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VR,有哪些新鲜玩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艺术怎样管 Author 夏公小正
技术在现代博物馆体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VR是最热门的方向之一。世界各地的许多博物馆都利用VR强化博物馆旅游,使展览具有互动性,并将场景带入生活。国外的博物馆又是怎样利用VR的呢?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简单地说,VR将用户置于一种体验之中,形式上主要有交互式和360度全景视频两种,下面是几个有趣的案例。
逛逛莫迪利亚尼的画室
2018年,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举办了莫迪利亚尼回顾展,其中一个环节是VR。馆方搭建了一个实体空间,并利用VR技术还原了莫迪利亚尼工作室100年前的样子。逼真考究的细节,令观众完全沉浸其中。
泰特数字内容主管希拉里•奈特(Hilary Knight)认为,VR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她说:“VR是一种传达情感的方式,帮助人们感受到与艺术家的联系。这是一种接收信息的不同方式,让艺术家成为活生生的人。”
与蒙娜丽莎亲密接触
《蒙娜丽莎》无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形象之一。出于安全考虑,她长期被玻璃罩和隔离栏保护着,很少有人能够接近她。2019年10月,作为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纪念大展的一部分,卢浮宫将引入VR技术,让游客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与蒙娜丽莎亲密接触。
据馆方介绍,“观众将有难得的机会,沉浸在这幅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画作中。穿过玻璃罩,以一种全新的、变革性的方式,身临其境的欣赏这幅迷人的画像。”这种新颖的观赏方式将给公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认知。
https://www.louvre.fr/en/expositions/leonardo-da-vinci
变身恐龙畅游远古
2019年初,辛辛那提自然历史与科学博物馆(Cincinnati Nature and History Museum)推出了一项新的VR体验-“侏罗纪遨游”(Jurassic Flight)。戴上VR头显,趴在特制的设备上,你就能化身为远古翼龙,在1.5亿年前的地球天空中兜风。以恐龙的第一视角看世界。
定制设备Birdly对操控性和触感都做了高度模拟,头部正前方还有个风扇,好拉风~
这个项目已成为博物馆新恐龙展厅的重要内容。馆方认为,“侏罗纪遨游寓教于乐,是对恐龙馆和科学区的巨大补充”。
探索物种的进化
2018年,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in Paris)首次将VR展《进化》(Evolution)纳入常设展。通过VR技术,观众能更好的感知自然,近距离观察生物多样性,探索物种之间的联系。
科技让使抽象的概念更容易理解,让单调的知识更容易感知。馆方表示,将建立永久性的VR馆藏,这在以前可是只有实物藏品才能享受的待遇啊。
成本
VR在近几年开始流行普及,得益于终端设备价格的下降,但硬件的维修和保养支出却水涨船高。奥克兰战争纪念馆的VR展览,开幕仅仅几周就有15个头显损坏,不得不维修或补买。
相比硬件,软件才是最大的投入。如果你对网络游戏或动画电影的制作费用有点概念,就不难想象一个像样的VR程序,其开发和维护成本会有多高。加之博物馆的游客数量有限,不成规模,成本无法有效摊薄,因此即使收费也难以消化巨大的成本。
体验
限于数据建模、系统集成、立体显示、实时传输等VR关键技术的发展水平,VR的使用体验和理想状态还存在差距。此外,缺少内容部署的集中化后台会降低VR内容迭代效率,有线接入的方式限制了用户的活动区域,传感器系统难以同时捕捉多个用户的身体动作,这让多人即时互动变得不太容易。这些都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为改善用户关系增添不确定性。
Source:Delaware Museum Creates A New Reality With Art | VRROOM
不适感
VR天然的不真实感,仍是影响用户接纳的重要因素。当人在虚拟世界里环顾四周却看不到自己的身体时,会引发焦虑。人们并不知道周围是什么情况,身体和感官,尤其和视觉感官发生了严重脱节。而终端设备的分辨率和自刷新率的不足,还可能引起头痛、眼疲劳、定向障碍、眩晕甚至呕吐等症状。
Source:https://jasoren.com/vr-in-museums/
卫生安全
卫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有很多人使用终端设备,皮屑、毛发和油脂等容易残留积聚。尽管可以安排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定期清洁,或要求顾客带上口罩和头套才能使用,但这些问题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当下一位观众使用时,可能会引发过敏或感染。
相比前面的例子,2017年问世的克雷默博物馆(Kremer Museum)的做法则相当超前。因为这个博物馆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它是一个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纯虚拟博物馆,只能通过VR来体验。
https://www.thekremercollection.com
博物馆展示了74幅荷兰和佛兰德斯的大师作品,每副作品都用“摄影测量法”(photogrammetry)拍摄了2500-3500次,以建立超高分辨率的视觉模型。通过VR,用户可以超近距离的体察作品的表面、纹理和色彩,探索作品暗藏的奥秘。用心的是,博物馆是由著名建筑师Johan van Lierop设计的,在结构、布局、布局、灯光、陈列等细节上,都追求极致的真实感。或者说,比真实更真实。
克雷默博物馆的愿景是让博物馆走进人,而不是让人走进博物馆。创始人George Kremer表示,会不断提高运算能力和图像精度,直至人眼无法察觉。同时也会向社会征集藏品丰富虚拟馆藏,并推出智能终端硬件,让人们真的可以不受现实世界的约束,自由的欣赏艺术。
这时候的虚拟博物馆,已不再是依附于实体博物馆的配套项目,而是存在于虚拟空间内的、永久的、独立的单位实体,有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历史使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在这个虚拟实体里延续生命,代代流传。
在未来,虚拟才是真实。
图文来源:艺术怎样管微信公众号
作者:夏公小正
原题目:博物馆+VR,有哪些新鲜玩法?
编辑:minmin
研讨|中博协博物馆学专委会“新时代博物馆专业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