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顿外卖=千亿颗微塑料下肚,你的身体可能发生这些变化
2019年,美国《环境科学与技术》刊载了加拿大的Kieran D. Cox博士团队的一项研究。他们以美国人饮食为基础,回顾了之前26项研究,分析了鱼类、贝类、糖类、盐类、酒精、水和空气中的微塑料含量。
通过观察人们食用这些食物的数量,研究小组估算出,美国人平均每年的消耗的微塑料颗粒数量在7万-12.1万之间,而那些只喝瓶装水的人平均每年要吃进10万个微塑料颗粒。
换算成重量,每人每周大约吃掉5克微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的重量。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科学专家理查德·汤普森,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他指出,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和其他地方,包括人类的血液中,发现了无数来自塑料的微小颗粒。
它们可以分为两类:
微塑料(Microplastics):直径小于5毫米,小于芝麻籽,最早在海洋中发现,被称为「海中的PM2.5」。
是由较大的塑料制品降解或饮料瓶、塑料包装和合成衣物中的颗粒脱落而产生的微小塑料。
塑料纳米颗粒:直径小于1微米,肉眼不可见。
我们主要来讲讲微塑料,它的主要来源如下:
1.生活用品、化妆品
牙膏和洗面奶中去角质的颗粒物主要成分
2.食物和饮用水包装
塑料袋和瓶装水的PET瓶(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简称,是制造PET瓶的原料)
3.衣物
聚酯、尼龙和丙烯酸等合成纤维面料制成的衣物,在洗涤过程中脱落释放的纤维。
这些微塑料会排入下水道,然后进入废水处理厂,再被排放到环境中,成为人类直接排放的微塑料污染物。
让人震惊的是,科学家不仅在人体血液、肺部、心脏中检测到了微塑料,甚至在母乳、胎儿、胚胎和羊膜中也检测到了微塑料。照这个趋势,我们迟早会变成真的塑料姐妹/兄弟。
那么,微塑料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磊表示,一般来说,化学品进入人体的途径,分为经口摄入、经呼吸摄入和皮肤吸收。
对微塑料来说,可能通过皮肤吸收比较困难;但通过食品和饮用水,人体就能直接完成微塑料的经口摄入。
经口进入人体的这些微塑料经胃肠道消化系统后,最终大部分塑料微粒会通过粪便排出。
此外,塑料微粒还可以进入呼吸道,一部分微粒会被上呼吸道“截留”,在黏膜和纤毛的作用下,重新经口进入到消化道中。但也有一些更细小的颗粒会进入到下呼吸道,甚至进入肺部,并有可能沉积下来。
▍吃进微塑料,你的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3,6
研究发现,微塑料可对循环、胃肠道、神经等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023年6月,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杂志刊出了一项国内研究认为,微塑料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潜在影响。
北京安贞医院杨秀滨教授团队,利用激光直接红外技术(LDIR),在心脏、循环系统和人体大多数内部解剖结构中发现了微塑料(MPs)的存在,并探讨了一些具体的问题。
研究发现,微塑料颗粒的最大直径为469 μm,这些颗粒不太可能通过吸入或摄入进入人体,这表明侵入性手术可能使得微塑料直接进入血液和组织。
微塑料可以引起免疫炎症反应,无论其化学成分如何,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大小。更大的颗粒(75 ~ 200 μm)可显著增加免疫细胞中的炎症表达。
此外,聚氯乙烯颗粒存在于人体组织中,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同样,用于制造PC塑料的双酚A也被认为是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会造成干扰。
2023年4月14日,由国际科学团队联合在《纳米材料》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对小鼠的新研究表明,微塑料颗粒在被摄体内后,仅2小时即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研究人员表示,在大脑中塑料颗粒可能会增加炎症、神经紊乱,甚至是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2021年12月,《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粪便中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是健康受试者粪便的1.5倍。患者体内的微塑料含量越高,疾病相关的腹泻、直肠出血和腹部绞痛症状就越明显。
塑料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
1. 少点外卖
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塑料吸管、塑料袋、一次性咖啡/奶茶杯、外卖盒等。如果一定要用,尽量选择可降解塑料制品;用后做好垃圾分类,让塑料回收再利用。
2.多喝自己烧开的水,少喝瓶装水
2018年,发表在《化学前沿》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塑料瓶装水中的微塑料含量是自来水中微塑料含量的2倍。
如果所在地的水源还算干净或硬度低,还是喝自来水比较好。
3.不要用塑料袋/盒加热食物
很多人为了方便,喜欢直接用塑料袋里吃东西,或加热食物,塑料受热后更容易将微塑料颗粒渗入食物中。
4.少吃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都经过层层包装,食物受到微塑料污染的风险就越高。罐装食品内部一般都涂有双酚A,微塑料难免会降解在食物里。
您如果有健康相关疑问,可以随时咨询医脉通健康线上医生。点击下面小程序,获得医生解答!
温馨提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文中插图来自视觉中国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