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早晚坚持13个习惯,能预防大多数脑梗死!

苏暄 医脉通健康关爱中心
2024-12-06

在我国,哪种病发病最高、救不回的多

没错,就是脑梗死(中风)。

脑梗死每12秒就有1个人发病,每21秒就有1个人因这种病去世。现在我国有超过700万的脑血管病患者,其中大约70%是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死[5]

脑梗死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但这种方法的血管再通率不到40%。对于大血管闭塞引起的脑梗死,血管再通率更低。

而且,静脉溶栓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只有发病后的4.5-6小时内进行才有效,但患者很少能这么快得到及时救治。

所以,从日常点滴,预防脑梗死大有必要。


▍这13个习惯,能预防大多数脑梗死![1-15]

预防脑梗死(中风),需要养成持之以恒的健康习惯。根据指南和论文研究,总结了13个有助于预防脑梗死的习惯:

一、预防从娃娃抓起

预防脑梗死得从娃娃抓起!动脉硬化早在孩童的时候就开始了,随年龄增长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无非是吃太多脂肪高的东西和糖分高的食物,导致小胖墩越来越多。

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动脉硬化的大敌,从小就要控制高胆固醇和高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挑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久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一辈子都有好处。

二、控制血压

高血压本身就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从而增加脑梗死的风险,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6%

预防脑梗死,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服用药物、监测血压。目标血压值如下:

1. 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而且未来10年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超过10%,建议你的血压保持在130/80mmHg以下。

2. 高血压伴有慢性肾脏病,血压目标值是130/80mmHg以下。

3. 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当血压达到或超过130/80mmHg时,开始降压治疗,目标值同样是130/80mmHg以下。

[1]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注意饮食调整,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保持健康。比如减肥、吃对心脏好的食物、少喝酒、少吃咸的、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在医生指导下多运动。

三、控制血糖

如果有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注意饮食控制,定期进行体检。

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最终诱发脑梗。

建议将血糖值控制好: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

推荐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 4.4~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

对于大多数非怀孕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是<7.0%。

患糖尿病不久、预期寿命长、没有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且不出现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HbA1c的目标可以定在<6.5%。

四、降低血脂

对于那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特别高的人,LDL-C(也就是“坏”胆固醇)的目标值应该低于1.8 mmol/L,或者至少降一半;对于高风险群体,目标值要低于2.6 mmol/L或者降一半;中等风险和低风险的人,目标值则要低于3.4 mmol/L。

药物治疗方面,首选他汀类药物。开始时建议用中等强度的他汀,根据每个人的效果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如果对他汀不耐受,或胆固醇指标达不到标准,或是严重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可以联合使用其他调脂药物。

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开始他汀治疗或调整他汀剂量后4到12周内,需要复查血脂水平,然后每3到12个月复查一次。

五、及时治疗心脏病

约 2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心源性栓子造成的,约40%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可能是心源性脑卒中,

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第一次来医院时,我建议做心房颤动筛查。首先,医生会摸脉搏,如果感觉不对,就会安排做心电图检查。

对脑梗死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长时间的心电监测,更准确地发现心房颤动。

如果确诊为心房颤动,需要进一步检查,看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比如抗凝药,或需要进行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

六、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要及时干预

超过40岁,最好去做脑卒中风险因素筛查,看看自己有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史、明显超重、缺乏运动或家族有脑卒中历史。这些因素多了就要小心了。如果这些风险因素有三个以上,建议做个颈动脉彩超检查。但如果是低风险人群,就不用老去查了。

如果只是颈动脉内膜有点增厚,先别慌,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就好。戒烟、适当运动、饮食清淡点(少盐、少脂肪、少糖、低热量),然后每年做一次颈动脉彩超检查就行。

如果确诊无症状性的颈动脉狭窄(狭窄超过50%),需要每天吃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同时,检查一下其他脑卒中的风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该吃药的吃药,每年去有资质的医院复查颈动脉彩超。

如果确诊了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超过70%)并且预期寿命超过5年,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医院做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配合阿司匹林治疗。注意要选择那些围手术期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低于3%的医院。

 

医脉通心血管健康俱乐部成立啦!

<加入社群、获得帮助、相互支持>


群内公益活动包括:专科医生答疑、营养师饮食指导、免费线上问诊,每日健康科普更新;

进群方式:扫码添加下方小助手,报疾病名称,小助手拉您进相应社群;


和医脉通一起守护健康,欢迎您的加入!


欢迎扫码进群


七、定期运动

采用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来降低中风的风险。特别是老年人和中风高危人群,最好先做最大运动负荷测试后,量身定制一份锻炼计划。

健康的成年人建议每周做3~4次有氧运动,每次大约40分钟,强度要达到中等或以上。可以选择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者其他喜欢的有氧运动。

对久坐不动的人,建议每坐一个小时就站起来活动几分钟。即使每周已经有规律运动,这个小习惯也能对健康有很大帮助。

八、戒烟

吸烟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如果没办法自己戒烟,可以找专科医生帮忙戒烟,比如心理辅导、烟碱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

九、戒酒

长期饮酒容易损害血管,增加高血压和脑梗死的风险。

十、控制体重

通过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定期监测体重,并根据需要调整生活方式。

十一、健康饮食

饮食原则

要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营养均衡,饮食清淡,少盐、少脂肪、少油、少糖,避免加工食品和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

饮食推荐

每天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反式脂肪酸不超过2克新鲜蔬菜每天吃400-500克,水果200-400克鱼、禽、蛋和瘦肉每天平均120-200克奶制品大概相当于300克液态奶做饭的植物油最好少于25克添加糖(如冰糖、白砂糖),每天控制在50克以下,少于25克更好

1.适量吃坚果等富含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降低坏胆固醇并提高好胆固醇,改善血糖水平的控制。

单不饱和脂肪含量较高,包括橄榄油、花生油、芥花籽油、红花籽油和葵花籽油、牛油果南瓜籽、芝麻、杏仁、腰果、花生和花生酱、山核桃。

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包括三文鱼、凤尾鱼、马鲛鱼、鲱鱼、沙丁鱼和金枪鱼、油菜籽、大豆、核桃、奇异籽和亚麻籽的油。

2.多吃些高钾的食物,比如木耳、香菇、橙子、香蕉。

3.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鱼、虾、瘦肉、鸡蛋、牛奶、豆类和豆制品。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蛋白。

4.坚持每天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油麦菜、胡萝卜、芹菜、黄瓜、橘子、草莓、苹果等。

5. 每天要保证饮水量,但也不要过度。

饮食限制

1. 限制吃动物油、避免吃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以及反式脂肪的食物

1) 少放盐,同时减少使用咸的酱料和调味品(如酱油、汤料或鱼露。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6克以内。

2) 做菜时,适当使用酸味调料,增加对咸味的敏感度。少用甜味调料,因为甜味会掩盖咸味。

3) 不吃含盐量高的零食,比如辣条、薯片等。选择新鲜的健康零食(比如酸奶、水果),而不是加工食品。

4)使用罐装或干燥的蔬菜、坚果和水果时,选择不添加盐和糖的品种。

5)反式脂肪,会提高不良胆固醇水平并降低有益胆固醇水平。

口感松软酥脆的西式饼干、蛋挞、酥皮点心、蛋黄派等含有的酥油也是富含反式脂肪的油脂。夏天的冰激凌,即便是最贵的,也含有反式脂肪。电影院常吃的爆米花,外面包裹的糖霜就很不健康。速冻、快餐食品大多含有反式脂肪酸,来让食物便于保存,口感更丰富。

十二、减轻压力

采用健康的方式管理压力,如瑜伽、冥想、深呼吸练习。这些练习可以帮助放松心情,降低压力激素如皮质醇的水平。

研究发现,比起那些压力水平较低的人,心理压力水平较高的患者首次脑梗死的风险会增加45%。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试验分析发现,比如,高血压患者,如果心理压力较大,则首次卒中风险增加。压力会释放儿茶酚胺,抑制纤溶活性,增加促凝因子的产生,并增加白细胞的生成和释放,促进炎症和斑块进展,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十三、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同时,按医生的建议, 定期做特定检查,如心电图、血糖和血脂检测。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星标 医脉通健康关爱中心,每天学点医学知识,日积月累,积沙成塔,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您如果有健康相关疑问,可以随时咨询医脉通健康线上医生。点击下面小程序,获得医生解答!
问诊可覆盖疾病的整个康复过程,相当于身边有个贴心可靠的家庭医生。针对病情变化,你可多次提问,获得医生循证规范解答。
参考文献1.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2.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5年4月18日 —

3.关于高血压 -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4.李青,武剑;高血压与脑卒中发展史;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第15卷第1期

5.朱青峰. 看图明白脑梗死的预防方法 [J]. 健康向导, 2023, 29 (04): 71-72.6.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10-12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 Global Health Estimates. Retrieved from WHO8..Li, C., & Zhang, Y. (2018). The Role of Stress in Stroke. Journal of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9.Smith, A. E., & Jones, B. C. (2019). The Impact of Lifestyle on Stroke Risk: A Comprehensive Review. 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10.Goldstein, L. B., Adams, R., Becker, K., et al. (2006). Prim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Council. Stroke, 37(6), 1583-1633.11.Meschia, J. F., Bushnell, C., Boden-Albala, B., et al. (2014). Guideline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12.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45(12), 3754-3832.1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A Global Brief on Hypertension: Silent Killer, Global Public Health Crisi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4Chobanian, A. V., Bakris, G. L., Black, H. R., et al. (2003).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on, 42(6), 1206-1252.15Yusuf, S., Hawken, S., Ounpuu, S., et al. (2004). Effect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 (the INTERHEART study): case-control study. The Lancet, 364(9438), 937-952.Ezzati, M., Lopez, A. D., Rodgers, A., et al. (2002). Selected major risk factors and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 The Lancet, 360(9343), 1347-1360.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19).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9. Diabetes Care, 42(Supplement 1), S1-S193.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2002).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final report. Circulation, 106(25), 3143-3421.O'Donnell, M. J., Xavier, D., Liu, L., et al. (2010). Risk factors for ischaemic an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ic stroke in 22 countries (the INTERSTROKE study): a case-control study. The Lancet, 376(9735), 112-123.Sacco, R. L., Benjamin, E. J., Broderick, J. P., et al. (2011). Risk Factors. Stroke, 42(1), 517-584.

往期文章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健康关爱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