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移民風口,這些九七「回歸寶寶」卻選擇留港 |獨家

顏墨 獨家
2024-09-08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我們的25


1997年,香港共出生了59,250位「回歸寶寶」。25年後的今天,早已長大成人的「回歸寶寶」們有的遠走他鄉、移民美西,有的手持BNO簽證往返香港與英國,有的卻稱會一直留在「或許沒那麼完美」的香港。

參加慶祝回歸20週年活動的兩岸四地「回歸寶寶」 圖:文匯網


「屋太細」,「不自由」、「看不到未來」,「想帶媽咪一起」、「存夠機票錢就走」……當「走」、「想逃」成為青年標籤,那些看似不怎麼合群的「回歸寶寶」為何堅定選擇留下?


1

重要的事說三遍:「搞錢!」*3

「小學時,去學校的路上有家房產中介。不知道會不會太早,但我那時就有算過自己要存幾年錢才能買到房。」——倩倩




倩倩的父親早在回歸前就來香港打拼,1997年倩倩出生,家裏也在元朗購置了在香港的第一套物業。「當時元朗真的離市中心很遙遠,我住的是村屋,房子很便宜,只要十幾萬。」


「十幾萬」是只存在於父母那輩人口中的房價;倩倩記事時,抑或是倩倩開始對房價有概念時,同樣的三個字已經要調換一下順序了:「幾十萬」。雖然家裏上車很早,一家五口人住的也還寬敞,但倩倩稱,自己很小就開始想買房的事了。「小學時,去學校的路上有家房產中介。不知道會不會太早,但我那時就有算過自己要存幾年錢才能買到房。」


2022年部分房源價格 圖:香港中通社


作為一個「黃口小兒」的理智與幻想,答案是:10年。倩倩幻想著在打工的第十年能存夠錢,買下獨屬於自己的第一套房,即使它在「大西北」,也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然而,如今按部就班大學畢業3年的倩倩,再查詢元朗相同地段房價時,價格已經升級為幾百萬了。


25年間,倩倩關注地段的房價漲了不下10倍,但物價增速卻望塵莫及。「先不談工資,工資更誇張。按理說房子也是商品,也算物價,但所謂物價的增速遠跟不上房價。舉個例子,我第一次吃McDonald新地筒的時候,最便宜的只要2塊,現在要5塊5,漲了不到3倍,跟房價完全沒法比。」(關於房價的專家剖析,您可點擊下文:回歸25週年,香港住房土地發展檢討



房價一直是香港的痛點,儘管最近房價呈下跌趨勢,但「回復正常」仍不知歸期。明明從小學起就夢想買房的倩倩,卻仍表示要留在香港。「別的地方住房費用的確不像香港這麼嚇人,但他們的工資也低。現實一點說,如果我在東南亞國家,工資1,000,吃住500,每個月能存500;在香港可能就是10,000的工資,吃住7,000,我還能存下3,000。」


「物質」一直是「他者」對港人的標籤,倩倩自認也有這樣的特性,卻行動中又矛盾地有著自己的堅守。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她選擇在黑暴風波未平之際踏入警察學院,想用自己的見聞告訴朋友:警察不是你想的那樣;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她丟開名校橄欖枝混跡在鄙視鏈底端的非華裔與SEN學生身邊,每天想盡辦法輔導他們課業、帶他們認識社會。


香港阿伯(右)在中山養老 圖:視頻截圖


「我爸很天馬行空。他從來沒去過中山,但很多香港人在中山買房嘛,他也想去買房養老;聽他移民英國的同事吹噓英國這好那好,他明明認不全26個字母,但也會跟我們說想去英國打工。英國真的有他們說的這麼好嗎?那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又回流香港?」關於移民,25歲的倩倩有了更多更細節的思考,「我有去英國讀書和生活的經歷。我的答案是:我不會走。」


2

「我很『懶』,不想離開舒適區」



「飽暖思淫慾。『民主』就是生活條件好了才會考慮的東西。」——張生


「我還沒有25歲。」現於中資企業當管培生的張生1997年10月出生,離生日還有4個月的他特意強調。和現在的港生赴內地讀大學熱不能比(詳見:香港高考落下帷幕,選擇內地升學人數再創新高),2015年時,他是全校唯二北上的學生。「我去了廣州,方便回家;另一個同學更北一點,去了北京。其實後來還有一個,但入學的時候已經不是我們這屆的了。」


去年42企業為港澳生供面試「直通車」 圖:文匯報


張生早就有去內地旅行的經歷。「中學開始,家裏條件好一點了就經常出去旅遊,海外的話日本比較多,也去內地玩過幾次。」然而,選擇去內地讀書卻與「喜歡」無甚關聯,張生表示,「我想換個環境,體驗一下,」之所以最後選擇了廣東,也不過是因為「離家近咯」。


藉助地理位置上的優勢,除了每兩週就過關回家一次,張生還趁機跑了內地許多個省市,有跟風去景點打卡的,也有去街頭漫步的。「內地也好,海外也好,再好也是『去玩玩而已,沒所謂的』。我一畢業就回來上班了。以後即使父母要走,我也會繼續留在香港。」


6月的北海道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張生的父母十幾年前便在內地買了房,近期又在鐘意的日本小市鎮購置了物業,「我媽媽去日本旅行的時候,當地人教過她幾句日語。父母有說過等我妹妹畢業、或者退休了會移民去日本。」不管父母走不走,去日本還是內地,張生都決定留港,「完全沒有猶豫過。雖然香港有很多不完美,但這裏是我的舒適圈。」


雖然是舒適圈,但對於土生土長的張生而言,香港還是有了些變化。「香港國安法出台後,身邊很多同學選擇了移民……香港年輕人一定是偏黃的。」在想深究「一定」時,張生抑或他口中的「香港年輕人」對「黃」的定義更值得反思與探討。



在張生的底層邏輯中,一方面,「黃」象征著「民主」,「飽暖思淫慾。『民主』是生活條件好了才會考慮的東西。」另一方面,港府在制度上存在很多細節問題,「藍」是親政府,「黃」是會罵政府,當然,張生也承認,「很多藍營的人也會罵政府」。至於被問到更尖銳的「自由」時,張生略顯猶疑,只道:「大家想要的只是繼續保持『一國兩制』,有更多的知情權和決定權。」


不過張生也強調,「其實我交朋友不看出生、不看語言、不看政見,只要思想不是很偏激、能聊得來就好。」有一個類比的例子:「有人匿名用TG起底,這當然是不行的;但如果匿名只是讓大家能更安心地聊天,匿名聊天也挺好的。」


「阿囝搵老豆老母」群組日發千條「起底」信息 圖:頭條日報


3

「笨小孩也能有很多機會」

「我是很幸運的,雖然不是老師偏愛的好學生,但我敢跟老師表達自己的訴求,也因此得到了很多機會。」——小柔




張生的交友觀很有代表性,這次的受訪者小柔就有類似的想法。「港大有很多非香港的同學,內地的、海外的都有,他們身上都會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如果他們跟我聊學術、聊職業規劃這些我感興趣的話題,我會很開心的。」


圖:巴士的報


小柔同樣出生於1997年,但為了不給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DSE發揮失常的她「曲線救國」,從副學士轉向本科,目前仍在校園內學習,為未來的就業增添專業素養砝碼。


香港教育很「捲」,父母圈有個默認的遊戲規則:幼兒園畢業生要是沒有一沓獎狀,都不好意思去面試小學。22年前(香港普遍3歲讀幼兒園),小柔便是在這種競爭的氛圍中開啟自己的求學之旅的。「從幼兒園開始,我就有參加很多活動和比賽,英文書法、舞蹈、畫畫鋼琴等等。」


圖:明報


朋友眼裏的小柔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自信女生,但小柔卻說,「其實我也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甚至會自卑。」比如中學的時候有普通話朗誦比賽,老師會選普通話好的同學參加。「我之前只在課上學過,老師只是把它當做一門語言、一個不用考DSE的學科,很少會糾正我們的文法和發音,所以我的普通話很差,」但對於很想把握這個機會的小柔來說,恐懼等負面情緒從來不是放手的理由。「我是很幸運的,雖然不是老師偏愛的好學生,但我敢跟老師表達自己的訴求,也因此得到了很多機會。」


市民跨年迎接2022 圖:頭條日報


不只是中學時期的普通話朗誦比賽,想把握每一次機會成長的小柔或許不是成績特別突出的好學生,卻足夠「愛學習」。在這一點上,小柔覺得,22年的求學經歷都在告訴她:香港是一個有很多機會的地方。


「港大不僅有來自很多地方的同學,還會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去不同的地方走走。」學校網址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小柔從上面找到過很多交流和實習項目。「我參加過和別的學校合作的項目,比如寒暑假的時候去復旦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交流,也有去北京的一家事務所實習過。」


圖:港大官網


之所以這麼頻繁地往內地跑,小柔解釋,「中小學的時候我很少接觸內地的同學,一個年級可能就一兩個跨境兒童;到了大學發現,不同出生地的人都很優秀,有些內地同學的國際視野比香港同學還廣。」在和內地朋友的接觸中,小柔越來越看好內地的發展前景,「趁還沒畢業,多了解內地的情況,這是在香港、在大灣區才有的福利。」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香港是故鄉,是家。



1997-2022:回歸25週年

「獨家」回憶

(更多精彩內容,您可點擊下文鏈接)



那時去香港,最期待的就是列車員端著盆子喊「有新鮮出爐的熱雞脾賣」

01

駛過滄海桑田的粵港直通車或駛進歷史



從身份來說,我是「港漂」,但沒有「家」、沒有認同感才叫「漂」

02

回歸25週年:這些年來港求學的年輕人



不用高消費就能文藝且小資的香港,就像海明威筆下的巴黎——「流動的盛宴」

03

「他」眼中的香港:所謂變化流動的這些年



魚蛋麵、菠蘿油、叉燒飯、絲襪奶茶,說到香港美食,你最先想到誰?

04

從混搭冰室到香港餐飲招牌,茶餐廳中蘊含身份認同



「香港一直勝在有你和ICAC」,「ICAC」是神秘莊嚴的廉署,「你」又指誰?

05

為什麼說廉署讓香港社會更美好?國際反貪專家眼中的ICAC



(圖片来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獨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