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新鲜出炉,再说名校情结的闲话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570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Y S on Unsplash.
作者:维立,毕业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在硅谷从事高科技工作多年。业余时间翻译写作,出版过六本作品/译作。本文来自:硅谷生活家(ID:silicon_valley_life)。
写在前面: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成果,是用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s,即对自然地暴露在不同条件下的个体进行观察)来分析一些社会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对我们有孩子的人来说,最重大的社会问题莫过于孩子上了名校和没上名校人生是否会不一样,他们正好研究了这个问题。而至少在他们的特定研究项目中,结论是不会。
他们的研究对象是美国一所名校级别的精英中学。与上普通中学相比,上这所学校是否会使学生取得更优秀的大学入学资格呢?他们比较那些仅高出分数线少许而进入精英高中的学生和仅以几分之差落入普通学校的学生,发现这两组人的大学入学成绩并无明显差异。
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成果都在得奖之前多年就已做出。我以前读到过这个研究以及一些类似研究。比如被名校录取而没去名校就读的人,以后的收入一点不低于名校毕业生。有研究甚至发现,只要一名学生申请了名校,不管是否被名校录取,以后的收入和就读名校的学生也没有明显差距。
正是受这些研究的影响,加上自己的观察,我早就想对我们狂热的名校情结泼冷水,因此写过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发在网上,结果被砸得鼻青脸肿。很多人嘲讽我是酸葡萄心理,因为自己上不了名校,或者自己的孩子上不了名校,才发表这种言论。
其实我自己上的是名校,我们一家人全是上的名校。当时脸皮薄,不好意思说,现在开门见山就把这句话放在这里。这也是佐证我文章的主要观点:上名校的最大好处,就是必要时可以把它拿出来亮一亮。这不是冷嘲热讽,也不是正话反说,这是一个真实的好处。
这篇引起众怒的文章今天仍然很切题,而且有新鲜出炉的诺贝尔奖背书,值得重发。我不否认名校的好处,更不敢劝大家别上名校,我自己也有名校情结,只是想帮大家看清楚名校情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Photo by Emily Karakis on Unsplash
我们中国人名校情结重,这是有目共睹的。朋友聚在一起,孩子的教育问题永远是热门话题,而孩子的教育问题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又是哪个孩子今年进了哪所名校。
即使这个上名校的孩子与在座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丝毫不妨碍大家谈得眉飞色舞。如果孩子的父母恰好还在场,那么他们马上成了社会名流,公众偶像。朋友们频频向他们发问,都想挖掘他们培养孩子的秘诀。如果他们就地召开记者招待会,其阵势和规模大概比得上某些国家的元首政要。
网上经常有是否应该上名校、怎样才能上名校的讨论,而且每次都人声鼎沸,热火朝天。书店里也不时可以看到父母们介绍送孩子上名校的心得的书。这些书不但数量众多,而且特别抢手。仿佛只要封面上印了某所顶尖名校的名字,马上就能趾高气扬,身价百倍。
中国人不算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一件事能激起素来矜持的中国人这么高的热情,一定有充分的理由,名校情结当然也是这样。名校是好学校的代名词。名校的名不是因为侥幸和偶然,而是因为几十年、几百年的努力和成就。如果不是有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科学界的领军人物、思想界的泰斗在这些学校执教,如果不是有一群最优秀、最积极上进的年轻人在这些学校就读,如果不是有世界一流的资源和办学经验,来提供丰富多彩、启迪心智的校园生活,这些学校也不会成为名校。而名校校友的成就,确实不同凡响。
但教育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名校虽好,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而且上名校往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且不说顶尖名牌大学学费一般都很昂贵,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想进入顶尖名校的孩子往往从小小年纪开始,就要目不斜视、心无旁骛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 Photo by Drahomír Posteby-Mach on Unsplash
他们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被灌输了哈佛、麻省的理想,小学三年级就千里迢迢到斯坦福、普林斯顿去朝圣;他们每天花两小时练琴,一小时游泳,三小时解数学题;他们要上完校内校外所有 AP 课,取得全 A 的成绩,还要做学生会主席,到世界各地去做志愿者;他们让升学机构按名牌大学的录取要求计划自己的人生,有时候要像掐断一朵初绽的花蕾一样,放弃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梦想;他们中的很多人睡眠不足,从来没有过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暑假;因为上名牌大学这个崇高而又艰巨的任务,他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充满了目的,承载着压力。
而这样的努力并不能保证他们高中毕业时进入梦寐以求的名校。如今顶尖名校的录取率都在百分之十以下,亚裔孩子因为普遍学业优秀的缘故,进入名牌大学比一般大众还要更难,很多人的名校梦最后都以失望而告终。
因为所有这些原因,在对自己牙牙学语的孩子说“你以后要上哈佛”前,我们至少应该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算是给自己的名校情结泼几瓢凉水,也是为了对自己的名校情结有个更清醒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不见得会改变我们的行为,但至少可以让我们的行为多几分客观和理性,少几分盲目和狂热。
第一个问题是:上名校到底是为什么,或者说为什么我们如此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名校?
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说,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还有人会补充说,上名牌大学可以让孩子形成一个高质量的朋友圈,这也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
这些回答无疑都很有道理,因为这些确实是上名校的理由,但是否是所有的理由,甚至是否是最主要的理由呢?
如果我们对名校的崇拜仅仅出于对教育的重视,为什么很多人对以本科教育质量著称的小型文理学院,远不如对那几个声名最显赫的大学感兴趣呢?为什么有些人已经得到了心仪的顶尖学校的录取,还要申请所有其他顶尖名校,把横扫顶尖名校当成炫耀的资本呢?为什么有些父母,不管孩子的个人兴趣如何,偏爱什么专业,都一定要以大学排名为指南,让孩子上排名最前、也就是名声最响的学校呢?对教育的重视不能完整地解释名校情结。光有对教育的重视,名校情结还没有成型,就像一座楼阁还没有盖上金碧辉煌的屋顶,一件原木家具还没有上漆,一条龙画好了身体,但还没有灵气。
▲ Photo by Y S on Unsplash
那么上名校还有什么好处,甚至比教育还更重要呢?到底是什么,让这么多的人破釜沉舟、义无反顾、前仆后继、热血沸腾呢?这就是名校的光环。
名校的光环与教育质量不同。有的人上了名牌大学,以后事业并不成功;有的人因为性格孤僻或其他原因,并没有在名校校园里交到很多朋友;有的人没能充分利用名牌大学的丰富资源来从各方面充实自己。换句话说,名牌大学并不能保证卓尔不群的教育质量。但只要上了名牌大学,头上就有了名校的光环,这可以百分之百得到保证。
以后在社交派对上,在旅行途中(或写文章的时候),谈到自己在剑桥、帕洛阿图、纽黑文度过的时光,都可能引起旁人艳羡的目光,那种舒畅和爽快,就像美酒一样醉人。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在回答“你的孩子在哪里念书”这个问题时,吐出那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也是人生最骄傲的时刻。唯有这种虚荣心的满足,这种自豪和荣耀,才会激发出人们对名校那么澎湃的热情。这种光环,才是名校情结画龙点睛的一笔。
向往名牌并不是我们华人的专利,但我们对精英、贵族、上流社会从来都特别地津津乐道,对名包、名表、名车也从来都特别地趋之若鹜,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有人会说挎名包、戴名表和上名牌大学不可同日而语,但骨子里两者其实是相通的,那就是用品牌来提升自我感觉、社会地位和身价,而且在这件事情上,名牌大学的效力,比起那些名表名包来,更要强上一百倍。
当然,名校的光环之所以耀眼,确实是因为名校有傲人的实力。以这种光环作为终身的荣耀甚至贵族的象征,也没什么大错,甚至可以说是人之常情。但我们至少应该认识到,我们的名校情结中有这么一个关键的组成成分。如果看到了却否认这一点,至少是言不由衷;如果看不到这一点,说是自欺欺人也不过分。
▲ Photo by Divyansh Jain on Unsplash
第二个问题是:上名校与成功到底是什么关系?
对一名高中生来说,进入自己向往的名牌大学当然是一种成功,但有些人似乎把上名牌大学摆到了与人生成功同样的位置。
这种偏颇的想法是与前面谈到的名牌崇拜一脉相承的。如果名校的光环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上了名校确实就已经成功了。但如果我们还想要光环之外的充实、幸福的生活,我们就必须承认,上大学只是人生的开始,上名校是个好的开端,但之后的人生到底会怎样,还有很多变数。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很辉煌,谁会在意他当初念的是什么大学?相反,如果一个人潦倒不得志,上名牌大学的经历成了他人生的顶点,岂不是也让人叹息?
当然,成功到底是什么,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在我们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未来收入还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比较方便的衡量成功的指标。很多机构都做过这方面的统计,发现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收入确实比较高。比如在 PayScale 关于美国各大学毕业生起薪和职业中点薪水的排名中,好些大家喜欢的名校,像加州理工,普林斯顿,哈佛,斯坦福,布朗,麻省理工,都排在前面。
但仔细的人可能会指出,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薪,比普通大学也就多个几千块而已,远不如不同专业的收入之间的差别大;而且有些毕业生收入最高的学校,既不是我们平时最趋之若鹜的最大牌的名校,也没有因为在排行榜上的出色表现就被大家天天挂在嘴上,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名校。
即使名校学生收入真的比较高,也有人指出,上名校的本来就是天分出众、学习努力的学生,他们收入高,是他们自己的能力强,不一定能够归功于他们就读的名牌大学。事实上,有研究表明,被名校录取而没去名校就读的人,以后的收入一点都不低于名校毕业生。同样这项研究甚至发现,只要一名学生申请了名校,不管他是否被名校录取,他以后的收入和就读名校的学生也没有明显的差距。
▲ Photo by Dyana Wing So on Unsplash
比方说,两名学生的 SAT 分数一样,都申请了宾大,但其中一人上了宾大,另一人则上了宾州州立大学。这两名学生将来收入的期望值几乎一样。研究者推断,因为这些学生通常都有名校所要求的 SAT 分数和其它成绩,而且也有信心和雄心向名校提出申请,这就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与名校毕业生相匹配的成功要素。
所以,从统计数字来看,如果以未来收入作为衡量标准,上名校对你的帮助并不大。其实,不用去读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环顾四周就可以发现,上了名校却没有获得一般世俗公认的成功的人如过江之鲫,而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事业一帆风顺、蒸蒸日上的也很多。经常可以看到名牌大学毕业的学位高的学生被普通大学毕业的学位低的人领导的例子。上名牌大学无疑是一件好事情。对很多人来说,上名牌大学既是未来成功的预兆,也可以促进未来的成功。但上名牌大学既不是通往成功的独木桥,也远远不是成功的保证。
其实,有很多因素公认是和成功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强健的身体,坚持不懈的性格,但大家对这些东西的追求往往远不如对名牌大学的追求那么狂热,甚至在追求名牌大学时,有时候以牺牲这些东西为代价。因此这个“上名校与成功到底是什么关系”的问题是值得一问的。回答这个问题或许能帮我们理清思绪,分清主次,抹掉名校情结的一些浮尘,还它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
第三个问题是:上名校是否也有它的陷阱?
对很多人来说,上名牌大学是像天边的彩虹一样绚烂的目标,是可以驱除生活的沉闷烦恼的魔杖,是引领孩子甚至全家人通向美好未来的云梯。但每一枚硬币都会有正反两面,名牌大学也不例外。恰恰因为名牌大学有太显赫的名声,太出众的学生,太优越的条件,也会给人带来一些名牌大学特有的困扰。
▲ Photo by David Armitage on Unsplash
名牌大学可能的困扰之一来自于激烈的竞争。不管名校招收学生时多么挑剔,招来的学生又是多么优秀,到头来大家聚在一起,还是会分出三六九等。现在有些名牌大学给学生打分比较松,或许就是想减少那些不幸落在后头的学生的压力。但不管怎么样,感觉自己不如身边的同学,心里总是不舒服的。对于心理不够强大的学生,这种经历尤其可能对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伤害。
这样的例子我们多少都见到过、听说过一些,Malcolm Gladwell 在他的书 David and Goliath 里也讲了一个一心想从事科学工作的名叫 Caroline 的学生,因为在布朗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之间选择了布朗大学,在布朗上学时感到太吃力,终于放弃了科学专业的故事。对此 Caroline 不无遗憾地说:“当初如果我选择了马大,我现在还会在从事科学工作。”
虽然 Caroline 的故事只是个例,但对上了名牌大学却被名牌大学的竞争压垮的学生来说,上一所普通一些的大学或许是一种幸运。以此类推,Gladwell 断言,affirmative action 不一定帮到了所谓受益的学生——可能害了他们也说不定。
最近网上流传很广的一篇耶鲁教授 William Deresiewicz 的题为“不要送你的孩子上常青藤盟校”(Don't Send Your Kid to the Ivy League)的文章也指出了上名校的一些可能的负面效用。我们都知道名牌大学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交到一圈好朋友,更有人津津乐道名牌大学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孩子,上名校可以跟他们摩肩接踵,沾上一些他们的仙气。Deresiewicz 则认为,名牌大学的学生大都来自中上阶层,具有类似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被灌输了同样的人生理念,都有着一帆风顺的人生经历,这恰恰是一件坏事情,因为他们“陷入了特权的泡泡中,驯服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当他呼吁大家“不要送你的孩子去上常青藤”时,很主要的一个理由就是因为这样的相对单一的学生群体,因为“不那么有名望的学校里的孩子往往更有趣、更好奇、更开放。”
与此相关而且 Deresiewicz 在文章中也提到的,是名校给学生灌输了一套狭隘的成功定义,为他们将来享受健康、充实、快乐的人生埋下了隐患。名校的学生对自己有太高的期许,对成功有太强烈的渴望,而他们心目中的成功又几乎总是意味着升到社会的顶层,去领导那些不如自己优秀的大众,并拥有与此相应的财富和地位。这样的人生哲学让他们很容易陷入沮丧,很容易对世界感到迷茫、愤怒、困惑。
这种强烈的功利心不是名校学生的专利,但在名校学生中却更常见,而且一旦染上,就很难摆脱。它让人漠视生活中朴实而平常的快乐,低估自己拥有的一切的价值,几乎注定会让人感到孤独和失败,让人更难找到真正的成功、幸福和意义。
▲ Photo by Darya Tryfanava on Unsplash
名牌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佼佼者,能够提供世界第一流的教育,是无数年轻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让许多人生流光溢彩,锦上添花。我们华人和印度人、犹太人等,对下一代的教育比较重视,孩子上名校的很多,这也完全值得骄傲。但我总觉得,在我们对名校的追求中,有一些狂热的不理性的成分,或者是不假思索,人云亦云,又或者是言不由衷,心口不一,以至于名校情结膨胀得如同一个巨大的泡沫。作为中国人要超越名校情结几乎不可能,但有时候用批评的眼光来审视一下还是可以的。经常这样检讨一下,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许也会有个更平和、更冷静的态度。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一些年轻学子由于某种原因,放弃名校而去上一所比较普通的大学的例子。每次听到这种故事,我都会替这个孩子感到惋惜,也替他担心。他这个选择真的是正确的吗?以后在学校里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在生活中有任何不如意,他会不会后悔呢?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肯定不会支持,可能还会百般阻挠。因为上名校对我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人生大事。名校的录取通知已经到手却婉言谢绝,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名校情结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
但与此同时,我对这样的孩子又有一点佩服。名牌大学是大部分人都会做的选择,而随大流总是安全的。在十几岁的稚嫩年龄就能特立独行,我行我素,逆流而上,我知道我没有这样的勇气。但真正的领袖,不就是有勇气做别人不敢做的选择吗?对名牌的重视程度,多少反映了眼界的高低。把名牌大学看得太重,毕竟还是缺了点什么。
当然我们也知道,真正的领袖是少而又少的。他们通常要付出超人的努力,要牺牲一些常人的幸福,要吃很多苦,也需要很多运气。而真正做大事的人,上哪所大学,甚至上不上大学,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虽然对孩子要求高,一定要他们得 A,一定要他们上名校,其实并没有指望他们成为了不起的栋梁之才。我们真正希望的,是让他们有一条风险低、阻力小、回报又比较高的人生之路,让他们相对容易地就可以过上循规蹈矩、平安优裕的生活。我们对名校如此重视,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的孩子需要名校的光环来照亮他,而不是由于我们对孩子有着极高的期望,觉得他未来的光环能够照亮他所上的那所学校。
从某种意义上,这或许才是我们的名校情结的本质。我们的名校情结体现的不是指点江山的豪情,舍我其谁的气概,而是小心谨慎,随波逐流,是狭窄的人生观,贫乏的想像力。而多多少少因为这个原因吧,我们的孩子中的许多人确实走上了我们希望他们走的那条中庸之路。
- END -
推荐阅读
名校综合症,到底是在崇拜什么?
林小英 | 一个清北学生,掩盖了多少瑕疵
和女儿聊名校,她却说,那是别人家孩子……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