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件文物,找寻历史中南京城的“源·流”
“作为南京的文物工作者,对于这座城,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解读、自己的表达。”
9月26日上午,“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以下称“源·流”)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正式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以下称“总馆”)主办,参展单位包括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镇江博物馆、高淳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博物馆、南京大学南京石头城考古队八家单位。展览共分四大主题单元,从“文明源”“都会盛”“佛道兴”“风物雅”四个方面展示南京城市文化,配合序厅、尾厅的“形胜地”“南京人”两部分,立足“整体观、全球观、未来观”,在讲述城市故事的同时,试图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与城市文化。
据本次展览的总执行、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吴阗介绍,展览创意萌发自2017年,馆方受到了“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的启发,希望能学习这样的形式讲述一个南京故事,深入探索南京城市与人的关系,讲述不一样的南京。在这一想法推动下,自2018年起总馆开始筹划推动“源·流”展览项目。
对于展览主标题,馆方在介绍中提到“源·流”二字分别表达了两层寓意,同时也揭示了展览想要表达的内涵。所谓“源”,首先寓意了展览要展示南京城市文明的源头;其次,要展现南京文化、文明其实是中国文明诸多源头之一。所谓“流”,第一个层面寓意了南京城市文化源远流长;第二个层面则希望表现南京在从不断流的中华文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力求在关注城市本身历史发展的同时,也着眼南京在中华大历史中的位置。
展览现场
生生不息的火种之地
对于南京在中华历史中究竟有何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此次“源·流”展的策展团队,则从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考虑,尝试通过展览给出了他们的思考。
展览现场
策展团队对此特别表示:“在本次展览中,我们策划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并没有严格的时间线贯穿始终,而是试图通过“形胜地”“文明源”“都会盛”“佛道兴”“风物雅”“南京人”几个主题单元的内在逻辑联系反映南京这座城市的地位。从整个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民族面临的挑战多来自北方,中原发生战乱,汉族的文化就会到南京来。六朝就是极具有代表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百族南渡,王家带来的汉代典籍,谢家带来的诗歌,最终都在南京扎根,使得汉文化因此不绝于世。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六朝时期的南京很好的保留了汉文化。与此同时,也在新的时空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在展览中我们也希望通过以展品作为‘论据’,表达在中华民族遇到挑战的历史时期,南京是文化的保存之地、守护之地、火种之地这一特征。”
只用99件(套)文物,讲述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表述其在历史中的独特魅力,如何挑选文物串联故事就变得至关重要。此次“源·流”展览中,在展品选择上策展团队采用精品文物和“普通”文物各半的思路。参展文物除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精品文物之外,也包括很多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普通”文物。
这些“普通”文物大多造型不精美、做工不考究,甚至有很多只是当时平民百姓使用的日常之物,似乎看上去并不值得感叹。但是,其背后相关联的社会状况、历史内涵却极其丰富,不仅提供了有别于传统的新视角,同时也和主题高度切合。
以明代“铜涵管”为例,这件文物长109厘米、管径93.5厘米,在展厅中它给人的直观感觉是一件锈迹斑斑的大铜器,吸引力上并不强。但是,这件文物却是研究明代南京城市排水系统的宝贵实物资料。正是因为这段涵管的存在,佐证了在明代时期南京市政建设当中已经发展出相对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涵管埋于城墙之下与涵闸配合,起到调节城内水量的作用。
“铜涵管”
在“源·流”展厅中参观,细心留意的观众很容易发现有些文物会有内容更丰富的特别说明,除此之外,它们还都各自拥有一位推介人。这样的设计,也是“源·流”展览的一次尝试。策展团队特别挑选了24件文物,分别邀请24位不同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结合各自的研究给出推介与解读。
比如著名的“南京直立人Ⅰ号头盖骨化石”、“南京直立人Ⅱ号头盖骨化石”是迄今唯一在同一化石点发现的两性人种化石 ,对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考虑文物本身的特点,策展团队选择邀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对文物进行推介和特别解读。而出土于北阴阳营遗址的新时期石器“雨花石”这件文物,则选择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作为推介人向观众解读其质地组成与历史价值。
“南京直立人头盖骨化石”
“北阴阳营雨花石”
展览之所以做这样的一个尝试,是希望能够在展品解读上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丰富展品的内容诠释。在以往的展览中,解说词都是由文物历史研究者、考古研究者对其进行撰写,但这也造成了诠释视角相对单一。而这次邀请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解读文物内涵,也是希望丰富展品的诠释视角、丰富观众理解。
在展览的视角诠释上,除了关注南京本身、南京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之外,“源·流”展同样也引入了全球史视角,希望能在更大的空间范围上讲述南京故事。首先,在每个单元说明部分,策展方选择用某位别国思想家、哲学家对城市的相关解读作为引言,先表明共同性,再选择南京的独特性进行讲述。其次,在文物选择上,也有意识的关注到历史中东西方交融共通的蛛丝马迹。
比如在“都会盛”单元中特别展示了一组借展自上海博物馆的景德镇窑青花瓷盘。这组瓷盘共三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盘中心绘有亭台楼阁、山水屋舍等图案。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图案,是明、清对外输出瓷器中较为流行的样式。其中“景德镇窑青花楼阁花鸟图盘”上的纹样能在葡萄牙里斯本的桑托斯宫、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宫等收藏品上找到类似款式。而“景德镇窑青花山水图长方形盘”也同“哥德马尔森”号沉船出土的长方形盘有相似之处,主图案选择上同为山水人物。因为这些图案同时大量出现于“哥德马尔森” 号“南京货物”中,所以这些题材也被西方学者称为“南京图案”。
一组瓷盘反映和见证了东西方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也反映出了南京这座城市在某个历史时期与世界的联系。类似这样的展品在“佛道兴”单元中也有许多,而伴随各类宗教思想在的交流,类似能展现文化交流的文物也更为丰富。比如北宋时期的“琉璃净瓶”,南京大报恩寺出土的“白瓷砖”、“琉璃砖”等等都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而这些文物的展示,也关联起了南京这座城市与世界的关系。
对参观展览的观众来说,每个人走进展厅之后都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对内容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学者专家、专业学生、历史文化爱好者、没有相关知识积累的普通观众,不论是何种人群,自身希望在展览中获取的内容都有所差异。此次“源·流”展览在展示内容上,也特别关注到了这一问题。
走进展厅,直观感受上是展览说明文字量并不大,很多展板上的说明性语言也颇为简单、易懂,与此同时还配合了大量更为直观的图示帮助观众理解。除了特别推介的24件文物之外,很少有某件文物有大段的说明。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观众能够通过观看展览形成自己的对南京的理解和认识,而不仅仅是了解策展方怎样想。
直观的图示呈现代替说明文字
除了展厅中可见的文字说明之外,馆方也做了很多其他设计,丰富一些专业观众的需求。比如,观众可以在展厅门口租借讲解器,听文物介绍。也能通过扫描展柜二维码,微信收听重点文物的讲解。如果观众觉得展品观赏的还不够细致,展厅出口处特别设计的互动体验区,可以满足观众观看文物细部、放大了解全景、360°观赏、了解文物信息等需要。在长达6米的互动屏幕上,观众们可以随意调取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文物信息。
展厅中的“互动体验区”
假如认为这样还不过瘾,展览还特意精心设计了图录,书中对每件展品都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解读,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的论文也同样收录其中,而详细的参考文献同样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帮助。而针对儿童观众特别开发的《城回江水流——秦淮姐姐话南京》一书则融合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是儿童观众了解展览、熟悉南京历史的好方式。
展览图录
特别开发的儿童读物《城回江水流——秦淮姐姐话南京》
“源·流”展览在关注内容设计、展品诠释的同时也更为关注传播效果,并在展览之外进行了许多延伸性拓展,力求使优质内容在更大范围内影响更多观众,让观众能够在走进展厅的同时也将优质内容带回家。
馆方选择了南京市内的三条地铁线做了宣传内容投放,在几个重要的地铁枢纽站还特别放置了醒目的海报灯箱宣传展览,观众能通过扫描海报二维码了解展览详细情况。为了加强互动性与参与感,观众还可以通过完成电子调查问卷的方式赢得免费参观门票。鼓励观众参观的同时,总馆也借助此方式进一步了解观众需求,获取信息反馈。
地铁车厢内的宣传投放
地铁站内的宣传海报
微信端展览介绍
除展览期间的专场参观、策展人带领参观等活动外,在馆校合作、校本课程等方面,总馆也利用本次展览的契机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和进一步的内容研发。
今年9月新学期伊始,总馆便和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初中部联合推出了馆校合作综合实践课程——“到博物馆玩去”。总馆作为学校该门课程的实践课堂,计划配套推出相关活动、提供展览参观、到校讲课等支持,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新学期适逢“源·流”展览开展,为此馆校合作的首场活动便选择了参观“源·流”展,学生们不仅享受到了首批提前参观的“特权”,还系统了解了家乡南京的历史、认识了朝天宫内的古建筑。
前来参观的学生
将文物带回家、将文化带回家、将参观感受带回家是近些年许多博物馆推崇的重要理念。其中,文创产品的开发,便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方式。在本次展览中,总馆也积极同第三方展开合作,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比如以“陶塑人面像”为基础开发的丑萌造型冰箱贴、以“嵌宝石金头面”为创意来源制作的精美车载香薰、以“景德镇窑‘内府’铭白釉瓷梅瓶”为灵感来源推出的室内香氛等特别打造的产品,都成为文创销售的亮点。
以“陶塑人面像”为基础开发的丑萌造型冰箱贴
以“嵌宝石金头面”为创意来源制作的车载香薰
南京市博物总馆成立于2014年,从成立时间和规模上看,总馆目前还是一家年轻的市属博物馆。与大馆相比,无论是在资金、人才还是技术支持方面都相对薄弱。但是,即便如此总馆还是希望能够努力搭建平台,实现资源融合,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展览和社教活动以服务社会公众。
“源·流”展览的设计推出,想要明确的概念就是中小馆也能办大展。为此,总馆也进行了一些针对自身实际情况的探索尝试。
首先,作为一个本身能力有限的中型馆,总馆策划此次“源·流”展的过程中,积极从资金、内容上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虽然总馆本身文物量达9万多件(套),但是想要选择99件讲述南京的故事,紧靠总馆本身的文物收藏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总馆积极争取8家参展单位的支持,其中既包括博物馆也包括图书馆、大学、考古所,既有南京本地的单位也包括外地单位,力求充分借助优势力量,丰富展览内容。
其次,与以往相比,本次展览也特别重视积极争取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不论在新媒体宣传、还是文创设计制作方面,都同相关宣传方、企业展开了积极合作。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博物馆本身绝对不能关起门来办展览,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切实推动展览更好地落地。
除此之外,总馆也在积极尝试推行策展人制度。“源·流”展览可以说是总馆在推行策展人制度期间独立策划完成的第一个大展。在运行模式上,本次展览采用“策展人+团队”的形式,策展人作为主导人,在创意、策划、实际内容方面有主导性,而文物调集、运输、布展、展厅的设计等则是由展览落地单位南京市博物馆来配合实施。这样的做法既符合总馆目前的运行特点,也能发挥各家博物馆的自身优势,确保最终呈现优质内容。
展览时间:2019年9月26日——2020年1月5日
展览地点: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多功能厅
参展单位:上海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镇江博物馆、高淳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博物馆、南京大学南京石头城考古队、南京市博物总馆
图片来源于:南京市博物总馆、现场拍摄
作者:毅男
编辑:oneman
研讨|中博协博物馆学专委会“新时代博物馆专业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