来举办主题特展,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建立一定的文化交流。


如展览“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集合山西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的276件文物,展览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将不同地域的文物置于同一历史脉络下,讲述长城史的故事。晋博将馆藏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文物充分融入,筛选最出具说服力、最有代表性的藏品进行展示,如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忻州九原岗北齐壁画墓出土的部分壁画等,构建起完整的历史脉络。



其次再如展览“争锋——晋楚文明特展”,也是晋博充分利用自身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的展览。此次展览共展出包含山西博物院所在6家单位的收藏文物,展示了晋、楚两国器物丰富的品类、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展览意在表达大国间的文化交融,这也让观众能进一步了解到晋国历史与同时期大国历史间的异同,通过展出文物加深对两地文化的认识。


兽面纹铜方彝 西周


赵卿铜鸟尊 春秋


这种临时展览具有更新频率快、主题鲜明、与公众文化需求结合紧密等优势特点,通过这种方式,晋博有效的提高了博物馆藏品利用率,更创作并传播原先不为人关注的隐性题材,叙事的方式在短时间吸引观众对博物馆的关注,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


引进展览“再加工”,赋予展览新的生命力


引进优秀外展也是晋博讲述自身故事的一种方式。积极引进体系完整、展品可看度较高的精品展览,让观众能够近距离了解其他地域、文化特色的专题展览。2018年,以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让馆藏文物“活”起来为目标,展览体系向突出山西本土文化特色的原创展览为主,引进优秀展览为辅转变,但引进时并不是奉行“拿来主义”,而是基于对山西本土历史文化的理解,对引进展览进行一定的“再加工”。


今年年初,“万里茶道”在晋博开展,该展由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8省区文物主管单位和万里茶道申遗联合办公室共同主办,共展出279件文物。策展团队在充分理解展览本身所要传达的信息后,融入自身对展览的理解与思考,以期更全面、更深入的展示晋商的文化和精神,在“万里茶道”巡展原有展品基础上,特别增加了太原晋商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祁县晋商文化博物馆、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等多家省内兄弟博物馆的20余件藏品,成为晋博近年来展品及文化覆盖范围最广的专题展览之一。



诸如此类的展览还有很多,如“怀袖清风——明清扇面艺术展”“花草精神——居巢、居廉绘画精品展”“烟雨扬州梦——‘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丹青造化——董寿平书画艺术展”等。晋博在引进展的策划中,不仅依靠精美的藏品、独具特色的展览内容来保证展览的质量,更结合馆内实际,以及所处地域文化的特色进行再创作,来辅助放大展览的优势,让地域历史文化更为深刻。近年来,推出古代长江文明系列、边疆文明系列、少数民族风情系列、古代书画艺术系列、近现代名家书画系列展览,好评如潮。


境内外流动办展,打造独有文化品牌


此外,晋博也致力于发展对外交流,境内外流动办展,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让观众在展览的“实物”中感受历史,在“物语”中接收信息,成为观众学习的触发器和记忆支撑,打造了独有的文化品牌。


展览均选取带有晋博特色的藏品,遵循“可看”“可读”“可用”“可品”及多样化的原则,致力于用展览向非山西本地观众讲述晋文化的故事。展览“晋国文物精华展”“丝路传奇——虞弘墓石椁展”“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展”“傅山书画艺术展”“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等均为走出国内外巡展的展览,充分体现了晋博藏品的特色以及山西历史文化的辉煌。除此之外,展览也置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因素,设置相应的单元讲述这部分内容,也让观众在观展中并未分离自身所接受的文化背景,展览内容更为深入人心。



除深耕展览内容,展厅主色调及平面布局、辅助展品设计、展示空间的细节处理、灯光调整等也为展览增色,引导和提升观众对展览认知及艺术体验。同时,晋博也积极利用科技手段丰富展览展示手段,网上展厅能让观众足不出户逛遍展览;展厅中也鼓励观众参与互动,设置了更多调动除视觉外的其他感官的互动装置。公共服务方面,由志愿者为观众提供无偿讲解,让更多公众能够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展后还配套学术研讨及讲座,为观众学习相关知识提供途径。更开发了多种类型的文创,让文物走进公众生活,增进对博物馆的了解。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加深了观众对展览的理解,带来了更好的观展体验。


“为什么展”“为谁展”“展什么”“如何展”的问题,成为了晋博策展时不断深耕的要点,尤其在地域和馆藏优势下,更希望能在取得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与观众产生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共鸣。在经历了《国家宝藏》《赢在博物馆》等央视平台的一系列大平台合作之后,博物馆越发受到公众的关注,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日益提升,这又对晋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展览讲述晋博独一无二的故事,让我们共同期待。


部分文字资料来自山西博物院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国旻



新栏目上线:博物馆24h

官宣|上海天文馆发布标志图案,主体建筑被首次“点亮”

文创|全国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峰会进入倒计时

海外|悉尼将首次设立澳大利亚华人专项博物馆


往期精彩回顾

新时代下,博物馆应该如何定义?

博物馆里的绿植都去哪儿了?

皮肤上的博物馆,巴西国家博物馆灾后的感性纪念

专访 | 大爱•大美:家国情怀下的徐悲鸿、周令钊与戴泽

展讯|189件一级文物亮相清华,打造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的饕餮大餐
书讯|一份书单,助力你的9月新学期
百年晋博|砥砺前行,焕发三晋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京都国际博协大会上,中国博物馆学界代表发出哪些声音?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将亮相国博“回归之路”展
招聘 | 听说你正缺这份实习经历
荐书|《自然DIY》:将上海自然博物馆打包带回家
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工,致力于让小众文化变大众普及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未来难料,“展览预告”显示为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