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中国走出去后,我,是谁?

井曼 奴隶社会 2021-01-18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476 篇文章

Photo by Jennifer Bedoya on Unsplash.

作者:井曼,奥克兰大学生物工程毕业,曾就职于药企和公益领域,目前教育创业中。业余作家,计划在30岁写本“无用”之书,《活在标签之外》(暂定名,即将出版)。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索菲的文字世界。

我的出国路开始于 2009 年,开始的并不算美丽。2007 年姥爷因突发脑血栓几乎离开了我们。那是一段令人窒息的残忍时光。记忆中昏暗的小房间和眼前削弱坍塌的亲人,是深深的无力感。多少次我们坐在过山车上,做着最坏的打算,祈祷着最好的结果。


可能是上帝真的听到了我们的祈祷,总之那个布满阳光的普通日子,医生宣布姥爷挺过来了。坐过山车的日子结束了。出院时,长居新西兰的大姨将二老接过去疗养。那年我爸全程护送,回来后毅然也给我们办了移民。(当然,也征求了我和我妈的意见。)


在二十出头,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是我不曾想过的意外。走出去的几年,是世界观的日臻完善,也是从“比较思维”迈向“看问题的本质”的思想进步。要说长了什么重要的见识,那便是人应该看得远些,要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看自己人生的价值。所以经常会问自己,“世界给我开阔的眼界,我又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  Photo by Olivier Russo on Unsplash


对这个问题本身的思索,让我的那些年,仿佛若有光。


答案一:选择那条难走一点的路


2009 年 3 月,奥克兰,我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为赶在奥克兰大学第二学期开学前递交申请,还差雅思成绩的我报了语言学校的雅思班。


第一天上课,中国人占 3/5,其余是日本人和俄罗斯人,我们的班主任是个崇拜李小龙的印度女士,上来让每人讲讲来新西兰的目标。我荣幸地成为第一个上台的人。


那个场合,说不怵是骗人的,但想想是我第一次亮相,又隐约觉得代表中国,不能怯场。于是说出当时的真实想法,“一是不管在这里呆多久,都保持和今天一样的‘干净、自强’,二是当推手,让更多老外了解中国。”


以上坦白,却换来了我中国同学的嘲笑和蔑视。


“一听就是新来的留学生,我敢打赌,呆几年你的认知就完全变了”,“你既然来了,就得入乡随俗啊同学!”


整整一天,胸堵得很。一方面是落差,都说海外华人亲如一家,但推敲起来,除了共处一个文化圈,又有多少人拥有精神层面的缔结?一方面是不服,你有多了解我?凭什么这么说我。于是观察批判我的那几个人,一天下来,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只在华人小圈子打交道,拒绝外交。尽管教室墙上贴着“English Speaking”,还是肆无忌惮的用中文交流。他们的行为似乎让我找到了他们打击我的原因,用今天的语境说,“别人对你的评价不一定反应你的格局,但一定反映了他们的格局。”


反倒是当天唯一的温暖来自一个日本同学,他下课找到我,跟我说,你讲的真棒,我很感动,希望你说的都能实现。听后心里特温暖。


也许是输赢心作祟,也许只是无知无畏,后来打击我的几个学生在 3 个月后就没了踪影,我却在他们的刺激下,唤醒了心里那匹沉睡的小神兽。那天台上说出的干净自强,不仅给稚嫩的理想打了气,也无形之中让我没有任何退路。尽管这些年的土壤条件经常是糟糕的。


举个例子,我在大学期间当助教,教人中文,坚持 3 年用写信的形式向新西兰同学介绍我成长的中国,最难的是自己人的不理解,“中国有啥好讲的?好好享受这里的蓝天白云不好么?”类似的冷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泼一次。除了对老外讲,还要耐下性子跟中国人摆事实、讲道理、讲中国的好。心累指数翻倍。


但低头想想,这是我自己选的路啊,摔了跟头,在泥里趴一会儿,还是得拍拍灰尘,给自己打气,重新起身继续走。


现在回看这段经历,正因为选了那条难走一点的路,成了一个有“野心”的人,我才有机会拥有一个真正的、真实的自己。这个真实的自己,在今后的人生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  Photo by Nicole Harrington on Unsplash


▍答案二:找到远方的光,照亮前路,驱赶恶意


我的第一份工,是在码头的日本餐厅。大老板是意大利人,和店长平起平坐的是这里的调酒师,也是意大利人。


某天,我站在台阶上目送一波客人离开,外面开始下雨,原本喧嚣的码头人流变得稀疏,很快空无一人。回过头还有半间屋子正在就餐的客人,我去厨房帮忙,意大利调酒师把我叫住,说你得站在门口迎宾,我告诉他外面正在下雨,码头没有客人了,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让我站过去。


“你得站在台阶下。”


他指指正在下雨的某个位置,心里知道这是要整我,但低头看看自己这身工作服,心一横走下台阶。


雨越下越大,台阶上的客人也看不过去,试图让我站上来。正常 40 分钟一轮换,那次我大概站了 2 个小时。衣袜湿透,回去生了一场病。


这还没结束。后来一次我给客人点菜,客人要 6 杯气泡水,我把水单给这个意大利人,他质疑:你确定他们要的是气泡水不是自来水?(气泡水收费,自来水免费)我和客人又确认了一次,把单子交给他。结账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那伙人说我们要的是免费的水,这钱他们不付。意大利调酒师一副“瞧,我说什么?”看好戏的表情。结果是我来付掉这笔钱。


这两个时刻,不可能没有愤怒和委屈。但那时候想,我是个例吗?不是。对于亚裔留学生,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我并非是最惨的。想过应对吗?想过,大不了就是撕破脸辞职,但找下一家,谁又保证不过是欺负的方式不同?


但负能量需要被消化,不然会憋出病。我那时候这么想,“今天我可以与你就事论事的大吵一架,但是,明天呢,后天呢,我的人生价值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站在台阶下’与你吵架吗?不,这不是我要的人生。我的人生价值应该放在更广大的世界去验证。” 这么一想,也就释然和原谅了。


后来我换工作,也遭遇过类似事件,都会用上面的信条激励自己,比如默念,“嗯,你是要做大事的人,做大事的人不会计较一时一隅的得失。”虽然那个时候也没想清楚我的大事究竟是什么,但因有了这个信条,生活变得容易很多。


就像是种子低进了尘埃,远方的光终于照进了黑夜,我要做的,就是静待种子发芽。朝着远方的光,往前走。


▲  Photo by Januprasad on Unsplash


▍答案三:打开自己,以世界的视角看中国和西方


我在国内读大学,校园是四四方方一座墙,墙以内是教育,墙之外是社会。大学两年,每每骑车穿越“北京林业大学”的正门,都是两种心境的更迭。


新西兰的大学不是这样,奥大的校区一部分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完全开放的空间,下课习惯了跟着人群穿过马路上课、人群中有穿西装的白领、道路施工的毛利大叔、推着婴儿车散步的年轻妈妈。走在这样的城市,校园的概念是模糊的。社会即教育,生活即学校。每个人既是学生,也是社会大环境的一道景,一个环。


在奥克兰大学的三年,身上倒少了一些学生气息,也是这个原因。不同于我们的车间式教育,这边的环境,相反是在强调“一生的学习”,走出校园不算最重要的那个节点。能做到一生的学习,也意味着你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对事物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而这些都要基于对社会和真实世界的了解。所以,打破围墙的校园就是典型的体现了。


教育理念的不同,也体现在心理围墙的破除。比如这个国家对尊重和公益的执行力就常常让我惊讶。我上学常搭的公交车,乘客下车都会说 Thank you sir(谢谢你,先生),人多的时候就朝反光镜摆摆手示意,真就无一例外。街道的十字路口,搞公益做义工的除了年轻人,还有许多 4、5 岁的孩子,可以说也是主力军,炎炎烈日,干得乐此不疲。


然而,这样的国家就没有缺点吗?有的啊。在新西兰生活久了,同样发现以“爱”和“尊重”为中心的西方教育也存在他们的短板。我几个同学,私下谈及黑人还是一副厌恶至极的表情,白人的优越感是微笑着刻在骨子里;我认识的不少当地人都活在真空,只关心自己的那点事,对地球上其他国家发生的问题漠不关心,或只停留在皮毛甚至扭曲的认知。


事实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和优势,不能只看到好的,就以偏概全,妄下评论。


费孝通先生曾经提倡,青年人应有一种“世界主义情怀”,保持敏锐的好奇心探索世界,活得博大一些。我想,能做到这个,首先是没有分别心。把中国和世界放在同一个平面,客观公正不带个人情绪地看。


做到了这点,很多问题就经不起验证。厂房教育虽然看起来刻板保守,但有多少人是真的学呆学傻了?那些怀揣理想、有能力改变世界的创新者,多半也是从厂房里走出来的。花园教育虽然看上去快乐自由,但有多少人最终能在这快乐中不断超越自己,达成目标?试试开启 hard(努力)模式,抗压力首先就是个挑战。


所谓保持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我想,就是彼此愿意花时间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朋友带着历史的眼光去看完整真实的外国,外国友人带着历史的眼光来看完整真实的中国。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跳出“究竟你好还是我好”这个狭隘层面,彼此参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改变,实现共赢吧。


这是个远大征程,但也开始于一个愿意“看不同,不评价好坏”的打开的心。


▲  Photo by Lucas Lenzi on Unsplash


答案四:学会在故乡的影像中安放身心


刚来到奥克兰的时候,不适应。身体还好,无非就是豆浆油条换成培根吐司,关键是精神层面的“束缚”,感觉能做的范围在缩小。后来回想,是还没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


转折发生在第一年,我坐公交回家,旁坐是我的同学,新西兰人。往常我对车外的景色都是匆匆一瞥,坦白说,奥克兰在我眼中更像个大乡村,略显破旧的街道设施,宁种草不种粮的田园风光,这里与那里,大抵相同。然而,对她来说,似乎哪里都不同。公车开过一家工厂,她兴奋地向我介绍,这是我父亲原来上班的地方,我以前经常从这条路走进去;路过某个街区,她讲,我家原来住在这里面,不算大,但很舒服;路过一家超市,她说,这家超市门口原来有个汉堡店,我和哥哥总是偷偷跑去吃。


天色逐渐暗下来,隔着窗户,我看到街头巷尾一个个房子点起暖黄色的灯,我的心底也点上了一盏灯。忽然觉得,一个城市真正的意义,并在于外来人眼中的美与丑,而是,是否能够给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提供“心灵之安在”。


这样的安在感,我们谁都能找到。那些保留儿时记忆的建筑,疲惫时可以迅速充电的小店,熟悉的街区和商铺,乡音和邻居,它们可以破旧,落后,甚至土的掉渣,但只要想起,就会心安。


我的故乡影像“开始”于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逐年推进的10年。


记忆中的少年时代,日子是一天一天的过,不赶趟儿,红砖绿瓦的小巷子,鲜活的生活,鲜活的人群和精神面貌,那个年代的人不拜金,尊重知识和文化,人与人有互助,不冷漠。我放学回家,家里没人,就去隔壁的阿姨家做作业,阿姨会切个西瓜,有时候留我吃个饭。


除了夏天在树下乘凉抓虫子,冬天在雪地里把雪踩出吱吱的声响,小时候最喜欢的,还是听长辈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记忆最深的,是听姥爷讲小时候捡煤球,赶上大爆炸,一只耳朵受伤,家里没钱治,后来就失聪了,听完这故事,我每次见到姥爷,都要用手去摸姥爷失聪的那只耳朵,心里默念关于出现奇迹的咒语。


我爸小时候家里穷,去食堂打饭,同学都打了葱爆羊肉,米饭和鸡蛋汤,他最爱吃羊肉,但轮到他只要了一碗米饭和一碗汤,钱不够,还是很香的吃完。我当时学做饭,会做的第一道菜就是葱爆羊肉,就因为我爸这个经历。


时常觉得自己何其有幸,出生在这个时代,小时候有肉吃,不用担心生病没钱治,长大后接受先进的教育,有条件还可以出国。心中有个小念想,为了姥爷的耳朵,我也得更用心用力的生活。国外几年坚持自己的初衷、被打击时学会隐忍,且行且看、讲中国故事,影响他人,也是来自于内心的这股念头吧。


在世界的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像一颗带着根旅行的树,扎根沃土才能枝繁叶茂。


▲  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


答案五:讲好中国故事,用文化自信拥抱世界


我出国的时候,网红是《舌尖上的中国》,流传到国际,带来最大的改变是,我的几个老外同学之间,突然不聊“黄金单身汉”了,饶有兴致的问我,你的家乡美食是什么?真有这么好吃吗?中餐能勾起老外的好奇心,也是当年的进步。


随着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热播,我们的文化底气也越来越足。《中国诗词大会》举例,收视观众达 11 亿,从学龄儿童到古稀老人,还有外国人,不小的成绩和动静。“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古诗词中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不一定漂洋过海,每个中国人翻开书本,都能找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诗和远方”,这是随出生就有的财富。


一方面是主流媒体日渐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也在崛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之腾飞的还有我国的新四大发明。平昌闭幕式的北京 8 分钟,可见一斑。如果说 2004 年我们还在谦逊的讲中国故事,那这次的 8 分钟,足以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未来。只不过后者用高效的平台打磨我们的生活,前者用更深厚的方式呼唤我们的内心。


我先生出国的时候,正兴《大红灯笼高高挂》,澳洲房东惊讶地问他,“你们中国人上学都赶牛车吗?”很是无语。然而,这种问题问到了 2016 年,也是无语中的无语。进步可见,但不可置否,中国问题在西方的“课本”中依旧是缺失的。


这也是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故事。前提是自己人要先有自信,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价值。中国文化的价值,不只在诗词古建,也在乡土。乡土文化,可以说是离我们“最近”的中国文化。怎么样呢?并不乐观。


我朋友孩子的小学,最近一年组织学生两次下乡体验,去农村看真实的中国,回来后孩子反响强烈,乡村与城市是完全不同的“景致”,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学会节约。我认识的几个充斥着新思想的大学生,实习在农村,毕业后选择支教,成为乡土文化的复兴者和建设者。


理解乡土是理解中国的根基,其实对于根的寻找,若真有心,只要脱掉鞋子,脚踩泥土,弯下腰低下头,就可以找到。然而,就像官方报道讲,如今的乡土,被贫困、师资力量不足,留守儿童……几座大山压着。这些问题需要被看到,被体会,需要有不怕脏累,赤脚踩泥的行动者,聚集起微薄的力量,扛起工具,撬动山。


敌人强大,但也要打。家门口的问题得不到改善和解决,我们就无法带着 100% 的底气,齐家治国的经验,去影响世界,改变世界。


而讲好中国故事,影响世界。不仅需要根植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也需要流淌着中国血脉的每一个华人。我上奥大,情况和语言学校大相径庭,华人之间只用英文交流,作为新人,我很羡慕我国学生的英文水平,但也发现越早出来的学生,中文学习情况越不乐观,这里存在着巨大的文化缺口。


我时常想,我们的下一代有不少孩子都会“被迫”生长在海外,他们的文化缺口从出生就在那儿,若有一家更加针对华侨的文化机构,教给这些孩子汉字、诗词、中国的地理,历史,乡土……来补上那缺口,是件价值感巨大的事情。新西兰的市场有待考察,这也是我今年第二次出国,计划要去做的事,为自己的女儿,也为更多渴望了解自己根的孩子。当越多的孩子找到文化归属感,找到身份认同,未来就不愁没有更多地小小推手,将中国推向世界。


说到这里,以何拥抱世界,答案已经清晰。


我心中的翩翩君子走向世界,应是心有执着,眼里有光,举止儒雅的;


她通过掌控好自己,从而影响周遭的小环境;


她心有猛虎,也细嗅蔷薇;


她以平等的姿态告诉世界,你挥洒衣袖,给我一片广阔天空,我也捧出手心,敬你一片东方沃土。


她是中国的人们,也是世界的公民。


最后一个问题留给大家:


你,这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想给世界带来什么呢?

-  END  -

推荐阅读

作者:她们打破了中国式婆媳关系

一诺:有这么一群中国人……

一诺:清华圈粉了,然后呢?

十年,把人生的弯路走通

中国教育到底缺了什么?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