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代回族的新文化运动

2016-11-13 编辑盈盈 丝绸之路波斯语

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回族作为中华民族一员,遭受着同样的灾难与困苦。与之相应,这一时期回族的文化教育完全以经学教育为主,“阿衡之所倡,民教之所由,厥为寺之教育而已。” 基于这种原因,在二十世纪的民族民主运动中,回族知识分子首先倡导民族教育,努力通过文化知识来唤醒民族自强意识。当时的回族知识分子从自己民族内部和中国社会的深处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要振兴自己的民族,必须普及民族教育,进行宗教改良,唤醒民族自强意识,从而推动全民族政治、经济的向前发展,与各民族立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也充分反映了广大回族人民群众要求创造新的社会环境,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事业,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拓祖国新天地的根本夙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回族知识分子从实际出发,掀起了一次设学校、创团体、办报刊和派留学生的热潮。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称此为“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 


图为当代回族画家阿里雷公老师的细密画



一、成立回族文化团体

    清光绪末年,回族中一些觉醒了的知识分子,联络各地有识之士,倡导发展回族文化,提高民族意识,在各地相继成立了数十个回族文化团体。这种文化团体发展迅速,到上世纪 四十年代时竟增加到七十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团体有东亚清真教育总会、留东清真教育会和中国回教俱进会。

童琮(1864—1923年),江苏镇江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童琮从日本留学归来后,在江苏镇江发起成立“东亚穆民教育总会”,后又改称“东亚清真教育总会”,目的就是为中国全体回族谋求普及教育。“总会”会员达五十多人,多为热心于回族教育事业的乡贤、商人和知识分子。他们呼吁各方人士赞助本地的回族教育,积极创办学校,推行新式教育,开回族教育团体之先河。 

1907年,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回族学生创立了“留东清真教育会”。会员是来自国内十四个省、市的三十六位回族学生。教育会以提倡教育普及、宗教改良为宗旨,进行教育宣传。

王宽(1848—1919年),字浩然,经名阿布杜•拉合曼,因在兄弟间排行第五,故又被称作“王五阿訇”,北京人。1911年,以王浩然为代表的归国留学生和国内的一些回族知识分子,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回教俱进会”,并在各地相继成立分会。目的在于联络各地回族进步力量,推动全民族新式教育的发展,促进回汉民族团结。王浩然在《中国回教俱进会本部通告》序中写到,“世界大势非注重教育,不足以图存。遂即提倡兴学。” 由于回族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有深刻认识,且在行动上也表现得坚决勇敢,因而该会得到大部分回族知识分子以及族外人士的支持和赞助,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二、出版报刊,提倡新式教育,传达新文化

随着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回族报刊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出现。自光绪末年起到20世纪40年代时,有关倡导新文化的刊物竟多到七十多种,其中多数为回族知识分子创办。

(1)《竹园白话报》和《正宗爱国报》。由天津回族丁竹园、丁宝臣兄弟创办,两报以犀利的笔锋,大胆地揭露当时的黑暗社会。报刊除了倡导发展文化教育外,还鼓励回族青年开阔视野,积极进取,把国家的命运同自己联系在一起,同各族人民一道,团结互助,不但要拯救自己的民族,而且还要振兴自己的国家。

(2)《醒回篇》。1908年,由留学日本的回族学生在日本创办。它是回族历史上最早的刊物。它虽只出一期,但它在近代回族文化史上起了“号角”的作用。

(3)《月华》。1927年1月创刊,由马福祥、唐柯三、马松亭等人在北京创办。其内容主要是宣传回民教育和伊斯兰教义方面的,但也广设其他学科,如史乘、文艺、回民概况等内容。该刊初为旬刊,1947年后改为月刊。《月华》是当时各回族刊物中影响最大、历时最久的刊物,不但在国内颇有影响,也曾行销国外十几个国家。

(4)《伊斯兰妇女杂志》。1936年创刊,由上海伊斯兰妇女协会何玉芬、陈云彩等创办,倡导“给予回教妇女以一种新的认识,并打破历来妇女所受一切束缚。” 该刊是回族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杂志,标志着回族妇女的觉醒。

除此之外,较有影响的还有《突崛》、《成师校刊》、《伊光》、《伊斯兰青年》等。这些刊物的创办,不仅带有学术研究的性质,而且丰富了回族文化生活,推动了回族文化运动的广泛开展。


三、海外留学深造,求取新知识

自清末开始,回族知识分子开始竞相出国留学。起初,不少人东渡日本,仅“留东清真教育会”的会员就达三十六名。同时 51 29599 51 15231 0 0 2552 0 0:00:11 0:00:05 0:00:06 2642 51 29599 51 15231 0 0 2312 0 0:00:12 0:00:06 0:00:06 2732大部分回族知识分子赴埃及或土耳其等国求学深造。随后就出现了由回族学校直接派遣的留学生团,前后共派遣了四届。所派学生基本上都是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云南明德中学和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的优秀学生。这些回族留学生沟通了回族乃至中国同西亚、北非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友谊,加强了双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回族文化运动的发展。



文章节选敏贤麟老师等人主编《回族文化概要》论文,由甘肃敏先生授权回回人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严禁其他平台或个人转载,谢谢合作。



推荐其他阅读文章


南洋商报记者采访马老师谈从回族家谱看回族双重文化身份认同(组图)

回族家谱文化漫谈

近现代回族查拳的影响和成就

探访蓝帽回回人家

济南铁公祠(多图)|寻祖足迹

摄影欣赏|心如莲花,人生一路芬芳!




扫描下面二维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回人】

每天学习波斯语


西域回回,复兴文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