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铜行业专题报告:类金定价显现,金融铜开启新篇章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泰君安证券,于嘉懿、刘小华、宁紫微)

1. 商品+金融属性,影响铜的定价

1.1. 铜兼具商品和金融属性

铜作为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大宗商品,兼具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商 品属性指用于描述、区分商品的特性和特点,例如物化性质、功能特性 等,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金融属性则主要指商品在金融市场上,具有 可交易性、流动性,可满足投资、投机、对冲风险等需求。不同商品在 流动性、稀缺性等方面存在差异,金融属性强弱程度有所不同。商品属性方面,制造业景气度影响着铜的供需格局,进而影响价格。由 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常作为电缆、电气、电子元器 件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家电、汽车等领域,因此铜消费与制造业景 气度呈现一定相关性。制造业景气度较高时,铜的需求旺盛,供需格局 变好,铜价往往具有较好的表现。

金融属性方面,铜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价格与美元指数有相关性。当 美国流动性逐步宽松,美元指数走弱时,美元购买力下降,以美元计价 的铜的价格往往走强,反之亦然。同时,铜作为风险资产,在美国实际 利率下行背景下,相比美元更受投资者青睐,铜价上行。随着全球商品 和金融市场发展,铜的投机、套利、对冲风险等需求逐步提升。上世纪 以来,COMEX 铜持仓数量持续抬升,铜作为使用最广泛的大宗商品之 一,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可配置的重要金融资产。随着金融属性增强, 宏观经济环境对铜的价格影响也逐步加强。



以往宏观环境变化,通常基于商品+金融属性,对铜价进行影响,而目前 金融属性途径的传导更为强烈。以往经济增速放缓、或者进入衰退/危机 时,货币当局、特别是美联储,通过采用宽松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基 于金融属性,铜价虽获得上行动力,但是趋势性上行,需等待流动性宽 松逐渐作用于宏观经济、拉动铜需求增长、预期铜供需格局改善后才会 明确,反之亦然。而目前随着铜的金融属性增强、以及铜长期供需错配 得到充分预期,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基于金融属性途径对铜价的影响 也在加强。

1.2. 复盘 90 年代以来铜价:双重属性共同作用

金融属性、商品属性共同作用于铜价。复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除流 动性变化显著、尤其是美国开启量化宽松时期,铜价受金融属性主导, 其他时期铜价多回归实质供需关系。就商品属性而言,铜价方向多由需 求决定,供给刚性程度和需求强度则决定铜价高度,即所谓的“需求定 方向,供给定弹性”。历史上两次较大幅度的铜价快速上涨(2005-2006 年、2020-2021 年),商品属性、金融属性二者不可或缺,全球货币、供 需等多个周期交织带来的双重属性共振往往带来铜价较大的波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铜价走势大致分为 6 个阶段:

(1)1990-1993: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导致铜需求下行,铜价下跌

1990 年之前,日本、德国、美国繁荣的房地产业推动铜价上行。1990 年 后日本地产泡沫破裂,美德制造业 PMI 持续下行,铜价开始反应全球经 济见顶回落,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虽然经济增长切换到信息科技产业, 但铜需求仍持续下行,铜价连续下跌 3 年。

(2)1994-2000:信息革命推动短期复苏,亚洲金融危机再挫铜价

1994 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推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拉动经济快速 增长。1994 年 Q1-1995 年 Q3,受美国经济向好,以及住友金属操控铜 价影响,铜价从 1994 年最低的 1650 美元/吨上涨至 3075 美元/吨。但从 1995 年 Q3 开始,住友囤铜事件暴露后,铜价快速下跌。1997 年亚洲金 融危机以及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进一步扩大铜价下跌周期及幅度。

(3)2001-2008:中国经济崛起造就铜价牛市

2001 年全球开始大幅量化宽松,中国加入 WTO、经济快速崛起带动全 球铜需求从 1500 万吨增至 2000 万吨,铜价连续 5 年上涨,几无回调。2006-2008 年铜价高位震荡,美国加息对全球经济影响日益凸显。2008 年-2009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铜价在 2008 年 Q3-Q4 快速回调。

(4)2009-2016:政策刺激推动铜价上涨,但逐渐回归供需关系

2008 年 Q4 美国量化宽松开启,2009 年中国“四万亿”财政刺激政策, 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回升,拉动铜需求增长,2009 年-2010 年铜价快 速反弹并创新高。2011 年 Q1 美国经济复苏趋缓,铜价见顶。2011-2012 年中国投资增速受基数影响有所放缓、此后 4 年逐渐下降,加之高铜价 下铜矿资本开支快速增长、带来供给提升,供需格局变差,铜价经历从 2011 年 Q2 到 2015 年 Q4 的下跌过程,逐渐回归实质供需关系。

(5)2016-2020:中国棚改带动需求回暖,但遭遇贸易战及疫情冲击

本轮铜价总时间跨度约为 4 年,其中上升阶段从 2016 年 Q1 到 2018 年 Q2 全球经济共振复苏,中国房地产市场回暖叠加供给侧改革推动铜、钢 铁、煤炭等商品价格走出底部。下降阶段开始于 2018 年 Q2,中美贸易 摩擦以及国内金融去杠杆,全球铜需求下降,铜价下行,并在 2020 年 Q1 疫情影响下加速探底。

(6) 2021-2023 年:宽松+复苏再造牛市,金融属性影响增大

2020 年 Q2 起,受益于全球流动性的大量释放、欧美等国需求快速提升, 中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生产,全球经济迅速反弹,铜价快速上行。2021 年 Q2 后疫情仍影响铜矿供给,铜矿产量低于预期,叠加欧美经济高位 以及美联储持续偏鸽态度,商品价格持续上行;虽然中国经济复苏放缓、 地产下滑,但出口具备韧性,基建、制造业投资相对稳定,并未对铜的 需求形成明显拖累。2022 年 Q1 俄乌冲突进一步扰动能源及金属商品供 应,推升欧美通胀至近 40 年新高。2022 年 3 月美国开启激进加息周期, 铜价步入下行阶段。



2. 历次经济周期,铜价多由商品属性主导

2.1. 以往加降息进程,供需预期引导铜价

2022 年之前美联储历次的加息进程中,商品属性支撑铜价上行,金融属 性的影响较弱。在 1987-2018 年间,美联储一共有 5 次加息阶段,而每 次加息进程中,铜价都呈现出较大的上涨行情,金融属性对价格的压制 作用没有明显体现。而在这期间,美国和中国宏观经济、制造业景气度 较高,市场对于铜的供需格局预期较好,铜的商品属性支撑铜价呈现上 涨趋势。而在 2022 年 3 月开始的加息进程中,铜的金融属性开始凸显, 铜价下跌明显,截至 2023 年 8 月 19 日,LME 铜价跌幅为 18.16%。

1989 年-2020 年的 5 次加息结束及降息进程中,商品属性主导下,铜价 呈下降趋势。在以往的 5 次降息过程中,美国经济都有下行的趋势,GDP 增速下降,制造业景气度一度位于荣枯线以下,失业率增加,此阶段市 场预期铜的供需格局恶化,铜价下跌。同时金融属性对于铜价的影响较 弱。

2.2. 量化宽松阶段,金融属性方走到“台前”

美联储降息结束、量化宽松阶段开启阶段,基于商品属性的、铜的供需 格局已充分预期,金融属性主导铜价上行。在美联储 4 次量化宽松阶段, 其中 3 次,铜价呈现了上涨。特别是在降息刚结束、QE 开启阶段,铜价 上涨幅度更大,在此阶段 GDP 增速仍较低,制造业景气度低迷,但铜较 差的供需格局已被充分预期,因此金融属性影响变大,随着美联储量化 宽松政策出台,铜价迎来大的上涨行情。

3. 本轮加息尾声,铜价或启动加速行情

3.1. 长期缺口预期充分,短期格局影响弱化

3.1.1. 长周期看,铜矿供给量偏刚性

长周期看,铜矿企业资本开支下降决定未来供给约束。2012-2013 年达 到高峰后,全球铜矿开发资本支出大幅下降,2020 年资本支出不足峰值 的 50%。2021-2022 年铜价走高刺激铜企增加资本开支,但考虑到近年 来全球主要铜矿企业在产矿山平均品位下滑,从 2000 年的 0.8%降至 2022 年的 0.43%,为抵抗品位下滑带来的产量减少,将扩大已有矿山产 能规模,因此维持性资本开支占比提升的可能性较大,新建铜矿增速放 缓。据彭博预测,2023 年全球铜矿新增产量将达到峰值,此后随着绿地 和棕地项目贡献增量持续减少,2027 年开始全球铜矿或进入负增长阶段。长周期看,铜矿供给未来或受到持续约束。



铜生产成本中枢长期走高,对铜价形成强支撑。尽管技术进步会使单吨 矿石 开采成本降低,但随着矿石的品位下降,以及矿山开采进入深部,单吨铜金属的开采成本依旧较高。同时占据矿山开采成本接近 30%的人 力成本也在持续走高,因为每一轮铜价上涨时期,工人罢工和社区问题 往往会推升人力成本,且这部分人力成本在日后难以回落。此外合规成 本主要是指大部分矿山需要和当地政府部门合作(通过出让现金流或者 交税换取采矿许可),加之 ESG 成本持续走高,合规成本往往在上涨后 回落也比较困难。

3.1.2. 新能源用铜或拉动供需错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据 ICSG 数据,2022 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 合计 2597 万吨,其中中国消费量 1504 万吨(包括台湾地区),占比约 58%,为全球铜需求的主要消费国,另外欧盟 15 国与美国消费量分别为 311 万吨、174 万吨,占比分别为 12%、7%,三者合计占比约 77%,贡 献全球主要的铜需求量。

随着国内经济复苏,电力等传统领域需求将得到修复。据 SMM 数据, 中国各终端行业中电力占比约 46%,全球范围内来看铜需求分布领域相对平均,建筑(23%)、机械设备(17%)、电力(13%)占比相对较大。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复苏,下游电力、家电、电子、建筑等传统领域对铜 的需求将得到修复。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风光装机量快速提升,新能源领域将成为 铜消费亮点。铜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充电桩、充电线)领域、 光伏(用于连接器、电缆、逆变器等)、风电(集成器电缆、配电电缆、 塔筒电缆)领域用途广泛。据国际铜业协会 ICA、BNEF 等预测,预计 随着新能源汽车、风光行业快速发展,相关领域需求占比将有望从 2021 年的 5%提升至 2030 年的 16%,成为铜消费的重要增量。

预计 2024 年及之后,铜将呈现供需错配。2023 年为海外铜矿集中投产 年(增量约 88.6 万吨),国内炼厂也有扩产计划(增量约 56 万吨),预 计全年铜过剩约 29 万吨。但预计自 2024 年起,在中国经济复苏,海外 或开启降息周期背景下,新能源、电力等领域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铜 或呈现供应缺口。

3.2. 金融属性引导拐点,商品属性助力铜价

3.2.1. 流动性预期改善,主导价格上行

铜价逐步转向类金定价机制,或反应金融属性下的三个拐点。复盘上一 轮美联储结束加息—开启降息期间的黄金行情发现,在美联储实质降息 之前,黄金有 3 波上涨阶段。当铜的金融属性主导时,价格机制转向类 金定价,或同样反应三个拐点。

(1)加息预期放缓阶段:一般而言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会带来金价回调, 但随着通胀走低等原因,市场会提前预期联储加息节奏放缓,此时为金 价的 第一轮上涨阶段(如 2018 年 8-10 月、2022 年 11 月);(2)停止加息及抢跑降息预期阶段:随着通胀放缓等信号逐渐强化,加 息停止前夕金价迎来新一轮上涨,在加息停止落地后市场仍会抢跑降息 预期,金价持续上行。(如 2018 年 12 月-2019 年 2 月);(3)降息预期及实质降息阶段:在市场逐步确认联储将开启第一次降息 时,金价迎来一轮较大涨幅(如 2019 年 6-7 月、2023 年 3 月),降息开 启后金价会持续抬升。需注意的是,在停止加息-降息实质开启阶段,市场抢跑的降息预期可能 不会快速实现,预期的落空会带来价格阶段性回调(参照2019年3-5月)。

目前处于加息放缓阶段,美国通胀快速下行,但核心通胀仍有粘性。随 着能源价格大幅走低、美联储持续加息效果显现,2023 年以来美国通胀 数据呈快速下行趋势。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2023 年 7 月美国 CPI 同比+3.2%,增速较 6 月环比+0.2pct,核心 CPI 同比+4.7%,较 6 月环比 -0.1pct。6 月份开始由于高基数效应影响逐渐弱化,通胀下行幅度或放 缓,核心通胀粘性亦更加突出,因此美联储在近月 FOMC 会议上持续强 调需观察后续通胀走势,利率水平预计“Higher for Longer”,但是加息 的节奏已有明显放缓。



从各分项来看,服务通胀已经放缓,实际利率回归正常区间,美联储继 续加息的空间变小。本轮美国核心通胀数据韧性较强主要来自核心服务 通胀,其中房租分项韧性较强且权重占比较大。2023 年以来住房通胀已 经处于下行通道。从实际利率来看,随着联储持续提高基准利率和通胀 预期下行,当前美国 10 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升至 1.5%以上,已经回归 正常区间。后续通胀不出现大幅反弹的情况下,美联储继续大幅加息的 空间较小。

随着美国就业和消费降温,经济下行的节奏决定联储后续转向时间点。由于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疫情期间超额储蓄仍在等因素,美国经济(尤 其是消费端)韧性较强。但是自 2021 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工业生产指数、 制造业/非制造业 PMI 持续下滑,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同时据彭博最新 调查,市场当前预期 2023Q3 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平均 10.3 万人,较 Q2 大幅下滑,并在 Q4 和 24Q1 转为负值。若后续随着美国居民超额储蓄逐 渐消耗、劳动力市场降温,美国经济衰退或仍无法避免,届时市场的降 息交易将重启。

市场预期 2023 年 Q4 美联储停止加息的概率较大。尽管美国 7 月份 FOMC 会议继续加息 25bp 后,点阵图指引年内终端利率仍会提升至 5.5%-5.75%(即还有一次 25bp 的加息)。但随着高基数效应显现带动美 国通胀如期下行,以及实际利率回归正常区间,美联储停止加息概率依 旧较大,当前 FedWatch 显示 9 月、11 月 FOMC 会议都不会再次加息, 5.25%-5.5%即为最高的基准利率。我们认为联储此前偏鹰派的表态背后 或有平抑市场通胀预期的考量,在高利率环境持续、银行业危机导致信 贷紧缩的隐忧再起、劳动力市场显示松动的背景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 向可能提前。

加息尽头,流动性预期将改善,铜价或迎来较大的上涨行情。2023 年 2 月至今 Comex 与 LME 的非商业净多头占累计消费量的比例变化较大, 与之对应的 是商业净空头占比变化,非商业与商业者对于铜价的分歧拉大、博弈增加,这或许暗示在铜长期供需错配已充分预期,短期供需格 局忽视下,金融属性对价格的影响得到了更多关注。同时 2023 年以来铜 价与美元指数走势相关性更强,也体现了金融属性主导铜价变化。目前 美国通胀已得到控制,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联储步入加息尾声阶 段,流动性预期将逐步改善、美元走弱,市场或抢跑降息预期,铜价或 迎来较大的上涨行情。

金融属性主导下,铜价与其他品种工业金属价格走势出现明显背离,展 现出更强韧性。2022 年 5 月,由于美联储激进加息、中国地产需求走弱, 各品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回调。2022 年 11 月,美联储由于通胀走低, 加息放缓信号明确,叠加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各品种工业金属迎来 金融属性、商品属性预期的共振修复。但 2023 年 4 月份以来,随着国内 经济复苏斜率阶段性放缓,金属价格又有所回调。值得注意的是,以 2020 年 1 月以来各品种金属的最高价格为基准,铜价目前仍处于 89%价格分 位,其余的主要工业金属品种铝、锌、镍、锡分别位于 价 格 的 75%/72%/65%/60%分位(铅金属供需相对平稳,2020 年以来价格波动率 小,故此处不参与比较),铜展现出更强的韧性。

3.2.2. 政策刺激,需求预期共振铜价

2023 年虽是供给高增年,但预计实际产量或约 88.6 万吨。2023 年是铜 矿扩建项目的集中投产期,产量增量预计较大,结合各矿山的投产进度、 扰动以及 ICSG 的预测,我们预计铜矿实际产量增量或在 88.6 万吨左右。

国内冶炼厂利润可观,推动精炼铜产量快速释放。2023 年 3 月以来铜精 矿现货 TC 持续上涨,同时 2023 年铜精矿长单 TC 价格也同比上涨 35% 至 88 美元/吨。尽管硫酸价格有所走弱,但在 TC 价格上涨背景下,2023 年以来冶炼利润持续走高,7 月份国内铜精矿现货冶炼盈利 1451 元/吨, 长单冶炼盈利 1240 元/吨,均处于历史较高位置。较为可观的冶炼利润 推动下,国内精炼铜产能继续投放,据 SMM 统计,2023 年预计国内新 增粗炼产能 51 万吨,新增精炼产能 56 万吨。



2023Q2 开始铜加工开工率走弱,反映需求有一定压力。据 SMM 数据, 7 月份国内电解铜杆平均周度开工率 65.59%,处于 2021 年以来较高位 置;7 月国内铜管、铜板带、电线电缆、漆包线开工率分别为 80.66%、 72.17%、84.84%、68.08%,各环节开工率均较 Q1 有不同程度走弱。

但从终端需求来看,电力、汽车表现超预期,为铜需求提供强力支撑。(1)电网投资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 月中国电网投资完成额为 2054 亿元,同比增 7.8%,作为国内铜需求的最大领域,电力行业投资保 持高增为铜需求提供强有力支撑。

(2)地产方面,2023 年 Q1 地产需求有一定反弹,但 Q2 数据再度走 弱,但预期比较充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 月份地产数据有所反弹后, Q2 数据再度走弱, 6 月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 1.31 亿平米,同比-28%,房屋新开工面积 1.02 亿平米,同比-31%,竣工面积有所增长,同比+15% 至 0.61 亿平米。

(3)家电方面,需求表现亮眼。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 年 6 月国内 空调/冷柜/冰箱/洗衣机/彩电产量分别同比增长 16%、33%、34%、28%、 7%,各品类家电产量经历 5 月份短暂回落后快速回升,6 月份表现亮眼。

(4)汽车方面,国内汽车终端需求延续增长,新能源汽车旺季或仍有超 预期表现。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 1-6 月国内汽车销量 1324 万辆,同 比增长 10%,新能源汽车销量 374 万辆,同比增长 44%。2023 年初,受 燃油车大幅降价、补贴政策退坡等多种因素影响,叠加 2022Q4 的透支,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观望情绪浓厚,销量出现需求低估。但随着上海车 展召开和降价潮退去,消费者正重拾对新能源汽车需求信心,需求增速 已重回升势。2023 年 6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81 万辆,同比增 35%,环比 增 13%。随着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持续发力,Q3 需求旺季来临,全年产 销仍有超预期可能。

当前国内需求已经底部企稳,积极信号正在出现。国内疫情防控措施调 整后,市场一度乐观交易强复苏预期,但随着疫后复苏效应减弱,国内 复苏斜率有所放缓。3 月份开始国内 PMI、CPI、PPI 数据均开始下行, 但市场对“弱现实”的反应逐渐钝化。6 月份开始各项指标已经开始筑 底,7 月制造业 PMI 继续环比回升 0.3 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环比 上行达 0.9 个点,反映内需企稳的积极信号正在出现。

国内外虽处于主动去库阶段,但是库存已至历史底部区间。国内方面, 截至 6 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名义同比+2.2%,环比下降 1.0 个百分 点,实际库存(名义库存与 PPI 差值)同比+7.6%,环比下降 0.2 个百分 点。名义和实际库存连续 3 个月保持较快去化速度,库存来到底部区域;海外方面,库存总额从年初以来持续回落,截至 2023 年 5 月,美国实际 销售同比处在 6%的历史分位,实际库存同比处在 20%的历史分位,库 存销售比处在 57%的历史分位。这反映出,目前美国库存周期仍处在主 动去库阶段。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外库存已至历史较低水平,库存去化 或许维持一段时间,但下降空间有限。

在金融属性主导、短期格局影响弱化背景下,国内政策暖风频吹,需求 预期改善将共振铜价。7 月份开始各部门密集发文,支持消费、民营经 济、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领域,7 月 24 日政治局会议指出“适时调整优 化房地产政策”、“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等,对后续具体政 策出台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认为在政策“组合拳”逐步发力的情况下, 铜需求有望企稳回升。在金融属性主导、流动性预期改善下的铜价上涨 行情中,短期供需格局影响弱化,在国内政策刺激需求预期共振下,铜 价或具备更大的上涨弹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3年9月文章汇总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3

  2. 2023年全球咖啡产业数据分析报告

  3. 2023年O2O即时零售常温乳品白皮书

  4. 2023现制茶饮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5. 食品饮料行业轻健康趋势分析报告

  6. 2023-2024品饮料创新报告

  7. 2023年食品饮料行业:分化加剧,白酒靓丽

  8. 2023年粽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万物皆周期,我们在哪儿?

  2. 货币政策还有空间!刚刚,央行回应热点:汇率、房地产、金融监管…

  3. 重磅!中办、国办发布

  4. 信号!不惧A股调整,私募逆势加仓!机构:底部特征明显,耐心布局

  5. A股上市公司质量全扫描!

  6. 监管明确!IPO在审期间投行需尽调四大项,重大舆情为关键之一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段永平:如何找到好公司?

  2. 那个放弃“北京中产”的清华博士,现在怎么样了

  3. 弟弟是首富许家印,他专门承接恒大工程,如今公司被起诉600多次

  4. 解读:“对赌协议”!!

  5. 23张思维导图,搞定中学英语全部语法,收藏起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