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突然间“销声匿迹”,究竟是没钱了,还是觉醒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白读财经 Author 小白老师
今年楼市成交量南辕北辙,上半年火爆,下半年冷淡。在上半年我们不时听到“万人抢房”“日光盘”“社保巨子”等报道,而且购房人群几乎个个都是刚需,名下无房,没有贷款记录。
可是到了下半年,售楼部里却是门可罗雀。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的数据就显示,2021年春节期间(2月1日—2月17日),全国重点10城新房成交1416套,同比去年春节期间上涨224.8%!
但是到了近期情况是怎样呢?
今年的“金九银十”以惨淡收场。
新房市场方面,40个典型城市10月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2.4%,创下2013年以来最差“银十”。二手房市场方面,13个热点城市成交量环比下降26.9%,同比下降42.8%,成交总量基本回落至2014年10月的水平。
也就是说上半年个个都争着做刚需,但到了下半年许多刚需突然间“销声匿迹”,原因是什么?
1、楼市的预期发生重要变化,赚钱效应明显降低。今年的楼市调控超出预期。先是有个人住房贷款上限、房地产贷款上限,后来是有二手房指导价,之后是学区房“新政”,甚至房地产税将试点。
一系列政策力度之大超乎想象,改变了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多地楼市成交量快速下滑,房价也有所下降。前两天统计局公布的10月房价数据中,70个大中城市中仅有4个是环比上涨,其余的绝大部分是下跌。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已经超过90%,这是2014年来的头一次。
房子向来是买涨不买跌,即便是真刚需,如果预期房价进一步下降,估计也没多大意愿出手,大不了晚一点买就可以了,毕竟不是没地住,除非买婚房,丈母娘催得紧,否则人的心理都是往后拖。
2、很多人可能是假刚需,房价上涨时个个都想着多买一套房,为此不惜假离婚、搞房产代持,用没有经济收入的小孩名义买,或放到父母名下,看着名下无房,实则是分配把了不同人员名下,即假刚需。
这种情况如果在房价调整的背景下多数人是不敢的,房价不涨,又背负巨额房贷恨不得抛掉了。
3、疫情之下,经济下行压力大,居民收入也受影响,面对高高不可攀的房价,很多人的收入增长跟不上,即便是真刚需也望而却步。
4、楼市是资金市,多数人买房都要靠贷款,今年有过较长一段时间房贷利率是上升的,增加了买房者的月供成本,不仅如此,银行对房贷的审核也趋严,比如个人收入、信贷记录不符合条件就可能贷不到款,而且即使贷了款房贷的发放也要较长时间。
在房价上涨的时候,很多人连首付都是借的,家庭里6个钱包,还要向亲朋好友借。但如果房价跌了估计就没那么大的积极性了。
今年很多刚需突然间“销声匿迹”,说明了什么?
1、房价其实很容易受政策影响,政策一旦放松房价就可能回暖,政策一旦收紧楼市就可能调整。所以有人说楼市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其实倒不如说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长期看政策。
但政策的目的不是要让房价大跌,未来政策的着力点仍然是“既防大涨,也防大跌”,所以未来期待房价大涨大跌是不大可能了。
2、人们之所以热衷于买房,主要是赚钱效应强。即有居住功能,还能保值增值。但一旦赚钱效应下降,楼市的热度肯定也会下降。
其实我想说的是,买房要避免一个误区,不要想着永远能买在最低点,一旦反弹都是跳跃式的。当下房地产税正在酝酿试点,房贷利率开始下降,对于刚需来说是巨大的机会,一方面房地产税试点具体方案未公布,这个不确定性抑制了楼市上涨,另一方面也给刚需提供了较佳的购房窗口,最起码相比以前买新房的难度降低了,申请房贷也更容易了,月供的成本也有所降低。
文琳编辑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