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博物馆:用龙门石窟开启古代和当代艺术的对话
继“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成功举办后,9月18日,“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在上海大学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充分运用“古代文物+当代艺术”的展示思路,由上海大学和河南省文物局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和龙门石窟研究院承办。展览中国宝级文物是首次在上海集中亮相,也反映出上海大学对于文博资源的强大配置能力。
展览开幕现场展览揭幕仪式(前排:褚晓波、史家珍、刘昌胜、田凯、李明斌)
文物是历史文明的见证者,也是后世艺术的灵感之源。当代艺术家与传统文化,在策展人李明斌、马琳的协作下上演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呈现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与创新。不论是从展品选择到空间设计,还是从主题诠释到参观体验,都如同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在致辞中所言:“不断增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培育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筑基铸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院士致辞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致辞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表示,整整一百年前的1921年,在河南省一个小小的仰韶村,中国现代考古学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由此开启了实证中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百年辉煌历程。一百年后的今天,上大博物馆举办“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以此向中国历代考古学人致敬。
整个展览分为“清秀奇逸——北魏造像与书法”“大唐风范——唐代龙门造像与佛教”“盛世重归——龙门流失文物的追索与保护”三个单元,由27件龙门石窟研究院藏品和9位艺术家何成瑶、黄渊青、韩子健、罗小戍、任天进、宋钢、翁纪军、尹朝阳、张健君的16件当代艺术作品组成。
展览现场
观众在观看展品
展览的第一个单元,按照“北魏历史-龙门石窟位置-名字由来-‘秀骨清像’解析-古阳洞开凿背景”和“风格式样-北碑与龙门二十品”展开叙事,介绍了关于龙门石窟的基础信息和关键的概念,聚焦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石窟:古阳洞。这一单元展示了石窟平面线图、菩萨头像、三个造像龛 3D 打印模型、四件碑拓和奉先寺卖地券、文彦博题龙门奉先寺碑,以及4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当代艺术作品中,河南籍艺术家尹朝阳的两件油画作品描绘的是古阳洞的远景和近景,黄渊青的现代书法作品反出他对于书法这一传统书写方式的认识,任天进的雕塑作品是将书法以太湖石的形式进行空间转化,而罗小戍的两件玻璃作品则讨论了石窟的空间语言。
展览现场第一单元
展览的第二个单元,集中展示了唐代的佛造像艺术,同时介绍了经幢在唐代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及佛手印的不同形式与含义。这一部分展出了三件当代艺术作品,一个是艺术家张健君于1979年在龙门石窟进行的创作性写生,另外两件是艺术家翁纪军以中国传统大漆为媒介的作品。
展览第二单元
展览的第三个单元,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关注当代对于龙门石窟的修复与研究。这一部分就展示了观世音像龛 3D 打印,与上色后的观世音像龛虚拟修复效果,让观者了解到了文物原貌的一种可能性。这一部分还加入了新华社出品的真人版《帝后礼佛图》,这也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阐述流散海外的龙门石窟珍品。这一部分展示了何成瑶、韩子健和宋钢的作品,从观念的角度探讨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并在展览的语境中赋予了人们如何对待过去和如何看待当下的新的含义。
展览第三单元
在展览的色彩设计上,展板的颜色主要使用了从上海大学校徽中,提取的“上大蓝”与白色,同蓝色的补色橙色一起组成了简洁、明了的展板色彩系统。在展览的空间设计上,整个展厅为弧形,动线比较清晰。在展厅的灯光设计上,并没有选择“环境暗、局部亮”的光照环境,而是增加展厅整体的灯光亮度,让古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更好地互相关联。
怎么选择当代艺术作品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对于它们的评价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从美术史上来看,像约翰尼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与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等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创作之初引发争议,其价值都是在很久之后才被人发现并肯定。因此,面对展览中当代艺术家的名字,人们难免会问:“为什么要在展览中选择这位艺术家?”
展览现场中翁纪军的作品
展览现场石经幢特写
此外,中国古代文物是一种不可再生文化资源,但是部分当代艺术作品仍可以由在世的艺术家创作出来,是一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而资本早已介入到当代艺术生产的全部过程,当代艺术品作为商品具有市场经济体系中普通商品的一般特征;当代艺术作品的定价,受到参展、出版、评论文章及以往拍卖记录的影响。所以,人们难免会问:“为什么要在展览中选择这件艺术作品?”
艺术家黄渊青在作品前进行介绍
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马琳现场导览
带着这两个疑问,笔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知名策展人、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马琳。马琳表示,参展艺术家的选择并不是出于自己认识与否,而是其作品与展览主题的关系:“我觉得首先是要了解这些艺术家,不管艺术家认识不认识策展人。例如此次参展艺术家尹朝阳就从未和我有过合作,但是我知道他有创作过和龙门石窟有关的作品,而他又是河南籍艺术家,所以我觉得他的作品参加展览,会非常贴切主题。那么,为什么会邀请黄渊青的作品与‘龙门二十品’展开对话,也是因为他曾参加过1991年‘中国·上海现代书法展’,这是中国现代书法史上是很重要的一个展览。我在和黄渊青沟通的时候也了解到他在学习书法时曾临摹龙门二十品,因此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传统是如何向现代进行转换的。”
展览现场中尹朝阳的作品
展览现场中韩子健的作品
“在展览主题确定之后,我脑海中就列出了有20多个艺术家的名单。之后我会和策展团队逐一介绍他们的作品与创作脉络,一边再与艺术家进行沟通。最终的入选名单是在策展团队几次讨论后确定的。此次参展的当代艺术作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反映龙门石窟的作品,例如尹朝阳的油画作品与张健君的创作性写生作品;第二类是表现龙门石刻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如翁纪军的大漆作品、黄渊青的现代书法、罗小戍的玻璃作品与任天进的雕塑作品;第三类是表现佛教观念对于个人的影响以及对龙门石窟数字化的反映,如何成瑶的绘画作品、韩子健的装置和宋钢的水墨作品。这其中既有张健君创作于1979年的作品,也有宋刚创作于2021年的作品,从时间上也体现出传统艺术对于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通过这次对话,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形成一个链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所以,这次展览策划更像是一个研究的课题,也是策展团队一直在思考的展览方向。”马琳说道。
博物馆中的文物与当代艺术作品并置展览,也是博物馆多元化发展的表现。从公共性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些地志类博物馆与专业博物馆来说,由于其受众广泛,展示当代艺术作品难免会让观众“看不懂”从而引起争议。而上海大学博物馆属于高校博物馆,其目标观众十分清晰,即在校学生。因此在高校博物馆中展示当代艺术,对于青年学子来说在认知上还是能够被接受的。学生们更喜欢多元化的展示方式,即使看不懂展览中的当代艺术作品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他们也可以结合展览主题与墙壁文本努力去理解作品所要讨论的问题,或是从当代艺术作品的形式上得到愉悦的感受。
展览现场
法国社会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对于参观艺术博物馆的观众阶层进行研究,认为其主要观众几乎是社会阶层较高的人,见于其1966年出版的著作《爱艺术:欧洲的艺术博物馆及其观众》。纵使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笔者认为布迪厄的这个观察仍然适用于中国当下。因此,高校博物馆能够引导青年学子理解当代艺术的逻辑并欣赏其形式,还是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有诸多益处的。
展览结语处
上海大学博物馆远景
在高校博物馆中举办文物与当代艺术作品的跨界融合展览,无疑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具有实验性的做法。此次展览籍由上海大学文博专硕实习学生及艺术、传播等跨专业跨学科学生参与策展全过程,对于理解“新文科”教育有着深刻意义。特别在当前这个越发复杂的全球化社会,观众可以通过古代与当代的并置了解其不同时代人们的思考方式,其态度也可以变得更为开放和接纳。博物馆能找到一种有效的连接将文物与当代艺术作品一同展示,无疑可以从历史的眼光对现实予以关怀,对社会与文化形成一种整体性的认知,能够给个体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