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爸妈这些年

思怡 奴隶社会 2017-04-30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984篇文章,来自作者公众号“ 思怡的生活笔记”。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作者思怡,主业带娃,业余爱好码字,心理学硕士,通过婚恋、育儿、家庭等话题探索自我成长。


现今的中青年一代,不少人因为与父母的家庭矛盾而苦恼:催婚催生,育儿矛盾,职业选择矛盾……而另一边,也有很多老人感到无奈,子女已经成年成家,却仍依赖年迈的父母,不仅要帮着带娃,还要提供经济支援。甚至,有时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和做法让他们痛心失望,感到自己的付出和回报远远不成比例,就像一篇在长辈朋友圈广为传播的文章:《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是啊,我们爱父母吗?我想一定是爱的,但爱的同时,仍免不了有矛盾,有伤害,就像我和妈妈之间经历的,这相爱相伤的二十年。

一、顺从

我的妈妈辛勤能干,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她在操心做主,对我的照料无微不至。我从小就是乖乖女,学习成绩好又听话,很少向父母提要求。

我甚至没出现过青春叛逆期,我在中学时代对父母最大的“反抗”,可能就是关于我的头发。我跟他们说过很多次,不喜欢头发太短,但我的反抗根本就是无效的,妈妈会带我去理发店,让理发师把我的头发剪到她满意的长度。在女孩子最青春的年纪,我的头发究竟有多短?有好几次,我被误认成男生。

我成年以后,我的婚事自然是妈妈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因为和男友的感情一直有问题,我对结婚特别不情愿甚至感到恐惧,但妈妈认为我们应该且必须结婚。由于我一贯的顺从,我最终还是结婚了——领结婚证那天,我丝毫没有感到幸福喜悦,却好似坠入无底深渊。

二、迷思

婚后我和妈妈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敏感的觉察到她不再是我最亲密的人,我不再有问必答,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她感到愤怒和伤心。变化的原因:除了建立自己的家庭,也和我读了多年心理学有关。

在那之前的二十年里,来自学校、媒体和父母的教导都是“同一首歌”:父母养育子女不易,付出心血付出爱,子女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将父母塑造为付出者和给予者的角色,而子女则被定位为接受者和回报者的角色,回报的要点之一是孝顺,其中的“顺”,是顺从、服从。

在我读了心理学之后,却看到了亲子关系的另一个“故事版本”。比如,心理咨询中经常尝试:通过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改善当下的心理问题,而父母常常是成长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其中不乏负面影响。比如:自卑可能源于从小遭受父母的贬低,退缩的性格可能与父母的过度保护有关,等等。也有很多研究证实了,父母不同的教育养育方式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

我越来越多的了解到,父母对待孩子,怎样做是恰当的,怎样做是不恰当的,二者之间,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可能有什么不同。很多父母养育孩子的做法,并非完美无瑕,甚至,给孩子的伤害可能持续终生。

同时,随着生活的延展,我越来越多的被自己的问题困扰:我的软弱,我的不快乐,我习惯性无原则的顺从;和父母相处时,尽管他们对我很好,我却总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我开始问自己,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的性格和父母养育我的方式有什么样的关系?

回忆我的成长年代,父母对我很和善,仅有的几次批评,我记忆深刻。8岁时,一天妈妈午睡醒来后,用埋怨和责备的语气对我说:“你怎么一点也不会关心人?都不知道给我盖被子!”我立刻感到心里被什么打了一下,我也是个敏感的孩子吧,我很委屈,也很愧疚,妈妈照顾我那么无微不至,我是不是真的让她很伤心失望?11岁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整个寒假闷在家里,想出去玩爸妈不许,我发脾气哭了一场。没想到爸爸也流泪了,他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知道你生病你妈妈背着你哭了多少次,头发都白了!”我呆住了,我以前从没见过爸爸哭。

我想,父母是非常爱我的,但这爱里面,有太多的控制;同时,他们对我也是有期待的,这期待里面,还有害怕被辜负的脆弱。这两点放在一起,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正好是那句歌词:“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于是,我小心翼翼的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只是,如果父母的要求和感受如此重要,那么,我的感受我的需要在哪里?如果,我的顺从和软弱和母亲的控制有关,那么,我该如何摆脱成长经历的影响,让自己强大起来?

三、独立

那时候,心理学中关于家庭和独立的看法,使我的内心产生了震动。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子女与父母之间紧密的感情和关系,是持续终生的。结婚,意味着在与父母的关系之外,增加了一个重要关系:夫妻关系;生育,意味着再增加一个重要关系:亲子关系。随着人生阶段的进展,身上的重要关系一再“加码”。如果要区分出谁是最重要的人,哪个关系是核心关系,很多人会觉得很难。

但在西方心理学中,对家庭模式有不一样的解读。一个人自出生开始,与父母的关系最为重要和亲密;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获得独立;成年后,最亲密的关系转化为夫妻关系并持续终生。这样的家庭模式背后,是这样的观点:成年后与父母的分离,建立清晰的自我界限,是走向真正独立的必经之路。直观的体现之一就是,一个人能决定自己的事。

关于自我界限,我以前是毫无概念的。有一次,我和老公外出旅行,妈妈为了治病方便在我和老公的家里住了一段时间。我回来后发现,她把家里所有的物品位置重新整理了一遍!我立刻感到一股不爽涌上心口,但我说不出哪里不对,难道妈妈身体不适还辛苦帮我收拾家务,我还要对此不满吗?但后来的几个月里,每当我找东西找不到,我就生气。后来我才明白,这就是自我界限被侵犯的感觉。

我逐渐意识到,在很多年里,我都活得像一只牵线木偶,我渴望独立。

与此同时,我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父母知道我要离婚后强烈反对,勃然大怒。而我的表现像个叛逆期迟来的孩子,几十年里我一直在压抑和逃避的愤怒情绪统统浮出水面,我们互相说了很多伤害对方的话,两败俱伤。 

我坚持我的决定,但随后很快发现,事情并没那么简单,这缘于婚后父母认为我应该买房,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尽管我表示不需要,他们仍然转给我一笔钱,我们用来买了房子,我的离婚也牵扯到父母的经济利益。这时我不得不无力的承认,我其实并不独立。一个人人格上的独立,能否掌控自己的事,与经济独立和生活独立密切相关。我把那笔钱还给父母以后,无论他们怎么坚持,我都坚决拒绝再用他们的钱。

离婚前后的这段时间,我和父母的关系很糟糕。我最不能承受的是,只是因为我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他们就对我那么不满意。他们最不能承受的是,辛苦养育大的女儿竟然对他们有顶撞,有愤怒,有怨恨,感觉受到极大伤害,认为我缺乏感恩之心。妈妈认为是心理学害了我,因为“外国的东西不能用在中国人身上”。

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心中萦绕,的确,心理学关于家庭的一系列观点根植于西方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近些年来,这些观点在我们这一代当中越来越普及,他们究竟适用于中国家庭吗?

就我的家庭来说,对我个人,我因此获得自我的觉醒和独立,这一步一旦迈出就不可能再回头;对我的父母,他们感到失去了原来那个亲密孝顺的女儿;对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表面的平静被打破,波涛随之而来。

站在子女的立场,似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很多家庭中,上一代父母缺乏界限感,手伸得太长,希望替子女决定职业、婚事、生育、以及育儿方式,不愿意退出与子女的第一亲密关系,造成了很多家庭矛盾。他们应当尊重成年子女的独立性,应当放手让子女做主自己的生活,这样似乎这些矛盾都可迎刃而解。

但事实上呢?家庭关系的特殊性在于,这个关系的另一方,是对你特别重要的人,并且,他们可能永远无法认同这个观点,也不容易改变,反而会因此受到伤害,这个伤害还可能再反弹到子女身上。

后来,我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除了关注应该与否,是非对错,谁身上出了什么问题,我更关注父母所谓的“界限不清”来源于哪里,对家庭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时,跨文化心理学的一个视角,让我有了新的理解。

四、不同的自我概念

跨文化心理学中,是这样看待东西方文化差异的:

“西方文化是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文化,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是独立型(independent)自我;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文化,东方人的自我概念是互依型(interdependent)自我。”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本来就是自我的一部分。

还有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是和母亲紧密联系的。这还得到了脑科学研究的证据:自我和母亲,都引发了相同的脑区活动,而西方人只有“自我”能引发相应的脑区活动。也就是说,对中国人来说,自己和母亲,在大脑中“住在同一个地方”,这是一种何等紧密的关系!

我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上一代父母对子女付出很多,把子女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深度的参与其中,甚至代替子女做出决定,并且希望和子女保持亲密感,因为在他们心里,自己和子女是如此紧密的交缠在一起,如果要和子女“划清界限”,对他们来说可能就像割裂自己那么难受。

而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历经了全球化进程,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在思想上比上一代独立,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期望拥有更多的自主。我们这一代,更像是走在从互依型自我过渡到独立性自我的路上。从这个角度,现今的“中国式”家庭矛盾,是东西方互不相同的文化、自我概念、家庭观在一个个中国小家庭中的碰撞和冲突。

文化的产生和持续,必然有其适应社会的现实意义。中国这种家庭成员紧密互依的关系,带给两代人的除了矛盾,也有巨大的获益。对很多父母来说,“养儿”仍然是“防老”的最有效途径,天伦之乐一定比孤独终老幸福。对很多子女来说,如果没有父母拿出一生积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买上房子;如果没有父母帮忙带娃,家庭生活和经济甚至可能无法正常运转。

当理解了这些以后,对于父母的“界限不清”,与其认为他们有“问题”,我更倾向于看做他们和我“不同”。这句话现在写下来如此简单,但曾经很长时间里,我身陷其中,受困于思维的局限和情绪的漩涡。 

面对这种“不同”产生的矛盾,如何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减少对双方的伤害?首先需要处理自己的情绪。

五、如何对待负面情绪

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不满意。我似乎知道,我身上的种种缺点,与我父母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我想改变自己,却常常力不从心,身上好似被施了魔咒。另一方面,无论我怎样想挣脱父母的控制,他们似乎仍然没有把我看做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伴随着这种无助感,我对父母感到愤怒和怨恨,这让我感到不安和愧疚,我是否冷漠无情缺乏感恩之心?我是否应尽力消除这些情绪?

后来,我慢慢明白,我如此在意父母是否将我看做一个独立的人,源于我内心仍不确信自己是否真的独立,那个小孩仍然在期待通过父母的认可来宣告自己的独立性。

因为我不接纳自己的缺点,才把对自己的不满意转移到父母身上,似乎这样就找到了替罪羊,就可以把自己的责任和压力转嫁出去。而事实上,作为一个成年人,自身行为的责任人只有自己。并且,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除了父母的影响,也有先天特质和其他经历产生作用,换言之,自身缺点这口黑锅,并不能完全给父母来背。

我试着更接纳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任何情绪,不再和自己较劲。我也能更全面地看待自己,不仅关注问题,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力量。如果说我的问题曾经和父母有关,那么我身上的优点和做出改变的力量是否也源于父母的馈赠?

我再婚有了孩子后,有时候请妈妈帮我带娃。意料之内,我能看到妈妈身上的问题如何在育儿中显现,比如她的控制、她的反应过度。但超出我预期的是,我看到了更多她的优点如何在育儿中显现,比如她的耐心和细心、她的创意和热情。我好像看到了她是如何照顾我长大,这种微妙的触动不可言表。

经过这样的过程,我对父母的愤怒尽管仍然存在,但比以往平息了很多,我也不再为此过于纠结。同时父母也在做出改变。我们关系有所缓和。

我想,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本是人之常情,无需拔高,也不必刻意罩上光环。越亲密的感情,成分越复杂。爱和感激,一直都在;伤害、失望、愤怒,有时候也会自然发生,如果发生了,不妨坦诚对待。

对待负面情绪,如果仅仅是压抑和掩饰,不管如何努力,它仍会存在于一言一行中,在表情、语气和措辞中显现,对方一定感受得到。我们越是想压制它,引发的破坏力可能反而越大。

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对此有形象的表现。魔法师如果没有学会如何化解自己的愤怒,强行压抑,最终积聚演变以致失控,变成破坏力极大的一团黑色飓风,给对方和自己都带来巨大的伤害。其实,每个人情绪的魔法师,就是自己,终归也只能靠自己。

我们需要试着接纳负面情绪,与之共处,关照自己的内心,探索情绪产生的源头,将对自己有新的发现。等到负面情绪渐渐平息,再去看这件事,会发现看法可以更加客观、开放,能够接受不同的观察视角。同时,新的理解角度,也会让我们的情绪心态更加放松平和,更容易规范自己的言行,找到适合有效的沟通方式、相处方式。

--完

推荐阅读:

自我探索、与父母之间复杂的感情、怎么培养下一代、以及爱与责任的平衡……大概是我们每个人在不经意之间会有所感悟和思索的主题,下面推荐几篇受欢迎的:

离婚之后,成长开始 -- 来自作者

有个女人叫婉怡

你被亲人用愧疚感操控了吗?

写给我的小小姑娘

也无风雨也无晴 / 道是无晴却有晴 (傲骨贤妻剧评 视角一)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