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企到互联网民企的生存指南

诺澄 奴隶社会 2018-10-04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469 篇文章

Photo by Alex Block on Unsplash.

作者:诺澄,魔都人士。美国非主流商学院MBA毕业,混迹另一魔都纽约多年。曾在华尔街主流投资银行从事非主流工作,目前海归,投身于火热的互联网金融。热爱中文文字,能够在全英文环境中飞快的用中文记笔记。坚决不愿意将残余的文字修养浪费在英文邮件和审计报告上。


和奴隶社会结缘多年,发表有小说《曼哈顿恋人》(原名:遇见),以及多篇嬉笑怒骂的犀利文章,如《中国当妈之奇葩现状》《跨国企业的N种精神分裂之方法》《诺澄的三条家规》等。


前一阵是我加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两周年。从最初三个月蜜月期每天被梦想叫醒电量满格的要去普惠大众,到第一次汇报死在 PPT 目录上,接下去生不如死的倒空自己(其实哪里是空杯心态,根本就是打碎自我,从一只傲娇的红酒杯被重塑成一只结实的马克杯)。慢慢地到现在的归于平静(互联网词汇叫做“落地”)。来到互联网金融的日子,就好像重新走了一遍职场道路。于是,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一段经历。


两年前,我还在外资银行做一名光鲜亮丽的职业经理人,每天拿着星巴克,裹着小包裙,混迹于陆家嘴高档写字楼,和那些所谓的职场电视剧里面的人设一样装逼,当然留美十几年后海归的我自认英文比那些“安迪”、“唐晶”标准,也不会犯“安迪”要做空金融市场的低级错误。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监管政策纷纷出台各种新规,银行渐渐变成了戴着镣铐跳舞。


作为一名理想尚未泯灭,No zuo no die 的同学,我禁不住“情怀”和“愿景”的诱惑投入了互联网金融的大潮。记得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慢悠悠的说,“你害怕走夜路吗?如果一群人走夜路就不害怕了。加入我们一起走夜路吧!”  于是,那一瞬间我被火光电石击中,决定背井离乡走夜路去了。这种感觉大概跟我们父辈们当年参加革命的热潮差不多吧,其实想想还真满像的。


来到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第一个冲击可能就是朴(jian)素(lou)的办公环境。


互联网金融公司不论现在变成了怎么样的独角兽,血液里面流淌着还是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基因,而不是金融的基因。互联网金融风是一种什么风格呢?一个楼面的办公室全部打通,大排档一样放着一排一排的简易办公桌,大概有个几十排,每排大概可以坐个几十个人。后来公司发展了,员工越来越多,本来放两排座位的空间挤进了三排桌子。站起来的时候只要椅子往后退的幅度大一点,一定会跟后面的人背靠背撞上。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互联网金融公司里面的胖子的确是不多,可能是生存环境对于胖子实在太不友好了。


Photo by Alex Kotliarskyi on Unsplash.


想象一下,一个楼面坐着几百号员工,有些还是需要经常在电话上的部门,譬如客服部门,这个场面是多么气势磅礴。 有一阵子,某个安安静静需要整天审阅合同的部门被安排夹在两个以年轻人居多风格活泼的部门之间,那两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大部分在电话上,还时不时要在办公室里面小小团建一下鼓舞士气。于是那个安安静静的部门只能人手一个最高端的降噪耳机,而降噪耳机也阻挡不了,不时被迫享受一下互联金融网的热情。 越是以前在高大上的外资律所咨询公司投行投身到互联网金融的人在最初的时候,感受到的反差越大。冷色调的北欧风情办公家俱不存在的,免费咖啡饮料矿泉水也不可能的。


在外资公司奋斗半生好不容易拥有了一间玻璃办公室,可以鸟瞰陆家嘴或者国贸 CBD,平视东方明珠或者大裤衩,现在加入互联网金融,不要说办公室,连一个有挡板的格子间都没有了。全部大通铺! 以前在外资公司,即使是格子间也会根据级别有大小之分,现在童叟无欺全部人均一平方米!


如果“同桌的你”还是喜欢把东西乱堆乱放的主,那么“领土”纷争也是会有的,就差中间划条三八线,立个标志表明不许侵犯“神圣而有限”的领土。属于个人的空间和区域大幅度减少,习惯了把办公室当作第二个家的前外资精英人士需要最大限度的改变生活习性。办公室的红酒柜首先被删除掉,一个保温杯泡点枸杞最适合(对了,枸杞是免费的)。办公室的鞋柜没地方放的,以前的十几双名牌高跟鞋桌子底下搞个箩筐随便扔进去,反正到最后慢慢也不会穿了,上下班来去匆忙,走路带风,平底鞋什么最舒服。那种感觉就好像打怪一路升级,突然被清零重新来过,不爽也好痛苦也好,谁让你人到中年,要赶时髦学人家来什么互联网金融呢!记得之前在外资金融机构,繁文缛节甚多。中午吃饭一定要到茶水间,怕影响了办公室清香的空气。中午要小憩一下,也要尽量找个没有人的地方。


曾经有员工在自己的格子间靠着椅背午睡,由于姿势别扭还打着小呼噜,尴尬的一幕正好被带着高净值客户进来洽谈的部门老大看到,从此多一条办公室不准午睡的规定。但是,互联网金融公司节奏超快,边吃午饭边工作是常有的事情,公司自然不会限定不能在办公区域吃东西。那么整个楼面一到中午的味道是极具包容性的。午休时间,有人拉出行军床戴上眼罩和防噪耳机开始睡午觉,旁边可能就是为了某个方案激烈讨论的小组,还有趁着午休在办公室做瑜伽拉伸的,再加上办公室里面涂鸦的各种色彩明亮的励志口号,形成了万物生长的互联网金融风格。


哦,对了。还有,必须一定要说说互联金融网和传统金融反差最大的两大特色,厕所和电梯。互联网公司的厕所不论男女都是没有马桶滴!全部是吸取了中华文化之精髓的蹲坑式。这对被资本主义腐蚀多年小腿肌肉半萎缩海归同学们是极大挑战,这都多少年没有扎过马步了。但是!怎么说咱们也是从小有过培训,多加练习也能慢慢恢复稳稳的一个小马扎。不过,当时我有一个蜜汁困惑,公司里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是怎么练习的?后来有一个国际同学喝过几杯之后吐露奥秘,据说 YouTube 上面有专门教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时候如何蹲坑的教学视频。原来国际友人翻墙之后不光上 Facebook 还在 Youtube 上学习中国国情。强烈建议搬来抖音,翻墙多麻烦。


再说说,电梯。由于互联网金融下班晚,早上 9 点到 9 点 30 时间是上班高峰。那个时候真正能够感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欣欣向荣,全是人啊。每个电梯前面都排着蜿蜒的队伍。在这里讲什么私人空间实在太矫情。每台电梯不塞到响警报绝对不会罢休的,即使响了警报,有一个人不得不下来,也总有一个自以为比那人轻和瘦的人挤进来。挤电梯两大心愿,一是天气不太热,二是没有人买韭菜饼。互联网金融的电梯也是很有互联网精神,级别不存在的,哪怕你是CEO一样在队伍里排队,没有人会让出一条道来。经常出现在新闻里面的大佬们在电梯里面很平等的一样被挤到角落。还有在电梯里面循环播放着很燃的视频,告诉每一个人我们是一家多牛逼的公司,而我们就是这家那么牛逼公司中的一员。有时候看大家挤在一起,一起仰头看着视频,可能就是那种“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感觉吧。这是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魅力,让很多曾经的 Banker 愿意放弃公务舱和五星级酒店,来互联网金融坐着经济舱、住着快捷酒店,拿着每天只够吃金拱门汉堡和白毛女咖啡的差旅餐标满世界出差。


来到互联网公司的第二个冲击是客户的下沉。


之前在律所咨询公司投行的客户都是机构大客户,即使是所谓中小客户也是具有一定规模,否则怎么付得起昂贵的费用呢。客户方派出几个西装革履的职业经理人代表公司利益,再如何谈判激烈也是公事公办的风度翩翩。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客户真是普惠啊。自从加入互联网金融之后,街头巷尾一眼望去不再是蛋饼铺小吃店水果摊,那全是未被提供金融服务的长尾客户啊。这些客户不会跟你,一边喝红酒一边话中有话一语双关。现在的客户是鲜活的,满意的时候狠命夸说你们产品真方便啊,不满意的时候会哭会闹也会威胁要投诉要上访要跳楼。不用费心猜,全是大开大合起伏跌宕最真实的人生戏码。


来到互联网金融,常常被教育说,你们这些之前在云端的职业经理人不能有大公司大银行病,要学会如何处理下沉客户。多下沉呢?我觉得已经潜入海底三万里,在马里亚纳海沟里面了。不过最大的好处是我爸妈终于可以搞清楚我是干什么的了。我之前工作的金融机构只出现在《大而不倒》、《大空头》这样的电影里面,离父母生活很远,他们十几年了都解释不清楚自家孩子到底是干什么的。


现在好了,他们是这么介绍,“XXX好用吗?我家孩子就是XXX公司的。”、“XXX打折划算吗?我家孩子公司搞的活动。结棍伐(厉害吧)?” 在父母热情地传播下,我变成了众多叔叔阿姨们的专属客服,回答各种跟我司产品相关的问题顺便也回答不相关,而且必须耐心必须细致,被问到各种啼笑皆非的问题也要认真严肃的回答,否则怎么担当得起“客户第一” 的司训。譬如,某叔叔要求把另外一个人发的朋友圈删掉,因为他不要看封建迷信的东西。我说,别人发的朋友圈你不能删除,或者你可以选择不可看他的朋友圈。叔叔斩钉截铁地说,那不行!他发的养生的东西还是很有好处的,我只要删掉那几条我不要看的。额,容我打个电话给鹅厂技术人员看看能否开发“选择性不看他(她)朋友圈”的产品新功能,毕竟互联网企业最需要聆听客户之声,这也是部分客户的诉求嘛!


▲  Photo by Sarah Cween on Unsplash


来到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冲击还是来自于它的简单、直接和高效。之前银行的一个新产品上架,经过产品、技术、运营、合规、风控等部门的无数人审批,有些产品还要上升到亚太区乃至全球,新产品审批马拉松要跑上几个月到半年。曾经银行产品经理吐槽,某款产品他用中文英文粤语跟几十个人介绍了 N 次,解释了 N 次,还是悬而未决。有一天监管新规一出,新产品就此夭折。


而互联网金融的产品迭代长则几周短则几天,大家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不管白天黑夜,如果需要讨论问题,钉钉群一拉,直接开始讨论,然后决策。这里必须说一说,钉钉,这款奇葩又颠覆的聊天工具。用钉钉聊天,对方是可以看到自己发送的信息是否被阅读。之前用微信还可以借口说,“啊哟,不好意思,你发的信息我没看到。”现在老板晚上 11 点发一条钉钉过来,信息的状态如果是你已读不回,就比较尴尬了。如果是群发信息,还可以看到谁读了谁没读。就算你心态够稳健,抱着我不管,我就是“已读不回”!


钉钉还贴心的提供“钉”的功能,可以用钉钉应用本身、短信乃至电话多种手段“钉住”你,催命连环 Call 的让你速回信息。给这款聊天软件起名“钉钉”的人,真是很有想法!一开始加入互联网金融,很多人是很不习惯用钉钉的。但是现在我会对着微信信息琢磨,那人到底是没有看到还是看到了不想回?真想微信也能跟钉钉一样,显示信息状态,给个痛快!因为速度快项目多,老板们给予每一个项目汇报的关注和耐心也是有限的。这里绝对不可能有传统金融机构的涵养,哪怕你汇报得再烂再没逻辑,老板也会给面子,勉为其难的听你说完再批评。即使批评也讲究“三明治”式的方法,就是先讲一层你做得如何好,中间说说你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再来一遍总体来说还是肯定的。


▲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Unsplash


在互联网金融,没有人有那个时间来陪你玩含蓄迂回。所有的一切都是简单直接。经常会有辛苦了很久准备了几十页 PPT,因为思路不对,刚说了几页就变成了“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毫不留情面的打回去重构思路。没有经历过“死在PPT目录上”的汇报,就没有真正体会过互联网金融淋漓酣畅的痛。在互联网金融,每天都在做没有先例的事情,都在创造历史,所以经常会有大方向感,但是具体实施细节还不清楚的情况。所以当老板对着你的项目计划书说,“这个肯定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我要的具体是什么,我暂时也不清楚”,他真是发自肺腑的感慨,不是在耍流氓。有玩笑说,马云一个梦想家,而阿里的员工把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收获在于碰到各种牛人。原来在外资银行碰到的人似乎都跟你差不多的背景,几乎都贴着海归、商学院、金融、华尔街这些标签。大家思考的事情似乎也差不多。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多元,海纳百川的招募了各种大咖在麾下。之前在银行,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和这些牛人有交集,更不可能同席讨论互联网金融这个改变和征服世界的行业。这个行业让中国从 Copy to China(拷贝到中国)到 Copy From China(从中国拷贝)华丽转身。


而我们在期间一起亲历历史,创造历史。 互联网金融的世界,很多混迹职场半生的职业经理人都渐渐忘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矜持,在每天一起工作十几个小时,一起度过那些一起奋斗到深夜、一起为失败而沮丧、也一起为成功而喝彩的日子之后,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像是战友而不是同事,真的就是有这么一帮人陪着你走夜路。所以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会让很多互联网创业的人流着眼泪一起高唱,只因为那几句,“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这互联网金融的这两年,有过迷惘的时候吗?有!有想过放弃吗?有!有难过委屈的哭过吗?也有!有过后悔吗?应该没有。

-  END  -

推荐阅读

作者:跨国企业的N种精神分裂之方法

一诺 | 从麦肯锡到盖茨基金会,我为什么换工作

抓住机遇和冲浪一样难 | 华章谈认知

离开麦肯锡和亚马逊,我创业这半年

十年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