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舒适区,做最好的自己
题图:登山,来自作者朋友Rain。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867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作者介绍:多年英语新闻记者出身,后转型市场公关,对跨文化传播情有独钟。有情怀、爱生活。如今作为五岁半男娃的妈妈,痴迷于与孩子一起,在对教育的无限探索中共同成长。
前言:7月28日晚9点,拥有多年英文记者和市场传播经验的Sue在一土终身学习者社区讲述她一路走来的故事,征得她的同意后,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一土终身学习者社区第二次限量开放 1000 人,已经几乎满员,今天晚些时候会关闭加入通道,所以感兴趣的朋友抓紧时间看一下文末的链接。
正文: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我自己,那应该是:大龄文艺女青年一枚,善良、开朗、大大咧咧、有点盲目乐观、爱折腾且踏实勤奋的“金牛女”。
从小看《正大综艺》,最崇拜的role model是杨澜,大学学了和她一样的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没有专业的专业),大三有幸进入央视英语新闻实习(也就是今天CCTV NEWS的最前身),突然觉得找到了自己最爱的事情,原本茫然的未来的路渐渐清晰起来。于是,放弃了一个听上去还比较体面的、可以解决户口的国际商标事务所的工作,毅然决然地加入到“新闻民工”的大队伍,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在我十多年的职场生涯中,新闻以及那依旧深藏于心的新闻情怀,为我的青春定了基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
”Do you miss journalism? “
“YES, I DO.” 因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在新闻领域的各路折腾,塑造了我这个“非典型”中国新闻人。简单地说,我先后经历了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英语频道,央视英语频道(如今的CCTV NEWS)、《华尔街日报》、最后到《人民日报》系的Global Times,流连在中外不同体质的媒体12年有余。我常和朋友开玩笑说,再加上一个 China Daily和CRI,貌似我的英语新闻生涯就十分完整了。虽然我的经历完全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庆幸的是,当年在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对自己的一次次“重建”,以及为了研究生论文,抱着WSJ and China Daily半年的报纸(摞起来有一人多高)去做新闻比较的“拼命三郎”的精神,让我得以从不同的视角,在第一线去观察、理解和审视我自己的国家,和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而我也有幸在记录中国这个特有的时代的脉动中,加深了我对自己祖国的认知,在与一个个新闻事件背后的生命的互动中,拓宽着自己生命的厚度。
在很多经济学家眼里,从1998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十年间,对于中国来说恰恰是一段“狂飙突进”的年代,也是中国经济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的黄金十年。而在新闻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以南方报系为代表的中国新锐媒体的崛起,以及中国社会在这十年中所经历的各种变革,都塑造了中国新闻的黄金十年。我也有幸,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和见证了许许多多重大的新闻事件,包括中国经济的崛起、北京奥运、物权法的推出、汶川地震、2008年全球经融危机后的中国、三鹿奶粉丑闻,Google的离开、2010年王家岭矿难等等。
这期间,我从中国最典型的央媒(CCTV NEWS)转到中国人眼中最知名的典型主流外媒(WSJ),然后再回到Global Times, 简直就是一种独特的“过山车”的感觉。有刺激、快乐、无奈,纠结,但也正是这些五味杂陈,以及在采访选题和角度上的大跨度互补,充实和丰富着我对“新闻”本质的认知与反思。那些采访中所经历的片段,组成了我最难忘的青春岁月:我曾经天天和农民工弟兄厮混在一起;曾经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共进下午茶、曾经钻墙进入钉子户的房间;曾经在汶川地震后的绵竹体育馆,一边采访一边掏空了自己钱包里所有的钱,并且在用帐篷搭建的震后重建指挥部,为了不能浪费粮食硬逼着自己吃完一大盒盒饭;曾经在中山大学的学生食堂,和一群大学生聊民主;还一个人搬着行李,在东莞的农民工大潮中,去听第二代农民工截然不同的心路历程,等等等等。
我从来不愿意用所谓意识形态去评判中国与国外两种体制下的媒体,就像达芬奇画蛋每个角度都不一样,新闻也只是在某一个维度上尽量接近真实,很多时候,每一篇报道本身都是有预设的立场,都融入了编辑记者自身的思考与好恶。但我之所以在后来选择回到中国媒体,除了本身的天花板,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媒体(包括英语媒体),用我曾经的老板,deputy bureau chief of WSJ China bureau的话,“中国媒体,特别是英文媒体过去10多年的变化是一个‘大跨度’的成长”,所以我希望一次回归,曾经有那么一点情怀,希望自己也能传承WSJ“新闻专业主义”的基因,从一个100%中国人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变化中的我的国家。如果说很多老外是从Peter Hessler的“River Town”(江城)里去第一次了解中国,中国记者,哪怕普通人(谁叫现在已经是“全民记者“的时代),应该肩负更大的使命,同样可以用细腻的笔触和充满细节的描写,对人性给予更多关注,并携带一个中国人的视角与情怀,去给西方解释中国。(在这里特别要赞一下诺主的”Get Smart on China” 系列,让我这个前记者不禁肃然起敬!)
不得不承认的是,曾经12年的媒体生涯塑造了今天“新闻之心不死”的我。在当下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称为写作者和记录者,去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记录我们的“大时代”和“小生活”。在“一土终生学习者”社区,我们自发组建了“码字从坚持开始”,我期待和大家一起,在自我输出和共享输入的过程中,去相互理解、吸引,共振,因为有了分享和探讨,码字也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
转型,也是为了成长
正因为坚信,写作可以是一辈子的事儿,不一定非要带着“记者”的标签,于是,在前后12年混迹各路媒体之后,我选择离开,当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忧国忧民的新闻情怀逐渐被当了妈后爆棚的母爱占据了不少。
后来,开始了所谓的企业“白领”生活,做起大多数记者转行干的事儿——企业的公关传播,从自己做记者到每天和记者打交道,也算顺理成章。每天朝九晚五,曾经跑新闻的时间变成了在Outlook和con-call之间不断转换。这样的职业转型,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种所谓的 “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建立 ,身处公关市场部门,让我有机会在与公司核心管理层的密切沟通中,从全局去把握一个行业及其竞争格局和发展现状,在快速学习中,试图用一种‘’战略思维‘’来去开展每一个项目,并去服务于公司每一步的发展目标。这是需要跳出原来作记者时太多的“感性”的思维,来去做更多理性的、缜密和有策略的思考。
在企业三、四年后,面对在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各种纠结与尴尬,还是决定和自己来一次“小团圆”,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不纠结、不拧巴,只要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在孩子明年即将入学的关键时期,我更希望首先做一个强大的妈妈,然后找到真正的自己。作为一个五岁半男娃的妈妈,在陪伴他成长的同时,再次唤起我对教育的热情。感谢一诺和一土,让我能与这个超级有爱的团队一起,在对“什么才是好的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中”不断成长。
生命在于不断的自省和折腾
曾经在前一段时间试图对自己小小地总结了一把,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根本上还是源于我那颗不太安于现状的心吧,或说的狠一点儿,我就是一个不太愿意温水里煮青蛙,而更愿意跳出舒适区的人。不论做什么,我都习惯了“不断去往自己内心深处看”,如果很明确地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就不太愿意和自己妥协。人生已是不易,更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说不定就梦想成真了呢! 说不好这是缺点还是优点,但应该就是塑造了今天的我的最本质的东西。
如今我看这个世界的方式和思考的方式,甚至是写作的手法,都印上了太多12年记者生涯的印记,因为受到许多充满了新闻情怀的前同事的影响,都在我心里埋下了太多“情怀”的种子,让我总希望做些什么,去带来哪怕一丁点的改变。文字本身是无力的,但它可能带来的impact却足以去改变一批人的命运。就像今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的获奖作品一样,美联社四名记者对渔奴的报道,最终促使超过2000名被囚禁工人得到释放,对媒体如何带来改变做了最好的注解。
这也是一土,和这个社区吸引我的地方,不论是这个终身学习者社区,还是对农村和弱势地区教师培训机制的建立,还是一土的办学理念,都是希望“在最快的时间,在最大的范围内,带来最大的影响和改变”,让教育最终成为我们希望它成为的样子。
我们终其一生,都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常被问及,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这貌似是一个伴随一生的问题。年近不惑,我首先要成为悦纳自己,喜欢自己的人,做一个特别真实的自己,不端不装,就像傅园慧一样,傻傻的乐观主义。
我还希望自己是一个包容的、感恩的、并能给别人带来帮助的人;更重要的,我希望成为一个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一往无前的人。我非常赞同麦肯锡前合伙人余进的一句话,“每天都问问自己,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要什么样的人生”,这不是一个一次性的动作,而应该是一个贯穿一生的习惯与修行,越早养成这个习惯越好,每天都留几分钟的时间去问问自己。
非常喜欢《无声告白》里的那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都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样的寻找几乎是我天天在思考的问题,在这里,和大家共勉之。
在磁场,收获了不同的人生故事和一群志同道合,相互鼓励前行的朋友
磁场“终生学习者社区“从正式开放到现在不过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但就在过去的20多天,我收获了好多意外的惊喜: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无私分享的妈妈帮,谈论的话题辐射了娃成长的各个阶段-从学龄前到小学、再到中学,涵盖亲子双语阅读、旅行、音乐教育和欣赏、课外课的选择、还有儿童教育探讨等诸多话题,有许多妈妈将自己对教育的实践和感受在社区里分享和传授, 我们并不焦虑,但我们愿意在各种理念和实践的交流中,去探寻我们认可的孩子教育的模式和理念;这里有博物馆大咖们行走中的分享和线下交流,对我来说,是为我的人生又突然开了一扇窗,让我能够开始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不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学会用眼睛和心去欣赏艺术,充分享受身在帝都的福利;这里还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有意思的、优秀的人,在分享他们各自与众不同,但一样精彩的人生故事时,让我对生命有多了许多不同的感悟;还有不得不提的是,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偶像级别的教育大咖和重量级人物,让我可以和他们探讨有意思的话题,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卓越的实践和思考,总有“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的感触。
这也许就是磁场的魅力,当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专长,却拥有相似期许和愿景的人走在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的故事、我们的思考和我们的时间时,一定能在共振中擦出各种绚烂的火花,促成各种有意思的事儿,并照亮我们彼此的人生。
人生本来就是一次美丽的相遇,学习又是一生的修行,在这里,让我们一起!
——完
怎么进社区?
下面有操作指南。不过要先说清楚哈,一旦缴费进入,不支持退款。 所以想清楚再进来。
1.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磁场App,并微信注册账号(不建议使用邮箱注册)。
下载链接:http://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im.mixbox.magnet
2. 保存“一土终身学习者社区”二维码至手机相册或电脑,如下图。
3. 进入磁场App并登陆,从相册中选取“一土终身学习者”社区二维码,选择相应的身份(家长和学习者二选一,不同身份看到的内容是一样的),微信支付后进入社区。
海外用户怎么办?
实在不好意思,海外支付通道我们正在研发中,目前只能使用微信支付。建议您先想办法请国内的朋友转账相应数额到您的微信钱包中,然后根据以上方法支付进入社区。或者后台联系我们,管理员会想办法帮您解决问题。
推荐阅读: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