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族新青年扎西培楚的“创生活”

胡远航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点击上方“藏人文化网”关注




运营有两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本地公众号,主理一家原生态藏餐厅,同时还是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项目总监建筑师。1995年出生的扎西培楚,虽算不上云南香格里拉最成功的藏族青年,但肯定代表雪域高原上的新生代。


—— 在曾经长期“靠天吃饭”的雪域高原,新一代藏族青年正凭借充分的教育机会、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更多样的线上线下途径,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以独有的想象力走上创业致富路。


和大部分出生在香格里拉城区的孩子一样,扎西在当地一直读到高中,高考后离开家乡到外地读大学。因为喜欢欧美文化,他选择中西联合办学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学习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上大学前,扎西关注现代建筑远多于藏式建筑。他会做西餐,却不懂唐卡……不过,大学同学对藏文化的热情,让他开始了相关的思考。


“我们吃糌粑、喝酥油茶,我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骨子里流淌的就是藏族的血液。”2017年新年伊始,扎西和四个有共同想法的藏族大学生一拍即合,创办公众号“藏香galsang”。大家开始有意识地学画唐卡、拉弦子、学藏文、骑行川藏线……并借助公众号,分享他们学习、发掘藏族文化的过程。


“我们就想把这个过程分享出来,分享给同样想要改变的年轻藏族,也分享给对藏文化感兴趣的人。”扎西培楚说。


大学毕业后,扎西和许多外出求学的藏族年轻人一样,选择了回家乡工作。不过,这一次,他并未和大部分人一样考公务员,而是继续走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创业路上。先是试水生态藏餐厅,后又致力于研究新乡土建筑的发展。


“藏族人认为粮食是上天的恩赐,天上的鸟儿要吃,地下的虫要吃,人不能独占。所以老一辈种地都不用化肥和农药。”扎西培楚说,每年秋收,村民还会留一小块地不收割,给鸟儿、虫子们吃。这让他特别感动,决定做只用当地有机食材的生态餐厅。


如今,由扎西设计的兼具现代与传统风格的藏餐厅“喀拉卡尔”,不仅备受当地藏族人喜爱,也成为外地游客体验藏餐的首选地之一。


“家乡的一位诗人曾说过:‘雪山本身有一双眼睛,她看着我们,看我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在这个时代,需要为民族文化传承出一份力的,恰恰是我们年轻一代。”在做餐厅之余,扎西和朋友们仍坚持在公众号上分享他们的所思所想,并不定期举办文化沙龙、公益冬令营等活动,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


就在不久前,扎西的团队又承接当地一个民宿设计项目。这一次,他们希望打造一个书院,复原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的“香格里拉之心”。


“新的一年,希望创造更多可能。”这是扎西的新年愿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兼听则明   tibetcul@126.com·投稿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敬请关注  藏文化系列公众号


藏人文化网

“来自藏地的叙述和诗章"


藏人文化网服务号

“网上西藏,心灵家园,藏文化图书及生活艺术精品"


云端藏地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角巴东主:《藏族格言大全》解析

那嘎藏戏:“根”深叶方茂

巴桑:秉承匠心  助力“泽帖尔”保护与传承

去伪匡正 正信净信——从两起“假活佛”案件说起

他将一把“扎”进心里的琴做到了极致!

相逢在青藏高原——敦煌古藏文《松赞干布本纪》残卷人物与葬地之一

长江之源:生灵与文明的壮阔摇篮(下)

长江之源:生灵与文明的壮阔摇篮(上)

叶星生与《珠峰叠彩》的故事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高原上的文化宝藏

丹增:漫谈读书

阿来:满目苍山皆是自在文章

传承,如今扎木念琴声依旧

宗日彩陶:千年陶文化“塑造”新生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