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再来认识一下习总书记到访过的这座民族博物馆
4月27日上午,正在广西南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观看三月三“歌圩节”壮族对歌等民族文化活动展示,了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
自2008年成立至今,广西民族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民博”)发展不过十余年便已硕果累累,不仅收藏有5万件(套)文物,在保护、研究、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为了满足民族文化活态保存与展示的需要,广西民博将传统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相结合,形成了“1+10生态博物馆”模式,该模式是既适用于“文物”,又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动在地社会发展的工作模式。
广西民博将“人”置于工作的中心,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弘扬中,主动强调“人”的力量,形成了“畅享民歌”“广西民族志影展”两大文化品牌,开展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培养在地居民的文化自觉,使他们主动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同时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畅享民歌”
在广西这片“歌海”之上,以壮族为主的各个少数民族大都有“歌圩”传统。12个世居民族拥有2000多个歌种和唱腔,各族人民“以歌言志,以歌传情,以歌会友”。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珍贵的民歌缺乏年青一代的喜爱和传承,面临消亡。于是,广西民博于2010年推出“畅享民歌”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7届,是近年来国内少有、且长期坚持举办的聚焦少数民族原生民歌传承发展的大型文化活动。每届活动均历时2至3个月的时间,历年约有成千上万人次的民歌爱好者参加。组委会走进不同的赛区,深入广西各个民族地方寻找不同民族的歌声。这些民歌涵盖广西各个民族的特色歌种,还有一些是民歌爱好选手的原创歌曲。
“畅享民歌”借用选秀的方式,但不以选秀为目的,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优化比赛规则。活动从最初的南宁1个赛区增加到广西各地5个赛区,覆盖更多少数民族聚居、民歌资源丰富的地区,且多将分赛区设置在县一级,最大程度降低农民的参赛成本,让更多深山中的好声音登上舞台。
“畅享民歌”走进隆林,隆林新州三小娃娃组合演唱《唱的山歌比云多》。
从2017年开始,广西民博与广西电视台合作,全程录制“畅享民歌”总决选、“民歌薪传社”和“广西民歌会”精品汇演三个环节,并在广西卫视播出,让全国观众感受到广西民歌与民族文化的多元魅力。
2017年“畅享民歌”总决选现场,龙州天琴组合演绎天琴经典曲目《唱天谣》。
选手们经过一场场精彩的比赛进入总决选。通过总决选的选手则会进入“民歌薪传社”环节,在三天时间里参加量身定做的民歌课堂,听名师讲民歌的创新与传承;在广西民博展厅来一场有趣的“民歌文化大闯关”,赢取民族美食。这样的活动不仅给选手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更让他们与其他参赛者产生交流,带给他们新的创作体验。
“民歌薪传社”环节,徐寒梅老师和黄春燕老师与大家分享民歌故事,并亲身示范。
“民歌薪传社”环节,选手们围坐一堂,唱民歌、品美酒、结友谊。
最终,“畅享民歌”在盛大的“广西民歌会”精品汇演中落下帷幕,老、中、青三代民歌手齐聚,原生民歌手与经典民歌演唱家联手,歌唱传统、唱响未来。
“广西民歌会”精品汇演现场
就是这样,在“畅享民歌”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普通人,有从未上过学但从爷爷那里学得正宗素苗山歌的隆林姑娘龙亚腰,也有在老师的带领下跋山涉水却依然热情似火的三江和里小学侗族大歌队,还有夫妻档“毛南组合”李大为和叶子等等······他们歌唱生活,歌唱爱情,歌唱劳动,歌唱家乡,歌唱自己的民族文化。
“畅享民歌”不仅是一项盛大的文化活动,更是广西民博挖掘原生民歌资源,传承民族保护的平台。广西民博通过这一赛事已经初步创建起生态民歌数据库,以便更好地研究、保护与传承广西优秀传统文化。
壮族民歌 《古情歌》
在2019年第七届“畅享民歌”活动中,广西民博还在龙州、罗城举办了广西民歌人才培训班,通过专家授课及选手展演,共选拔出20组优秀歌手。其中部分歌手赴南宁参加第七届“畅享民歌”分享会展演录制。在最终的分享会上,著名音乐家与民族文化专家的精彩点评穿插于淳朴自然、婉转动听的原生民歌间,如音乐导览一般,将民歌的内涵与精神一同呈现给观众。
“广西民族志影展”
“广西民族志影展”是广西民族博物馆长期探索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文化品牌,自2012年至今已举办6届,是国内首个民族文化纪录片影展,也是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硕果之一。
2004年11月,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正式建成,标志着广西民博开始主持建设民族生态博物馆,并逐渐构筑起“1+10”博物馆联合体。广西民博作为“1”发挥“龙头”作用,参与指导和具体实施生态博物馆的各项工作,而“10”则代表在广西民博指导下建立的10座生态博物馆,他们分布于广西各地,均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且偏远的民族村寨。
“1+10”民族生态博物馆群
在广西民博的指导下,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探索出了两种建设模式。一为展示与信息资料中心、村寨(社区)保护区同地建设的方式;一为“馆村结合”,将展示与信息资料中心设在县级博物馆内,保护区涵盖民族村寨聚落的异地管理方式。
采取“馆村结合”模式的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保护区——高定寨:三江地区侗族传统建筑文化底蕴丰厚,民族传统节日众多,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宝藏一并涵盖其中,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的实践典范。
这两种模式中,居民参与始终是工作的核心。生态博物馆由县级文物管理部门、所在地村委会和生态博物馆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聘请当地居民负责馆舍日常管理、展厅开放、公众接待等工作,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吸引当地居民来到博物馆了解本地文化,培养他们保护、传承和展示自己文化的意识。
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社区居民参观展示与信息资料中心
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每个生态博物馆还设置了数量不等的文化示范户,挑选那些擅长本民族传统技艺、原生地保留本地民族生产生活实物的居民,对他们提供常年资助与扶持,并动员他们对其他居民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培训,自觉地承担起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农民画示范户
此外,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站,还是广西民族博物馆业务人员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研究、搜集文化遗存和扩大研究成果利用的基地。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将生态博物馆建设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发展战略,通过系统指导10个民族生态博物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技能培训、文旅融合等工作,不断探索自然文化遗产就地保存、培育和乡村发展的双重目标实现的路径,有效地推动了民族村寨的发展。
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4A景区——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
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开展社区居民刺绣技能培训
生态博物馆的落成,使得这些边远山村声名远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知名度有了质的飞跃,游客、学者们纷至沓来。有的生态博物馆甚至走出了国门,为广西生态博物馆赢得了国际声誉,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宣传窗口和展示平台。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广西民博通过生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四个一批”规划,建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及白山村扶贫点文创基地”,首次在广西10个生态博物馆和结对帮扶村中开展“文创”培训,通过“短内容+”和“直播+”的方式,宣传推广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白裤瑶玩偶
在生态博物馆建设初期,广西民博便将影视人类学工作方法运用到日常业务工作中,开展以影像记录为主要手段的“文化记忆工程”,并于2011年起在各个生态博物馆实施“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对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及社区居民进行民族志纪录片拍摄技能培训,让更多居民参与到项目中,教会他们用镜头记录身边具有传承、保护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广西民族志影展”便是这一系列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2013年赴凤山县金牙乡开展“乡村纪录影像”培训
2013年1月,广西民博成功举办“首届生态博物馆纪录片影展”。据了解,首届影展共征集和展映了29部来自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与村民的纪录片作品,共39人参与摄制,影片由村民自主完成选题、调研、拍摄和剪辑一系列过程,并以本土作者的身份与观众交流。如今经过9年的发展,“广西民族志影展”的运作愈加规范成熟,征集影片数量已近千部,常设主展映单元、新锐单元、乡村影像单元和特邀单元。参展作品更加多元,年龄梯队也更加完整,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民族志影像作品。
2020广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遗影像展开幕式剪彩仪式
生态博物馆社区居民参与拍摄的影片还会回到所属村寨播放,成为村民自我教育与对外展示的影像教材。每次广西民博的工作人员带着纪录片来到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巡展,都会受到居民们的热烈欢迎。村民们在观影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宝贵,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去参与、配合纪录片的拍摄,尽可能完整、真实地保存当地的文化遗产。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纪录片巡展”小分队赴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进行“文化记忆工程”成果巡展
“人才兴馆”
这一系列成功实践的背后是广西民博对人才培养与业务研究的持续重视。不同于以文物研究为中心的传统博物馆,广西民博需要同时面对大量活态的文化遗产,因此在人才方面产生了不同的需求,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工作制度。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广西民博担当专家角色,10个生态博物馆是广西民博的工作站。民博专家们在各生态博物馆长期开展跟踪调查研究、搜集文化遗存等工作,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运用到指导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各项建设实践当中,同时丰富专家自己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实现了互动互益的格局。
为了更好地指导生态博物馆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设立了专门负责指导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开展相关研究的部门——民族文化研究部,并指定专人作为各个生态博物馆的联络员,与各生态博物馆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此外,广西民博于2011年12月与其他4家载体单位成功创建了“广西文化及保护与利用人才小高地”,以研究项目为载体,大胆使用中青年专技人才成为带头人,同时积极鼓励青年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据了解,广西民博的员工中70%为80后,且各大项目负责人都是青年人。从博物馆每年公布的项目课题、发表论著以及田野调查活动便可一窥以青年人才引领科研所获得的丰硕成果。
围绕民族文化专题馆的定位,广西民博重点培养了众多民族文化研究、文物与博物馆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通过柔性引进专家、学者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等途径为事业发展注入新力量。据了解,2009年至2020年间,广西民博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馆在编人员的70%。
青年骨干樊苗苗博士(右)
此外,广西民博还积极派员参加重大国际会议,赴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等国外研究所和大学进行交流访问,聘请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研究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员作为客座教授,与东盟、日韩、加拿大等国家博物馆建立起长期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就是这样“人才兴馆”的理念,让年轻的广西民族博物馆迅速成长,成为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引领者,推动着博物馆的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广西民博引进的海外留学归国汤绍玲博士(左)
结语
广西民族博物馆在这片孕育了12个世居民族八桂宝地,长期坚持致力于保存、研究、展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从生态博物馆到“广西民族志影展”再到“畅享民歌”,广西民族博物馆始终围绕不同的“人”开展工作:他们或是文化保存与研究的对象,或是研究与办馆的合作伙伴,或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石——人才。这样的实践为博物馆面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经验借鉴,更提示我们在新时代,只有看到“人”的作用,积极调整传统的工作模式,才能真正让博物馆“活”起来。
资料来源:广西民族博物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外国语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从文物到文化到文明,这个小学让学生在博物馆中抚摸中华文明的脉络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