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 本书,20 个国家的故事,十几个学者,帮我们了解国家的转型:南非篇

2017-11-12 曾梦龙 好奇心日报

为什么要做这个系列

一年以前,我们曾经提出一个问题:“这个社会,对年轻人太好了吗”?

它至少有两个维度值得进一步探究:除了物质主义,未来属于年轻人的这个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如何被构建的?如果传承给年轻人的是一个乌七八糟的社会:价值观混乱、缺乏信任和尊重、犬儒主义泛滥、暴戾、愚昧、不知好歹……如果人类积淀的文明被漠视,那么,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认为这是“对年轻人的好”。

另一个维度是现在看似乎理所当然,但实际上会越来越引起担忧的问题:未来的公正体系如何建立或维持?其实它就是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在《我们的孩子》中提出的:人们普遍相信,“政治不平等比经济不平等更可怕”“代际之间的不平等比特定一代人以内的不平等更恶劣”;它也是威尔逊在 100 年前所面对的:如何在治理正在工业化的社会时,找出一个能让社会中所有人都同时受益的办法?

对于年轻一代未来所身处的世界,与工业化社会中利益重新分配、公正平等的社会真正形成相关。


我们就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出发的。

不可避免,它会遭遇转型这个概念。我们探讨的所谓转型,也是探讨我们的未来,如今和未来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在中国的语境中,它可能用另一种语言体系来表达,比如“共同富裕”之路,比如对阶层分化、固化等各种问题的担忧和解决之道。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个所有人,包括主事者,都没打算回避的问题。

《好奇心日报》邀请了十几位学者、用十几篇文章来探讨“转型”这个大话题。我们希望,它们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更为重要的是,每篇文章后都会有一个关于国家转型的推荐书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方便你进一步阅读和思考。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说:“人类最大的难题,是实现一个能够主持普遍正义的公民社会。”《好奇心日报》一如既往地相信这些报道有助于我们每个关心未来的年轻人进一步的思考。毕竟,我们面临的问题如此之大,它值得我们为此动些脑筋。


康德,来自:维基百科


以下是我们的第四篇,探讨的是南非的转型。

世人都知道纳尔逊·曼德拉。如果对当年每天都有的国际新闻还有印象的话,可能会想起有一个已经有点陌生的名字,叫德克勒克;如果是个多多少少熟悉国际政治的人,会记得有一个图图大主教(很可能还是因为他的名字)。

可能也就仅此而已了。人们更容易记住最后典礼上的那个人,所有荣誉都会环绕在曼德拉头上——他当然受之无愧。但是没有多少人了解——即使了解可能也会忽视——曼德拉背后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赢得权利经历了将近 80 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有 1960 年代就得到诺贝尔和平奖的卢图利,有死于狱中的史蒂夫·比科……这一段历史很长,要知道引起世界天翻地覆变化的俄罗斯十月革命,距今也不过才 100 年。

关于南非的故事,简单点说,应该从 1990 年曼德拉被释放前后讲起:

在此之前,南非由荷裔的阿非利卡白人统治近百年,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即使在二战后殖民地独立运动期间也不为所动;在此之后,从 1989 年德克勒克当选总统开始,他重启了前任博塔的自由化改革,并最终与南非的非国大、南非共产党(简称“南非共”)一起完成了南非的转型——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启动制宪谈判、民主转型。1994 年,南非举行首次不分种族大选,非国大、南非共产党和南非工会大会的联盟收获 62.65% 选票取胜。纳尔逊·曼德拉当选首任黑人总统。标志着南非实行 300 多年的种族隔离制度正式结束,民主、平等的新南非正式诞生。

曼德拉,来自:维基百科

南非的转型故事值得深说,一是时间漫长,经历各种历史事件之后而终于时机成熟,被人视作“第三波”民主化转型的一个标本——所谓时机成熟,无非是巨大的经济推动力:黑人身份的产业工人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中产阶级兴起,顺势于民主浪潮的亢进,完成 300 年巨变;二是转型之后效果众说纷纭,它现在为人所诟病,与 20 年前经济在民主化背后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样,并非民主或黑人当政者出错,而更多是“全球化转型”过程中优势地位丧失。如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秦晖所言:“南非转型本身的正面意义(不是什么抽象的‘价值’,而是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实)远大于转型危机的负面。对这些‘负面’的形成机制分析也表明它们,至少是它们中的许多与其说是民主化的‘不良后果’,毋宁说是旧制度的后遗症。”

当然,更多的唏嘘还在于,南非故事总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悲剧现实:一方面,人们总是在漫长的争取权益过程当中,轻易地丧失信心,如非国大这样前仆后继不舍于使命,又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的组织,不多——大多数人最终输给时间;另一方面,在眼前利益受损的时候,最先被怪罪被质疑的又总是变化本身——这里还是隐含着一个时间问题。

杨立华

我们的受访者是杨立华。1991 年,曼德拉出狱后的第二年,她第一次到南非,“看解除党禁以后,解放组织回来以后怎么做,有什么打算”。那时白人专制痕迹在南非还很浓厚。她最近一次去南非是在两年前参加中非合作论坛智库会,和一些老朋友聊聊后,他们都对非国大的未来“忧心忡忡”。杨立华研究南非 40 余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南非研究中心前主任。她的这篇访谈,不仅探讨 20 多年前南非如何成功完成了政治转型,也讨论了如今南非面临严峻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方面的难题。

在她看来,南非的转型,一是有内在的根据。它的转型是必须要解决社会发展的哪些障碍,必须要解决哪些矛盾,才能往前走。对这些问题,大家有共识。另外呢,它做出了一个照顾各方利益的制度性安排,以及社会和解的机制,包括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等等。这些都是很不得了的,最后也都起了作用。

而回看南非这 23 年的转型历史,杨立华向《好奇心日报》感慨道:“要学会妥协,谈判。包括世界其他地方,也要谋求一个和解共存的道路吧。因为你靠其他强力、暴力的手段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南非给大家的启示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谈判的。”

实行 300 多年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为什么在 1990 年代发生了转型?

南非在 1994 年之前,实际上是一个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国家。它实行的一个制度——对占人口 75% 到 80% 的所谓有色人种,剥夺他们最基本的发展权利、基本的人权,所以它是一个排他性的、以国家制度来实行种族压迫的结构。

黑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不仅仅是 1990 年代很短的一段时间,它实际上是一个持续 300 多年的抗争。特别是在 20 世纪初,非国大成立,建立一个南非各个部族领导人共同支持的民族解放运动。

1948 年,南非国民党上台以后,种族主义制度更加严酷。他们有一种幻觉,希望通过国家的力量,行政和军事暴力的手段剥夺非洲人在南非存在的权利,剥夺他们的南非国籍,然后把他们都驱赶到占南非领土 13% 的所谓黑人家园里头去。这是一个违背人口绝大多数意愿和利益的反人道制度。

不仅仅是南非人民,不光是非洲人、有色人、印度人,还有白人当中的进步人士和团体,也是反对这个制度的,一直在争取能够铲除、废除这个制度。所以它是一个历史的进程。

大家最后的结论,都是说南非是和平过渡。但前几十年,甚至 100 年,暴力一直存在的,叫做 state violence (国家暴力)。它是国家的暴力来压制非洲人。

南非,来自:flickr

南非人的斗争不仅得到非洲国家支持,在国际上也非常敏感:这是一个道义问题、基本人权问题。南非有 4 个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是非国大 1960 年代初的主席艾伯特·卢图利(Albert Lutuli)大酋长,后来图图主教,再后来 1993 年是曼德拉和德克勒克。这说明它的斗争是受到世界关注的。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铲除种族隔离制度,这个是大家公认的,共识吧。

另外,任何的变革不是靠理念能变的,它是有物质的力量。南非从 1960 年代初,非国大、泛非大(全称为“阿扎尼亚泛非主义者大会”,是南非的黑人民族主义政党。)、南非共被取缔,被宣布为非法,最后都流亡国外以后。虽然在政治上,国内都把这些组织赶出去了,但国内经济发展是跨越不过去占人口多数的非洲人。随着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在 1970 年代、 1980 年代,黑人产业工人增长得非常迅速。他不是像矿工那样,都是季节性的,或者是短期的合同工。制造业工人是长期的,永久性的城市居民。它成了一个产业工人队伍。所以在 1980 年代中期,反对博塔(Pieter Willem Botha)政府的镇压,掀起了 100 多万人、几十万人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学生罢课。

而且为什么我强调黑人工人的力量?因为它是南非经济得以发展、南非资本家能够取得利润的基本条件。资本和劳动两个方面。那么,南非劳工通过这么些年的发展,非常的有组织,而且和白人政府、白人资本家集体讨价还价,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所以直到现在为止,南非工会运动也是国家发展当中最强的一支力量。到 1980 年代中期以后,白人资本家也提出让政府废除一些限制黑人迁徙就业的法律,使得他们的经济能够运转起来。

卢图利,来自:维基百科

另外,当时国际上对南非的制裁也越来越严厉。 1980 年代的时候,掀起世界范围的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支持南非民族主义运动和反种族主义的民主运动。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它变革的一个基本动力,是它国内力量对比的变化。

我们在 1980 年代后期,做了一个研究,就是说南部非洲通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逐渐的黑人多数力量,朝着黑人多数有力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结论。后来的事实证明,也确实这样。它已经达到什么程度?就是你白人种族主义已经统治不下去了。那么,它必须要改。这个改,不光是我刚才说的黑人工人运动、解放运动施加的压力,还有白人内部,包括掌权的,国民党的阿非利卡人( Afrikaaner),荷兰裔白人内部的一些精英、知识分子和资本家。他们都在思辨,都在想怎么寻找未来的出路?能不能跟黑人多数抗下去?大家都认为,趁现在还能争取到比较多的利益,那不如就开始谈判了。

它是一个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所以,南非的变革不是谁想出来的,也不是国际上能够炮制的,它是一个社会本身发展进程中,力量对比变化以及达成政治共识,寻找一个共存的发展道路的结果。它是一个很自然的、合理的这样一个进程。

南非不是一下子就到了曼德拉和德克勒克时代,漫长的 100 年中发生了什么?

有几个人值得关注。

非国大 1960 年代之后长期在奥利弗·坦博(Oliver Tambo)主席领导下,他是一个非常有组织能力、清醒的战略家,而且能团结不同的人群。同时在国际上争取支持,训练他的游击战士。到 1980 年代末,非国大和国际上的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是多于南非政府的。南非政府只有 24 个。对非国大内部来说,在那么艰苦,没有基地的情况下,流亡在欧美、苏联东欧,怎么形成一个统一的意志?主要依赖于坦博的威望,即使后期中风不能继续工作,他依旧担任这个职务。

在坦博之前,非国大主席是卢图利(Lutuli),他是祖鲁族的大酋长,卢图利没有出国,被南非白人政府软禁在家里。他倡导和平主义,像甘地那样。这一点与曼德拉主张不同,曼德拉认为你已经没有合法存在的条件了,所以必须采取其他的斗争方式。

奥利弗·坦博,来自:维基百科

曼德拉当然有他的个人威望, 1960 年代初,因为叛国罪被审判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被关在罗本岛之后,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政治犯。

1970 年代末、 1980 年代初的时候,有国际影响力的还有史蒂夫·比科(Steve Biko)。当时一部叫《呼唤自由》(Cry Freedom)的电影,就是以他为背景拍的。比科提出黑人应该自治,应该自尊、觉醒,叫“黑人觉醒运动”(Black Consciousness Movement),所以他觉得非洲人首先应该觉醒,摆脱这种屈辱的地位,应该自己站起来。南非当局最后把他关到监狱里头,摧残死了。

南非转型是一个广泛参与的、各个阶段都是有领袖人物推动。为什么比科这么有影响?非国大、泛非大都流亡到国外去了,国内的青年运动、知识分子,还有工人运动只有靠他了。

那个和曼德拉共同获得诺奖的德克勒克,为南非的转型做了什么准备?

南非转型的偶然因素就是德克勒克上台,以前博塔是很强硬的,他原来是国防部长,在任时以反共的名义把南非变成了一个警察国家。南非白人当局的镇压已经到了登峰造极。报纸经常开天窗,就是因为哪个消息他认为不能容忍,让你报纸开天窗印出来。到了 1980 年代末的时候,随便是个人,就给你扣一个共产主义的帽子,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恐怖、专制的政权,这是它必然走不下去的原因。

德克勒克在白人阵营和政府中持开明态度,能够争取到共识,愿意为这个变革一块儿努力。这很不容易。

其实白人右翼从自己的生存发展角度出发,也愿意努力。 1991 年我去南非,专门到他们白人右翼的基地跟他们聊,你们的底线是什么?他说底线就是要一个自治。我说是不是分裂出去?他说是在统一的南非下面。

博塔,来自:gettyimages

这一下子我就知道他们的底线了,都是现实主义的。因为你分裂往哪儿分啊,而且你分裂出去,南非所有的利益你都没有了。那么富的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基础设施那么好。这些人到欧洲去,都没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好多人去了以后,后来都回到南非。你像在南非,那么便宜就可以雇个保姆,家里三四个保姆,什么花工、抱孩子的、做饭的。包括津巴布韦的白人,也都适应不了欧洲的生活,所以这些人为了他的将来在这儿继续生活下去,也不得不让步。这也是白人右翼没有搞这种大流血。当然后来 1993 年有过这么几起。但是总的来说,都接受了和解共存这个办法。

德克勒克应该说比较明智的,他使白人认识到如果谈判,是对他们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把利益讲清楚,叫“不适应,就灭亡”,就是说你必须改,改的过程中,你通过和平谈判,大家能够取得一个和解,各方的合法利益得到照顾。这样达成 1993 年的临时宪法以及 1996 年的最终宪法,都是本着这样一个精神——他要承认各个族群的权利。

新南非成立以后,不光是承认非洲人、黑人族群的权利,也承认白人的。白人有英裔和荷兰裔两个族群。其中右翼比较多的是 Afrikaner,荷兰裔的白人。它的人数始终超过英裔白人,它占 60% 左右,英裔是 40% 左右。所以 1910 年,英属南非联邦成立以后,不管英裔怎样得到英国的支持,只要投票,就是 Afrikaner 的政党占多数。

德克勒克,来自:维基百科

这些荷兰裔的白人脱离荷兰已经几个世纪了,很多人也不可能像英裔一样保留双重国籍,或者回到母国去。这些人都已经本土化了。而且大部分最初来南非都是布尔人(Boer),就是 farmer,农民,到这儿来种地,给来往船只提供补给。这些人只能在南非生存。他就是 Afrikaner。他就是非洲人。

1991 年我去南非,当时右翼还是很凶的,把南非共总书记 Chris Hani 枪杀了。当时的形势一触即发,但是当时非国大曼德拉首先站出来说,一定要看清大局,从这个出发来争取变革。南非政府就是承认多样性。 Afrikaner 右翼要求自治。南非在宪法里有规定,在一个统一南非的前提下,可以探讨自治问题,所以它是一个很包容的,承认多样性的制度。这样的话就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办法?它就是因为虽然最后你迫使白人和谈,但是他没有投降。你是迫和,不是迫降。所以你得对他合法的利益要求给予承认。然后让他在南非共存,共享变革的结果。

南非转型成功关键在于制定了一个完善的各个社群都尊重的宪法

南非的转型是从曼德拉释放后的 1991 年底开始,它有两年多的时间是制宪谈判。谈各种利益,大家讨价还价,陈述他们的主张。其中还包括一些流血冲突。到 1993 年底,最后大部分,参与谈判的 20 几个政党都认为过渡宪法可以接受,基本上是涵盖了一个大家合法的利益,都接受这个临时宪法。但其中有一些过渡性的安排,所以形成最终宪法要等到 1994 年新南非议会政府成立以后,它又有一个 2 年的制宪谈判,然后 1996 年通过了南非宪法。那个就确定了。

这个转型,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南非是自主的转型。因为很多非洲国家都是殖民宗主国在那儿安排一个过渡,各种各样的利益安排,但南非完全是自己各派来讨论的。所以它到 1996 年,最终新南非宪法公布了以后,它这个制度格局就定在那儿了。它是一个相对而言,甚至比某些欧洲国家,非常完善的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包括政治权力的分配、公民的基本人权。你看看它的宪法里,规定得非常(清楚)。包括性取向的自由,它都写到宪法里头。很多国家都没写进去。所以欧洲和美国的评论也都认为它是一个非常民主、非常成功、非常好的宪法。

电影《哭喊自由》海报,来自:豆瓣

有了这个宪法以后,到现在为止,它事事都要按照宪法做,比如政府部门要推行个什么东西,它必须根据宪法第几条第几款的规定,再根据其他相关的法律,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它是一个非常法治的国家,包括现在这些出了一些治安的案子,最后都要交法院去裁决的,法院做出一个 裁决,你就得按照这个做。包括非国大组织内部有一些争议,比如对到底可不可以召开代表大会,区域的、省的,两派争得不得了,最后去诉诸法院,让法院来判决。根据非国大的章程,根据南非的政党法,那么法院给你一个判决。所以它是一个不能超越宪法、不能超越法律的制度。这个是很重要的,是它的一个特点,也是后来尽管有乱子,但它不是崩盘,不会出现天下大乱,有一定之规的。包括对祖马(Zuma)的一些指控,他个人的一些辩护,不能说我说了算,你不同意这个,最后要提出上诉。总统也要这样。

这就是一个法治国家基本的要素。包括它政府的权力的制衡,各层的监督,都有规定。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解决真正的问题:如何实现财富机会上的平等

利益和利益的分配是所有问题最终极的那个。

先是收入问题。这个收入里边一个财产收入,一个工资收入,另外就是社会福利和救助。南非的财产收入差距悬殊的纠正是通过黑人扶持计划,让黑人企业家能够得到扶持,有一定的产权,一定的参与经济的权利,不断地提升黑人在经济中的比例,让他在财产总的构成当中能够提高比例。一个明显的效果,就是南非的黑人中产阶级已经有 300 多万。

这是一部分,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他的大部分生活来源,一是靠工资,就业。南非过去是把占人口 75% 的黑人都赶到黑人家园去,你在白人区有临时通行证,可以待一天,待两天,或者有一个短期的雇佣关系。但是你的家在黑人家园。

我去过曼德拉的故乡,叫特兰斯凯黑人家园,东开普的,人口密度非常大,山坡上那些小房子。你想想这些本来祖祖辈辈都在白人区搞农业搞手工业,后来大规模被驱赶出去。每个非洲人必须都得带着通行证,上面得有你在白人区雇主的签名,所以南非黑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生活在种族隔离制度下,都有人被抓监狱去。因为你不知道哪一点违反他的规定。

史蒂夫·比科,来自:businesslive

1994 年以后,宪法承认了保障公民的迁徙和就业自由,所以警察不能把黑人挡到白人区外头,城市外头。所以很多劳动力就开始到城市里来了,就业压力非常大。南非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每年创造就业大概 50 万到 60 万。这什么概念?中国每年 1200 万上下吧。按万人创造就业机会,南非并不低于中国。

南非的土地被白人占了,黑人进城之后回不到农村,因为没有土地缓冲,所以他的压力非常大非常重。

还有一个就是社会救助。南非做的有些值得称道,又有很多争议的做法。从 1994 年开始,新南非实行了一个全民覆盖的社会救助政策。非国大有原因这么做,因为他流亡的人员回来,没有工作没地方住,还有国内这么多黑人,什么谋生手段都没有,所以新政府必须承担他们基本的生存所需。

政府社会救助这一块覆盖面很大,包括原来规定是 65 岁,现在 60 岁以上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家庭抚养孩子有困难的,残疾人,上学的儿童,提供免费午餐等等,它是一个覆盖面很大的社会救助政策,一个托底的政策。你的改革不能让最穷的人民不聊生。当然现在近几年,南非财政有些困难,有不少的议论,说它能不能可持续。但它不会改的,这一改,天下大乱。

西里尔·拉马福萨,来自:维基百科

土地问题分了两步,一部分叫土地追溯,就是说你可以提供 1913 年以后,本来属于你的这块地,被白人无偿地非法地占有了。你提供历史的资料,然后有一个土地追溯法庭,它 97% 的申诉都已经做完了。这个比较好办,因为你可以提供历史上的资料。比如南非有个最大的国家公园——克鲁格国家公园。那里有一块地,就是黑人部落的。最后他提出来,这块地有我的一部分。最后法院判给他了,这个部落就 OK 了。克鲁格国家公园的收入就按照比例分给他了。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就是土地改革,土改规定的原则一是政府补贴。第二个是愿买愿卖。这个就费劲了。当然之后它有相关追加的法律补充。比如说你多年废用的土地,必须交出来卖。好多白人农场不光是种地,它开成了狩猎区。这个土地改革进程比较慢。有些黑人也反对,说干脆像津巴布韦那样,全收回来得了。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还是不能乱。

它原来的法律基础起到了一个基本的保障作用,对于这个制度正常平稳地运行。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在发展的,当时制定宪法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利益的变化。现在有了这些变化,怎么来修订法律?我刚说的 Cyril Ramaphosa (西里尔·拉马福萨),他就说不能以现在的宪法限制修订相关的法律。这样你才能够与时俱进。其中包括土地问题怎么更合理?政府怎么加大力度?愿买愿卖的原则必须加以限制,怎么改?等等。这些都是修订案,必须得修。有新的形式和利益结构后,它是要变的。哪个国家的制度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和解有多重要?真相委员会做了什么?

种族隔离这么多年,又经历过双方漫长的暴力相向的时间。如何实现和解,和解的前提又是什么,这是一个考验。

原则上是说,你得说清楚,坦白交代以后,给你宽恕。就这么一个做法。不仅仅是对白人警察,白人政府,还有黑人的一些解放组织的成员,不管是杀人的,暴行的情况,你也得说明:它是一个政治行为,还是有你个人滥杀无辜的行为?你必须讲清楚。

这是个创举。所以最后不管是非洲国家,欧洲一些国家也在用  TRC (真相和解委员会,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因为南非是一个很不容易和解的国度和社会。随时要想打仗,随时就可以爆发。

图图,来自:flickr

但是它能够稳定住,用和解最大的愿望来克服掉个人心理上的复仇和报复。图图是主持这个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工作,好多黑人去控诉,种族隔离这么多年,遭受这么多苦难,最后你白人警察交代了,我原谅你。图图也是非常感动,这么好的南非人民。所以南非这个制度挺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

(其他国家确实也借鉴了,后来全球大概有 30 个左右的国家都学习南非采用了真相和解委员会。他们对历史的态度都是要坦白,真诚地面对过去的历史。而且他不仅是白人警察需要反思,非国大自己也要反思过去自己错误的行为。)

对,都得去说。这就是公平。一个公平的制度。

相比其他国家转型后的民主危机甚至崩溃,为什么南非能实现平稳转型?

南非的转型,一是有内在的根据,它的转型是必须要解决社会发展的哪些障碍,必须要解决哪些矛盾,才能往前走。对这些问题,大家有共识。另外呢,它做出了一个照顾各方利益的制度性安排,以及社会和解的机制。包括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等等。这些都是很不得了的。因为都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这些东西最后也都起了作用。

所以,它是一个自主的转型。我为什么说它是自主?因为它在变革之前充分地讨论了,充分地讨价还价了,充分地摆明利益,然后做出安排。它不是空头,是在宪法里对你的利益做出安排的。不是剥夺你。所以后来一步一步推进,你也没法说,宪法里这样规定了。

当然不光是黑人的智慧,也包括白人。法律界这些,都是很专业的人,不是那种大老粗来掌权的。非国大当中有不少律师,不少学法律的,后来都起了很多作用,包括在罗本岛监狱,泛非大那个年轻人(出狱后当选泛非大副主席),也是修了法律学位,后来他也是宪法委员会的大法官之一。所以南非在管理人才方面在非洲也是数得上的。

曼德拉,来自:维基百科

南非能实现平稳转型,主要是利益。你各方的利益得不到保证,他就要闹。他不会出于别的原因。他现在叫的那些宗教、族群都是旗帜,打的旗号,最后的利益是要资源,要经济控制能力,甚至要土地,所以它是一个利益之争。

转型转型,匆匆忙忙转了型,就跟颜色革命似的,哗啦,颜色是变了,但里面根本的矛盾没变,所以它必然乱。你要是大家充分地认识到有什么矛盾。那些矛盾能不能解决?如果解决的话,什么方法解决?大家是不是认同这东西?

南非那是多少轮的谈判?!一会儿这个党退出,对这点不同意;一会儿那个党退出,对那点不同意。最后两三年,一点点谈下去。大家都说这可以,就这么着。而且他通过政府的力量,都是把这些都落实了。不是光有法挂在那儿,作为诱饵,作为招牌,他是要按照那个做的。每一个委员会都有相关的专门法。比如规定真相和解委员会多少年的年限。你要是解决什么问题。多少时间要给我议会提交一个报告。这些都是细细的事情,都是在做的。

巴林,来自:维基百科

所以,它是一个很细的活。它不是颜色革命那样,忽悠大旗一挥就完了,就把政权弄下去。那些是没有基础,没有章法的变革,肯定乱。你有内在的基础,有它的章法,而且有行政执行的能力。它是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但是,任何的社会都有新矛盾。包括中国在内也一样。不断不断地来纠正。

后来,非国大现在的副总统,叫 Cyril Ramaphosa 。他是制宪委员会的主席。记者问他谈判得怎么样?他说谈判就是谈判。要利益,要交换。后来英国还请了 Cyril Ramaphosa 到北爱尔兰去,帮助英国人调解北爱尔兰的政治冲突。你说国际影响,前些年是很明显的。大家都觉得南非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所以那段时间,包括现在,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南非人也不少。

23 年,转型成功了吗?

一个国家的发展,社会的不断变化,它是分阶段的,你不能以现在的治安问题或者非国大的执政能力下降来否定 1994 年以后的平稳过渡。1994 年一直到姆贝基,2007 年,差不多 10 多年。这个过程还是比较稳的,南非人享受到了,包括他的经济也得益匪浅,国际市场对南非开放,它的贸易和投资,各个方面都比以前白人统治时期好。

有人说,新南非的经济不如白人时期的经济,但实际上 1980 年代中期以后,南非白人经济是负增长,非国大上台这几十年,一点点在还白人政府时期的债,最后基本平衡了。1980 年代那段时间,外国撤资,然后不给它贷款,它的经济处于一个很困难的局面,白人经济界才呼吁政府变革。

所谓转型,它是一个制度性的变革。以前从一个排斥、剥夺占人口多数非洲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变到一个不分种族、不分族群、不分男女、大家都平等这样一个制度。当然政治上容易做到,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它要一个过程。有一个滞后的过程。当然它也出现很多,现在好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是它是一个根本性的制度变革。

它实现了政治制度根本性的变革,这是肯定的。原来非洲人都没有投票权。你有诺贝尔和平奖没用,你没有投票权。所以后来穷人,黑人翻身做主人了。

姆贝基,来自:维基百科

南非转型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人类历史上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因为其他国家还有种族主义的法令,但它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已经没有了。纳米比亚以前也是南非白人统治,也是种族隔离。津巴布韦以前也是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从1980 年代、1990 年代,南部非洲这三个国家,特别是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以后,那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里程碑。这是意义。这是南非黑人做出努力,国际社会支持的结果。正义得到伸张。

还有就是刚才说的 TRC,以及一些和解共存的做法。它对国际社会也是有借鉴作用。而且南非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由于它的参与,很多非洲的声音得以在国际上发声。新南非那段时间是国际宠儿,联合国有很多机构,都是南非人去当主席,当秘书长什么的。然后很多国际会议都在南非开。

不光是对南非的影响,是对非洲的影响,带动大家关心非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近几年,非洲其他国家的群体崛起,南非已经被这个潮流落到后头了。那些原来 10%,现在 6% 到 7% 的增长的国家,都是穷国,资源穷国,但是很有章法地发展本国经济的做法。像埃塞俄比亚穷人这么多,也是按照它的发展规划在做。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西非的尼日利亚,虽然乱,但它的经济体量,民族资本雄厚的程度,不低于南非。这些都是群体崛起的状态。所以南非迟迟不解决它政治上不确定的问题,就会被甩到后头。

高失业率、高犯罪率、经济衰退不仅是政府治理问题,也与全球化转型相关

1997 年以后,非国大内部,祖马和姆贝基有一些权力斗争。姆贝基任期还剩一年多,非国大开会,就把他召回了(提前卸任总统)。后来他的副总统补上去,当总统一年。所以那一段时间以后,内斗这一块,比较厉害,失去了民心。祖马不太检点,说实话,贪污的量并不大,跟中国这些多少亿多少亿。他在家乡修他的房子,然后为了安全起见,加固了什么什么,花了 200 多万兰特,最后祖玛说,我还这笔钱。反正他是一个在监督下,没有什么可以藏得住的。至少能揭发出来。因为它财政制度比较健全成熟,所以你要说问题,也不是太大。反正财政部,储备银行这些监管都比较到位。

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印度人的家族想通过祖马的儿子搞好关系,控制南非的经济,甚至插手南非内阁任命,现在不就是在审这个大案子?其中牵涉了一些国际上的评级公司,信贷公司,收买之类的。所以它是有这些问题,很快就能揭发出来。监督体系比较到位。关键是他现在,干活的人不给力。当然中国这种制度,可以有一个政党的力量来推动,但非国大不是那种方式,只能通过在议会提交议案。祖马对于财政部长的任命,三番两次地在那儿折腾,对于这个信心有很大影响,也引起了非国大内部很严重的分歧,要求祖玛下台。议会要给他一个不信任案。

近几年, 2009 年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政府治理出现一些问题。你执政执了 23 年,它的利益固化很明显,长期在执政的地位,有些内部权力、利益的争夺很明显,包括大的国有企业高管的任命,财政部掌握在谁手里。去年不是连续地更换财政部长?所以它是这么一个问题。

雅各布·祖马(Jacob Zuma),来自:维基百科

现在为什么经济老起不来?实际上是一个信心缺乏的问题。不确定因素在这儿摆着,大家都等着今年 12 月非国大的主席改选,才能确定怎么样。因为南非资本家、商界就是等着看,谁也不敢确定选举的结果。到底投不投资,都处于观望。南非现在的资本流入都低于资本流出。所以国内的投资者在观望,国外的投资者更是火上浇油,给你降低这个等级,降低那个等级。实际上南非的投资环境、法律体系制度的完善程度应该说在非洲,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可以数得上的。

但现在就是一个治理能力问题,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怎么能够控制?怎么能保持平衡?怎么能够继续稳定发展?因为非国大面临 2019 年大选,如果得票率不能超过 50%,那就麻烦了,就会出现问题了。所以大家都是担心,今年来了几拨南非学者,我和他们聊天,大家都在等着看 12 月份的结果。所以这种在人的心里就有不确定的因素。政治的不稳定就影响经济发展。它主要是影响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纠缠在这些问题上,肯定政府的运行受到了影响。

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2013 年,中国人均 GDP(7077.77 美元)首次超过了南非(6876.95 美元)。而南非从 2011 年(8049.95 美元)开始,人均 GDP 就一直在下滑(2016 年的数据为 5273.59 美元)。

这个现象其实也要从全球分工说起。从 2012 年以后,这 5 年是什么问题?一个是亚洲这些新兴大国经济增长放缓。南非的经济结构还是改造得慢。因为它长期吃矿业这一块,都很舒服了,不怎么迫切去调整。所以矿产品或者大宗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一下跌,它一下子哗啦啦,收入差很多。兰特对美元的贬值也很厉害。它的收入跟美元比,因为汇率变了。但兰特的实际值并没有降得那么厉害。就跟你挣人民币,在汇率下降的时候,挣多少美元肯定不一样,也不能反映完全的状况。它这几年就是投资信心不足,都在观望。

另外,我前年去的时候,我和他们说,南非对于区域一体化,必须要真心实意地弄。你想,国际市场上的争夺是一方面,但是你区域南部非洲的市场,应该大家共同发展。步子迈得比较慢,现在都赶不上东非了。东非现在区域一体化都有实质性的内容。南非因为原来它的制成品,邻国恨不得 80% 的制成品都是它出口的,它也不怎么样积极改变。它必须以南部非洲和非洲作为一个发展的立足点,跟邻国一块儿,制造业、创新产业。

来自:freegreatpicture

其实它创新,南非上网从 1994 年就开始了。它的宪法规定,必须给公民提供可信的、可获取的、即时的信息。所以它的议会辩论,都是在线的。它的 IT 业发展得比较快。当然,这两年中国企业竞争也比较厉害,但它还是有这个基础。其他的方面,比如创业方面就进展不大,中小企业的支持等。现在的统计,比如说非正规部门的就业情况也不是太全,就像中国的很多小摊小贩,你说他没有生活收入?它也有,但不统计在就业。南非也有这样的问题。中小企业怎么落实?发现市场,发现新的增长点。这些光靠内斗是解决不了的。

现在什么评论?都说它制订了很好的发展纲要,但就是推不动,推动得慢。就像中国说的懒政,它没有那么大的动力。这些人养尊处优了,当然现在也有压力,你再不好好干,再过两年,全体下台。再过两年,你万一得票率 49 点几怎么办?

所以还是看年底吧, Ramaphosa 比较理智,比较有头脑的一个人,也没有贪污腐败的问题。

来自:pixnio

高失业率(25%左右):

刚才我和你说,它现在一年 50 万、60 万创造新就业。但现在是什么问题?比如前段时间跨国公司,你看他投资的金额不少,但它很多都是更新设备,增加的劳动就业人数不多。虽然投资有,跟我们现在有些做法类似,用新的技术来代替人。

另外,这 20 年,年轻人也增长不少。种族隔离之下,黑人的生活条件、生育和健康卫生也不如现在。现在都 23 年了,1994 年出生都 23,24 岁了,必须得要就业了。所以它的压力很大。短期内改不了,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现在是在弄不少投资,它得要吸收大量投资的基础性的项目才行。前些年,政府投资弄了不少基础设施。建筑行业工人增加不少,对那一两年的就业率提升起了不少作用,但那是阶段性的,还得要靠其他更多的办法。

来自:维基百科

高犯罪率和治安差:

高犯罪率原因主要一个是高失业率,一个是警察的治理能力不是那么强。高失业率就是抢东西。犯罪率也是多方面因素。南非从 2000 年以后,等于是开放。以前白人统治的时候,南非的黑人邻国根本进不来,后来曼德拉他们政府觉得,以前非洲国家都支持我们。对于邻国的黑人,也就有一定程度的放宽,所以来不少。

南非乱是乱,但工资高。所以你问那些知识分子和高技术人员,你问他哪儿来的?肯尼亚的,周边国家的。这些也占了一定南非国内就业的人口。所以是多方面因素。有些黑人想把这些移民都赶出去,这样我就有工作机会了。但实际上,南非报纸也否认这种说法,因为国外移民来了,有的是投资移民,有的是小企业,他同时也雇佣个几个人,创造了就业岗位。但最容易被拿来开刀的就是外国移民,他们比较脆弱的一个族群。

治安始终不好,抢劫那些,所以要小心。但是你要知道,危险的地区不去,小心一点,大部分南非人还是很文明的,很礼貌的。好多中国人在国内安全的环境习惯了,去到非洲,感觉肯定不行。这也不是现在才这样,种族隔离的时候就这样,家家户户都跟堡垒似的,电网,大狗,枪,都这样。所以你到任何一个机构去,你到要经过安全门。下车以后,赶快把他的车锁死,窗户摇上去。它的安全防护都成习惯了。中国人甩手上大街,肯定是不行。

电影《曼德拉》剧照,来自:豆瓣

巨大的贫富差距:

它的基尼系数 0.63,0.62。它算的时候,有一个因素是黑白人的收入差距,高收入和低收入差 55 56884 55 31672 0 0 8673 0 0:00:06 0:00:03 0:00:03 8672,这个是历史造成的,改不了。财产收入这块,白人依然是占多数。这 20 年,虽然黑人当中也有一些百万富翁,但毕竟少,所以财产收入比还是 5 倍到 6 倍。另外好多失业的都属于赤贫,贫困线以下。

但我刚才说的社会救助问题,它解决了一部分,比如你家里有老头老太太,爷爷奶奶,两个人领取,孩子也分享。原来年轻的妈妈是带着孩子去城里打工,现在是把孩子放到家里,吃爷爷奶奶的养老金。所以他有一个活下去的办法。犯罪这个刚才说了。贫富差距就是这样,反正也一下子不可能改。它是 23% 到 27% 这个幅度的失业率。它是全国范围的统计。就业年龄人口的失业率怎么统计,它有一套制度。你去看南非的统计,非常详细,哪一类收入的家庭收入来源是什么?怎么怎么样?反正他都是清清楚楚的贫困,大家都知道哪些。

南非的转型,可以给中国带来什么启示?

一个就是说强化法治建设,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我觉得这个是可以说的。因为好多中国人做出了很多无法无天的事情,他没概念。没概念就是说法律是约束我的,干一件事之前,知道法律对我有什么限制。

另外,包括政府机构,长期以来就是行政管理比较强,但事事都得按法律做。当然这两年在强调,宪法为本等等。就是你要养成一个没有法律依据就不能办事(的观念)。当然中国和南非的国情不一样,中国 14 亿人,你想一下子把一个东西弄成全国推行的法律,它有难度。因此必须先试先行,做一做,总结一些经验案例,再在全国范围内推,但还是得注重相关法律的建设。就是说,政府的行为和公民的行为都要有法可依。这是我研究南非以后,我的一个想法。可以在南非交流的时候,中国可以给它介绍怎么管理,南非可以介绍它那些相关的法律,都是可以取长补短。

南非宪法法院大法官奥比·萨克斯,来自:维基百科

南非还有一个值得中国借鉴的,就是它的税收政策。南非的个人所得税占税收的 35% 左右。你的合法收入里头,必须为社会做贡献。不像中国,中国我查了统计局那个网站,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比例就是个位数( 7% 左右)。因为南非财政部里有很多印度裔的南非人,很多白人就说,这些人可会算了。

所以它的税收不让你钻空子,能支撑它的财政布局。其实中国包括全社会覆盖的社会救助,税收这些,都是可以和南非交流的,相互借鉴的一些东西。中国很多方面是可以和非洲国家交流和学习的,包括环保,非洲有 15 个国家都公布了禁塑令。很不错。像中国这么乱,乱扔塑料袋,破坏环境的。大家现在都知道它的后果。包括中国公司到非洲那儿投资,你必须得懂得这个,不然到它那儿环境保护就过不了关。

(注:斜体字部分均为本文编者所加)

推荐书单

《好奇心日报》搜寻的有关南非转型的书单:

1.《漫漫自由路》


曼德拉的一生是为自由而抗争的一生。在其 40 多年的斗争历程中,即使在监狱里度过了近 27 年,他也从未放弃过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他曾说:“我反对白人统治,也反对黑人统治,只接受不分种族的民主政治。”如果没有他,南非的转型历史恐怕又会是另一番摸样。

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直到 1994 年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在这部自传中完整记载了他 70 多年的漫漫自由之路。这是一部有关斗争、学习与成长的史诗。他的智慧与善良,超越种族的胸怀,超脱仇恨的宽容,以及永不屈服的勇敢之心,堪为人类的楷模。

“真正伟大的革命,不在于摆脱自己身上的枷锁,翻身做主人,而在于让这个国家从此不生产奴隶。只有当进了监狱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不应从它如何对待其高级公民来判断好坏,而应当从它如何对待其最底层的人来判断其优劣。”曼德拉在书中写道。

2.《德克勒克回忆录》


人们常把曼德拉与德克勒克比之于印度的甘地与蒙巴顿。两个国家政治转型的完成,依赖于他们的理性、妥协、和解精神。这也是政治家的智慧。

在这本回忆录中,他回忆了当初南非转型时,自己微妙的处境——既要推进南非向非种族主义社会前进,又要保护白人在未来社会中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既要处理同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之间的谈判伙伴关系,又要应付来自白人极右势力的巨大压力。不过,他和曼德拉一样,对不分种族的民主政治始终怀有信念,并为之努力达成。

“虽然这是一本自传,但我却试着超越自身的局限,让它不同于一般的自传。通过这本书,以及家人和我的故事,我希望帮助读者创建某种视角,去了解政治态度发展背后的动力,尤其是南非国民党(the National Party)和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的政治态度。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理智地理解南非风云变幻的历史,而不是人云亦云地相信当下盛行的观点。”德克勒克在书中写道。

3.《德克勒克与曼德拉》


前两本是两人的回忆录,这本则是第三人视角下的曼德拉和德克勒克。作者戴维·奥塔韦(David Ottaway)描绘了两人如何用妥协与宽容的政治方式完成了和解,一起推动了南非的民主化历程,创建了新南非。

戴维·奥塔韦是《华盛顿邮报》的驻外记者,在中东、非洲和南欧工作了 35 年,后以国家安全调查记者的身份在华盛顿工作。他曾是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研究员,是资深非洲问题专家。著有《国王的信使:苏丹王子及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纠葛》《非洲共产主义》《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等。曾两次入围普利策奖。

“无论个人行为还是团结执政,这两个男人都正在把国家从无政府状态和内战的边缘拉回来,其背后动机都是把即将脱轨的和平进程拉回正轨。尽管他们对彼此的希冀时有幻灭,甚至后来还衍生出仇视心理,但最终这两位英雄发现他们仍旧被共同的使命紧紧拴在了一起,那就是将南非从永恒的种族冲突深渊中解救出来。” 戴维·奥塔韦在书中写道。

4.《断臂上的花朵》


南非的宪法被看作是世界最先进的宪法之一,它也为南非的转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保障。作为宪法法院法官,萨克斯以其特殊的个人经历与对宪法深刻而又温情的解读,剖析各种跨族群、跨国界的司法争议,确保每一个人,不论善恶,都能享有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并获得真正的自由。几乎对每一个涉及宪法层面的案件,他都给出了更符合宪法价值的论辩意见,他的每一段判词都是他释宪工作折射出来的思考记录。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见并未受限于法条规定的形式与逻辑推理,而是着重凸显了他身上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

萨克斯自身的经历也是南非转型历史的某种见证。他 1935 年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 21 岁取得法学学士后开始执业,因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而被单独监禁、凌虐 168 天,后被迫流亡英国。 1990 年,他回到阔别 24 年的南非。 1994 年,新南非建立,萨克斯参与起草的新宪法获得通过,他成为了新成立的宪法法院大法官,在各项涉宪案件的审查工作中,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

“事实上,在我的大半生中,我既是法律的守护者,又是法律的敌人。任何参与过地下活动的人都会知道,若一个人在公共领域里以法律为行为准绳,而在暗中却试图颠覆法律,那么他的心灵会承受如何的撕裂。然而造成此矛盾的缘由并不难理解,而我的志愿也很清楚――只有当我们结束种族隔离,重新使法律与正义接轨的时候,我才能再次成为一个内在和谐完整的人。”萨克斯写道。

5.《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作为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主席,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以他的深邃智慧和无畏的精神,向世界解答了南非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何以在“纽伦堡审判”和“全民遗忘”之外,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即以赦免换取罪恶真相的完全披露,实现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和解,走出以血还血的漩涡,走出撕裂的历史。

书中有诸多触目惊心的悲惨故事,以及因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无处不在的不平等,但在揭露加害者的邪恶、凶残、麻木的同时,也展现了震撼人心的人性的闪光。修复未来,南非的创举,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思维。无论国家或是个人,勇于揭开历史的疮疤,挤出淤积其中的脓血,才能真正康复,真正迎接全新的未来。

“我理解中国人出于传统文化中保护面子的需要,对道歉可能感到为难。但是,夫妇之间发生争吵时会出现什么情形呢?难道他们不会和好吗?难道道歉的一方会有失面子吗?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的关系就不妙了。愿意道歉和宽恕的人是坚强而非软弱的人。纳尔逊·曼德拉是软弱或无足轻重的人吗?中国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往昔的痛苦,就会成为一个更加伟大的国家。没有宽恕,真的就没有未来。”图图在书中写道。

6.《迷失在转型中》


这本书的作者 SJ·泰列伯兰奇是南非斯泰伦博什大学(University of Stellenbosch)的经济学教授,是个典型的左派学者。在他看来,南非转型过程始于 1986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领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帝国的出现,使南非经济在过去 10 多年期间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被美国化。

他将南非自 1986 年起的转型过程描述为是一场由矿产能源复合体(MEC)导演的大戏,并阐述了非国大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是如何共谋策划了转型过程的序幕以及发生在南部非洲发展银行内部的秘密谈判,从而导致南非经济的美国化。进而对过去 18 年期间南非宪法民主的缺点和非国大政府的弱点做出评价。

另外,对于南非经济在未来 18 年即到 2030 年的发展路径作者进行了预判,试图确定,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国家发展计划中展现的神话般的乐观主义是否会成为更可能的发展路径,亦或是悲观主义的前景——过去 40 年所经历的贫穷、失业和不公平问题(PUI)的恶化趋势将在下一个 18 年继续。

“我们成功地消灭了不道德和不人道的种族隔离制度,但是我们没有成功地用一个有道德和人道的制度来取而代之。后种族隔离时期在很多方面和种族隔离时期一样不道德和不人道。在现有分配制度下拥有巨大利益的少数致富的实力集团越是顽固不化和短视,下一次‘系统性危机’导致的大规模的整个体制出轨的危险——而不是改良的机会——就会更大。” SJ·泰列伯兰奇在书中写道。

7.《南非的启示》


这本书由曼德拉传和南非的启示两部分组成,建议可直接看南非的启示部分。这一部分中,秦晖分析了“曼德拉现象”的历史意义,以比较的视野从南非看中国,最后还评述了当时建立了 19 年的新南非,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启示。

他在《从南非看中国:“低人权优势下”的经济奇迹》一文中称:“许多国家、包括印度与拉美的贫民主要特征就是贫困。而与此不同的是:南非的‘进城黑人’与中国的‘进城农民’除了贫困,更严重的问题是公民权利的缺失。他们不仅是穷人,而且是‘贱人’。当然,印度民间的种姓制下也有‘贱民’,但那里的‘贱民’只受民间传统的歧视,国家把这种歧视视为非法。而中国与南非的贱民受到的恰恰是来自国家的‘合法’歧视。”

而在《“彩虹”的启示:新南非十九年评述》一文中,他又写道:“南非共大概可以说是当代世界最‘自信’的共产党之一——她的自信表现在不害怕在民主政治舞台上与别人公平竞争,自信可以靠讲理、靠做事,而不是靠‘专政’,靠强权封别人的嘴来取胜。南非共从来不是‘甘地主义’者,在别人武力镇压她时她会武力抗争,不会任人宰割束手待毙。但她也不相信武装夺权,早在武装斗争时期她就已经在自己的纲领中放弃了‘专政’的说法,更不会用武装去摧毁宪政民主。“

8.《南非史》


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的南非史,其叙述上起荷属开普殖民地的建立,下讫当代南非。作者以时间为轴,以政治和经济为主脉,兼论社会、文学与教育,分别从布尔人、英裔白人和当地黑人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南非历史的变迁。在讲述历史之余,作者还总结了自己二十余年南非史研究与教学的心得,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当下南非种种社会痼疾与种族问题的根源,以及南非在非洲大陆的历史地位。

作者郑家馨生于 1934 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主编《非洲通史·近代卷》、《殖民主义史·非洲卷》、《世界文明史))等。从他的背景你也可看出,这本书不可避免地带有他所处时代的印迹。

9.《列国志:南非卷》


这是本文受访者杨立华主编的一本有关南非的著作。它全面介绍了南非的自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和对外关系等。建议当作工具书或者直接挑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就好。

10.《耻》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名作。主人公卢里在种族、性、中年、亲情种种漩涡中载浮载沉,小说命名“耻”,其为“道德之耻”(卢里的数桩风流韵事所指的道德堕落),“个人之耻”(女儿遭强暴抢劫),“历史之耻”(身为殖民者或其后代的白人最终“沦落”到要以名誉和身体为代价,在当地黑人的庇护下生存)。小说反映了南非的社会矛盾和往日的种族冲突,触及了当代对浪漫激情与伦理道德的态度。

除了《耻》,库切其他很多作品也描写了种族隔离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精准地刻画了拉开面具下的人性本质。另外,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纳丁戈·迪默和多丽丝·莱辛都有着大量关于非洲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歧视的作品,水准应该都还不错,均可找来一读。

杨立华关于南非转型的推荐书单:

1.  The Defence of White Power:South Africa Foreign Policy Under Pressure


这本书是前美国高级情报分析师 Robert Scott Jaster 对南非问题长达 10 年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本书,你可了解南非转型前白人统治的状况。他在书中探讨了南非国内政治、官僚冲突和安全等问题,分析了约翰·沃斯特(John Vorster)和博塔(Pieter Willem Botha)治下南非的对外政策和策略转变。最后, Robert Scott Jaster 还评估了 1990 年代白人领导层面临的日益恶化的政策环境及其对区域安全的影响。除了这本书之外,他还写过 South Africa in Namibia 和 Southern Africa - Regional Security Problems and Prospects 。

2. The Unnatural Alliance-Israel and South Africa

这本书也是南非转型前的故事,揭露了以色列和南非之间不被谈及的奇怪联盟。这两个国家与国际社会日益疏远,但发现了新的共同利益。以色列为南非在军事和间谍活动方面提供了重要帮助,两国在武器贸易、经济发展和核计划方面也建立了密切联系,甚至在 1975 年,以色列曾愿向南非出售核武器。但最奇怪的是,这一联盟赢得了他们在非洲朋友的支持。

作者 James Adams 是研究情报、秘密战争和恐怖主义的著名专家,写过 15 本相关主题的畅销书。他做过《伦敦星期日时报》的记者、编辑,美联社的 CEO ,还创立过一个网络情报公司和一个虚拟情报机构,也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

3.  South African Foreign Policy :The Search for Status and Security 1945-1988


这本书探讨了1945—1988年,南非外交政策出现的变化。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二战的结束和种族隔离制度的实行对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

4.  Israel, South Africa and Black Africa


和 The Unnatural Alliance 类似,这本也是探讨南非、以色列和黑非洲对外关系的著作,两本可以对照着一起阅读。

5.  The Afrikaners


这是第一本关于南非白人的通史,详细讲述了南非白人的故事。作者 Hermann Giliomee 是南非斯泰伦博什大学(University of Stellenbosch)的历史学教授,也为南非的报纸撰写专栏。著有 The Shaping of South African Society 、 From Apartheid to Nation-Building 、 The Elusive Search for Peace: South Africa 等作品。

6. A History of Inequality in South Africa 1652-2002


这本书是前面提到《迷失在转型中》作者的又一作品。他从经济学角度,讲述了南非近 400 年的不平等历史。这种不平等一是南非转型前,白人统治者对黑人的制度性经济剥削,二是南非成功完成政治转型后,但今天仍然有着大量的不平等。在作者看来,这种不平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非实行了“新自由主义的民主资本主义”(neo-liberal democratic capitalism)政策。南非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多花精力在缓解贫困、增加社会福利和改善财富再分配。

(注:每本书的具体介绍由编者所加,不代表受访者观点。)

这是国家转型系列的第四篇。第一篇请点击下划线阅读《100 本书,20 个国家的故事,十几个学者,帮我们了解国家的转型:东欧篇》

第二篇请点击下划线阅读《100 本书,20 个国家的故事,十几个学者,帮我们了解国家的转型:西班牙篇》

第三篇请点击下划线阅读《100 本书,20 个国家的故事,十几个学者,帮我们了解国家的转型:日本篇》

题图来自: reuters 和维基百科

双 11 活动现场报道,全天成交额 1682 亿,阿里说了更多“新零售”的故事


传统大品牌们纷纷成了电竞的赞助商,因为听说这里面“全是年轻人”


1954年出生,他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 房子和我们的生活⑩



-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