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尖叫的熊孩子和高声说话的人为什么不觉得自己吵? | 睡前科学故事

2017-11-29 七君 把科学带回家

本文由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 提供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如果要给这世上最可恶的人群排名,大声说话的成年人,还有喜欢尖叫的熊孩子一定可以上榜吧!


人类,还有其他哺乳动物耳朵里用来感知声音的是一种纤毛(Stereocilia)。这毛吧,每个人的出厂配置只有约1万5千根,而且这些毛和你胳肢窝里的毛不一样,是不可再生的,也就是说不保修。噪音或者毒素都可以让你的这些超敏感的“毛”死掉,或者变成呆毛。


换句话说,制造噪音的成年人和熊孩子其实是在对你进行致聋打击。



相信你一定受过他们的苦。


所以为什么他们要大声说话或者尖叫呢?他们不觉得刺耳吗?


说句公道话,这不完全是个素质的问题,还有其他不可抗力作祟,导致这些人控计不住他们计几。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光线很强烈、很刺眼的时候,瞳孔会自动缩小,我们也会自动开始眨眼睛。这就是眼睛的眨眼反射,它可以防止我们的眼睛被光线射伤。

 

因为眼睛有这样的眨眼反射,所以交通法规定晚上汽车不能开远光灯,不然对面的司机突然被强烈的灯光照到了之后,会短暂地闪瞎了眼,这对大家来说都很不安全。



▲  晚上开远光灯,行人什么的就当不存在吧


 

既然眼睛有这样的“过电”保护,耳朵有没有呢?在声音很响的时候,耳朵能不能自己闭上呢?

 

用常识看起来似乎不可行啊,因为不用手的话,我们的耳廓又不能自己闭起来。

 

不过这次大自然决定要给你个惊喜——我们的耳朵还真的会自己闭上,而且还不仅仅是在声音很大的时候。

 

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时候,有人发现,当任何一个耳朵听到巨大的噪音的时候,我们2个耳朵里面的镫骨肌(Stapedius)就会自动收缩。



▲  耳朵内部的构造。那块长得像马镫的骨头就叫镫骨,控制它的肌肉就是镫骨肌。


 

镫骨肌长在内耳和鼓膜之间,它可以控制向内耳传导声音的镫骨。这块肌肉收缩后,传导到内耳的声波振动能量就会减少,因此2000赫兹以下的低频音的音量就会降低15分贝左右,一下子变轻,这就叫中耳肌反射42 35937 42 15231 0 0 2010 0 0:00:17 0:00:07 0:00:10 3144ng>(acoustic reflex,stapedius reflex)



▲  你听到音乐时,镫骨参与了音乐信号的传输。


 

听力正常的人听到85分贝的声音,就比如熊孩子尖叫,或者搅拌机那么响的噪音时就会有中耳肌反射。而那些听力不好的人则需要更高分贝的声音才会产生这种反射。所以中耳肌反射常常被医生用来诊断一个人的听力有没有问题。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建议,85分贝那么响的声音如果连续听8个小时,就会对听力造成损伤。所以说产生中耳肌反射时,其实是你的耳朵在自我保护了。



实际上当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有时觉得音量越来越轻,这就是中耳肌反射正在起作用的信号。

 

如果你发现音乐的声音越来越轻,这说明音量已经大到可以伤害你的耳朵了,此时你不应该再把音量调大了。



▲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高和音量。横坐标是声音频率,也就是音高;纵坐标是分贝,也就是音量。

人类语言的音高一般在8千赫兹以下,咿啊哦吁这些元音的音高一般在1千赫兹以下。婴儿的哭声大约是60-70分贝。


 

不过,让耳朵产生中耳肌反射的不仅仅只有噪音。当人们准备要说话或者吃东西的时候,中耳肌反射也会提前发生,它可以把你听到的自己说话的音量减少约15分贝。

 

所以你知道了吧,有些人高声说话前,他自己的耳朵已经提前开启了保护模式,但是你却被猝不及防地震撼到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话声音很大,但自己却不觉得聒噪,而你却很受伤的重要原因了。



吃饭的时候,电视机或者手机里的电视剧台词突然听不清了,也是因为人类语言的大部分频率(元音)在被中耳肌反射过滤的范围内。


所以说啊,用互相吼的方式讲道理是最没效率的,其实双方都没听清对方说了啥,受伤的最后是被音浪误伤的吃瓜群众...



 


实际上,不仅人类有中耳肌反射,许多动物也有。比如,猫咪在吃饭、打哈欠、防卫,或者耳朵被摸的时候也会有中耳肌反射。




为什么动物们会有中耳肌反射呢?野外应该没有那么多噪音吧?


许多人认为,中耳肌反射的主要进化意义并不是为了保护耳朵对抗噪音。


首先,能够引发中耳肌反射的巨大噪音在自然界很少见,大多是在18世纪工业革命后出现的,而中耳肌反射的历史比这长多了。


其次,许多自然界的巨大噪音,比如火山喷发啊、打雷啊的发生速度很快,而中耳肌反射却有几十毫秒的延时,显然来不及保护耳朵。


所以中耳肌反射到底主要是用来干嘛的呢?


有一种猜测是,中耳肌反射是一种滤波器,可以去掉我们自己的身体发出的声音。


比如,我们的祖先在野外吃火锅的时候,如果吃得太嗨了,让自己嘴巴的吧唧声把其他动物的声音盖住的话是很危险的。过滤掉自己的声音的话,就能听到附近是不是有人要来蹭饭了。




所以你妈妈告诉你吃饭别吧唧嘴,是有进化意义的啊!!



一些人也开始动起脑筋,利用起中耳肌反射的保护功能。


比如有些射击教练会建议在打靶前哼个小曲,这样可以减弱枪声。


还有一些厂家想利用中耳肌反射防止撞车事故造成的失聪。在发生车祸的时候,会听到巨大的噪音。



不过,中耳肌反射需要30-40毫秒的反应时,所以在这几十毫秒内我们有可能会被震聋了。如果能提前让耳朵做好准备,或许就可以保护我们的听力。


某个汽车厂家研发了一种声音防护系统(Pre-Safe  Sound),当感知到即将撞车时,车上的系统会发出很短的一阵85分贝的粉红色噪音(pink noise,听起来有点像马路上车来车往的声音),这样你的耳朵就会在真正的撞击发生前就已处于中耳肌反射状态了。




中耳肌反射可以解释为什么自己说话不觉得吵,但不能完全解释熊孩子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尖叫吵到。中耳肌反射只能减弱部分低音的音量,不是吗?


实际上,小孩子喜欢尖叫,除了缺乏教导以外,他们的天然生理缺陷是让他们不觉得自己吵的另一方面原因。



其实婴儿,还有5岁前的幼童的听力的确不如成年人。对于婴儿和学龄前儿童来说,任何音高的音都要比较响才能让他们听清楚(2万赫兹左右的超高音除外)。比如对于1000赫兹音高(大多数元音)的声音来说,成年人能听清楚90%的时候,5岁的孩子需要再高20分贝,才能达到和成年人一样的准确率。


换句话说,成年人觉得已经很吵的时候,小孩子才觉得刚刚能听清,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会被自己的尖叫吵死的一大原因。


 

不过不要感到绝望,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5岁以后,熊孩子们的听力会越来越好,他们终于可以意识到自己曾经是一种噪声污染源了…


所以上了初中以后,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尖叫的小学生说:


你们可不可以成熟一点?






不过瘾,请戳

为什么人的便便是屎黄色的,鸟的便便是白色的?

为什么洗澡水砸不死蚊子?

跳跳糖曾经被禁,因为加可乐喝会爆炸?

为什么被打脸了以后,人会捂住脸?

如果宇宙的历史压缩到一年,人类出现在哪个月?

运动后腿酸是因为乳酸吗?可恶,又被骗了

猫和狗为什么喜欢被摸头?

压力大的时候为什么会拉肚子

为什么很多事情,睡一觉就感觉好多了?

外科医生的衣服为什么不是蓝的就是绿的

为什么说筷子让我们长出了龅牙

为什么歪果仁不会亚洲蹲?可能是因为这根筋不对

为什么你脸大、鼻塌、咪咪眼、小短腿?

圆滚滚的河鲀一生只能生气7次?

一只蚂蚁走丢后的8种可能结局

狗狗歪着脑袋是为了卖萌吗?

为什么影子能比光速跑得快?

为什么猴子的脸很皱,但是人的脸却很光滑?



把科学带回家ID:bringsciencehome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转载请联系 kids@huanqiukexue.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

humanmuscular system,Year 9 Science,CTGTechnical Blog,proAV / data andinformation, lists, tables and links,DPA Microphones,giphy

参考资料:

Borg, E. (1968).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 acoustic stapedius reflex on sound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middle ear of man. Acta oto-laryngologica, 66(1-6), 461-472.

Cowan, J. P. (2016). The Effects of Sound on People. John Wiley & Sons.

Hepworth-Sawyer, R., & Golding, C. (2012). What is Music Production: Professional techniques to make a good recording great. CRC Press.

Goldsmith, M. (2012). Discord: The story of noi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ller A. Hearing—Its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Waltham, Mass: Academic Press;2000. Section III, Acoustic Reflexes. ISBN 0125042558.

Moller A. Acoustic Middle Ear Reflex. In: Hearing:Anatomy, Physiology, and Disorders of the Auditory System. San Diego: Plural Publishing; 2012. Ch8: 241-255. ISBN 0125042558.

Schneider,B. A., Trehub, S. E., Morrongiello, B. A., & Thorpe, L. A. (1986). Auditorysensitivity in preschool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79(2), 447-452.

https://www.wired.com/2015/07/mercedes-using-loud-static-protect-fancy-ears-crashes/

https://www.audiologyonline.com/articles/acoustic-reflex-threshold-art-patterns-875

https://escholarship.org/content/qt1z6153fq/qt1z6153fq.pdf

https://www.audiology.org/news/notes-acoustic-middle-ear-reflex

http://www.hearingreview.com/2017/02/study-shows-hair-cell-regrowth-new-dru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