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学讨论背后,我们的思考足够全面吗?

张文质 张文质 2021-12-23



这是最近发生在某市的一件事。兄弟俩因为玩手机,被妈妈骂,所以愤而留下字条,离家出走。当然,这还算是比较乐观的一件事,孩子最终被找回了家。还有很多触目惊心的事情,比如最近频繁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


其实,在封闭这么久的情况下,父母的压力大,孩子的压力大,几乎每个人的压力也都很大。


另外,社会要复工复产,希望尽早恢复一种正常的形态,而家庭也是如此,特别是那些经济没有太大保证的家庭,身为父母,他们的社会角色也要尽快恢复。


但是学校不开学,孩子也都在家里,怎么恢复呢?所以,就要把孩子“赶”到学校去,把孩子的问题,交给学校去处理,然后家长就可以放心地投入工作和生产中。


但是,一旦孩子放到学校去以后,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假如孩子发烧了,原来的发烧可能就是一个感冒问题,现在一发烧,马上会想到肺炎问题,学校、班级,整个运转就要停下来,所有父母的担忧,可能比孩子在家的担忧更甚。


还有家长提出了更为细致的问题,比如下面的这十八问:


第一,上课学生单人单座,需要保持一定距离,一个班四五十人,如何保证?


第二,中午午餐,如何做到间隔1米以上?


第三,假如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如何处理?


第四,与发热孩子密切接触的班级内其他孩子和老师如何处理?


第五,学生上学放学乘坐交通工具有没有要求?怎么才能确保安全?


第六,如果存在隐形的,或者症状轻微的老师或学生,学校有没有辨别方法?


第七,校医的配置?有没有接受过传染病防治的培训?一旦集中爆发,有没有应急预案?


第八,课间之余,如何能保证孩子的口罩都时时刻刻戴在脸上?


第九,孩子长期佩戴口罩导致脸部过敏或者对消毒水过敏怎么办?


第十,市面上儿童医用口罩数量供应不足,如何能保证购买到足量口罩?


第十一,隔离室有没有足够大的空间保证所有有症状的孩子隔离?


第十二,每个学校是否配备了新风系统?如果没有是否配备有空气净化器?


第十三,学校有没有从疫区归来的孩子和老师?对于他们有没有隔离和检查措施?


第十四,学校有没有疑似或者确诊的孩子和老师?他们有没有做过核酸复检?


第十五,如何能保证每天校区、教室、宿舍消杀频次?是不是由专业人士进行消杀还是其他人?


第十六,上学的学生是否要经消毒后再进入班级还是仅仅只是量体温?


第十七,对于住校的学生的管理是怎样的?宿管老师是否同时封闭管理?


第十八,国外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掌握学生是否有亲友从国外归来?


(资料来自快微课公号平台 ID | i2reads)



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一种应对的智慧,更需要想明白一些本质的东西。比如,“停课不停学”,可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这个“学”字的定义,自我更改一下?


我一直觉得孩子在家上课,上网课,线上的课,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那么就是要鼓励大家线上教学。其实这件事情太难了。


我是这么多年听了无数课的人,有很长时间,我一年听一两百节的课,什么样的学校都有去过。


说实在的在小学课堂里面,我经常感慨,老师组织学生上课,组织工作是无比困难的。


世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要让几十个孩子,安静的、专注的、热情参与的上完一堂4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课。


孩子的注意力实际上很短的,集中注意,专注注意的能力,是很难培养的。这本身就是他一生的使命。


一般的孩子上课上十几分钟就开始走神了,走神不完全是老师上的不好,而是走神就是孩子正常的反应模式。


所以厉害的老师,他在课堂上会研究怎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怎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他课堂会有很多的变化,有很多的花样。


这个工作其实也是老师一辈子的智慧跟能力,所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到我们可能低估了教学工作的难度。


让孩子到家里来学,独自学习,没有班级互动,孩子感受不到真实的老师。那你让他学习,不管学什么都是无比困难的。


所以我在我自己的微信平台曾经发了一篇小文章,我说换一个脑筋来思考一下“停课不停学”到底要学什么?

01

读书



我认为要学的重点可能这段时间不是正常的上课,不是要教的课本的内容,而是能不能让孩子专心地读一本书呢?


从低年级的读绘本、童话,到高年级到初中能够读小说,长篇小说,那些经典的著作。我觉得,能够这么读下来真的善莫大焉。


孩子十二岁到二十四岁这个年龄段是读长篇小说,读戏剧,读诗歌,读这些经典著作的最佳年龄。这个年龄,阅读会成为他一生的滋养,也就是为他精神打底服务的。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一段时间这个年龄段的阅读,它有非常强的代入感,它会激发起人心中对真善美的渴望。会激发起一个人对建功立业,担当责任,成为英雄,成为最具创造力的人,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最重要的一个节点。


也可以说,他会把经典著作中的伟大形象与自己一生的梦想融为一体。会激发孩子,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真正的思考是12岁之后开始的。


当然12岁之前,更为重要的是人生的经历、感受、体验。所以,他的阅读往往跟幻想性的作品有关。童话啊、绘本啊、幻想小说啊,包括哈利波特这样的著作都是这个年龄段阅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本。


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幻想世界中,他才可能对现实世界的改变、改善、改进,他会充满了一种期许。也就是他会形成自己的、内心的,对自我的一种期待。


我是很看重孩子这样的一种阅读,较长时间的、专注的、深入的阅读,其实也有助于他形成系统的思考,深刻的思考打下基础。


其实,这都是孩子一生的素养,至于文化课,课本中的内容,没有学,或者学的比较少真的没那么重要。

02

运动



当然我还强调的是运动。我觉得运动的习惯,运动的素养,运动的爱好,运动的激情,对自己身体能力的,就是做这样的“梦”,也非常重要。


在我前期播出的四节公益课里面,我也谈到了。我觉得一个人最核心的素养里面包含着每个人都应该是善于奔跑,身体敏捷,善于奔跑,有耐力。身体的机敏度,爆发力,持续的运动能力非常重要。


其实,身体是我们一生的基础,身体是我们所有梦想的基础,身体也是我们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包括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活命的,能够更好的活的,能够挽救自己的一种素养。


明晰了如上所述,我依然要重审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在生命与学业之间,你该选择的,永远是前者。你能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就不会和孩子因学业焦虑,产生过大的冲突,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热门课程  #


▲扫码可试听



#  延伸阅读  #


好课 |让孩子说自己的话,99%的人都理解错了 

观点人性?体制?现实?我们选哪个?

推荐小话题里的大世界——从“文质说”引发的点滴思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