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顶不住了,降息潮来了?
作者:暴哥
来源:暴财经pro(ID:icaijing123)
当下的经济,就像一个中年男人“易冷难热”!
1
经济数据,又熄火了!
4月CPI继续下行至同比上涨0.1%,创下两年的新低,距负增长仅一步之遥。
虽然去年物价整体在高位,导致今年数据明显偏低,但4月环比也下降了0.1%,足以说明物价还在持续走低。
说实话,这个信号很不好。
疫情放开,天量放水(4月M2余额280.85万亿元,依旧保持在12%以上增长),需求还如此疲软,确实让人有点担心通缩。
很多人可能会反驳,数据是骗人的,或者说是滞后的。五一这么多人出去旅游,难道是假的吗?
大家出门旅游是真的,更多的是对过去三年禁足的一种心理性补偿,大家只是出了门而已,在外面逛了一圈又回来,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大手大脚消费。淄博烧烤为啥这么火,其实是大家对平价消费的一种追求。
消费疲软在房地产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4月,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短中长贷款均出现下滑,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2022年4月。
大家回忆一下,去年4月正在经历什么?
住户短期贷减少1255亿,反映的是消费贷减少,一方面确实是居民不再加杠杆消费;另外,也说明央行打击用短期的消费贷、经营贷冲抵长期的房贷行动取得不错的效果。
住户中长期贷减少了1100亿,反映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在减少,这一数据在4月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单月减少金额,大家可以理解为历史最低。
在楼市一片小阳春的氛围下,4月房贷下跌这么多,确实有点大超预期。毕竟3月还有6000多亿的量,一眨眼就直接跌成了负数,疫情严重的那三年都没有这么惨过。
可见大家对未来的信心更加不足了,不仅不买房,提前还贷潮还在上演,老百姓算是彻底躺平了。
另一个数据,也佐证了需求不足。
4月,我们进口1.41万亿元,下降0.8%。
当然,4月进口下降有个原因:一方面,我们想要的别人不给(比如芯片,高端设备),不过这方面占比不多;更多的是他们想给的,我们不想要,因为消化不了。
消费如此低迷,经济增长之所以没有垮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出口依然很迅猛。
这里还有一个大背景,比如,继一季度越南出口同比下降11.9%后,4月份出口暴跌17.1%;韩国4月出口额同比减少14.2%。
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外贸猛跌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保持强劲,足以说明我们外贸出口的优势,背后也反映出我们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进出口额增速的巨大差距,导致了一个相当离谱的现象,4月我们的对外贸易顺差暴涨96.5%。
喊了这么年的内循环,喊了个寂寞,最终卖的人还是比买的多。
当然,这从背后也说明了,现在生产恢复的速度大于消费恢复的速度,这是好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不用过于担心通胀的事情。
价格下降,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乏力,整个社会层面的信贷需求断崖式下跌。。
社融从上个月的5.38万亿塌方到1.22万亿,暴跌77%,比1.8万亿的预期也低了0.6万亿。
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冷”字可以描述的。
4月更是出现了一个诡异现象,往期虽然也是央行放水,居民减少消费,但存款一直都在增加,而这个4月却出现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
这里大概只有三种解释:
第三点可能更加符合逻辑,社会总需求不足,商品价格下降,企业经营惨淡,导致降薪、裁员,最终出现收入缩水,这个大家从自身周围也能感受得到。
2
企业不贷款,居民不消费,最难受的还是银行。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预期1.13万亿,贷款很少,大量的钱放在银行贷不出去,导致了整个银行的息差在收窄。
对于靠息差吃饭的银行来说,这真的是要命的,怎么办?
只能不停降存款利率。
1月,包括天山农商行、乌鲁木齐银行、新疆银行、广东南澳农商行等在内的多家地方性银行发布调整存款产品利率的公告。
4月,广东、湖北、河南等地多家中小银行、农信社也纷纷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5月至今,银行存款利率调降队伍进一步扩大,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先后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至此,6家全国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告别“3%”时代,且新一轮调整仍在继续。
虽然,我们存款利率不断下调,但是从更宏观的视野来说,中国的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和欧美、日本比起来,我们的利率还有一定下调空间的,而且这种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如果未来经济持续下滑,央行继续放水,居民企业仍然不贷款、不消费,我们的利率会不会降到零?
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毕竟,水多不是刺激企业、居民企业贷款的原因,资金成本足够低才是,要想贷款利率更低,对于银行来说,就只能进一步降低存款利率。
在这里,暴哥有点看不懂的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和利率长期下降的背景下,二级市场还有大量的资金去炒大金融。
首先,低通胀本身对金融股就是大利空;其次,当下的低利率本身就是经济衰退的结果,未来呆账、坏账增加对银行都是肉眼可见的风险。
现在跟风炒作完后,必然一地鸡毛。
3
最后,说一个大家非常不乐意听到的结论:从2022疫情结束后的经济表现来看,造成当下经济的困局,地产要承担所有的责任。
房子确实让大家加足了杠杆,这是本轮经济周期前的一个结果;但房子也是大家消费的底气,这是本轮经济复苏的一个掣肘。
地产不兴,消费不起;消费不起 ,……。
中国人口负增长
价格狂飙,紧急预警!
一场大变革真的来了
文琳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