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去【影视投资群】淌了一次水

一起拍电影编辑部 一起拍电影 2021-03-05


作者 / 吕世明

“抓住机会,就是抓住财富!我们目前的项目是《明xxxxxxxx》《温xxxx》和《一xxxx》已经80%+了,都是已经定档的。”

 

电影市场回暖的最重要标志可能不是票房,而是“骗子”的再次出动。

 

而在市场不断发展的另一面,他们的手段和技术都已经升级了,不用看起来花里胡哨、虚无缥缈的影片和项目来忽悠投资者,都是一些实打实、可以直接在购票平台上能够体现的影片了。

 

同时她们的目标和话术也再次升级,不仅仅是对普通的投资者,对于一些看起来是具有从业者的可能性的人、包括一些潜在的具备组织能力的人,也会用不同的手段去应对。

 

到了今天,如果还有人不对影视投资的陷阱建立足够多的重视,那么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就是您的朋友和亲人,他的危害和影响力已经开始一步步取代传·销和保健品,成为危害中老年人最大财产杀手。

 

想要更多的了解他们,还是要深入到他们的内部,直接和他们产生对话,也许换一个角度和方式去了解,才能更好的呈现出他们的手段吧?抱着这样想法,我去【影视众筹群】【电影项目投资群】淌了一次水。

 

找人容易联系难,
发现有任何不妥就会终止交流
 

拍sir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上一个在群里微信,比起以往听闻朋友和一些被害者的经历大大不同,对方有很高的戒备心理,他们会很详尽的翻阅投资者的朋友圈(这可能是第一步),如果发现有任何不妥的迹象,很快便会终止和你的交流。

 

当然从挖掘内幕消息的角度来看,对方的警惕和闭塞是不利的,但换一个角度来看,“骗子”的谨慎和小心,也说明了自知不公,也是从心里上惧怕媒体和相关人员对于他们的起底和曝光,也说明了当下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再是他们随随便便说什么,普通人都会相信的时期了。

 

三四年前网络上冒出了很多电影投资的APP,甚至包括一些主流的网站上也会有推介的小广告,甚至一些地方电视台上也会有一些广告来推进电影投资项目,包括像一些APP上,也出现了众筹集资电影的入口。

 

这对于许多人觉得“有机可乘”。特别是在2015年动辄十亿二十亿的票房对从业者可能是信心的鼓舞,但普通人看起来,电影这买卖实在太划算了。

 

此时间,投资者(被害人)想要找到入口是非常容易。另外募资人(骗子)也多方撒网,寄希望“宁可错认三千、也不漏网一员”的心理去广泛募集投资者,毕竟这个过程的他们投入的资金和费用相对很低廉。

 

但伴随着去年河南郑州、今年上海和几次相关影视资金诈骗案件的审理和宣判,今年下半年复工后,整体上这方面的行为大大收敛,现在想在社交平台上快速找到一些电影投资募集的入口和人员已经不同往日那么顺利了。

 

但到今天依旧会有这类“骗子”在各大群里发布份额消息,宣称参与过几十部大项目的投资。

 

【影视众筹维权群】里也有骗子……
套路仍然还是套路
 

通过多方面的朋友和一些被害者的帮助,拍sir还是进入到一些影视群,同时为了方便还特地把名字做了一个调整,毕竟几百号的群,还是要谨慎一点点为好。

 


不得不说,普通的群所能出现的问题,一些影视众筹群同样会出现,当群主和管理者发布消息时(需要附带红包),群里会热闹一番。但如果当有被害者提出异议和问题是,群里的管理者更多是表示沉默。

 

更有甚者,一些以影视众筹投资被骗维权的群,他们的群主可能就是一个骗子,也有一些群主本人其实就是受害者,为了转嫁自己的合同风险,做着为虎作伥的事情,直接把的自己已经亏本的项目转卖给其他网友,这种在其他行业不绝的套路也同样出现在影视众筹维权群里面。

 

但更多的人还是一种盲从的观望心理,毕竟能够找上这条船,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定的侥幸心理。

 

“他赔钱是他倒霉,不是有人通过这个渠道和平台赚钱了吗,我说不定就是那个幸运儿。”

 

在众筹维权群众,这样的人绝对是主流,即便在今年疫情对所有行业、特别是影视行业产生了打击后,仍然有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意实在太差了,其他行业也不好,还不如投投看得真钱的电影呢。

 

毕竟白字黑字的合同文本随时随地都可以签订,看起来能和一线大公司的合作,对于普通人的诱惑力仍然十足。

 


更多的情况还是利用客户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用快速返现的手段来吸引投资敛财,这种在早期已经被金融诈骗玩滥竽的伎俩,用电影投资桥段重新再玩一次,其效果仍然是非常强烈的。

 

其实本质上,这几年出现的所有金融暴雷情况它们的原理是没什么区别的,包括早期的共享单车、一些金融投资的“XX宝”、以及刚刚崩盘的蛋壳公寓等等,所有投资者所面临的问题很雷同,大家之后在维权方面的遭遇都类似。

 

毫无疑问大家都想第一时间追回损失,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如果“骗子”使用的手段和伎俩太过粗暴,受害者往往很难找到这些骗子。但如果“骗子”是行业内部的人士,他们所使用的方式便更严谨,很难通过法律途径去追讨损失,毕竟在合同文本方面,他们会用各种漏洞来让受害者欲哭无泪。

 

当大家在回到群里想找人投诉时,会发现之前所承诺的所有事情根本无法兑现,好像有一个组织可以依靠,好像组织内有一定的复杂结构,好像是源源不断有新人进入,但仍然很难确定每个人是不是“托儿”,似乎有一种进了500人的股票群,499人都是老师的感觉。

 

当大家再回到之前找寻信息的贴吧和投资众筹网站之时,会发现所有信息仍然历历在目,网站也没有任何的变化,甚至一些骗子提供的案例查询网站也没有一点点“假的”迹象。

 

大多受害者忍气吞声,
建议直接向法律部门报案
 

看起来好像很多人都遭遇到影视众筹的骗局,但为什么“你、我、他”和一部分朋友仍然收不到这样的信息呢,以至于拍sir多年从业的经历中,身边的朋友、同学和同事极少会遭遇到该情况。

 

首先,大部分遇害者他们和其他金融、保健品的诈骗案一样,近九成都会忍气吞声,很少在第一时间报案,或者说大家不知道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去报案。其实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大部分民事&经济纠纷,大部分受害者都自认倒霉,很多受害者如果不是自己借钱背负太多的债务,很难报案。

 


通过问询一部分被害者,也包括一些“有幸”被骗子翻牌子的从业者,可以看出大有一部分人是收入较高,有很稳定和大额的现金流水,这些都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通过一些渠道获取,同时用户在一些平台的浏览习惯和记录,也会被一些大数据采集并反馈给骗子。

 

根据调查,目前大部分的受害者,他们的年龄更多集中到30-50岁这个区间,很多都算中产阶级、对于他们而言,能在网络上寻求一种宽慰和刺激是很有诱惑力的。这种刺激不仅仅是包括了获取“不劳而获”的意外之财,也包括对美色的贪恋,这恰好能够成为很多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也是前两年很多影视众筹骗局中,开始使用类似“绿茶女”的套路。

 

根据之前所侦破的案件,骗子同样通过社交媒体添加受害者,然后用“美女”的身份语气聊天,并雇用真实的女性在需要的时候给受害者发照片、炫富并表示自己可以接洽影视项目,在受害者误以为自己的将开启一份金钱和美色的双重幸运之旅。

 

但几乎所有的受害者将款项打给女孩子,最终和其他骗子一样,都会血本无归。让人惊诧的是,骗子会提供很完整的联合出品方合同,上面赫然会有他们公司的名号,甚至在官方票务APP上也有该公司的名字。

 

通过进一步的问询和了解,拍sir终于了解到骗子的高超技巧,他们会找到影片的一个联合出品方,然后通过合作的方式先谈下来一部分的份额。但谈合同的时候,他们可能未必会全部支付所有的款项,甚至只支付10%。

 

也就是说,他们会用很小的代价去得到一份“正式”的联合出品合同,只不过在他们并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真正意义获取影片的联合出品真正的权益,仅有一份“隐藏”了陷阱的联合出品合同。

 

不过这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众就已经足够了,大家根本察觉不到在合同里面所未能提及的一些问题的缺点,同样在这样和合同面前,大部分人即便抱团,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形成对犯罪分子的追责,去年和今年郑州和上海两次案例都是因为诈骗的数额巨大,形成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而被相关部门迅速办理。

 

其实到了今年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众筹方,还是纯骗子,他们更多开始利用现成的影片进行诈骗,这方面相关的维权工作也会变得更加困难,所有的维权群和一些组织,都不抵受害者在收集足够多的证据后,直接向法律部门提出报案更有效果。

 

而也许,这样的麻烦,中国电影还要面对很久很久。






近期热文

2020「权利榜」行业大会全景回顾

2020「权利榜」电影论坛解读

2020「权利榜」电影论坛王中磊发言

2020「权利榜」电影论坛顾思斌发言

2020「权利榜」电影论坛尚峰发言

2020「权利榜」电影论坛张苗发言

2020「权利榜」电影论坛尹香今发言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