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业专题报告:成长空间大,步入发展快车道

本篇报告从行业现状、全球竞争格局、龙头公司发展历史、竞争优势、成长空间与 面临的挑战、国内发展现状与机遇等角度对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业进行了梳理分析;站在当下试点,我们建议从长期视角看待专业集成电路测试行业发展趋势和价值。

1.产业格局:封测一体厂和专业测试厂并存,专业测试厂 龙头厂商稳健发展

对于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业的分析,我们首先应该厘清它的概念定义和全球竞争 格局。我们认为集成电路测试贯穿于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每一个关键环节,伴随全球集 成电路产业分工化趋势的必然发展,以京元电为龙头代表的专业测试服务商不断成长。

1.1 关键环节:测试是产品交付的基本保证 

测试贯穿于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每一个关键环节。半导体元件制造过程分为前道的 晶圆(Wafer)加工和后道的封装测试两大工程:前道工程是半导体晶圆的制造过程直 至晶圆测试完成,后道工程包括封装和成品测试两个步骤。依设计产品的使用规格,使 用电性检测的方式对产品进行验证称为测试。测试的目的包括产品设计规格的验证、生 产品质的验证、实现高品质的产品生产、取得改善生产良率的数据等。集成电路测试主 要包括设计阶段的设计验证、封装前的晶圆测试以及封装完成后的成品测试等,贯穿于 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主要的测试类型包括:

芯片设计阶段的原型测试。设计验证属于原型测试,一般是在设计完成后、批量生 产前的检查测试分析,通过对芯片样品的测试完成性能、功能的详细分析,同时进行可 靠性测试、失效分析,以改进设计或工艺。

前道工程的 WAT 测试和 CP 测试。①、采用标准制程制作的晶圆,在芯片之间的 划片道上预先放上一些特殊的用于专门测试的图形(Testkey),晶圆出厂前对 Testkey 的测试为 WAT(Wafer Acceptance Test),目的是 Fab 检测工艺是否有波动、制造过程 是否出现问题,比如 CMOS 的电容、电阻、Contact、Metal Line 等;②、芯片在 Wafer 的阶段通过探针卡扎到芯片管脚上对芯片进行的性能及功能测试为 CP 测试(Chip Probe),目的是确保在芯片封装前,尽可能地把坏的芯片筛选出来以节约封装费用,一 般选择对良率影响较大的测试项目,需要使用自动测试设备(ATE)、探针台(Prober)、 仪器仪表和探针卡(Probe Card)等。

后道工程的 FT 测试。芯片在封装完成以后进行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 试等为 FT 测试(Final Test),用于检查芯片功能是否正常、封装过程中是否有缺陷产 生等,需要使用自动测试设备(ATE)、分选机(Handle)、仪器仪表、测试板(Loadboard) 和测试插座(Socket)等;


根据 IC 产品的种类,集成电路测试可分为射频芯片测试、逻辑器件测试、存储测 试、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测试等,主要的测试内容包括:


我们认为,测试在整个集成电路生产环节中至关重要,是产品交付的基本保证,对 关键生产环节、产品管理起着有效的监督和验收作用。 

1.2 产业分工是发展趋势,专业集成电路测试龙头厂商稳健增长 

集成电路测试专业化分工是发展趋势。伴随集成电路制程演进和工艺日趋复杂化, 制造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和缺陷检测等要求越来越高,集成电路测试专业化的需求不断提 升。与此同时,芯片设计趋向于多样化和定制化,对应的测试方案也多样化,对测试的 人才和经验要求提升,测试外包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负担,提高效率。集成电路产业 高度细化分工背景下,集成电路测试走向专业化是发展趋势。专业集成电路测试公司指 为各类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优质、经济和高效的测试整体解决方案及多种测试增值服务的 独立的专业化公司,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规模化特点。 

中国台湾地区晶圆代工产能位居全球之首。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截止 2019 年底 全球 300mm 晶圆产能为 620 万片/月,按工厂总部所在地划分,韩国、中国台湾地区、 日本的 300mm 晶圆产能占比分别为 35%、21%和 13%。根据 ElectronicWeekly 援引 Trendfroce 数据,预计 20Q1 全球晶圆代工厂台积电、联电合计实现营收 115.97 亿美 元,在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中占比合计 61.50%。


晶圆代工产业的发展带动测试代工业不断发展。目前全球从事测试代工业的公司主 要分布在亚太地区,又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主。我们对中国台湾地区的测试代工业进行分 析,根据欣铨科技公开招募说明书援引工研院经资中心 ITIS 计划(2003/03)的统计数 据,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测试代工业公司有 35 家,自 2002 年之后测试代工业开始采 取联盟、合并的调整策略,逐渐形成目前以日月光等封测一体厂以及京元电等专业测试 厂并存的集成电路测试代工业现状。

 封测一体厂。日月光通过收购专业测试厂福雷电子和 ISE Labs 扩展全球测试实力, 同时也是台积电的策略联盟;新加坡联合科技收购联测,由存储测试转型为 Turnkey Service 供应商;南茂整合华鸿、泰林、众晶、华特;力成收购超丰、Tera Probe 和美光秋田的封测厂;矽格收购诚远和台星科。

 专业测试代工厂。主要包括京元电、欣铨、寰邦等,其中京元电为联电的测试联盟


专业集成电路测试代工厂龙头京元电稳健增长,在全球前十封测厂中的排名从 2018 年的第九名上升为 2020Q1 的第 8 名。根据 IEK 产业情报网援引中国台湾工研院 产科国际所数据,2019 年中国台湾测试业产值为 370.56 亿元人民币(换算汇率 1 新台 币=0.24 人民币),京元电、欣铨分别实现收入 57.12 亿元人民币、18.00 亿元人民币(换 算汇率 1 美金=7 人民币),在中国台湾地区测试业占比 15.41%和 4.86%。根据 Trendfroce 数据,2020Q1 全球前 10 大封装测试代工厂中的营收总计为 413.14 亿元人 民币,其中以专业测试为主的京元电实现 16.24 亿元人民币营收,同比增 35.90%,在 全球封装测试代工厂中营收排名第 8 位,公司也是唯一一家跻身全球前十大封测代工厂 的专业集成电路测试代工厂。


我们认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将生产中心转移至亚洲地区,在完 整的、动态的垂直分工体系下,技术、品质及交期均有保障;而且随着 IDM 公司逐步 增加部分测试业务的外包,集成电路测试代工业务将朝着专业化、高品质服务方向不断 发展。目前全球 IC 测试代工产业是封测一体厂和专业测试厂并存的格局,其中专业测 试厂龙头厂商稳健成长。 

2. 龙头公司:长期专注于构建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做大做强 的关键

中国台湾地区为全球测试代工业重镇,我们对龙头厂商京元电和欣铨科技的历史沿 革、竞争能力、财务数据等进行分析,以探讨龙头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帮助更 好更深入地理解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业。

2.1 公司特质:专注+不断扩大测试产能,坚持研发,紧密的客户关系 

我们对京元电和欣铨科技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可以看到两家龙头公司均具有如下 几个方面的特质:

专注于测试领域业务发展。京元电成立于 1987 年 5 月,成立之初主要进行晶圆切 割服务;欣铨科技成立于 1999 年 10 月,以晶圆测试为核心业务切入市场,建立工程团 队,进入存储晶圆测试市场服务客户,建立口碑,成为存储测试市场的领导者。此后, 两家公司不断发展:

 京元电 1993 年新设预烧服务,1996 年 7 月增设逻辑芯片测试业务,1997 年 7 月 增设存储芯片测试业务,目前公司主要经营芯片研磨切割、测试业务(晶圆测试、 IC 成品测试)、Burn-In 测试、Turnkey Service 等;

 欣铨科技 2004 年进入驱动 IC 测试领域,2009 年进入射频芯片测试领域,目前主 要经营存储芯片晶圆测试、数字芯片和混合信号晶圆及成品测试、Burn-in 测试、 镭射修补服务、驱动芯片晶圆测试、高效能模拟芯片晶圆测试、射频芯片晶圆及成 品测试等;

目前京元电深耕封测服务外包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测试厂;欣铨科技则专 注于晶圆测试领域的业务发展,为中国台湾地区排名前三的晶圆测试龙头厂商。

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根据公司 2018 年年报披露,京元电前十大股东中董事长李 金恭、联华电子分别持股占比为 2.78%、1.89%,其余股东包括富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 公司、新制劳工退休基金等;欣铨科技前十大股东中旺宏电子持有股权比例 7.33%,其 余股东包括国泰人寿保险、新制劳工退休基金等。可以看到,两家公司在资本层面上均 与产业链上相关公司形成了股权上的绑定,关系紧密。

不断扩大测试产能,提供高效、本地化的测试服务。京元电总部位于中国台湾新竹, 并在苗栗竹南厂、苗栗铜锣厂以及中国苏州京隆科技和震坤科技有生产布局,此外公司 2018 年收购东琳精密从事 IC 封装和存储封装服务;欣铨科技拥有开源厂、鼎兴厂、高 昇厂、宝庆厂、新加坡厂、韩国厂和南京厂等,提供晶圆测试服务及成品测试服务,此 外公司 2017 年收购全智科技股份,其测试 IC 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等领域,比如射频功 放、射频开关、射频前端模组、WLAN 芯片、蓝牙芯片等。


具备自制测试设备的开发和制造能力,是京元电成为龙头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自行研制的测试设备可提供定制化的测试解决方案,包含设备硬件和定制化软件, 可应用于多种的终端应用产品;也设计和制造其他测试工具和探针卡。此外,公司自行 研制的预烧炉拥有定制化特性,能提供客户较低成本及高品质的预烧测试。单一预烧炉 就能进行不同瓦数的测试需求,不需要更换其他型号的机种;大功率预烧炉使用气冷散 热技术,相对于外购的水冷装臵预烧炉,具有成本优势。此外,欣铨也在探针台自动化、 RFID 应用模组、烤箱作业自动化、AGV 导入等领域进行技术开发和导入。


我们认为聚焦在客户需求及公司所属测试业的长期核心竞争力上,解决制程问题以 提升生产效益,不断扩大厂区面积、购买机器设备、提升测试产能,外延式并购扩宽测 试能力边界,与客户形成紧密联系等是龙头公司不断做大做强的核心因素。 

2.2 财务分析:综合性专业测试厂和晶圆测试厂表现各异 

2019 年京元电收入增加明显,欣铨科技收入同比略有下滑。京元电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分别实现收入 43.69 亿元人民币、45.69 亿元人民币、57.12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 5.54%、4.57%、25.02%;欣铨科技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实现收入 17.44 亿元人民币、18.53 亿元人民币、18.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 35.17%、6.24%、-2.85%, 2019 年收入略有下滑。


京元电的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业务比重相当,欣铨科技则以晶圆测试为主。2019 年京元电晶圆测试、成品测试、产品预烧、封装和其他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32.5%、37.0%、 4.6%、21.2%和 4.7%;欣铨科技 2019 年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比重分别为 79%、21%。

毛利率水平在 30%左右,欣铨科技的毛利率更优于京元电。京元电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毛利率分别为 29.37%、25.77%和 27.47%,欣铨科技 2017 年、2018 年、 2019 年毛利率分别为 31.27%、33.65%和 31.56%。

持续加大资本开支,京元电投资力度比欣铨科技大。京元电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资本开支分别为 11.65 亿元人民币、19.05 亿元人民币和 25.99 亿元人民币,欣铨科 技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资本开支分别为 5.85 亿元人民币、8.33 亿元人民币和 6.01 亿元人民币。

综上可以看到,基于公司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构建和加强,在资本开支、技术研 发等各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近几年京元电作为综合性的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龙头 厂商收入成长较晶圆测试龙头厂商欣铨科技更为明显,具有更好的成长性。

3. 为什么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业能存在并获得发展?

3.1 专业测试服务业是产业分工的必然产物,不断发展 

集成电路 IC 的发明以及业务外包的开始(1947~1980)。1947 年 Shockley 在贝尔 实验室发明晶体管,1958 年,德州仪器的杰克〃基尔比发明了第一颗集成电路 IC。为 了降低成本,1960 年代美国的半导体公司开始寻求外包机会,将劳动力密集、技术层 次较低的晶体管制造和集成电路封测业务外包给亚洲的公司。70 年代,美国半导体厂 商加速将落后的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以便集中资源研发下一代先进产品。中国台湾 经济部在工研院下设立电子工业研究发展中心,以电子表芯片为载体从美国引进集成电 路技术,最后和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合作并在电子所设立集成电路示范工厂。


专业代工服务的兴起(1986 至今)。在所有集成电路厂商都有自己的晶圆厂背景下 (整合性元件厂商,IDM 模式),张忠谋 1986 年成立全世界第一家专业晶圆制造公司, 即台湾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全球半导体生态链逐步形成 IDM 和 Fabless 两大 模式。

新晶圆厂的建设成本越来越高,晶圆代工愈发成为半导体业发展趋势。伴随晶圆厂 的建设成本越来越高,1980 年建设一座 64K 的 4 吋 DRAM 晶圆厂的成本大概为 1 亿美 元左右;到了 1995 年建设一座 64M 全自动化 8 吋月产能为 2.5 万片的晶圆厂的成本大 概在 10 亿美元左右;根据 extremetech 援引 IBS 预计现在建设一座 3nm 月产能为 4 万 片的晶圆厂的成本在 150 亿到 200 亿美元之间。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自 2009 年以来 全球有 100 座晶圆厂关闭或重建。此外,瑞萨电子将在 2020 年至 2021 年关闭两座晶 圆厂,而 NJR 和 Analog Devices 将分别关闭一座晶圆厂。

基于成本、先进技术研发、高可靠性、高品质服务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无晶圆厂 设计公司(Fabless)对专业代工产能的使用大幅增加,快速成长;与此同时,整合性 元件厂商(IDM)也将部分业务外包给代工厂。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市场规模超 4000亿美元。根据 SIA数据,全球半导体销售额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 1~3 月分别实现销售额 4703.44 亿美元、4125.98 亿美元和 1047.38 亿美元,同比增 16.11%、-12.28%和 3.78%。

Fabless 模式发展迅速,2019 年 Fabless 公司半导体销售额在全球半导体销售额 中占比 29.00%。根据 Statista 数据,全球 Fabless 公司的半导体销售额从 1999 年的 99 亿美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1033 亿美元。2019 年全球 IDM、Fabless 公司半导体销售 额分别实现 2529 亿美元和 1033 亿美元,同比下降 23.69%和 5.42%。其中 Fabless 公 司半导体销售额占比 29.00%。


测试代工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根据日月光年报援引 Gartner 数据,全球 IC 测试代 工市场规模从 2001 年的 13.89 亿美元增加到 2018 年 65 亿美元左右。

综上,在产业专业分工的发展趋势下,Fabless 模式企业不断成长以及 IDM 厂商基 于经营成本效益及财务风险的考量逐渐提高委托专业代工生产的比例,测试代工市场不 断成长。 

3.2 产品制程进步及功能的复杂化,对测试技术和设备提出挑战,专业测 试服务商具有专业化、规模化的竞争优势

测试技术日益复杂。根据 HIR 2019(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Roadmap 2019) 预测,未来 15 年测试技术领域需要面临的技术发展挑战越来越多:


测试设备的多样性和复杂化。以京元电的测试平台为例,产线中已安装超过 4000 套的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昂贵使得资本开支增加明显。目前测试机最大的挑战及产品功能的需求在 于:高测试脚数(High Pin-Count)、高频(High Frequency)、时序准确性(Timing Accuracy)、逻辑/存储/模拟的混合信号测试、高并测数(High Parallelism)以及晶圆 探针台或分选机等周边设备的联接(Interface)等,使得测试设备的成本及测试生产投资支出增加明显。

专业测试服务商的专业化和高效率优势。我们认为,集成电路制程演进和工艺日趋 复杂化,制程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和缺陷检测等要求越来越高,集成电路测试专业化的需 求提升;其次芯片设计趋向于多样化和定制化,对应的测试方案也多样化,对测试成才 和经验要求提升;此外,专业测试在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目前测试设备以进口为主, 资本投入较大,测试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机台的利用率,专业测试厂对接多方 客户,机台利用率更高,更多测试服务费用分担设备折旧压力,综合成本更低。

综上,集成电路产品功能的复杂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测试技术带来更大挑战,具 备完整测试经验的研发技术人才越来越关键,所需的机器设备昂贵使得测试平台的投资 不断加大,专业测试服务商的专业化、规模化的竞争优势也将更加凸显。 

3.3 测试平台、测试资源的差异化需求需要更专业的测试技术和服务能力 

封装和测试是不同的两个专业领域。封装厂的核心技术是封装工艺,是一门材料组 装、加工的科学,关键工序是键合、塑封、固化、电镀、切筋;而测试是软件硬件相结 合的价值判断,重点在于测试平台的开发,基于芯片的工作原理实现对芯片性能参数和功能的测试,关注静态电流、动态电路、漏电流等直流参数,工作频率等交流参数。图26 封装流程 资料来源:电子说,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27 测试原理


封测一体厂和专业测试厂的区别主要是:

 封测厂以封装形式来规划产品线和产能,测试是作为其加工工序的一个补充环节;

 专业测试厂进行新产品导入,提供系统级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全方位测试,并通 过测试结果的大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客户专业的建议,对产品晶圆制造和封装工艺 控制上的潜在缺陷作出判断,同时提供芯片设计、工艺流程的优化方案等;


对于芯片设计公司来说,芯片从产品的计划和设计阶段开始,需要综合考虑测试可 测性、测试效率、成本以及测试局限性等,争取用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测试方法、最低 的测试成本及配臵要求,尽可能完成最多的参数测试要求,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品质。

对测试平台、测试资源的不同要求决定了需要更专业的测试技术和服务能力。从测 试厂维度来看,不同的芯片内核(即使封装形式一样)对测试平台、测试资源的需求不 同,也就对测试平台和专业的技术团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射频芯片的测试包括载 波频率、振幅精度、相位噪声等;而存储芯片的测试包括 I/O 数据传输速率等。与此同 时,我们认为芯片设计企业客户也有对单位测试成本下降的需求,这给测试代工厂带来 了挑战。


我们认为不同芯片类型对测试平台、测试资源的需求不同,具备完整专业测试技术 能力和服务能力的专业测试代工服务提供商将受益明显。 

4. 中国大陆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业规模小,发展机遇大

我们认为境内封测业是发展最完善的板块,但其中测试业市场规模尚小,仍远远落 后于境外市场;境内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龙头厂商利扬测试经营规模小,但发展迅速;相信伴随国内晶圆制造产能的不断扩充,将带动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行业不断发展。

4.1 境内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业现状:规模小、发展迅速 

近年来境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产值从 2011 年的 1933.7 亿元增长到 2019 年 的 7562.3 亿元。2019 年中国大陆芯片设计业、晶圆制造业和封测业产值分别为 3063.50 亿元、2149.10 亿元和 2349.70 亿元,在集成电路产值中占比 40.51%、28.42%和 31.07%。其中封测是发展最完善的板块,技术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接近,其中通 富微电和华天科技已进入全球封测企业前十强,技术上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国内专业测试厂商规模小。根据面包板社区援引芯思想报道援引利扬测试专题演讲 数据,2019 年我国测试业市场规模在 18 亿元左右,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50 亿元。与 此同时,目前大部分的专业集成电路测试资源仍集中在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地区。截止 2019 年底,境外龙头厂商京元电、欣铨科技以及国内龙头厂商利扬测试、华岭股份分 别拥有 4000 套、≥1186 套(推算值)、300 套、200 套左右测试设备,可以看到京元 电、欣铨科技等境外龙头厂商产能明显大于利扬测试、华岭股份等中国大陆专业集成电 路测试服务厂商。

国内厂商收入增长迅速。从收入端来看,国内测试厂商龙头利扬测试收入增长迅速,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分别实现收入 1.25 亿元、1.33 亿元和 2.26 亿元,同比增 30.07%、6.65%和 68.96%;

国内厂商收入与境外龙头厂商相比有相当大差距。国内主要的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 务提供商利扬测试、华岭股份 2019 年收入分别为 2.26 亿元、1.46 亿元,与龙头公司 收入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晶圆测试方面,2019 年京元电、欣铨科技、利扬测试的收入 分别为 18.60 亿元、14.24 亿元和 6913.98 万元;成品测试方面,2019 年京元电、欣铨 科技、利扬测试的收入分别为 21.18 亿元、3.78 亿元和 1.56 亿元;国内专业集成电路 测试服务商利扬测试与境外龙头厂商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毛利率明显高于境外龙头厂商。2019 年京元电、欣铨科技、利扬测试、华岭股份 的毛利率分别为 26.26%、31.56%、53.83%和 52.54%,中国大陆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 务厂商的毛利率水平明显高于境外厂商。


坚持研发,研发费用率高于境外厂商。2019 年京元电、欣铨科技、利扬测试、华 岭股份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02%、4.56%、9.48%和 33.94%。我们认为,目前国内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商的规模相较境外龙头厂商尚小,但发 展迅速,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毛利率方面优于境外厂商。

4.2 国内新增晶圆产能扩产不断,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业成长空间巨大 

中国大陆 12 英寸晶圆装机产能在全球的占比为 12%。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截止 2019 年底全球 12 英寸晶圆装机产能合计 620 万片/月,若按晶圆厂所在地划分,中国 大陆的晶圆装机产能占比为 12%。

中国大陆 12 英寸晶圆制造装机产能增长迅速。根据 ChipInsights 对 2019 年中国大 陆晶圆生产线情况的跟踪调研,截止 2019 年底 12 英寸晶圆制造装机产能约 90 万片, 较 2018 年增长 50%;8 英寸晶圆制造装机产能约 100 万片,较 2018 年增长 10%;6 英寸晶圆制造装机产能约 230 万片,较 2018 年增长 15%;5 英寸晶圆制造装机产能约 80 万片,较 2018 年下降 11%;4 英寸晶圆制造装机产能约 260 万片,较 2018 年增长 30%;3 英寸晶圆制造装机产能约 40 万片,较 2018 年下降 20%。


未来几年,中国大陆是全球新增晶圆产能的主要区域之一。根据 SEMI 报告, 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大陆晶圆厂装机产能将达到每月 177.78 万片等效 12 英寸 晶圆,和 2015 年的 102.22 万片等效 12 英寸晶圆相比年复合增长率为 12%,成 长速度远高于全球其他地区。根据 EPSNews 援引 IC Insights 预测, 2020 年、 2021 年、2022 年全球晶圆产能将新增 66.30 万片/月、77.04 万片/月、53.33 万 片/月等效 12 吋晶圆,其中中国大陆是全球新增晶圆产能的主要区域之一。


根据芯思想微信公众号数据,截止 2019 年底中国大陆晶圆制造项目处于投产 阶段 12 个、产能爬坡阶段 14 个、在建项目 15 个、在规划中项目 7 个。


我们认为,中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国际产能不断向 中国大陆转移,包括华虹半导体、长江存储、三星、台积电、海力士等中资、外资集成 电路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设晶圆制造厂。晶圆制造产能的不断扩充,将带动专业集成 电路测试服务行业不断发展,优秀的专业集成电路测试服务提供商将脱颖而出。 

5.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详见报告原文)

消费电子快速发展,新兴技术更迭迅速、追求市场领先等特点使得集成电路行业专 业化、分工化趋势越发明显。根据利扬测试招股说明书披露数据,2019 年中国大陆 IC 设计行业销售额为 3063.5 亿元,相比 2018 年增长了 21.6%;与此对应独立第三方测 试占整个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仍然较小,发展空间巨大。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海通证券)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20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0旅游风向标

  2. 2020上半年度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3. 后疫情下旅游目的地消费变革与数字化

  4. 2020中国住宿市场网络口碑报告

  5. 疫情对中国住宿行业的影响与趋势报告

  6. 酒店行业投资机会分析:“航”观复苏,“数”解连锁

  7. 2020本地生活行业报告

  8. 2020年亚太地区旅游行业消费者行为与态度研究报告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一行一会重磅发声!年内还将减负6000多亿,这样定调货币政策,减负是否影响银行利润也有回应

  2. 饶毅:对真理和自然的态度,才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

  3. 接盘侠告急!7个人口大省,出生人口3年下滑117万!

  4. 激活精选层!新三板酝酿多项改革举措,提升市场获得感、协调税收优惠、增加市场流动性…

  5. 赚辛苦钱的时代来了(关于房地产的21个判断)

  6. 数说深圳40年企业发展:“每10人就有1个老板”,世界500强从0到8逆袭

  7. 真实的官场!中纪委披露重大涉黑案后的“关系网”

  8. 刚刚,叙利亚大爆炸!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七夕,写给自己的情书!

  2. 七夕:致我最爱的人!

  3. 今日七夕,这些照片传疯了,看完泪奔!

  4. 七夕到了,中国首组《婚礼组歌》音乐会献给天下有情人!

  5. 世界著名咖啡全解析

  6. BBC纪录片丨地平线系列:《性格的真相》(中文字幕),受益匪浅

  7. 每天学一味中药,广东海桐皮!

  8. 花1分钟学记住一个单词|drawdow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