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思路清爽的孩子,总会发光的……
在成长过程中
一起分享专业、实用、有趣的亲子新知与体验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摇号元年,升学政策的变化,对家庭的学习路线势必是有影响的。
一周前,大手牵小手 邀请Andy老师做了第一次讲座,关于计算启蒙《怎么才知道孩子小时候思维启蒙做得好不好?看进了小学后的几个细节就知道!》,许多家长都反映特别好,一直在催下一篇。
Andy老师夫妇俩其实都是数学老师,太太在上海一所顶尖的民办小学担任年级组长,Andy老师则擅长中学数学教学,有了女儿以后,他们又把关注重点前移到了幼儿阶段,所以对幼儿到中学这一路的数学学习都非常熟悉。
今天Andy老师的这篇, 继续讲幼儿思维启蒙。这系列文章,就会从幼儿一直说到初中,帮大家把思路理清楚。
文/ Andy老师
我太太是一所知名民办小学的数学老师兼年级组长。每年新生家访时,经常有家长展示孩子在做的题册,以及机构里报的班型,想告诉老师“我们孩子在数学上很优秀”。
其实,陪伴过那么多届学生的成长,一个孩子在数学上有没有潜力、在整体的学习上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往往取决于一些其他的因素。
比如,有些孩子思路非常清楚,遇到问题很善于分类梳理;还有的孩子很沉得住气,善于在一团乱麻中挖掘事物潜在的规律,并且能举一反三 ……
这就是思维模式和习惯。
一个孩子在幼年期如果能培养起这样的思维模式,不管起点怎么样,数学一定是能越学越好的,总会发光的。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定要从幼儿启蒙讲起的原因,启蒙姿势太重要!
01
生活经验是核心
奥数里有道“鸡兔同笼”的经典题,有些孩子总是错,因为他们不记得兔子有4只脚。
他们其实知道兔子有4条腿,但到了做题目要数脚的时候,脑海里第一反应却是两只脚蹦蹦跳跳的兔子。
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看到的兔子形象都是左边那样的,但右边那种才是更接近真实的兔子。
尤其到了小学里,很多数学知识内容是和生活常识相关的。比如说,在一、二年级,有一个知识点叫“合理安排时间”,有些孩子不知道洗衣服的流程,会闹出“还没有洗就直接晾干”的常识性笑话。
到了小学以后,很多孩子出现的问题,根源往往在于常识不够,他所学的内容在生活中从来都没有经历过,所以脑海当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这也是很多孩子应用题做不好的原因之一。
增加孩子的生活体验,不仅仅是为了避免闹笑话,更是因为,数学在低幼年级更多地偏向于常识,在常识中增加数感。
有些小朋友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已经能熟练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但很可能是通过大量练习,把答案“背”出来的;一个孩子可以很快地回答出5+3=8,但是5这个数,他反应在脑海里的是数字,而不能反应出5对应的画面。
所以 ,当计算题的题型变一变,这些孩子就很容易错。
而一个数感好的孩子,必然是在大量的生活经验中累积起来的。
比如,你可以让孩子用手指来计数开过的汽车的数量,每开过一辆车就用一根手指表示。当十个手指都用完的时候,可以在地上摆一块小石头,表示刚刚数过的10辆小汽车,解放双手,接着计数。通过这来培养孩子对十进制以及“数位”概念的理解。
同样,周长、面积、角,对称,视图等等的概念,都是生活当中常见的一些现象。
比如说长度,我们要去买一个盒子,就要量一量这个东西长多少,家里地方能不能摆,这就是教会孩子长度的概念,引发孩子在生活中观察。
我们所说的幼儿启蒙,并不是要求孩子能够说出一个非常专业的数学定义,而是要让孩子关于这些定义概念,有足够的体验和积累。
02
集合与分类
很多家长觉得幼儿时期数学的底子是计算,其实不是。
还记得上次讲座,我帮大家画的一张图吗?
幼儿形成数学思维的第一个观念,其实就是和集合有关的。
有些孩子,你能感觉到他思路非常清楚,特别擅长分类梳理、归纳总结,这就是小时候“集合”这块启蒙做得很好。
集合就是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孩子要能捕捉同类事物的共性,接下来再是匹配与分类。
光是分类这件事,就值得你花一段时间反复训练孩子。
比如按照名称分类,按照颜色、形状,体量,大小,长短,粗细等分类;更复杂一点,要按照物体的用途来分类,比方说厨房用品、文具、玩具等;或者按照材料,有木头类的,有金属类的;还可以按照物体的个数来分类。
以上都是一次分类,接着是二次分类,比如一堆积木,孩子先通过形状分类,然后在相同形状里,再按照颜色分类或者大小分类。
在训练分类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孩子明白一些关系:
一个东西它既可以属于a类,又可以属于b类 (交集)
一个东西它属于a类,但是却不属于b类 (差集)
一个东西既不属于a类,也不属于b类 (补集)
一个东西属于a类或者属于b类 (全集)
孩子不需要知道那些术语,但是他要有这样的意识。
比如,你随便抽一堆扑克牌,让孩子分成几堆,偶数/红色/红色偶数/既非偶数又非红色,类似这样的,让他试试看。
分类集合的基础相当,相当重要。
来看两道题。
左边的题目比较简单,是一个最基本的分类;右边这道题目很多小朋友就容易错,这个难度其实就是以前民办小学面试的标准。
父母帮孩子把集合分类的概念反复操练好,孩子思路一定清爽。
03
分析规律
说到模式,可能有些家长会一愣,其实如果说“找规律”,就容易理解了。
对于幼儿的孩子来说,他需要掌握几样东西——
第一个是重复性的模式,比如说ABC、ABC、ABC,春夏秋冬,这种重复性的模式。
第二种是发展型的模式,比如说AB、ABC、ABCD,在相似的部分当中会有一些变化。
第三种就是要掌握排序,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排序。
在我们接触过的很多孩子中,数学越来越好的那些孩子,都有一个共性——有主动挖掘事物潜在模式的习惯。
他们在处理事情或者解决问题时,会去主动寻找潜在的模式,并且就会利用这个模式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举个例题,左边很简单,再来看看右边的题目:
有经验的小学家长一看就知道,这是在考奇偶性。
这种题目进入小学后很常见,就是周期性问题。
但一个孩子要明白周期性问题的前提,是首先要知道重复性的模式。那根源又回到幼儿启蒙时期了。
当然,有家长说,我们幼儿期要花很大力气才弄懂的东西,小学里很轻松就能搞定了。
没错,在对知识的学习方面,孩子年龄越大,认知理解水平肯定越好。
但是,那种一过性的数感、近乎本能反应的思维模式,却是在幼年时期打下的基础,这个很难重来。
04
比较和测量
比较是幼儿数学学习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孩子在幼儿阶段要认识并能够比较多少、大小、粗细、胖瘦、长短、高矮、厚薄,宽窄、远近、深浅、轻重、快慢、浓淡,这些基本的物理概念,还有认识时间和金钱。
时间、金钱和等量代换,这三项都是入学以后孩子非常容易错的。
首先,时间,整点和半点是幼儿时期必须要掌握的,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认识一些更小的单位,比如5分钟、1分钟。时间的换算和应用千变万化,特别容易错。
还有金钱。
现在大家习惯了用支付宝、微信,孩子对于金钱的接触机会是很少的,所以要特别强化对孩子的启蒙,让他们对价格有一定的概念。
另外,等量代换也是孩子最容易错的题目之一。我曾经看过某机构高端班一年级选拔的题目,等量代换比重占了不少。
随手贴几道例题,幼升小的难度,大家可以感受下。
最后说说测量。
测量是一个很有用的数学技能,无非长度和重量,家长平时带着认认测量工具,以及用自己的身体、现有的工具怎么测量换算,还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个估测,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最后还有一部分,图形几何,是很多孩子的老大难,篇幅所限,我会在下一篇文章里详细说说。
讲完几何,我们就要进入到小学阶段的学习。我会在接下来的另一篇文章里,说说小学五年哪些知识点要适度提前,哪些知识点不能急着学,什么年龄段学哪些内容。大家记得把 大手牵小手 公众号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啦!
欢迎你关注 大手牵小手 这个宝藏级的公众号!很多名师、名校长以及鸡娃有道的家长,都源源不断地提供者各种好的方法和资源!记得把 大手牵小手 公众号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啦!
Andy老师和太太为 大手牵小手 写来过很多深度好文,可以戳:
《怎么才知道孩子小时候思维启蒙做得好不好?看进了小学后的几个细节就知道!》
《带出那么多牛娃,这对名师夫妇的秘诀是学龄前多玩益智桌游和谜题!推荐清单收藏!》
《幼升小至关重要的空间方位思维,有些经典游戏的效果可比刷题好多了!》
《“我不怕摇号生源落差,做到这几点,启蒙晚的孩子也能迅速追上”,顶尖民办小学老师的干货来了!》
英语方面,有上海英语名师施老师为我们做的《从幼儿园到中高考的英语学习规划》,往期链接可以戳:
《语数外三门到底怎么分配时间?现在花那么多精力在英语上到底值不值?》
《先了解考试难度是什么,才能知道该给孩子买什么书、报什么班!》
《如果走体制内路线,原版阅读的方向是什么?力气要花在刀刃上!》
《新概念、WTE、Wonders、SBS……这么多热门英语教材,一文说清优缺点!》
《说说三类英语机构的选择,小机构名师/大机构标化流程选哪个?| 干货》
智囊团里的另一位米老鼠老师为 大手牵小手 写的升学路线规划深度好文,可以戳:
《怎样判断孩子未来需不需要转轨?先从体制内外两条路线的最大公约数说起!》
更多好资源不断推出,记得关注 大手牵小手 后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啦!
【好物开团处】
全屋迅速温暖的优秀取暖器
皮肤不干燥,浴室也能用,冬天幸福感爆棚!
▼
保暖,透气,亲肤
这款新西兰羊毛被,让全家温暖过冬!
▼
人气口碑《写字课》
匹配语文教材,孩子写得又好又快!
▼
少儿科普通识杂志哪家强
一篇评测文章思路理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