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们打破了中国式婆媳关系

井曼 奴隶社会 2019-07-04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433 篇文章

题图:牵手女神。

作者:井曼,奥克兰大学生物工程毕业,曾就职于药企和公益领域,目前教育创业中。业余作家,计划在30岁写本“无用”之书,《活在标签之外》(暂定名,即将出版)。本文来自:索菲的文字世界。

如果文字有性格,“婆媳”绝对是最简单粗暴的那个。网上输入关键词,是清一色的相见不如怀念,和距离产生美,真有这么严重么?这里跟大家分享个不同版本,为该性格平平反。


认识我的人经常觉得我很有“能量”,说实话心里挺虚的,因为我见过真正能量高的人,就是俺婆婆。跟她站在一起,我的那点能量就得缩成原子。


在正式介绍这位“高人”之前,先说说我俩最初“相遇”时,让我印象特深刻的两件小事。


第一件事,也是第一次见到 H 君妈妈,我婆婆,瘦,穿件 S 号 T 恤,精神迥异地站在人群中。见了我笑盈盈地问:“你就是传说中的小井同学吧?”那时候刚和 H 同学交往两个月,知道他家人都是随和开朗的人,但也难免小拘谨。本来憋着的严肃和认真,被他妈妈一句 “传说中”瞬间打破气氛,大家全出戏了。总之第一顿饭就吃得特别轻松。


第二件事发生在我毕业回国。那时 H 君奶奶生病住在敬老院护理,头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我们一起去看她,在医院陪奶奶说说笑笑,帮着收拾卫生。临走时奶奶拉着我婆婆的手,小声问:“和你关系处得怎么样?”我婆婆回握住她的手,满面春风地说:“好,和咱俩一样!”


之所以挑出这两幕来说,是这两件事对我的冲击挺大,第一次的玩笑,是向我发出讯号,我们一家都欢迎你,大可不必紧张,第二次的接触,是暗示咱俩也能处得特别好,给我一个稳心石,不显山不露水,这是情商高的人。


后来和 H 同学恋爱结婚,发现我婆婆“高明”的地方远不止这些。生命在于折腾,放在我婆婆身上特别贴切,但她的折腾不是频繁地跨界,而是干一行就把这一行做到“极致”。


举个小例子,我身边有娃的基本都请了月嫂、育儿嫂,或者是两家老人轮流上阵,我闺女白天就我婆婆一个人带。经常下班推开门,看到我婆婆在厨房,背一腰凳,右手炒菜,左手抱娃,桌上已经放三四盘刚炒的菜,香味四溢,绝对是周星驰镜头里的武林妇人形象。炒菜做饭信手拈来还不算,有娃以后,经常家里来个客人,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惊叹: “你这家也收拾得太干净了,我都不忍心下脚啊。”


为此,我和 H 同学经常自省,白天上班基本武功全废,帮不上忙,晚上回家就赶紧张罗,自己带娃,周末帮着做做家务,后来发现我俩能帮上最大的忙就是,尽量不添乱。


▲  摄影师:People Too


居家好手的另一面是事业狂人


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北京 34 中担任语文教师,做到高级职称后被调到西城区教研中心出任教务主任,以及人事主任。在教育口一做就是几十年,临到退休的年纪被某知名企业返聘到人力资源部管人事,直到前两年前才算彻底退了休。本想着终于有时间歇歇,等我公公也退休,俩人世界各地玩玩,没想到俺公公又接受一家朋友公司的返聘,同年孙女出生,婆婆又挽起袖子帮我们带起了娃,于是就有了上面炒菜抱娃的场景。


婆婆年轻时在事业上是“女强人”,就因为事业心强,H 同学 2 岁就被送了整托,一周只接一天,那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公公也在学校教书,俩人的重心都在“育人 ”,自己的小孩就自然没时间“管”了,这不管,倒也间接培养了孩子独立自强、不怕吃苦的好品质。


工作中比较拼、几十年始终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婆婆的工作力也像她为人一样精准干练,经她手办过的事、条理清晰、文案清晰、能够“深入浅出”、后人很容易就能上手,这也是为别人节省了精力和时间。在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婆婆曾一人抓起全教研中心上下四百号人的人事工作,期间没有出过一例差错。


比起工作和生活中的高质高效,给我们最多影响的,也是婆婆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大智慧。


▲  Photo by Joshua Rawson-Harris on Unsplash


“没那么多事 ”


标题明义。婆婆在生活上高度自律,但不给别人施加压力,能自己做的,有命令别人的功夫,自己早就做完了,这点 H 同学颇有遗传。“没必要在小事上斤斤计较,眼光要放远些,大方向把握住其余的都是小破事。”


这也是我婆婆和公公的相处之道,结婚 30 多年,从没真吵过架,秘诀就是这心态。大学时俩人是学校的神仙眷侣,优秀干部,工作中是各自追求卓越的工作狂,回到家一起买菜做饭换布景搭班子,基本多晚回家,走进厨房,七里咔嚓就能端出 4 菜 1 汤。对于他们,这个方向就是终生学习,共同进步,互为镜子。


夫妻是这样,婆媳也如此,大方向是越来越好,在小事上就不用分的那么清。很简单的例子,晚饭后的刷碗工作,我婆婆基本承包了,她说你们累了,我就刷,我累了你们就上,没那么多事,非得分的那么清楚,谁有力气谁做,谁做都为了这个家嘛。


“到哪儿说哪儿”


我婆婆 1953 年出生,13 岁时母亲去世,家里兄弟姐妹 6 人,母亲去世时最小的妹妹刚刚 2 岁,我婆婆就当起了全家的“妈”,整个中学时代可以用 “放下书包拿起围裙”形容。所以对她来说,现在一个人带娃做饭做家务和那时候吃的苦比,都轻如鸿毛。干得动的时候就自己干,干不动了再想干不动的“辙”。


1999 年在刚兴起出国热的年代,公公婆婆决定送 H 同学出国读书,那时候家里兄弟姐妹都开始下海做起生意,公婆是亲戚中唯一没有下海的,在他们心中,还是在学校教书带来的成就感更大。人还是要干自己热爱的事业,不要为了钱随波逐流,这也是婆婆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为是双职工,工资有限,那时出国还是有钱人的选择,代表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我公公常说,穷什么不能穷教育,于是俩人向亲戚朋友借了钱,将 H 同学送出了国门。这一送就是十年,这十年,他们自己省吃俭用,边供 H 同学读书边还钱,这些钱后来都还清了,还“攒出”了车子房子。H 同学在国外勤工俭学,机票贵,十年总共回去 3 次,上学之余兼职好几份工,多的时候一天就有 4、5 份,餐厅、机场、码头再苦再累的都干过,挣了不少生活费,所以这些年基本没怎么花家里的钱。所有种种, 至今也没跟家人说过全貌,在报喜不报忧这方面,大家都是很好的“演员”。


和 H 君认识这些 ,我听到婆婆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到哪儿说哪儿”,有钱咱就多享受,钱少咱就少享受,需要卖房的事就别犹豫,该卖卖,该办事办事,想要买房了也别犹豫,该投资投资,钱多有钱多的活法,钱少也有钱少的活法。


总有出口,总有办法。婆婆是真正潇洒的人。


▲  Photo by Justin Casey on Unsplash


“只要你们过得好”


我们结婚的时候,婆婆资助给我们一笔钱,让我们办想办的婚礼,装修时挑最喜欢的家具,别留遗憾。我那天问她,为啥对我们这么好?她说:“我们竭尽全力给你们提供最好的物质,不为别的,就是希望你们可以做好你们自己。”


这话我一直记着,在任何时候,选择内心真正想走的那条路,别让物质左右了想法。这也是我婆婆自己一生所坚持的,现在要给她的儿女“铺路”。


有了孩子后,我和 H 同学重新考虑搬到新西兰居住,我爸妈都在新西兰,走后最大的顾虑就是 H 君爸妈。


为此公公和婆婆的态度很明确:“不要因为考虑我们限制了你们自己,我们完全支持你们的决定,但有个大前提,就是你们去新西兰也好,哪个国家也好,都得比现在生活得更好,除此没别的要求。”


那段时间婆婆抱着女儿偶有感叹,说:“你和奶奶留下来吧,让你爸妈先奋斗,过几年奶奶再把你送过去。”然后又念,“不能因为奶奶舍不得阻碍了小宝的前途啊。”


我听了难受。再不舍也要放手,只要你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之前是对我们,现在是对我们的孩子,这是亲情的绵延。


▲  Photo by Jesse Roberts on Unsplash


很早之前看了篇文章,挺在理。大意说糟糕的婆媳关系始于糟糕的亲子关系,婆婆太“重视”儿子,将亲子关系放在家庭关系中的首位, 一旦这个儿子和其他女性建立起亲密关系,内心就崩塌了。从这个视角看,我婆婆能成为我的榜样型,最根本的一点,是她属于自我构建非常完整的女性,对生活的爱和激情都放在了追求自己人生的意义中,并非是子女身上。


为啥说婚前见长辈有必要,也是这个原因。大家可以先进行一轮“预判”,如果未来婆婆也热衷于自我建设,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生活有热爱 ,那绝对是大大的加分项。


我就占了便宜,捡了这个加分项。(其实从遗传层面说,也不全是偶然,因为他是他父母影响熏陶的结果,所以我认同他,也是认同他父母和他们的教育方式,对不?)当然,有加分不代表后天就不求上进了,这里也分享几个我常用的思维方式和小秘诀,希望对你有用。


分享一,多听多问,所有的墙壁其实都是门。


婚后经常和婆婆展开隔代对话,类似我是记者,婆婆是我采访对象。所有上面的故事,都是我厚着脸皮打听来的,我相信只要有心问,长辈都爱讲讲自己年轻的故事。听故事有啥意义呢?就是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常常能找到很多“问题”的根源。了解长辈的成长经历,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他们今时今日的情绪和行为,反思自己的同时,遇到那些看似不合理的事,也更容易做到“宽容”和“原谅”。


另一个是“不耻上问”。对这个有感悟是我刚结婚,我婆婆来我家“视察”工作,经常这也不合格,那也不合格,边说就边帮我们收拾。“工作”被人看不上,心里自然是别扭的,玻璃心也有过。但发现胡思乱想解决不了我的问题,就尝试开口问“要不您给点建议,我跟着您学。”这么问,我婆婆就明白了我“上进”的心思,手把手地告诉我这里这么做,那里那么做,出活也省力。跟着学了几次,也学出了门道,发现了自己问题。


越成长越认同,婆媳之间,很多“围墙”都是自己内心戏演绎出来的,抛开婆婆和媳妇这层社会关系,背后都是真实的人,多听多问,多从对方的视角看问题,所谓的围墙,其实都是门。


分享二,从朋友做起,让爱成为动词。


“没有爱的感觉就去创造爱”,这是说夫妻的,我觉得放在婆媳关系中也适用。我的一个秘诀是挖掘共同爱好。早前我喜欢写博客,我婆婆经常来读我的文章,看完还给我留言。我的第一位粉丝,其实就是我婆婆,只不过那会儿还叫她阿姨。


我写情感关系的文字,婆婆就会表示很向往和羡慕,他们那时候的条件远不如现在,留言中既表达出作为已婚女性的祝福,也对我的观点表示欣赏。不瞒大家,很多我婆婆的留言,我读着读着就会泪目,产生思想共鸣。现在写了新文章我就转发给她,俩人互相切磋观点,很有意思。


婆婆自己也写回忆录,但搁置了有段时间,现在也找不到动机再提笔,我也鼓励她继续写,写出来,当作家谱,留给子孙,是特别珍贵的礼物。等婆婆写好,我和公公商量共同编辑,做成书,送给亲戚朋友,也是对那个时代共同的记忆。


以文会友。文字打开了我和婆婆沟通的另一扇门。对于别人,这扇门,不一定是写字,可以是音乐,艺术、花花草草,当然,吃喝拉撒以外的更好,目的是共同学习和进步,参与构建彼此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两个人才有机会真正“看到”彼此。


补充,茶余饭后共同挤兑 H 同学,发掘他小时候的糗事,也是俺俩的共同爱好。(此时有某同学的白眼,嘿嘿。)


  女神节H同学拍马屁,两束花,分别给她两个“领导”


分享三,做个“蠢笨”的儿媳。


这条是我自认做的还不错的,就是把自己当成孩子,我们都是孩子。


孩子的一个特点就是接地气,不端不装。这个很好理解。在外面和各类“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装优雅,到家了就别再装了,换掉衣服,放下身段,变成孩子。比如到家前 20 分钟我会给我婆婆打个电话,跟她说我到哪儿了,用不用带点东西,晚上吃点啥。到家收拾完自己就钻进厨房当帮厨,聊天干活顺便偷吃锅边饭,我俩的很多“秘密”都是在这个小空间发展起来的。越是自在的氛围,人越容易打开自己,流露真情,释放爱,所以多创造这样的氛闻。


孩子的另一个特点就要有“监护人”。我和 H 同学结婚后,除了俺俩蜜月旅行是自己去的,所有出国旅行基本都带我公公婆婆同去。有了孩子,我们搬过去一起住,更方便了形影不离。我经常比喻,得亏公婆不嫌弃,抚养“小宝”的时候,捎带着收留了我们俩“大宝”,不至于让我俩沦落街头,有个港湾随时停靠。


蠢笨代表着不必精明。我认为世间真正美好的情感是不需要“套路”的,比如孩子的爱,最质朴,也最没有套路。成人上来就爱谈技巧,论方法,其实没有真诚和真实作为基础,技术面儿再好都是没有用的。


之前看过一本书,说家人分两种,一种先天的,基因决定的,一种是后天的,上帝安排的。两种家人,以不同的方式教给我们成长。我经常这么想,自己太幸运,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没有得到过母爱,我得到了,还是两个人的,这么一想,哇自己赚到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回报的问题。


秘诀四,画个图景,“我们一定能处得很好”。


这条听上去鸡汤味道挺浓,但对我自己挺受用。


道理很简单,经常告诉自己,“一定能做成。”“我们会特别幸福。”这些话慢慢会内化成自己内心深处的语言,起到积极的指引效果。配合这种暗示,就是忽视“困难”,放大“幸福”。


我的“困难”在于自己的刻板印象,我上学时属于典型的皮孩子,最怵老师,我婆婆就是教师。所以心里总有个灰色地带,时不时冒出个声音说不行,你们相处不好。


后来越接触越发现,好像没有任何论据支持这个声音啊?开始质疑“一切都是自己瞎想的”,尝试转变观念,方法是加深正面印象,比如我经常想自己和婆婆谈笑风生的画面,回忆生活中两个人温情的镜头,也幻想老了手牵着手散步,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些才是未来的常态。”然后在生活中多收集这方面的证据,自我印证。


人相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这种信念法,我也经常用在人生的各个爬坡阶段,真遇到困难,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暂时的,然后多想想解决困难后的图景,心里就有了力量。


最不智的做法就是放大“困难”,一遇点事就到处抱怨婆婆不好,媳妇不好。甭管真的假的,这些话说着说着就说成自己心底的语言,无形之中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面“墙”,自己憋得寸步难行。


  Photo by Pete Bellis on Unsplash


以上说了那么多,都是俺自己的版本,一句话总结,就是“为人儿媳,脸皮要厚”。下面也邀请了我婆婆,从她的角度写写婆媳相处的“秘诀”。


婆婆的话


我很欣赏 Sophie 的思想和为人,即使她不是我的儿媳,只是个与我无关的普通人,与她相处下来,也会发自内心的喜欢和欣赏。


作为 Sophie 的铁粉,今天也从幕后走到台前,说说自己对婆媳相处的想法,不是秘诀,因为没那么神秘,有心谁都能做到。


1

 第一,没有分别心,都是自己的孩子


经常推着孙女在小区遛弯,耳边听到同为奶奶或姥姥身份的人这么说道:“不帮衬着不行啊,心疼我女儿啊。”“我帮着他们收拾,不然累我儿子呀。” 言外之意,女婿或媳妇受点累就可以?听后唏嘘。


周末全家外出,逛家具,一家人说说笑笑,经常有人上前表示,你们一家真和谐,问他们是不是您的儿子和儿媳?我说,是我的儿子和女儿。印象很深的,是买了她床头柜的小姑娘,悄悄对我说:“因为看到您一家的相处模式,我都有勇气结婚了。”


她的话让我心疼。生活中我们尚有良师益友互换真心,有古道柔情为陌生人布施,却对自己子女选择的人生伴侣这般堤防和较劲?实在不解。


很多人问我婆媳相处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两颗心,一颗叫真诚、一颗叫包容。Sophie 说得好,“让爱成为动词”,如何做到?首先就是敞开心,平等的看待儿女,接地气来讲平等,就是削一个苹果,一人一半,没有孰大孰小。孩子犯错,想想自己年轻时未必比她做的更好,这就是包容。


Sophie 上面说她很幸运,得到了两个妈妈的爱,我读后很感动,因为同样的词换成“儿女”,就也写出了我的心声。


对于媳妇这个角色,我的心态是,生活不易,勇敢如你,成为了我孩子在这“荆棘路上”的同行者,也让我有机会再一次像爱我孩子一样,全情的爱你。爱,让人永葆年轻。


2

 第二、忘记年龄,别忘记学习


我没有时间去与你“周旋”,因为我还没放弃同自己“较劲”。


人过 60,很多老年病来了,身体生病,心里也跟着生病。这方面我有自己的养生秘方,即我的岁数,我说了算。


我今年 65,对自己每年的要求是体重保持在 95 斤以内,每年都达标。秘方就是管住嘴,一道菜再好吃,自己觉得适合了,也不再多夹。身体没有重负,也反映在精神状态。健康上讲,饭吃到不饿,头脑就始终开在清醒的频道,头脑清晰,眼神也就少了呆滞,少了呆滞,老人的状态自然减去大半,年龄也自然抛在脑后。


用这清醒,我喜欢读书、写字、养些花草。这些都是打磨自己的手段,为的是摆脱市井浮躁之气,给内心一方天地。最喜欢的还是学习新东西,比方看报纸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让自己保持一份“不闭塞”。


生命可以度量,在此置一块表,我们都在倒计时计算。如何利用好余生,活出质量,答案就是学习,人只要还没失去探索之心、好奇之心,能学习,在学习,就永远保持着年轻的心,也唯有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每个人才能做回“孩童”。这么想想,时间有限,自己“努力攀爬、吃喝玩乐”的时间还不够,哪还有旁心用来“对付”和“计算”他人。


  Photo by Guy Bowden on Unsplash

3

 第三、教会爱的本领,松绑亲情


穷养儿、富养女是坊间的说法。两种养,本质都是爱养。男孩可以多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多有担当,这无可厚非。


我和小 H 的爸爸由于工作忙,在孩子幼年时期没有给他太多陪伴,心里不是没有遗憾。我和他爸爸比较务实,不太看重生日和仪式,自己的还有孩子的生日,做顿可口的面条就算过了。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比起庆祝生辰,庆祝每一天的进步和成长更重要,特别是男孩子,我不希望他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务虚”的事情上。


言传和身教经常放在一起说,但我以为,身教要比言传更重要。在 H 的成长中,我和他爸爸只是展示了我们自己对待婚姻、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并无过多言论,后来听他念起,相比生活上的“照顾”,我们在事业上追求卓越的精神,生活中包容互爱的默契,给他起到了更大的榜样力量,这种力量使他更早的迈向独立和成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和重感情的人。


孩子总要离开父母。明白这个结局,爱就不再是捆绑,而是得体的退出和放手。拿得起,更重要的,是放得下。用全局的眼光看,比起让子女直接享受爱的成果,身教子女“爱的本领”,就是让他们也有能力去影响造福他们的后代。投入一份爱,层层向下绵延,发挥最大的价值,往宏大说,这也是传承。


那天,Sophie 跟我说,妈,以后我要再生一堆男孩,我说怎么,一个女儿还不够?她答:生一堆男孩,用您的方式去爱,能多造福几个姑娘,让她们跟我一样幸福啊!


如果说人到 60,还能收获到某种成功,那无疑是儿媳上面的这段“表白”了吧。

-  END  -

推荐阅读

作者:秀的不是恩爱,是方法

情感巫医盛行:咪蒙打爽点,

Ayawawa 打痛点

高知女性,做全职主妇到底可不可惜?

一诺:清华圈粉了,然后呢?

怎么和家人好好说话?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