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十年的高分国产纪录片,凭啥只配404和网盘?
导演自己在豆瓣上放网盘链接。
这波操作并不是因为大家去不了电影院,而是这部被网友持续推在豆瓣榜单前列的独立纪录片,根本找不到发行渠道。
因为中国的电影环境,目前还容不下一部这样题材的纪录片。
商业上没市场,审查上不通过。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厂长都不禁感叹独立纪录片人在大环境中的生存囧境。
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纪录片,逼得导演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一定要把它传播出去?
因为导演还在豆瓣上注明了自己的微信联系方式,所以厂长特地采访到了《矿民、马夫、尘肺病》的导演蒋能杰,跟大家聊一聊这部在“404”夹缝中生存的纪录片和它幕后的故事。
01
命值钱吗?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湖南湘西南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群体。
从清末民初开始,他们就靠山吃山、拿命换钱,在大山里开采矿石为生。而这样的生存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马夫蒋美林,也是导演的父亲,他靠购买马匹和运送矿物为生。夜以继日,辛辛苦苦赚钱养家。
90后小矿老板小刘,辍学随父亲开矿,做起了生意。
从片中的自然流露的言谈话语间,我们能感受出这个稚气未脱的农村青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同时当地采矿业也改变了他的人生甚至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还有一位片中重要的主角,“资深”老矿民赵品凤。
开矿挖煤20余年,在孩子还未成年的时候就检查出了尘肺病晚期。
之所以患上尘肺病,跟他长期在矿井中工作有关。
而面对如此艰辛又高危的职业,村民们都是自发自愿采矿为生的。
据导演讲述:“我们家乡是真的穷,当地的村民赖以生存的方式,要么是在家种地,要么就是开矿采矿。但是都认为年轻人在家种地是没出息的。”
“挖矿又能挣钱,所以很多人就出来挖矿了,矿价高的时候一斤能卖十来块钱,对他们来说是很高的利润了”。
但自己开矿又是非法行为,所以矿民不仅要用命换钱,而且还要忙于跟政府进行一场“猫鼠游戏”的智斗。
三天两头,砸机器、烧矿棚。而矿民们也只敢背后抱怨,过过嘴瘾。
所以矿民们为了巴结这些“来整顿的人”,就想出了跟他们喝酒吃饭的注意,搞好关系。
可是喝完酒再下矿,就存在很大的危险系数。
经常发生的矿难,已经让这里的矿民们见怪不怪了。
而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看似有一颗坚强的内心,实则是对生死的麻木。
让厂长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
矿难发生后第二天,小矿老板小刘(就是前边提到的那个辍学开矿的90后),在被问到矿难情况的的时候,他才刚刚苏醒过来,摸着头说:
“眼不见为净,我没看见,一个人睡觉就不怕。”
厂长不敢说他是个冷血的人,但更多的是内心的无奈和这悲凉的结局……
02
职业病是宿命?
更折磨人的就是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挖矿久了落下职业病的宿命。
尘肺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逐渐让肺功能丧失。患有此病的人,不得不依赖人工呼吸机勉强维生,后期则会导致肺结核或肺癌,直到窒息而亡。
患上这种病的赵品凤,无时无刻不需要呼吸机的帮助。
2015年检查出的尘肺病晚期的时候,病情已经无力回天。
平时走两步路就得休息一下,因为呼吸困难。
不能有任何体力劳动,没有收入还要花钱治病,赵品凤担心起了家里的生计问题。
一儿一女还在上学,还有一个老母亲。此时只能依靠在外打工的弟弟来接济。
而没钱做手术的赵品凤,几乎就是在家“等死”。
担心没钱治病的,其实不止赵品凤一个。
邻里聚在一起,谈论的不是低保申请就是治病报销。
严苛的低保指标,承诺却做不到的免费医疗,让他们满腹怨言。
此时厂长庆幸,在这个虽然贫穷的地方,百姓们心里明白,却依然赤诚。
2018年的一天,因为全村停电一整夜。呼吸机用不了,赵品凤奄奄一息,而此时叫了救护车,救护车却赶不到。
他去世了。
遗像是一张PS了天安门作为背景的照片……
赵品凤的儿女
纪录片中讲述的,只是尘肺病这种职业病的一少部分群体。
更为吓人的是,像赵品凤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我国尘肺病农民保守估计约 600 万人,每年新增尘肺病农民 2 万多人,死亡率高达 22.4%。(数据来源于《中国尘肺病农民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15)》)
这就不难理解导演执意要拍这部纪录片,以及让这部片传播出去的意义了。
一种职业病,会丧失一个生命,更会夺走一个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