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裂裂裂!美术馆AR还有这么多新玩法!

弘博网 2023-10-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Philo Art Author 艺术传播与营销



近期 KAWS 创作全新AR艺术作品 Expanded Holiday,并结合当下全球事件推出限时免费体验,用户下载 APP 便可用将 Companion 人偶摆放在任何手机摄像头捕捉到的场景。此举不但让这位原本就活跃在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再度引发社交媒体话题,更引起艺术圈关于 AR 将如何改变艺术创作、艺术收藏和艺术传播方式的深入讨论。


AR 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2016年的手机游戏 Pokemon Go 让其广泛为公众所熟悉。如今 AR(Augmented Reality 增强现实)通过与环境互动介入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流行与灵活,更促发了一些行业的革命性发展。过去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艺术行业似乎总是对这些技术保持警惕,然而现在随着技术的可能性更多的被打开,美术馆也越来越多的将AR、VR以及交互等技术运用到展览、教育和娱乐中去。


与近期人们广泛讨论的虚拟展厅所运用的 VR(Virtual Reality)不同的是,AR 技术更注重基于现实场景的建构和交融,本文将重点梳理 AR 技术在美术馆场景中的应用,来看看哪些美术馆早已加入技术流的队伍。



1

Art Gallery of Ontario

ReBlink展览


2017年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举办了名为 ReBlink 的展览,美术馆与艺术家 Alex Mayhew 合作,从馆藏中挑选多件作品进行全新的 AR 创作。观众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同名 APP 程序,用摄像镜头对准画作,画作在屏幕上随即呈现动态的效果,更可与人即时互动。



古典的人物在屏幕中呈现出当下日常生活的状态,凡戴克笔下的贵族吃起了速食罐头、传奇女神 Marchesa Luisa Casat 举起手机与观众玩起了自拍,低头阅读的男子手捧星巴克咖啡、头戴耳机摇头晃脑起来。这一有趣的增强现实体验,将古典人物带进现实场景,即使多少带些对智能设备的嘲讽,但观众依旧乐此不疲,兴趣盎然。


来源:YouTube


在美术馆中运用 AR 技术看似是个自相矛盾的话题,观众们走进展厅需要获得的难道不是放下手机沉浸在作品中的状态吗?而艺术家在阐释创作灵感时表示,有研究称人们在参观美术馆时平均在一幅作品前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5秒,而通过这样的 AR 创作,观众虽是通过手机观看,但确实让他们愿意在经典前逗留更久,以一种玩乐的方式完成了一种当代性的欣赏。


2

Tate Britain 

The Virtual Wing


通过使用 Spark AR 平台,Tate Britain 与 Facebook 共同选择了八件艺术作品,并进行了重新布置。观者通过使用手机的相机扫描激活 Spark AR,便可以获得一个新的观看艺术作品的维度。这些被挑选的艺术作品往往有着不寻常的或者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 AR 技术,画作背后的故事得以重新呈现。




在 John Singer Sargent 的作品中,观者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花朵逐渐枯萎、凋谢,光线也收敛起来,整个画面逐渐转入夜晚的效果。William Turner 的作品由于在修复之前曾遭到撕毁,观者则可以看到一只猫撕破画布,从画中跳下地板。John Simpson 的《Head of a Man》则能看到 Ira Frederick Aldridge 的表情变化。作为美术馆联合社交媒体的绝佳案例,由熟悉最新传播语言和流行技术的新媒体平台提供技术,美术馆提供相应优质艺术内容,两者相互借力。


3

Mauritshuis Museum 

伦勃朗的解剖课


如果说 Tate Britain 的 AR 技术对艺术作品的再现仍然只停留在平面角度,那荷兰的 Mauritshuis Museum则是真正地再现了一个空间。为了纪念荷兰画家伦勃朗逝世350周年,美术馆联合荷兰设计机构Capitola开发了一款名为“Rembrandt Reality”的 APP,通过这个程序,观众在通过一扇拱门后,便将走入《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这幅画中,亲临现场,观看这群外科医生们完成这场解剖课。




为了体验感能够达到最真实的状态,美术馆邀请了演员来扮演场景中的角色,并对画中的服装、布置、光线等进行了完整还原。通过数次扫描与建模,才诞生了这个360度的解剖室空间。“这是一种观看艺术的新的方式,它将观看艺术的方式带入了未来。”对此,Mauritshuis Museum 的馆长 Emilie Gordenker 评价道。


来源:YouTube


在这一项目中,AR 技术其实体现的不仅仅是科普的价值,通过这一手段观众一方面得以极近距离地观看画作细节,更是能够选择任何自己希望观看的角度。新技术实现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更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双向关系。


4

New Museum 

[AR]T


AR 技术使得艺术拥有更多的发生场景,甚至可以走入街头,参与到生活场景中去。纽约的新美术馆与 Apple 在去年推出了一系列艺术AR体验,这个项目挑选了七位艺术家(包括Nick Cave、Nathalie Djurberg、Hans Berg、曹斐、John Giorno、CarstenHöller和Pipilotti Rist)的作品,并投放在全球六个城市(伦敦、旧金山、纽约、巴黎、香港和东京)。


(👉左滑查看城市里的奇妙景象)


通过手机,人们将会看到看到 Nick cave 所创造的奇怪的外星生物在城市建筑上跳舞,或者是城市上空漂浮着 John Giorno 创作的有趣的短语,亦或是 CarstenHöller 提供了一个通往其他世界的入口。


来源:Apple


在以上六个城市中,观众可以到指定商店报名参加苹果与 New Museum 共同策划的城市公共艺术项目 AR[T] Walk。艺术欣赏的地点转变为城市中的苹果零售店,这一场美术馆与科技公司的合作,真正完成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美术馆更为苹果用户提供在线的 AR 教学和工作坊课程,扩展艺术的接收边界。


5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ArtLens Gallery 


当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触摸屏与各类新技术的当下,美术馆如何在传统互动关系中增加新的吸引力?Cleveland Museum of Art (以下简称CMA)在其新的 ArtLens 画廊中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动作捕捉技术与 AR 技术的结合,观者可以与馆藏作品进行多种互动方式,包括合影、再创作等。通过与艺术的互动,CMA 提供了一种具有创造性的体验方式。


来源:YouTube


CMA 的首席信息官 Jane Alexander 说:“ArtLens 画廊强调技术与创意之间的无缝结合,并将其成功融入到美术馆中。在这里,观众们可以体验到最前沿的空间互动。”交互技术成为一种新的工具,让观者更仔细地观看艺术品。“我们正在利用数字创新以促进个人与社会参与,并建立一种公共话语,以此来推进人们与美术馆之间建立全新关系的目标。”



Augmented Reality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AR 技术在很多历史类博物馆中已被广泛运用,它们通常被用来为参观者呈现藏品被还原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场景。而AR在医疗、教育甚至军事领域的运用,对整个行业的影响都是颠覆性的。AR 技术的核心正是基于“增强现实体验”的原则,那么在美术馆的场景中我们不免思考,到底要增强什么体验,又为何要增强。


在美术馆的 AR 应用场景中,如果过于受限于技术的视觉效果,不免落于将艺术简单化为有趣体验的营销陷阱,真正值得惊喜的是 AR 如何改变了创作者和参观者之间的单向关系。在上述伦勃朗的解剖课中,参观者通过技术拥有了对这一经典作品的上帝视角,在 New Musuem 和 KAWS 的案例中,AR 甚至给与参观者改变城市景观的自由权利。虽然这一权利似乎只实现在虚拟空间中,然而在如今人们逐渐越来越习惯于在各种虚拟空间中收获关注和乐趣的趋势中,这样的创作艺术的自由似乎已足够让人满足。


虽然美术馆对于 AR 技术作为创作和传播手段的运用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其中包括至今十分模糊的艺术作品版权使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开发技术等等。但相信通过虚拟体验在美术馆的现实空间中实现参观者的最大程度介入,也许将成为未来必然的趋势。





今天的灵感彩蛋来自特朗普,通过一个名为 HOLO 的 APP 便可实现“邀请”特朗普到你家来跳舞的愿望,甚至你可以像这样邀请三个特朗普同时为你起舞。在这样一个场景背后其实我们能想象 AR 能实现的多种可能性,除了特朗普你也可以邀请别的明星或名人或创造一个你熟悉的真人,他/她不但可以为你跳舞,便同样也可以做任何你希望的行为。AR 牵涉到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不言而喻,在愈加模糊的虚拟/现实的边界,人们的亲密关系是否会被改变,人们的生活场景是否会被重塑,艺术家们如何回应对于未来的想象也许更让人期待。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转载自Philo Art

策划/撰文:金怡

原标题:《Philo Art | 在KAWS之前这些美术馆早已开始AR实验》

编辑:康忙北鼻#康忙北鼻

弘博咨询

在媒体平台基础上,弘博网目前已成为博物馆行业的专业咨询机构,并成功为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博协和各级博物馆提供专业的调研、咨询服务,得到业内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了满足更多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弘博网现推出“博物馆品牌宣传推广”“博物馆定位与发展规划”“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提升”等一系列体系化的咨询业务,助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戳下图了解详情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打造青岛文化新地标 青岛市博物馆拟改扩建至8万平米

西藏博物馆新馆主体结构封顶 近300名建设者正在陆续复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至,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开始推介啦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裁员81人,疫情暴露运营问题

口罩、标语、照片都可以!多国博物馆征集疫情藏品“为后世留念”

荷兰博物馆梵高名画被盗监控曝光,盗贼使用铁锤猛砸玻璃门

疫情冲击下俄罗斯全国停工,冬宫博物馆呼吁政府援助

拥有7000多件(套)文物藏品的吴中博物馆6月试运营

“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获“海帆奖”最佳案例

总奖金高达300万!上海博物馆东馆现面向全球发起展陈概念征集!

郑州三年建百家博物馆进展如何?民间藏家对开办博物馆意见不一

回顾往期精彩

博物馆超级IP融入生活的同时,如何带领大众品鉴文化真味

隔离时期诞生的博物馆是什么样子的?

征稿丨《儿童.博物馆.教育》2020年第2期等你投稿!

大都会博物馆已裁员81人,疫情下的博物馆运营有多难

中小博物馆如何利用互联网对征集疫情见证物作出快速反应?

通知 | 国家文物局开启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工作

文博热词、传播趋势,带你了解疫情下的线上传播

热议丨名画被盗轻而易举?疫情下的文物安全如何守护

今日!一起来国博直播间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庆生!

福利 |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打开这些博物馆书籍,做个靠谱的读书人

展讯丨线下新展来袭,来江南共赴一场闺阁之约

疫情下的精神鼓舞,从被改编的名画开始

总奖金高达300万!上海博物馆东馆现面向全球发起展陈概念征集!

搭载动漫、游戏的博物馆“IP”,避免“戏说”成关键

点击在看,共同了解博物馆AR新玩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