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平:认识自我 | 艺术汇 专访
苏新平
2019.04.28-06.09
民生现代美术馆 / 北京
一直以来,苏新平的艺术创作源于对现实的感悟并聚焦于精神层面的表达,其在对自身持续的探索及认知中不断发掘个体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此次,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苏新平同名个展集中展示了艺术家近年来的创作,在作品之间的组合与呼应中呈现了其一个阶段以来创作思想与语言的整体关系及内在统一性。
艺术汇:据悉,此次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个展主要展出了你近年来的新作,能否首先介绍一下此次展览的整体框架?
苏新平:这次展览大致将我的两三种作品样式统一到一起,从而捋清近年来的创作思路和方法。一部分是日常的素描,这是很多年前就开始的工作。我每天用铅笔涂涂画画,几年下来积累了数百张纸上素材,此次把它们整合在展览主题之中,并结合这个空间在现场进行了组合。这些作品的组合方式和呈现形态是可变的,但内涵是相似的。还有一部分是根据素描复制的版画,这样可以为作品组合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根据主题及思想倾向拼出不同形态及体量的作品。此外,还有一批创作于去年和今年的油画。
苏新平同名个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汇:此次展出的《荒原》、《红》、《蓝》系列似乎都可以被归纳入近些年抽象化风景系列的整体实践当中。事实上,你的创作始终与现实保持着一种紧密的关联,当然这种联系并非事件性的、表象的呈现,而是渗透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表达。是否可以说抽象风景系列中依旧存在着这种现实的关联性?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你以这种更加抽象化或者说意象化的方式进行表达?
苏新平:首先,我并不是在抽象的理念下创作的“抽象”作品。此外,所谓现实也并不一定是指对某一个事件或典型例证的描绘,这其实是很片段的,反而可能是假象。我们生活在现实当中,自然会对现实产生感悟。我在艺术创作中把这种感悟转化为个人的艺术语言。我其实并没有抽象、具象的概念,只是用自己最习以为常的、最易于把握的,从自身生发出来的语言方法进行表现。我的创作并不受哲学或潮流概念的影响,而是完全从现实中生成的思想,这中间当然也有艺术的思考,是两者的结合,而艺术的复杂性也正体现在这里。
苏新平同名个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汇:此外,这些作品均由若干小画组合而成,这些个体的、局部的小画是否是在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构思下创作完成的?抑或是以一种信笔涂鸦的方式进行的,并以随机的、自由的方式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画面?
苏新平:这些小画就像是日记一样,只不过我是用铅笔画图的方式来记录。我并没有每天沉迷于这种日记性质的涂涂画画之中,而是同时还有其它的思考、学习、感悟,这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一方面,日常的感悟可能会在这些小画中得到消解或升华;另一方面,我每天的感悟聚合到一处,形成一种相对宏大的思考,把它呈现出来就是这样的结果,这与我的语言方式也是相统一的。无论是日常性的,还是精致化的,作品都是个体思想的呈现,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观念,但这个观念不是对他人观念的生搬硬套。
苏新平同名个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汇:你曾谈到:“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来自于日常状态的体验与感受”;“语言的每个笔触都传递出人的思想状态”。不难发现,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你的艺术语言显示出一种愈发自由的倾向,这是否体现了你现阶段的状态及思考?
苏新平:语言是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基本元素都是规律性的东西,作为个体希望找到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就需要个性化地运用这些元素,这跟个人的性格、经历、处境、背景等等息息相关。艺术家成长的路径就是在不断地探索自身、认识自身。通过认识自己,就能揭示社会的本质。没有这些前提,艺术语言是不存在的。从个体的背景又可以追溯到自身所属的文化,因为它对个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而个体的艺术方式和艺术思维势必也受到自身所属文化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认识自我是一个必需的过程。这其实也是在说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适合自己的方式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而不是刻意追寻的。艺术语言的独特性也就是这样产生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一面,关键是要在创作和生活中认识、发现并运用这种独特性。
《荒原3号》300×200cm 铜版画 2017
艺术汇:在此次展出的《远方》、《讲道》、《高地》、《对话》、《同志》等系列作品中,人物是画面的主要描绘对象。事实上,以人物为画面载体的创作从你艺术创作的早期阶段一直延续至今。一些特点,比如对具体环境的抽离、对社会现实与自我的投射,以及某种超现实感始终存在于画面之中。对“人”的关注似乎一直是你的兴趣所在?
苏新平:我小时候生活在内蒙古,那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之所以创作蒙古题材就是因为熟悉,那个时候很多艺术家都在画边疆的异域风情,在我看来其中很多作品都只是对表层的描绘,并没有深入到对精神本质的表现。此外,我刚到北京上学的时候对大都市极其不适应,也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很痛苦,于是就画内心的感觉,画最熟悉、最温暖的地方,其实就是一种逃避的心理,结果画出来还是很冷,这其中渗透了那种对大都市的疏离感、陌生感。画面中的超然感、崇高感其实都是本性的流露,也体现了我的心理状态。我成长在草原,很多时候都在凝望、思考自然,甚至完全是一种空想,这很容易和某种虚无的哲思衔接起来,所以我画面中的人物也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显现。
《对话7号》190×160cm 布面油画 2018
《高地2号》240×180cm 布面油画 2018
艺术汇:从画面语言来看,近年的人物题材作品出现了抽象风景系列中的那种氤氲感,真实感被进一步抽空,而画面的色调也采用了大部分抽象风景系列中那种偏灰的设置。这样的画面处理方式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人物系列与抽象风景系列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苏新平:我们总是习惯考虑创作内容,这就远离了艺术语言本身。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我画面中的语言方式其实是一致的。信手涂鸦是本性的流露,每个人的涂抹方式或者绘画笔触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对自身认识的加深,我要找到自己的方法,于是就想彻底摆脱内容的束缚。我画面中的内容并不是现实主义概念中的某一个情境,而是思想的内容。从一个角落开始涂涂抹抹,其间有轻重缓急,也会无意地带出一些形的感觉,毕竟过去受过具象绘画的训练,而山水的自由度相对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抽离现实。笔笔相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概念,我的画面是在不断地推导中逐渐生成的。
《红之一》112×168cm(28×28cm×24)铜版画 2017
《蓝之四》112×252cm (28×28cm×36) 铜版画 2018
艺术汇:你作品的用色非常简洁,在表现画面中的空间与层次时也是以一种简化而单纯的色彩关系完成的。可否谈谈对作品中色彩运用的思考?
苏新平: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方面我是学版画专业出身的,版画的用色比较单纯,能用一个颜色解决的问题就不用两个颜色。另外,接受过色彩关系的训练之后,在探索自身语言的时候,用不用色彩,色彩用到什么程度是个人的选择。色彩关系很复杂,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地把这些都运用在自身的创作中,而是结合自身需要从中进行抽取。就我的创作而言,只要能把自身的思想表达出来就可以,过于丰富的用色反而会削弱画面中精神性的传达。
文:王薇
图: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2019“北京艺术地图”第二期发布
免费赠阅
info@798ar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