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已读
1.「每月已读」已转为半月刊,每个月中和月末各发布一次。
2. 发布「每月已读」后的周末会做一场「朋友在看啥」,邀请朋友们一起来更即时地聊聊各自最近看的东西。(本次暂停)
2021年:
八月已读 九月已读 十月已读
十一月已读 十二月已读
2022年:
一月已读 二月已读 三月已读
看完纪录片后找就了这本书来看,像是给纪录片做了注解。在我看来,对于如何把思想和情感转化为肢体的表达,皮娜是一个很棒的导师,她提问观察的角度给了我很多思考,会跟着书中的节奏来问问自己。引导舞团的每个人找到真我,柔软或脆弱也同样可以是很大的力量。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皮娜的《交际场》了,书里也特别聊到了它的创作发展过程。当情绪被舞蹈展现出来,画面定格真的很难忘,一旦回忆起某一幕,整个记忆都会回来,动态的舞蹈变成了大脑深处静态的记忆。不管是否喜欢舞蹈,我想这本书都可以有切入的视角并且收获颇丰。
初初开始看有些劝退,因为对铃木的戏剧没啥了解,但即便这样,在细枝末节中也会被他的观点定住,而后反观自己的改变。斯坦尼拉夫斯基的表演很有名,但那也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光有情绪是不够的,在经过对呼吸的培养以及对身体重心的把握下,学会运用自己的能量,这部分很有萨古鲁内在工程的感觉——通过身体来了解自己,这和皮娜通过提问来了解自己继而用身体展示出来也是共通的。这本书也不单单是在说戏剧,戏剧只是一种媒介。他还讨论到一些城市化带来的不良后果,随着农村变空村,一些传统的东西也跟着不见了。借由戏剧媒介想要探讨的是关于人类心灵状态的问题。最后的演讲和访谈十分精彩。
看中了这本书豆瓣9.5的高分,果然真香,一个工作坊七天的内容。很像在海边散步的时候遇见一个老爷爷,一起走了一段路,听了一些絮絮叨叨的话,有些和自己的生活匹配,立刻有共鸣给自己指了个不错的方向,有些就先听着,以后慢慢浮现再说。看书的同时,也看了几部他的电影,喜欢的不得了。不断探索现实与虚构的边界,纪录片式的不可预测,但不意味着随意,而是选择留下自己要展现的片段。他的电影里很多小孩子和非正式演员,按着需要来构造出想要表达的场景来,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看电影突然变成了一件很轻松、很私人的事情,随时可以暂停让思绪飘一会,收获三倍的快乐。
其实很早之前就知道这本书,但觉得陈凯歌能写出啥好文章?大概又会是炫耀自己美丽人生的爽文,可打开之后为自己的浅薄而羞愧,本书别名《我的红卫兵时代》。内容上真的是十分坦诚,可以去直面过去的经历,并且自我剖析,文笔也是没的说。看这本书的时候,广州疫情正处于不确定中,上海的恐惧更是越来越发酵出来,好像和书里红卫兵时代集体的“疯狂”形成了一种映照。别的空话套话不想说了,看完之后我决定要先苟住,保护好自己,一时意气只会伤害自己,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东西,鸡蛋要用聪明的办法去碰石头。
伯格曼的自传,没有太多关于电影创作的内容,而是对过往人生的一个回顾,穿插的叙事手法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的碎片散落在书中,需要由读者自己去串联。后面看了几部他的电影,很多关于梦的隐喻我第一遍看不出来,但即便如此,他的台词带给了我很大的收获,这种私人性的书写和记录背后,是人们所共同拥有的记忆,这也是我会想要尝试的方向。
看的第一本关于性的书籍,收获颇多,很难想象这是一本比自己年纪还大的书,很多内容现在看来也是很适用。性解放不是无休无止的性行为,而是可以大大方方地思考、体验和讨论。扯下那层遮羞布,正视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的感受,才可以走出传统的道德圈套,也尊重他人。接受自己的性欲望很重要,根据不知道哪来的陈旧观念,一味压抑自己的感受是辛苦、并且无效的。开篇就说到性压抑带来的麻烦和退缩,会让人很难积极进取,不能说这里面的联系有多必然,但对性的了解很像舞蹈带给我的感受,让感受和身体链接,更加的自由,让能量和精力自然流动,而不是堵在哪里。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可以用更多维的视角来看待日常会遇见的一些问题,也获得了面对很多复杂情况的勇气。不是很认可「男赚女赔」这个观点,情况发生的时候,并不只有「女性永远是弱势的一方」这一种选项,是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态度的。
看完了另一本类似的摄影书《那一天》,两本书都是一个人,分别以「一次」和「那一天」为开始,写他们各自所拍摄照片的故事。但或许是因为一个是摄影师,一个是导演,《那一天》里的照片都是单张的,而且你能感受到那种花在每一张照片里的构造,《一次》则相反,每一张照片看起来都很随意,但是每次都是好几张不同场景对象的照片串在一起,就像电影的分镜一样。就像文德斯在《一次》里说的,拍摄照片的时候,拍摄者的视角、观点、感受也都被拍摄了进来。从《那一天》里,我只能感受到一个略带傲慢的、精于摄影的作者,但在《一次》里,反而能感受到一个或许有点想消融自己存在痕迹的作者。
因为之前Echo放了《皮娜》的纪录片,一个对身体几乎没有感知的人,在那个纪录片里居然也同样感受到了情绪的共振,即便不会像Echo一样有更多具象的想象。所以在Echo看完后,也赶紧来看这本书。最开始的时候,关于身体的思考会被启发,或许我肢体的僵硬及对互动的拒绝,本身也是一种通过身体的表达。也会被皮娜的提问方式吸引,她会问“你是怎么哭的?”,而不会问“你为什么哭?”,在前者的提问中包含了我们与周围关系的外化表现。接着会看到可以迁移到其他类型的创作中的感受:比如让作品成为「能量互享」而不是「符号传递」;比如每一次创作都是重新的开始,之前的一切经验都会失效;比如陷入恶性的循环中时,所能够抓住的那些基础的东西都会成为唯一可能的创作出口……但比起这些小点,皮娜的舞蹈剧场让我做创作本身产生了更大的触动。前段时间和朋友在聊,想要一种创作上的「轻盈」,类似于希望自己创作的方式、手段可以更简单,把自己作为一个插件,可以更快速、万能地插入更多的场景中。但皮娜让我看到了一种「沉重」的创作,她和她的剧团,每一次都是以极大的时间与心力,近乎每次都是重新开始般,创作一个作品,但正因为这个创作过程的「沉重」,也让作品得以获得了真正的力量感。
在这样一个视觉文化成为主导的社会,设计好像重新获得了价值——帮助那些因为没被看见而被以为不存在的。
原本以为,这是一场由评论家、艺术家、超现实主义者、反叛者、精神学医生、收藏家、通灵者……对一片非艺术公地侵扰与强占的共谋,他们宣布这是一种艺术,但却是为了他们自己。可是看着看着,被这个叫杜布菲的人吸引了,他是如此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原生艺术和这些作品的创造者,不被商业和社会规则侵占。虽然就结果而言,原生艺术还是成为了艺术商业世界里的一部分,但在这种对于尽量避免导致共谋的谨慎中,看见了很多和自己相似的部分。神化与丑化一样,都是非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