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关村三小:如何面向未来,重塑学校

校长高参 2021-09-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教育新闻网 Author 陶西平 时晓玲

作者丨陶西平  时晓玲  

来源丨《中国教育报》2018年4月23日头版头条


面向未来 重塑学校


陶西平(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应该怎样做教育?北京中关村三小以富有远见、卓有成效的变革探索,回答了它所提出的,也是基础教育界共同面临的这一宏大命题。

  

纵览这场发端于大约7年前的教育变革,我们欣喜的发现,这不只是一个名校求变,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故事,更是一所学校为中国小学教育的未来探路的故事。中关村三小作出的努力,使我们对于未来学校的想象变得真实可感,并在价值观和方法论等层面为基础教育的改革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如果不是基于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今天的学校需要培养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一代新人,以能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作为传统名校的中关村三小,不会冒着风险迈出这大胆的一步。


也因此,它在更高层面明确了面向未来的学校定位:学校应该是教育孩子、团结人们、引领社会的地方。对比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闭门造车”和“自我矮化”现象,中关村三小的重新定位,让人眼前一亮。它体现了教育人应有的大格局、大视野,既是专业自信,也是责任担当。

  

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理念的标新立异,有着各种改革提法,有着多种改革名目,但是实际教学依然故我;另一种是有不少改革动作,花样翻新,但是并没有明确的理念支撑,从而陷于盲目。

  

中关村三小对小学教育进行大胆突破,不仅突破了传统的理念、固有的模式和校园的藩篱,在变革策略上,它又不单兵突进,而是进行结构性、系统性、整体性变革,让各个部分互相借力、彼此影响、共同作用、形成合力。


因此,短短6年多时间,中关村三小就能突破现有的办学价值理念、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单一的分科教学、单一固化的教学空间结构以及金字塔式固化的组织结构等顽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有人说,这是一场温和而坚定推动学校转型的案例。“温和”体现在不是将改革的意愿强加于人;“坚定”则是指虽困难重重但始终坚持变革的方向不动摇。


值得注意的是,中关村三小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是在广泛民主对话中开启的,并在不断唤醒教师、成就教师当中推进。其变革成果的一大体现恰恰又在于,它营造了一种鼓励更多聪明想法“涌现”、更多样关系形成的生态。

  

中关村三小主张和践行“真实的学习”,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习解决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成为受欢迎、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它创建的新型教育组织形态,形成的多样、多维的学习关系,提供的更多样、更丰富的课程,使中关村三小成为一家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一所能够生发无数可能性的学校。

  

面向未来,重塑学校。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中关村三小的同行者。



办面向未来的教育    

——北京中关村三小探索学校系统变革的实践  

 

  中国教育报记者 时晓玲


从排排坐、安静听讲、反复练习到小组合作、动手探究;从班主任“单兵作战”“一枝独秀”到倡导全员育人;从学校管理大多是在布置任务、检查工作,到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当不少学校正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一招一式、小修小补改良式变革的时候,有一所学校,却静悄悄地对传统教育藩篱进行着结构性的系统改革:

  

动结构,突破以单一“班级”为单位的刚性组织,创建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组织形态——“班组群”;

  

造空间,以建构学校建筑空间为契机,拓展学校学习空间,通过共享形成多样、多维的学习关系;

  

立课程,超越班级授课和分科教学局限,为学生提供更多样、丰富的课程供给——生态大课程实践体系;

  

创环境,完善学校与家长、社区关系的顶层设计,滋养互动互惠的教育生态,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

  

这所学校,就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重新定义学校价值

——教育孩子、团结人们、引领社会


2011年7月,中关村三小借30年发展之机,开启“面向未来,重塑学校”的教师广泛民主对话,引导教师站在更高层面上重新定义学校。

  

历时一年的研讨与聚焦,最终形成《学校发展纲要》,明确了面向未来的学校定位和发展方向:


学校应该是教育孩子、团结人们、引领社会的地方;学校应组织起由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社区等联结起来的多样化的学习关系;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与可能,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空间与资源;


学校要让孩子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动手实践能力,养成行为品质,让学习与社会需要一致,成为真正有益于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人。

  

中关村三小对学校的功能和定位的描述,开放的视野和更高的站位,让学校的变革一出发就走在正道上。

  

很显然,局部的、单方面的改良已不足以支持学校面向未来的系统性设计。作为一所有着131个教学班、6300名学生的传统名校,中关村三小师资优良、学业优秀,各项工作出类拔萃。如果继续按惯性朝前走,优秀依然。有必要做这种伤筋动骨的改革吗?学校不少教师不是没有这种顾虑和担忧。

  

迄今,中关村三小的一些教师仍对6年前那个电闪雷鸣的暑期夏夜记忆犹新。


学校决定借新建校区契机,大规模推进改革,暑期集结教师到密云集中讨论改革方案。


力挺派和质疑派之间争论得不可开交,双方甚至预设了这种跨龄跨班学习方式一旦实施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


教师们是真的恐惧和担心。设想一下,一直教高年级的教师怎样教低年级学生?也许连说话语气都不会了。自己班的学生都管不过来,怎么管其他班的学生?

  

辩论到晚上,大家心里实在没底了,只好给校长刘可钦打电话求助。那天,刘可钦白天在市里开会,接到电话后,她连夜赶到百公里外的密云。

  

但刘可钦没有急于下结论,“改革的方向大家是认同的,方向对了,路就不怕远”。

  

此后的6年里,学校200多名教师深度参与到新校区各个项目的设计中,并通过建筑的项目设计带动全体教师观念和思维的创新。开展项目研究的6年,是教师课程能力生长的6年,是唤醒教师内心的6年,也是教师获得发展和自我认同的重要6年。

  

教师宋立亭毕业后到中关村三小的第二年,就全方位参与了学校改革。“建设新校区就是在研究教育的事,也是我成长的6年。”宋立亭由衷地说。



学校物理空间“变形”

——从“火柴盒”到“三室一厅”


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在万柳社区划拨了一块地给中关村三小建新校区。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承载了中关村三小全体教师对教育追求的渴望,也给了他们新的发展契机。


学校文本性的发展纲要和工地上的施工蓝图同步进行。刘可钦跟教师们说,这不是一件简单的盖房子的事儿,我们要把这个建筑作为一种课程存在。

  

学习,将发生在学生的足迹所至。这是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便捷的资源和空间,帮助孩子学习,将来能够拥有从事今天也许还不存在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能够帮助学生走向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设计师不断沟通,思考这所学校到底要承载怎样的教育理念。学校希望以全球化的视野,借助学校建筑空间的变革,推动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希望学校能够成为一个充满机会的博物馆;希望学生在这里接受6年教育后,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有能力的、有担当的人。

  

设计师将师生这种感性诉求一遍遍转化,最终定格成学校空间的理性建构:三间教室加上一间几乎同等大小的开放空间,组成了这座新学校的结构单元。

  

教室和教室之间的墙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灵活组合的活动隔断,教师们根据教与学的需求“变形”。


班组群,就是将过去以一个个班级为单位的管理空间,延展为3个教室组合在一起的群组空间,每个房间有一堵墙是可以打开的,同时设有公共空间,为孩子们提供在一起交流和活动的场所。将3个年级、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一个班组群中生活、学习,是一个家庭式的学习基地,教师们戏称“我们家的三室一厅”。


4个班组群组成了一所“校中校”,实行人财物、责权利的统一和自治,也实现了小学校般的便捷和温馨。


  


处处是教室、图书馆、博物馆、舞台,这是三小对“学校3.0”空间的具体描述。走进三小,各个空间都有孩子们开展学习、研究、交往的影子,空间和人自然交融。

  

在新校区建设的过程中,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打破了原来的空间思维定式,开始有了想象和突破。


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去做,原来学校的空间还可以这样去实行,原来物理意义上的一道道教室墙,阻隔了教育的想象。当跨越了这些阻隔时,教师们发现,学校教育还有许许多多新的未知领域等待探索。



真实可感的“化学变化”

——教育的发生可以有更多可能


班组群的建筑空间在给教育带来更多精彩和可能的同时,对已经习惯了原有班级管理、习惯了单一学科教学的教师们来说,更多的是挑战。


物理的墙推倒容易,横在教师们心中的那堵“墙”推倒不易。教师们本能地守护着原来班级的一亩三分地:“这能行吗?”“学生的好与坏今后算谁的?”“同时教不同的年级,怎么备课?”


面对诸多困惑与不解,改革步伐没有退缩,也没有激进,而是组建了班组群研究突击队,不同部门的成员跳出学科,从培养完整人的角度重新设计工作方式,协商班组群的课程与教育模式。


引领教师开始新的思考:这样的学校空间里,教育怎么发生?师生如何生活?站在现在,面向未来,应该怎样做教育?

  

多样的物理空间和学习内容促发了教师团队的多样组合。“班主任+导师”的工作方式使更多教师很自然地走向协同育人、整体育人,破解了过去一个班主任单兵作战的诸多弊端。

  

学生小方常常是一言不合轻者发怒,重者出手,同学关系紧张,班主任想了很多办法,也不见效。


升入四年级,来到班组群空间后,小方感到似乎一下子“管”他的教师多了,不论何时,班组群里的每一名教师都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出现。


体育教师刘昕成了他的“保护神”,面对快两米高的刘昕,小方多了一份敬畏。


面对需要更多的关怀与帮助时,班组群中7名不同学科教师协作行动,实现了对小方全程、全方位的关注与帮助。

  

教师们过去只在“我的语文学科”“我的数学学科”中生活,每个人都以学科和教材为中心。当他们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完整的儿童时,教师们协作育人、跨学科交往的故事增多了。

  

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很自然地走向跨学科协作。数学教师李京华在设计“认识体积”课时发现,科学教师吕京荣正在设计“物体的浮沉”。两个人一聊各种学科的教材,发现数学课需要科学课一个物体浮与沉的实验,来帮助孩子们认识体积。

  

两名教师兴奋得一拍即合,合作上一节数学与科学的跨学科整合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李京华激动地说:“科学和数学相遇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班组群让不同学科的教师有了跨学科教学的机会和可能。”

  

在追求一名好教师上好各学科课的基础上,学校开始引导一群教师协同教学,期望通过不同组合,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学科优势,又将教师团队产生的巨大合力作用于学生。

  

更可喜的是,在班组群里,学生有更多可以选择的学习伙伴,通过这样的伙伴关系,学生既看到昨天和当下的自己,也能够看到明天的自己,从而呈现学生成长的完整轨迹。

  

“班组群建设实际上是学校教育关系的重构,这种探索意想不到地释放了教师和学生身上无限的教育空间和能量。”采访中,刘可钦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释放”,“学校所期望的变革,就是能最大程度释放教师和学生的能量”。



构建生态大课程

——面向未来的学习真实可见


学校3.0的空间设计对应着“真实的学习”课程规划,尝试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跨越学科界限,将原有十几门学科整合成六大课程群:语言类(中文、英文);数学、科学、技术和工程;历史与社会科学类;视觉艺术类(美术、手工、摄影、微电影);表演艺术类(音乐、戏剧、舞蹈);积极身体活动的健康生活类。

  

教师们也不再困惑于区分是“项目学习”“问题学习”,还是“主题学习”,不再疑惑“我还能不能用讲授式的教学”,而是将讲授启发式的直接教法和项目式的学习有机融为一体。最重要的是,教师们渐渐不再纠结于一节课的课时够不够,不再限于“讲不完”的困扰,而是学会“算大账”了,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教育。

  

去年12月,中关村三小北校区,一场“空间与美术”教学观摩研讨正在进行。令来自全市美术教研员和教师脑洞大开的是,他们不是按传统方式坐下来听课,而是要跟随上课的教师和学生在校园各空间里流动。

  

6名同时开课的美术教师,有的选择专用教室,有的选择楼道和图书馆,把课程与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上“认识一位画家”的课时,教师赵文梅将学生分成4个任务小组,到图书馆查阅梵高生平、在熟悉的校园寻找梵高作品的影子,最后再分享彼此的感想与收获。课表上明明写着美术课,但一群学生直接在篮球馆打了一场比赛。原来,这是教师温博上的“篮球鞋设计”课。

  

学生们通过体验发现,篮球鞋设计要求极高,学习设计不仅要了解球鞋文化、造型,还要了解配色、材质,更要会人体力学知识。一堂美术课上出了新高度。

  

超越班级授课制和分科教学局限,增加时间和空间弹性,围绕“受欢迎、有能力、有担当”的育人目标,中关村三小建构生态大课程实践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样丰富的课程供给。

  

在中关村三小记者看到,一张课程结构图清晰勾勒出生态大课程的类别和架构,在学时安排上,以90分钟为一个学习大板块,两个或多个学科的教师可根据每天的学习内容和进程,灵活协商若干不同时间段的教学组合。

  

生态大课程穿越课程结构壁垒,有机融合分科与综合学习优势,聚焦学生创新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成为一个完整的课程实践体系,使学生学习活动与积极行为养成相统一,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社会交往过程相统一,使深度学习得以发生。

  

6年来,一项项成果接踵而至:“共享单车的利弊与有效管理”“如何让人民币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结算货币”……近400个身边热点问题成为学生们自发研究的课题;60多个学生自主社团、100多个项目团队活跃在校园各个角落;毕业班的学生聚焦历史文化、社会科学、信息技术、文化艺术、生态文明等8个领域开展研究,每年撰写论文300多篇。

  

“未来,中国将在世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今天的学校必须面对挑战,培养植根于深厚中国优秀文化、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一代新人,能够肩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刘可钦说。


推荐阅读:

做一个建筑师型的校长有多难?

大家都看着你,校长!说你相信的,做你所说的「汪正贵专栏」

作为校长,你凭什么领导别人「汪正贵专栏」

遵循这些原则,做一个中度焦虑的好校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