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明】 亚洲金融危机重演?如何看待LPR改革?


本文为作者接受亚洲金融智库(AFCA)的书面专访。


Q1: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22年,麦肯锡在8月的一份报告中研究了11个亚太经济体中2.3万多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发现大多数公司在偿债方面面临“重大压力”,警告目前有亚洲金融危机卷土重来的不详迹象。对此您怎么看? 
目前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再度爆发的可能性依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与1996-1997年相比,东亚经济体当前经济脆弱性没那么高,尤其是在经常账户方面。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东亚经济体具有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同时仍在勉力维持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从而为国际投机者做空货币留下了空间。目前,东亚经济体的经常账户余额更加平衡,且汇率弹性显著增加。再度爆发货币危机的概率较低。 

第二,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少东亚经济体的企业与银行举借了大量美元短期债务,从而在资产负债表上面临货币错配与期限错配,进而不愿意本币对美元贬值(这会加剧偿债压力),因此进一步强化了汇率维稳的意愿。的确,当前不少东亚经济体企业部门债务负担再度变得沉重。但总体来讲,短期外债规模依然较小。本币贬值造成外债压力加剧,引发债务危机的概率较低。 

第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亚洲范围内缺乏抵御危机的集体性救援机制。东亚国家向IMF求援,却被要求紧缩国内财政与货币等苛刻的贷款附加条件。而现在,东亚地区内已经存在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CMIM),包括负责宏观监测与预警的亚洲宏观经济办公室(AMRO)与东亚储备库。一旦特定东亚国家爆发危机,可以尽快向东盟10+3合作机制求援。预计获得救助的及时性将会显著提高。 

 

Q2: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20日,新形成机制下的LPR迎来首次报价。请您谈谈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及其对银行和企业的影响。 

本次LPR市场化改革将其报价方式改为主要参考1年期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主要目的也在于提高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被市场认为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标志着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在肯定LPR市场化报价机制改革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的LPR报价未来需要若干有待完善之处。 

首先,根据国际经验,LPR的形成机制主要有“政策利率+固定点”(美国)和“综合多种市场化利率+固定点”(日本)两种,我国采取了中间模式,虽然浮动的加点有助于降低政策利率调整滞后的弊端,但灵活性依然低于将LPR直接根据银行间市场利率进行加点报价。 

其次,目前我国的MLF最长期限只有1年期,对于5年期以上的品种如何定价尚不清楚。 

最后,直接与央行进行MLF操作的银行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中大型商业银行,对于无法直接参与MLF操作的中小银行把LPR作为贷款定价基准的参考性较为有限。 

我国利率并轨采取“先贷款后存款”的思路,在负债成本保持刚性的前提下,推行贷款利率并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银行存贷款息差,这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加大业务创新,倒逼商业银行转型。 

LPR报价改革并不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彻底完成。虽然LPR报价改革可以直接连通政策利率到贷款利率,但应该看到从货币市场利率到存款利率、以及商业银行内部FTP双轨定价导致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到贷款利率等传导渠道依然存在堵塞。



延伸阅读:

【熊婉婷  崔晓敏】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教训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熊爱宗 肖立晟 陆婷 杨盼盼 张驰】  东亚构筑金融海啸“防波堤”——写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周年
       【张斌】 金融危机焦虑症
      【张明  郭子睿】 贷款利率改革取得突破  融资成本分化仍将持续 ——对LPR改革的评论 
       【张明】 人民币国际化依然任重道远——关于国际货币地位消长的四个特征事实 
       【张明】 人民币国际化:不忘初心再出发
        【张明】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所回暖




迎关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微信公众号,请微信搜索“iwepcass”或“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发文章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的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