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忠范院士:携手共谋自信刊

肖鸣 , 安瑞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2-06-18

2020年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创刊70周年,我们特别策划了“我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系列访谈,邀请曾经关心指导或亲身参与“两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管理者、科学家、作者和读者等回顾期刊发展历史,同时展望未来,提出期望和要求。


使命历久弥坚,同心砥砺前行,“两刊”将以70年作为新起点,继往开来,实现更大飞跃。


刘忠范院士

刘忠范,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等职,是国际著名石墨烯专家。主要从事石墨烯等纳米碳材料研究,在石墨烯、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方法研究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和引领性的工作。2014年起,担任《科学通报》副主编。

值“两刊”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刘忠范院士,请他谈谈对“两刊”及中文科技期刊的看法。

办好中文刊,同道而相谋

您是如何成为《科学通报》副主编的? 您对编委职责的预期是怎样的?

刘忠范:我从2014年起,担任《科学通报》中文版首任材料科学副主编,并组建了材料科学编委会。我很喜欢办刊这件事,尤其对中文期刊的发展很感兴趣。我认为中文期刊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通报》正好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近些年,我辞掉了一些国外期刊的编委工作,只留下了两本国内期刊:《科学通报》和《物理化学学报》,希望能集中做好一两本刊的工作。几年来,在和编委会及编辑部的工作中,我越来越深切感受到大家在办刊理念等方面非常一致,同道而相谋。我和高福主编也因《科学通报》而结缘,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在2014年的第一次正副主编会议上,我与《科学通报》各学科副主编就编委会的组建达成了一致:编委应年轻化,学术水平高,对办好刊物有热情,肯投入时间和精力,切实肩负起审稿把关等职责。我在遴选材料学科编委时着重考虑了对办好中文期刊有理想、有信念,并且有责任心的科研工作者。我们的编委都是处在中国学术界第一方阵的一流学者,应当承担起用中文交流和传播中国最好学术成果的职责。这并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更广大的科研人员,为我国最广泛的科研群体提供通过中文了解中国学术现状的平台。中文科技期刊主编应该让既有学术水平又有热情和精力投入的人来做,主编、副主编与编委都应该为期刊做实事,各司其职。

2014年《科学通报》中文版正副主编会议

您认为现阶段中文期刊在科技传播中应起到什么作用?您如何看待中文科技期刊的作用和定位?

刘忠范: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研究队伍,但是当前对中文期刊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越来越多的优秀创新性科研成果用英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本土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优质稿源枯竭,在科学交流中被边缘化。只有回到学术期刊“传播”的初心,才有望打破这个怪圈。

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要及时、实时地报道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科学动态。中文期刊的角色定位与英文期刊完全不同,不能简单地用影响因子来评价,影响因子的高低不是判断论文质量的标准。中文科技期刊应该专注于向国人传播科学,成为展示本领域最新、最前沿研究进展的学术平台,而不是扩大国际影响力; 不是所有科研工作者都能熟练地阅读英语,也不是所有人都只愿意看英文期刊,我们的企业研发人员或许更重视中文期刊。另外,从文化传承层面上讲,中国人应该有用母语作为交流语言的优秀科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应该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保持期刊应有的学术水准,及时、准确地向最广泛的科研群体以及普通大众传播最前沿的学术信息,这是中文期刊的使命所在。中文科技期刊不需要与英文科技期刊去比较,它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您对《科学通报》的下一步发展有哪些建议?

刘忠范:对于学科最新动态的报道,一方面通过原创性研究论文来体现,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短小精悍的点评类文章来体现。一本期刊的载文量毕竟有限,这类点评栏目是对科学进展报道的有力补充,比如NatureScience 等国际综合性刊物都设置了点评类的栏目。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期刊,要重点报道中国学者的学术成就。因此,我建议《科学通报》也设置这类栏目,以亮点报道的形式介绍最新成果,这点非常重要。可以先从报道编委团队的最新成果开始,随着栏目影响力的扩大,让科研工作者通过这些栏目更加了解本领域的发展,慢慢让大家形成一种习惯,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在国内让大家知道。这对自己的工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也是办刊人的责任。对于期刊来说,这也是吸引稿源、与科研工作者建立联系很好的方式。

从2019年开始,在我的建议下,也是从我自己带头做起,《科学通报》设置了“亮点述评”等栏目。从刚开始报道材料、化学领域的成果为主,逐渐扩展到物理、生命、地球科学等各学科,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这些栏目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尝试的地方。比如,设置消息类版块,介绍人物、团队、科学界重要事件、科技政策解读等,增加期刊的信息量,可以尝试做成科学家的高端科普平台。同时,也需要注意把握好科普与科学的“度”,不能过度强调科普,否则刊物性质就变了; 也不能过度强调科学,而不重视科普。我们还要充分调动编委会的积极性,让编委为期刊出谋划策,其实大家有很多想法,可做的事情很多。只要大家目标明确,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办好期刊。

《科学通报》化学、材料科学2018年编委会会议

静下心来,追求真正有用的东西

作为石墨烯领域的领军人物,您的团队不仅在石墨烯的制备和杀手锏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而且您还是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的创办者。能谈谈您在科研工作和创办BGI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吗?

刘忠范:我的体会是,要做点真正有用的东西,或者上书架,或者上货架。真正对科学有用的东西,是能够留在科学史上,写在教科书里的。而真正对产业有用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实用性技术,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浴火重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顶天”很难,“立地”更难。

我在2008年下定决心进入石墨烯领域,到现在从事石墨烯研究已经10余年。前5年,我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发展石墨烯材料制备技术,并探索其应用领域,发表了很多不错的所谓高档次文章,逐渐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但是,大约从2013年开始,我感到尽管发了不少文章,但缺少真正的成就感。经过认真思考,我决心在推进石墨烯材料的产业化方面做些事情,于是踏上了充满挑战的新征程。从2008年起,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的团队在石墨烯材料制备和杀手锏级应用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比如超洁净石墨烯制备技术、超级石墨烯玻璃、烯碳光纤等,正是这些突破性成果催生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BGI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目前人员规模已达260人,拥有3个核心研究部、石墨烯装备研发中心、热管理技术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以及石墨烯薄膜生产示范中心,还拥有近10个企业研发代工中心、4个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和3个特种领域联合实验室。未来10年,BGI研究人员规模计划达到800~1000人。我对BGI的未来充满信心! 对下一个10年,我充满期待,绝非几篇文章的产出,而必将是一个新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聚焦“唯帽子”问题。对于当前的评价体系,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刘忠范:目前中国人才评价机制体系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之前我提到过的一个典型的现象:“戴上帽子”、“拔出萝卜”,然后“看母鸡下蛋”。名目繁多的帽子是科技界浮躁的重要诱因,而“双肩挑”、“多肩挑”等“拔萝卜”现象导致科学家们很难心无旁骛地钻研业务,更无暇“坐冷板凳”,频繁的检查、评价和评比评估很难让科学家们静下心来,追求真正有用的东西。其实,就像“母鸡下蛋”,我们要做的是搭好合适的“窝”后就不要一直盯着,耐心等“鸡”有了“鸡蛋”,再帮助它把“鸡蛋”孵出来。另外,应尽量减少政府主导的各类奖励评估,让这些评选回归学术。我们也一直在呼吁,要“精简人才帽子,完善和改进人才评价体系”,“以人为本,摒弃传统人才观,切实推进创新型文化环境建设”等。欣喜的是,这些建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看到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举措不断出台、落地,相信科研评价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与其中,有所贡献,这就是我的成就感

值此“两刊”创刊70周年之际,您对“两刊”有哪些期望和寄语?

刘忠范:《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是特别重要的中国期刊,“两刊”创刊70年是大日子。借70周年的机会,“两刊”应认真思考梳理定位,只有明确了定位,才能办好期刊,这点特别重要。

对于期刊的发展,现在是很好的机遇。一方面有国家的支持和资源的投入; 另一方面有一批像我和高福主编一样的科学家的共识和共鸣:办好中国期刊很重要,办好中文期刊更重要。随着各种评价机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国产期刊和中文期刊的办刊中来。期刊是靠编辑去办,靠学者去办,需要办刊人和学者一起努力,大家达成共识后,才能劲儿往一起使,这几点也非常重要。对于“两刊”的未来,我充满期待,我愿意尽我的一份力量,参与到办刊中,这是我很感兴趣的事情。期望将来中文期刊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那一天,我也能说我曾经参与其中,有所贡献,这就是我的成就感。

2017年8月,在科学出版社贝子弘旿府召开《科学通报》全体编委会期间,我即兴作词一首,在此我想再次与大家分享、共勉。

梦江南

贝子府,

论道点群贤。

吾辈当圆文化梦,

携手共谋自信刊。

重整旧河山。


 

“我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系列访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