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书荐 | 哥大巨匠传世之作《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20 世纪 30 年代,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萌生了撰写一部西方文化史的念头,但被一位长者劝阻了。那位长者建议他把写作计划推迟到 80 岁之后。
这位年轻人听从了长者的意见,开始长达数十年的学习和积累,在 85 岁时着手撰写著作。 20 世纪结束的那一年,《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 年至今》(以下简称《从黎明到衰落》)一书出版。
这一年,不再年轻的雅克·巴尔赞已是93岁高龄。
而这本巨作,曾获《时代周刊》、《纽约客》、《泰晤士报》、《卫报》等欧美近百家权威媒体一致推荐。它考察了西方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潮、宗教、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科技发明、民俗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四场“真正的革命”为主线,详述其在思想与物质层面所带来的冲击,以及这些冲击如何塑造出我们今日所见的世界。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你了解“一颗宽广的心灵所创作出来的厚重之作”,一窥西方文化在百年流转中的历史转变。
“文艺复兴人”巴尔赞
30 岁构思,55 年酝酿,85 岁动笔,93 岁出版——为了《从黎明到衰落》,可以说,巴尔赞倾尽了毕生心血。
巴尔赞1907年生于法国,1920年随父抵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读历史与法律。毕业后曾留校任教,其学生包括“垮掉的一代”代表诗人艾伦·金斯堡。巴尔赞一生致力于推行大学通识教育,把欧洲的博雅文化传统引入了美国。他还积极参与美国的公共知识生活,是西方公认的“值得珍惜的知识分子”。
作为美国历史学家、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巴尔赞在众多领域建树颇丰,一生著作等身,出版了30余部著作,涉猎的内容包括历史学、哲学、科学、文学、音乐和艺术。他曾两度荣获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批评家金奖,也因博学多才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知识分子特有的禀赋,被誉为“文艺复兴人”。
“西方博雅传统的新杰作”
承载五百年文化的历史画卷
“在撰写此书期间,朋友和同事们常常问我花了多少时间准备。对此我只能回答:我的一生。”
《从黎明到衰落》一经推出就备受好评,成为畅销全球的文化史经典。在美国,连续 14 周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名列前茅;在亚洲,它入选了台湾诚品书店“年度之重量出版”和博客来书店“年度百大人文类畅销书”榜单。
本书与以往出色历史著述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涵盖的时间包括并延伸到了现在。巴尔赞认为,文化是一张由许多条线织成的网,没有哪条线是独立存在的,也没有哪条线存在一个确切的日期。
各章节的划分是在重新思考过去,辨别出了最清晰的格式后自然产生的。它们由四场大革命所框定:
宗教革命的第一个时期(1500—1660 年)围绕的问题是宗教中应当信什么;
君主制革命的第二个时期(1661—1789 年)主导问题是如何确定个人的地位和政府的模式;
自由革命的第三个时期(1790—1920 年)思考的是以何种方法来实现社会和经济平等;
社会革命时期是在讲述所有上述努力混合产生的后果。
作者认为,四场革命的目标和理想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如若不了解当时的情况之所以存在的道理,我们对现代思想和道德的理解就是不完整的。”
怎样不存偏见地讲述历史故事
在巴尔赞看来,历史学家的角色相当于讲历史故事的人。除了事件和趋势,故事讲述中更重要的元素是人物。
在这部书中,他把自己多年的发现串成一个连贯的故事,在其中既描述了已知人物的新特征,也介绍了原来湮没在历史中值得了解的人物。并且,他还对人们熟悉的观点,尤其是对关于历史来源的流行见解进行了重新评价。
“我没有从流于现行的偏见。”在争取达到历史学家超然和同情的努力中,巴尔赞一直遵循着自己制定的行为准则:发现自身的盲点就做到了“客观”,这是超然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避免贬低那些无法引起自己共鸣的东西,还应把他人经研究做出的判断宣告于世。
纽约大学历史教育教授戴安·拉维奇(Diane Ravitch)认为:这部书对过去五百年西方文化的评估内容相当精彩,是对抗当前浑浑噩噩消费主义的武器。上海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张闳更是高度肯定了巴尔赞和这部书的重要地位:通过他,或许可以找到重返现代文明源头的路径,重新回到那个属于但丁、路德、彼特拉克、达·芬奇、伊拉斯谟的文明“黎明”时分。
西方文化:未死还是方生?
何谓西方文化
当民族、宗教或文化的祖裔成了可以选择的东西,当想“寻根”的人可以随意地到任何地方去发掘,当传统和教义多如牛毛,是否意味着文化本身已经衰老,并且正在解体?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还需了解西方文化的肌理。巴尔赞认为:西方文化不是铁板一块,并非只有一种意义,而是在宗教、政治、艺术、道德、礼仪等方面一连串无尽的对立。
但大部分对立经过初次冲突后仍然留了下来。“谴责并不能使人摆脱他所憎恨的东西,正如罔顾过去也无法取消其产生的影响。”就拿街上听随身听的青年来说,意大利无线电技术发明家马可尼、随身听里音乐作曲者和这位青年的生活,本身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他是否意识到了这种关联,影响都是深刻存在着的。
西方文化的果实,比如人权、社会福利、机器,并不是像野草一样自己长成的,而是无数人辛勤培育的结果。这种持续不断的行为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是它们构成了所谓“文化”的实质。
失去向心力的西方文化
民族文化、公司文化、青少年文化和大众文化······人们已经提出了超过4000种有关文化的定义和分类,但巴尔赞对丰富且多元的文化是否能超脱日常的纷扰,清除狭隘的偏见还是存疑的。他认为:那些一时冲动建立的小型文化明显名不副实,它们体现的是前所未有的疏离倾向。
过去500年来,西方人为世界提供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思想和制度。西方文明博采众长,因其不同之见和独创性而兴旺发达,是不折不扣的杂烩文明,却有它特有的统一目的。而目前,这些目的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现后开始走向对立:在民族主义、个人主义、高雅艺术、严格的道德和宗教信仰这些问题上,都存在着支持和反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
通过争取各种权利来获得解放,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主题。然而,为了保护更多的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也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想要摆脱先进文化条条框框的渴望一次又一次复现,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了另一个平行主题:原始主义。它是宗教改革的一个主要动机,又通过对“高尚的野蛮人”的狂热崇拜再次出现。
激励着当下所有对立情绪的,是人们想要回归原始主义的冲动。这样的冲动,给停滞社会中人们采取行动的愿望提供了发泄的焦点。在每一个城镇、郡县或国家,政府为了公益所采取的举措很容易遭到抵制;一个项目无论多么合理,总有组织或临时拼凑的团体提出同样合理的反对理由。
人们以为摆脱现有的一切就可以拥抱新生事物,结果造成了对当下社会的普遍敌意。
生存还是毁灭
在巴尔赞看来,西方文化无疑是正在走向衰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真正消逝或完全毁灭,并不意味着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人们彻底丧失了精力、才能或道德观念。
正是因为生活中艺术的各种形式已经用尽、发展的各个阶段也已走完、制度的运作艰涩困难、造成的重复和失望让人难以忍受,所以人们充满着深深的忧虑和关切,躁动不安地反对着、汲汲以求地渴望着。
“模式间的竞争很少以完全的胜利告终,败者仍得以生存并斗争不止,对立方永远存在。”西方文化 500 年来始终繁荣似乎有点令人费解,但实际上并无矛盾之处。整体并不意味着一致,而特征和变化是相宜的。
即使西方文化的影响力正在减弱,但思想的力量却从未改变过。巴尔赞在本书序言的最后写道:“我们对历史特有的态度和我们引用历史作为论据的习惯,把事实变成了充满力量的思想。这种利用过去的做法,正可以追溯到宣示现代到来的年代。”
未死方生的西方文化如何面对未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