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雪芬:浅谈110警情处置

徐雪芬 徐雪芬律师 2019-10-19

8月份、9月份,我在山东多地(莘县、聊城、高唐、东营等)作了《网络舆论引导与出警处置应对》的讲座或座谈。一个没有当过警察的我,去讲这样的一个话题,是山东公安机关对我的高抬。


通过与山东一线民警近距离的接触,我对他们的工作不易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他们有太多的身不由已。许多民警与我约好时间见面的都因为有临时任务而取消......


记得3年前有一次,我去北方出差,一名长春的警察建议我经过长春大家一起聚下,结果我买了票快到长春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有临时任务不能见面了,当然我也知道不方便问。然后我第二天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当我微信告诉他我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的时候,发现他将我拉进了黑名单。


我就此问他:为啥?他说无脸见我。后来我才知道他临时有一个抓捕任务,蹲守嫌疑人几天几夜......


这就是我们的一线警察。是他们在黑夜里将危险挡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今天是中秋节,许多一线民警为了万家灯火,放弃休息,守在110电话机旁或者在夜间执勤的岗位上。


正是因为他们的如此付出,中国目前的治安形势是刑事犯罪下降,人民内部矛盾上升。因此,与其大声呼吁袭警罪,不如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


许多110警情,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一线民警不能光想着公安机关就是暴力机关,警察就应该使用武力,执法就应该严格执法(其实是上限执法)等等。


公安机关属于暴力机关不假,但是那么多的人民内部矛盾,你光想着怎么使用暴力手段,就很容易激化矛盾。


网络上曝光的多起110袭警案件,导致一线民警伤残或者牺牲,让人心痛不已。一次又一次的110警情处置,最后都变成一次又一次的引火烧身。这些激化矛盾、引火烧身的案例肯定有我们民警处置不到位、需要总结的地方。


如果一线民警在110 处警现场,能象法官那样先听完原告、再听被告......相信甲乙双方的矛盾不会轻易变成甲警之间、乙警之间的对抗。


虽然这些与警察对抗的群众可能因为妨害公务或者袭警最后被依法行政拘留或者刑事处罚了。但是,我们有没有反思过警察作为一个与双方当事人毫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为什么会变成袭警的对象?


这难道用袭警罪就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吗?


我认为:合法合理的110执法,是不需要舆情引导的;也不需要领导担当的。只有合法不合理或者合理不合法的警情处置,才需要舆论引导;才需要领导担当。


广义上的涉警舆论引导,我认为应该分为舆论应对和舆论引导。舆论应对的主体是被动的,必须是公安机关接受媒体包括自媒体监督后的案件真相事实的披露:简洁、客观,留有余地。舆论引导可以转换主体,尽量争取由第三方设置议题。


这么做,有三方面好处:


一是可以减轻刀把子磨嘴皮子的压力;


二是避免让公众产生公安机关自圆其说的误会;


三是大大提升公安机关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一线民警参加警务培训的时候,学习更多的是一招制敌,而这些战术在70%的110警情中是用不到的。用得到的不是战术,而是艺术。是110处警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其中包括你“狠话”说出后拉回“狠话”的能力。


好多警察经常怀念过去一名警察你杠枪可以制服一群人,而现在警察鸣枪,有人敢和你对打。执法环境已经回不去了,一线警察需要正视和面对。


今年7月15日发生在太原的一触即发的群体性事件隐患:警察执法之孤立无援暴露无遗。这时,情绪决定安全!情绪决定稳定!



广西带枪民警教官竟遭村民捆绑殴打发视频侮辱,16人被刑拘,其中6人快批快捕!教训,其实都是经验。


9月7日16时30分左右,两段数名村民捆绑殴打持枪民警的视频在微信上疯传,引发了无数网友关注和评论。视频中有身着警服的男子被反摁双手,腰中的枪支被人掀开上衣后拍摄视频,另一段一名身着警服的男子摁双手,遭到至少三个村民的拳打脚踢,现场不忍直视!



这次虽然狼狈,但是未造成人身伤害后果,万幸!


从公开的角度讲,这肯定不是警察的错,要依法严惩,Give a good lesson!为今后该地区执法环境打好基础。对于群众来说,不管警察说什么,只要在执法活动中,只有2个字:服从!否则,就有可能是抗法;就有可能属于妨害公务,得不偿失。


从不公开的角度说,这些百姓本来并不可恨,只是法律意识淡薄,这和当地的普法不到位有关。他们可能缺少一些鲜活的有震慑力的抗法被处罚案例的宣传。


这种小纠纷,在我看来是不适合鸣枪的。民警的处置水平不高。


群众本来人就多,他们会想:你鸣枪啥意思?你以为我们怕你?边境上的老百姓哪里怕枪?这种情形你只能笑嘻嘻下来,设法把双方劝开。好言相劝把被打者护住。然后,慢慢地问清是啥事,不可恶语露凶相。这是群体性事件,是不能用枪的,甚至不能带枪去处警。过路教官不懂这一点,还把枪掏出来,激化了矛盾,将群众的怒火引向了自己。


类似可能属于群体性事件,要学会平衡双方的情绪,处警目标并不是道理是非,而是要将矛盾的危险性化解在现场,更不能激化。至于真正的对错,自有有关部门细细研究。


啥时代的执法环境,需要啥样的警察;而不是啥样的警察,需要啥样的执法环境配合你执法。


很多民警不知道现在的时代不是讲身份的时代,是要讲智慧的。

所有的警情处置,尤其是棘手、人多的,都要一个字:快!处置不了,第一时间呼叫增援;增援不了,一个字:撤!


110现场处置是艺术,也是学问。没有2个一模一样的现场,因此也就没有一模一样的处置方式。因此,除了依法处置之外,还要灵活处置。这就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加强学习,提高应对能力。


每一名公安民警都是通过考试加入这支队伍的,书本理论自不必说,但老同

志积累的经验确实法宝。他们的应对能力,判断能力和不同场合处置警情的

语言、方法、技巧你是永远要借鉴和学习的。


如果说执法难,那是因为控制情绪、调整心态、懂法律、讲政治、顾大局,还要懂舆论,所以说基层民警是最需要智慧的。


如果说执法不难,那是你要记住:任何法律,都是以国泰民安为目标。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本法律。如果绝大部分老百姓看待这个问题是统一的,那么就要反思很可能是我们执法错了。


多向老同志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与实践总是有差距的。


处警和治国是相通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客服二维码



最新热文:

1、徐雪芬:太原警车上的一泡尿,淋湿了全网

2、徐雪芬:追错责,比不追责可能危害更大---浅谈“内蒙古3.25爆炸案”

3、徐雪芬:醉汉难缠!如何看待内蒙古男子派出所撞墙死?

4、警察的呐喊:谁是犯罪分子的保护伞?

5、徐雪芬: 也说交警的"执法为民"和"严格执法"

6、徐雪芬:也说内蒙古"救人一命获刑两年"案的人性与天理


公众号:徐雪芬律师

以律师的理性观察世界

以女性的细腻洞察人心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