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你们聊聊,童年对我影响最深的事
前天我发的文章里,讲到这两年谁都不容易,我给人到中年的自己,第一个忠告就是:
多读书,少争论。
这几天收到了几百条留言,朋友们显然都很认同阅读的重要性,但最大疑问还是:
1.如何引导孩子读书?
2.如何选择阅读书目?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先分享下自己的童年经历。
我4-12岁,住在上海外婆家,小学也是在上海读的。
我外婆是中学老师,外公是新中国成立前的留美学者,虽然经历了文革,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出版物也很少,但和别人家比起来,家里还是有很多书,文学的、科学的、历史的都有。
那会儿国内儿童出版物也少得可怜,我的选择不多,阿姨买了全套的《三国演义》小人书,我二年级就全看完了,《西游记》三年级看完原著。
书架上那些大人看的书,只要不是十分困难能看得下去的,我也都拿来看。包括苏联文学、文革期间样板剧本和批判水浒的书、《青春之歌》《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等,还有全套的《十万个为什么》——虽然最喜欢的是植物和动物,但也把物理化学啥的也看完了,六年级还看了《红楼梦》……
外婆还很新潮,经常不知从哪儿搞到一些港版书、台版书甚至国外杂志。到我读高一,金庸武侠书在大陆风靡起来,我借到一本《书剑恩仇录》,看到开头的“金针钉苍蝇”,惊觉,这不是七八年前我在外婆家看的书吗?真是太前卫了。
(外婆和我)
小学六年级读到一半时,父母把我接回杭州团聚,他们俩也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爱看书爱买书。
我妈妈是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却很爱看文学作品,据我外婆说,很早就看完了莎士比亚全集和史记原著。
我爸爸是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法语专业的,中西方的文学著作都喜欢,还特别爱写古体诗,所以家里最多的是各种文学名著和古诗词集。
80年代,他们工资低得可怜,但是他们其它地方很省,买书却绝对不会省,家里最多的就是书了。不仅给自己买书,也总给我和妹妹——布丁妈买书。
有些书,他们是打着给我们买的旗号,买回来却自己抢着先看完了,比如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我去年回杭州在爸爸家整理东西,发现书架上,还保留着不少我和妹妹中学时看的书,各种类型都有。
去年开始我被邀请加入教育部委托的课题组,在设计一个给家长的调查问卷时,我和北师大的教授和博士后一起开会讨论,在看要不要保留对于家庭藏书的提问时我说:
我家书很多,但如果有人乍一问我,我却没啥概念,说不出到底有多少。再说这些书大多数是给大人看的,我们问卷不短了,这个问题还需要吗?
教授和博士后都劝我保留:
家中藏书多少,反映的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不管是给大人的还是给孩子的,不管最后是不是能都去看,研究都表明,藏书数量和孩子学业表现、个人成长成一种正相关关系。
我听了就有点飘了:
虽然文革中外公外婆失去了祖产,我父母因为时代原因也一直比较清苦,然而,我们家虽然没太多钱,却也是有资本的!
我回到家,还很八卦地大致点了下,在北京搬了四次家后,最后搬到50平米出租房里的书到底还剩了多少本。
现在我租来的海淀学区房,我房间里有一个大书架,书都渐渐堆成里外两层了,还有放不下的,放到了床底的纸箱里,加起来大约有600多本。
花生房间里的小书架,大概不到200本书。
有一部分书我放在杭州老家,不算我爸爸家的,也差不多有同样的数量,那么加起来也有1600本。
上一次搬家,我用了3天整理我的书,真是舍不得,但是租房又放不下,大多肉痛地处理了。
就这样,搬家20个纸箱,还有12个箱子都是书。
搬家的师傅连连叫苦:最怕遇上书多的了!搞得我于心不忍,搬完家又多塞给他100块。
今天,我在“外滩教育”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大致是:
加州大学的经济史教授克拉克,经过收集大量案例研究,颠覆了人们对“富不过三代”的认识,认为社会地位传承可以是很多代——10到15代,相当于300到500年。特别是教育资源和文化遗产,比财富遗产更持久,而且很有可能在未来再次带来财富。
家长如果很难改变教育资源,那么还可以从文化传承入手,家庭藏书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环境。
去年,我和北师大实验中学的语文一线名师于晓冰老师聊天时,他也讲到:家长如果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阅读,他能看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买书——
(于老师和我)
“如果不差钱的的话,在家里做一个书房,多买各种各样的书,你买了都放在那里,看孩子能对哪个点发生兴趣。”
还有一个方式,就是带孩子去图书馆、去书店,让孩子在其中不断选择。
这两件事,也是我外公外婆对我妈妈做的,是我爸爸妈妈对我和布丁妈做的,也是我对花生、布丁妈对布丁做的。
我买其他东西还会比来比去,犹豫一下,但是买书就绝不犹豫,下手特别狠,只要我和孩子对这本书有一点感兴趣,就会立马买来读。
这种习惯也传递给了花生,他只要看中的书,都会要求我买回家。现在自己也会买,他还会推荐给我书,比如我前段时间看完的杰作《生活与命运》,是畅销榜上没有、连豆瓣点评都很少的书,就是花生看中的,绝对是一个惊喜的发现。
钱浪费在书上,对我来说绝不可惜。
只是,买书一点儿也不讲究也不对。毕竟我们的居住空间有限,我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书这么多,那么我就要讲到第二个问题,如何选书。
关于具体在技术层面怎么做,比如说从哪里找书单,哪里的评价更准确,我会在后面分享。今天我先讲讲我选书的两个基本的标准,我也是一直按照这两个标准给大家推荐图书的:
一个是经典优质,一个是富有营养。
也是有缘,这两个标准,也是“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和我说过的:
“孩子小时候大多是缺乏选择的,是家长在帮孩子选书,就像吃饭一样,也是一个逐渐培养口味的过程。
孩子一开始接触书,家长就要尽量提供经典的、有营养的读物,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趣味。”
(徐老师和我)
从我童年经历来看,我小时候家长很忙,没时间陪我。但是他们自己看书多,家里书架上经典的书籍很多,而且各种类型都有,营养全面,这就是一种上佳的引导和培养。
而且,随着我自己看的书越多,也练出这样一个本领:
试看上几页,翻上几分钟,就能知道这套书值不值读。
所以,虽然书越买越多,然而也越来越不会趟雷。买的书绝大部分比较优质,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减少了浪费。
所以我也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很多家长没时间没精力选书,我是不是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做一个类似年度的阅读计划?
就像给孩子提供一个书房,什么类型的书都会有一些,尽量做到经典优质和营养全面,那么也能方便大家按需选择。
我有个同学是教育行业的资深专家,前段时间他在官媒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谷爱凌的文章,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我概括下:
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现在看起来是代际的,就像一场接力赛。打个比方,你一开始就要培养出谷爱凌太难了,其实培养出谷爱凌的妈妈也不容易,但是培养谷爱凌的外公还是有可能的。接下来能否培养出谷妈妈,可以交给谷外公,交给传承,交给时间。
我看了对他说:是呀,教育如果有起跑线,主要是家庭的文化传承。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人们常说的马拉松,而是你说的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接力跑。
同学还写道:“当你发现没有人交棒给自己,没有队友可以依靠时,别抱怨,别放弃——着手组建属于你的团队吧。”
这样,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才能获得接棒的机会。
更多文章,请点击下方
无论你是点赞还是点“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