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交媒介、报刊文化、新闻真实····你想看的这些新传四大刊第五期都有|新传论文速递05


◎加入胡师姐新传考研22级QQ群:413227846,进群可领取福利和获得免费答疑

◎ 小编 | 蓝蓝    ◎ 责编 | Aishah


新传四大刊第五期如约而至~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论文全部为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成果(含阶段成果),包含为大家精选具身传播、社交媒介、报刊文化、新闻真实等多篇重点,不仅是诸多专家学者长期的积累输出,更是大家科研路上持续成长的能量棒。


我们每一期都为大家提取高质量论文,致力于帮大家养成阅读论文的习惯。


往期新传论文速递:

❶ 省时省力帮你看四大刊最新论文 |  新传论文速递01

❷ 人工智能、社交媒体、县级融媒体……新传四大刊第二期轻松看| 新传论文速递02

❸ 计算传播、具身传播、风险传播、慢媒介····新传四大刊第三期很多重点(文末有福利)|新传论文速递03

❹ 专题做不全?语料不丰富?思维扁平化?新一期新传四大刊来拯救你了| 新传论文速递04


种一颗种子最适合的时间是春天,其次就是现在~


本期精选速览目录:

(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01  网络化身体:病毒与补丁 /刘海龙 谢卓潇 束开荣

 02  网络直播App使用行为对线上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党君 马俊树

 03  “驯化”微信群:年长世代构建线上家庭社区的在地实践/王炎龙 王石磊

 04  从 “只有背影”到 “华丽转身”:“草根逆袭”话语的媒介建构/袁会 蔡骐

 05  以史阐报:中国近现代报刊观念发展的一种本土化路径/李滨 龙绵绵 陈立平

 06  作为记忆的地点———数码时代中社交媒体与地点互构研究/孙信茹 王东林

 07  “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的历史缘起与逻辑勾连/朱清河 王青

 08  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媒介技术与时间危机:基于罗萨与韩炳哲的不同视角/连水兴 陆正蛟 邓丹

 09  流动的身份展演———重访社交媒体演进史/吕宇翔 纪开元

 10  论新闻“理解真实”实现的多元方式及其关系/杨保军

 11  融媒时代主流动画短视频的叙事策略研究/张梦雨 黄心渊

 12  中国抗疫精神的文化解读与传播阐释/孟建 王瑞娟






01.


网络化身体:病毒与补丁


作者:刘海龙 谢卓潇 束开荣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技术与网络民族主义研究”(项目编号:17AXW011)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2021.05《新闻大学》光华论坛


图片来源于知乎·智能的具体化


➤【摘要】

相对于数字技术而言,“人肉”是低效、倒退和反技术的,但是当前却存在着人肉搜索、人肉评论、肉身翻墙和人肉代购等具身传播实践。除了从政策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现象外,身体与传播技术的视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消除人与技术二元对立的契机。身体将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中介了人与网络的关系。从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 theory)视角出发,可以将具有物质性与文化特征的身体视为行动者,用“网络化身体”(networked body)这一概念讨论作为中介和非人的身体如何将人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在此逻辑下,媒介不是人体的延伸,反过来人体成为媒介的延伸。通过经验研究发现,人的身体能够生产数据、成为网络的义体,因此可以作为技术系统的“补丁”存在。与此同时,物质性的身体又能够切断与网络的连接,作为破坏网络秩序的“病毒”存在。从身体这一混杂物的角度,可以发现人与网络技术的复杂关系,同时“网络化身体”也为如何从身体角度研究传播现象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人肉;具身传播实践;互联网;行动者网络 ;技术政治


➤【语料积累】

❶ 网络的形成并不完全是主观行动的产物,同时也不完全是由结构决定的,物质性的身体由于其特殊性,既要服从物的网络化规则,同时又受到行动主体的支配连接或者切断与网络的关系。

❷ 互联网技术系统的构建并未脱离肉身实践和身体观念的影响,互联网将身体整合在其中,“网络化身体”在其中同时扮演着修补和对抗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制度漏洞的“补丁”和“病毒”的角色。

❸ 信息在物质世界中不可见,可见的只是其载体。但是在信息网络的世界中,逻辑被颠倒过来,可见的变得不可见,物变得隐形,作为物质的身体一旦不向系统提供数据,便可以逃逸数字网络的识别与监控。

❹ 网络化身体的概念既带有物质性的视角,也有后人类主义的视角。这个概念将麦克卢汉的经典论断颠倒为“人是媒介的延伸”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人的能动性,而是从身体物质性的角度重新理解人与技术的关系。人并不是一个异质于技术的存在,其作为物质的身体本身就蕴含着社会与技术网络联为一体的潜能或可供性。我们的身体技艺正是在社会的需求下,在技术的驯化下逐渐发展。


02.


网络直播App使用行为对线上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党君 马俊树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陕西特色小镇的可沟通性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CZ—14)。


来源:2021.05《新闻大学》新媒体研究


图片来源于看点快报在线教育


➤【摘要】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390名高校网络直播App用户为调查对象,探讨了网络直播APP使用行为对线上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价值感知与社会互动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

❶ 在控制了无关变量后,网络直播App使用行为对线上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❷ 价值感知在网络直播App使用行为与线上购买意愿的正向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❸ 社会互动对网络直播App使用行为、对价值感知的直接预测作用以及对价值感知的中介作用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网络直播APP使用行为;线上购买意愿;价值感知;社会互动


➤【语料积累】

❶ 在媒介依赖的作用下,用户更多地借助直播平台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信息进行购物决策,沉浸于直播真实性、可视性、互动性等特征塑造的产品推广与渲染框架中,这为促进用户建立在对产品的正向态度的购买意向提供了可能。

❷ 平台运营商在不断探索“直播+电商”过程中,需要兼顾“内容为王”与“形式为金”,在注重突出直播内容的垂直下沉特征的同时打造直播间场景的仿真氛围,从而改善人机交互体验,增强用户黏性,拓宽目标受众,最终为提升销售额与变现率造就终端优势。


03.


“驯化”微信群:年长世代构建线上家庭社区的在地实践


作者:王炎龙 王石磊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公益传播力构建的理论、路径与测评研究”(项目编号:19BXW090)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2021.05《新闻与传播研究》新媒体


图片来源于网易严选·微信群服务


➤【摘要】

论文从驯化理论框架出发,运用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主要考察年长世代对家庭微信群的风格驯化与意义建构,展现人对技术复杂又动态的驯化过程。通过对山西省北留村3个家庭微信群的参与观察,群内成员访谈的分析以及南方家庭成员的访谈参考,深描了家庭群中年长世代的日常表现和驯化细节。研究表明,年长世代是驯化家庭群的主导者。他们或独自或与年轻世代共同完成家庭群的建立,在驯化的客体化与整合阶段,他们根据传统礼数一步步驯化着家庭群的风格,并对其进行独特又传统的文化意义建构,最终构筑起一个社交媒体内的家庭文化空间。年长世代将家庭群融入到众多的媒介形态中,与其他媒介共同形成了各家特有的媒介生态。


➤【关键词】

年长世代;家庭微信群;驯化理论;在地媒介实践


➤【语料积累】

微信这一款社交软件已经成为绝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微信作为中国一个现象级的社交平台,用一种弹性的方式,在其平台上通过各种手段营造不同的社交圈,以迎合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成为中国人的 “在世存有”。

❷ 在儒家文化浸润下的中国语境下,传统礼数、习俗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话题,也是年长世代能够在年轻人占技术和媒介素养优势的微信群中进行驯化的重要原因。

❸ 年长世代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自觉地持续驯化着家庭微信群,年轻世代们也在 “无声”地帮助年长世代共同传递和强化这种规训,最终构建起一个具有各家特色的在地文化空间。

❹ 在横向转化方面,年长世代在家族群和其他群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成了家庭场域与除此以外的生活实践的横向对比,在差异中更加凸显了驯化后的家庭微信群所带有的独特时间功能与文化意义;在纵向的转化方面,体现在家庭场域内部的礼数传承,年长世代无论是在自己熟悉的线下日常生活情境内,还是在较为被动的线上群聊中,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化着家中后辈对于传统的理解和继承。


04.


从 “只有背影”到 “华丽转身”:“草根逆袭”话语的媒介建构


作者:袁会 蔡骐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网络亚文化传播机制与引导研究”(项目编号:18ZDA313)的研究成果。


来源:2021.05《新闻与传播研究》前沿探讨


图片来源于记忆媒介


➤【摘要】

“草根逆袭”在媒介平台的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媒介通过四种话语模式抽象再现了这一现实议题。其中,奋斗话语、时势话语和才能话语分别侧重 “草根”逆袭的不同原因,励志话语成为它们的共同底层逻辑。话语结构方面,逆袭话语始终围绕 “草根/精英”、“逆/顺”和 “袭/非袭”三组二元对立而展开,结构中的缺席概念和隐含关系才是各种在场意义的生成条件,话语所服从的权力秩序正是藏匿于这些被遮蔽的内容之中。从话语实践的角度看,“草根逆袭”是新闻生产者根据稳定的范式,对现实材料进行的象征化抽离和结构性改写;逆袭话语本质上仍是对传统鸡汤文化的承袭。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话语来源并反作用于社会现实,虚幻乌托邦背后的意识形态将 “草根”个体询唤为主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实践,并由此实现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关键词】

草根逆袭;话语;媒介建构;社会流动;意识形态


➤【语料积累】

平民的成功不再是镜花水月,它是积极进取带来的结果,机会垂青于每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个体,哪怕你只是一个 “草根”。逆袭精神所散发的能量给予人们打破藩篱、向上跨越的可能。

❷ 在社会断裂的语境下,作为矛盾双方的 “草根”与精英,无疑具有天然的冲突性,然而,在媒介呈现的励志话语中,这两个社会群体间的对立性却被巧妙地转化为一种 “起点———目标”的统一关系。

❸ 新闻框架的角度考察,“草根逆袭”作为一种类型化报道,已经形成了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框架。这种框架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冲突 (如个体与生活环境的冲突,个体的身份冲突等),通过张力十足和矛盾对抗的情节添加,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05.


以史阐报:中国近现代报刊观念发展的一种本土化路径


作者:李滨 龙绵绵 陈立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报刊文人论政观念的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8BXW018)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2021.05《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传播史


图片来源于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数字报刊


➤【摘要】

新闻与历史联系紧密。有着深厚史学传统的中国,在近代本土报刊活动中也存在一种独特而突出的话语现象——— “以史阐报”,即在观念上认为中国近现代的报刊活动与传统史书书写行为的某些性质或特征类似,在话语上借用传统史学观念或实践解释、类比现代报刊活动。对于中国近现代这种新闻与历史的话语关系,既往学术界所采用的“史家办报”、“史家精神”等概念,难以从文化交互理解的视角深入审察其内生机理。实际上,以史阐报现象有着复杂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改变了原初意义上的西方近代报刊理念,建构了一种过渡时期具有强烈本土色彩的特殊理论形态,不仅有着中国社会的语境要求,也包含着论报者对报刊活动的本土文化期待。以史阐报,可视为中国近现代报刊观念发展的一种本土化路径,其有利于引导国人对报刊活动的重视,从传统史学文化的角度形成了一套本土报刊话语系统,对报人的职业心理具有一定的精神激励作用。


➤【关键词】

以史阐报;传统史学文化;论报本土话语;报刊文化语境


➤【语料积累】

中国近现代的以史阐报,其目的主要是要通过援引中国传统史学知识阐述报刊知识,并以既有的史学文化共识来强化报刊活动的合理性、重要性以及确证应然的某些报刊准则规范等。

❷ 近现代新闻思想急剧地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从最初的君主制政治文化的桎梏中摆脱出来,迈入现代民主制政治文化的视野,从 “君臣之伦”的报刊话语伦理走向拥抱民主、平等的现代价值原则。


06.


作为记忆的地点———数码时代中社交媒体与地点互构研究


作者:孙信茹 王东林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微信与都市流动人口社会关系建构”(项目编号:17BXW058)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2021.05《新闻与传播研究》新媒体


图片来源于电子发烧友


➤【摘要】

地点对于回忆空间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文化情境中人们对于地点的描述,是将文化与社会记忆赋予地点的过程。论文聚焦一个传统村落,分析村民媒介使用和地点的关系,发现人们通过在社交媒体标注地点、创造新的网络地点等方式保存个人记忆。数码时代背景下,社交媒体中地方传统习俗、仪式等文化事项的呈现会与地点产生互动,从而构筑起人们对共同体记忆的回溯与书写。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帮助人们建立一种即时性的地点档案,地点呈现与传统空间紧密相联,同时社交媒体又创造出新的记忆之所。


➤【关键词】

记忆;地点;社交媒体;普米族


➤【语料积累】

在现代技术尤其是传播媒介进入日常生活的背景下,人与地方的联系并非仅凭借对真实地点的触摸才能实现。文学、音乐等艺术样式凭借语言、音符唤起人们对某个地点的想象,连接起新的情感,而电影、电视乃至互联网等文化载体,也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地点形式,人与地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❷ 村落的电视、录像等媒介创造人们对固定地点的记忆,而电报、手机等通讯设备则更多关于村民个体流动生活的记忆。

❸ 数码时代,人们在社交媒体中标注地点,以文字或影像描述和凸显地点,将地点打造为个人网络生活中一段“历史”加以保存和记录。对处于相似社会和文化情境的群体来讲,社交媒体中的地点又与地方传统习俗、仪式等文化事项产生互动,构筑起共同体的记忆。


07.


“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的历史缘起与逻辑勾连


作者:朱清河 王青


基金项目:项目支持系国家社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 (项目编号:12BXW014);

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话语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JHQ080)。


来源:2021.05《国际新闻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党百年专栏


图片来源于齐鲁网“马克思主义信仰”专题


➤【摘要】

目前学术界关于“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然而绝大多数研究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却语焉不详。本文通过探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来源及内涵,认为理清“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全面理解“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内涵的关键所在,也是正确把握党、党媒和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要旨所在。“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相互勾连是由党的性质宗旨、革命战争的形势和现实实践的要求等共同决定的,正是由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勾连,才形成了一个集多种特性于一体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系统。正确理解这一系统,有助于党的宣传思想战线认清自身定位,自觉承担起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关键词】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历史缘起;逻辑关系;齐心合力


➤【语料积累】

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全党办报最大的功用莫过于打通各参与主体间的关节和要道,最大限度地减小信息熵,以达到信息的高效互通。

❷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作为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工作路线,其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系统,实质就在于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党、党“报”、群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❸ 党报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办报”是将“全党”和“全体人民群众”联结起来的纽带和“工作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知水恩”“知水性”的有效方式,也是群众表达自我意志的有效途径等。


08.


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媒介技术与时间危机:基于罗萨与韩炳哲的不同视角


作者:连水兴 陆正蛟 邓丹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与传播理论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FJ2020MJDZ026)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2021.05《国际新闻界》书评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


➤【摘要】

罗萨是当前法兰克福学派重要的批判理论家,他在多部作品中对“媒介技术与时间危机”展开研究。而韩裔德籍的理论家韩炳哲通过对罗萨“社会加速”理论的回应,使得两位学者在多部作品中形成了一种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对话”。在此基础上,两位学者发展出关于媒介技术与现代社会时间结构变化的不同批判路径,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呈现出一种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范式转换。


➤【关键词】

罗萨;韩炳哲;媒介;时间;现代性


➤【语料积累】

如果说,罗萨关于现代社会“时间加速”的研究,已经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并逐步被扩展到传播批判理论体系中;那么,韩炳哲通过对罗萨“时间加速”理论的回应,也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在某种层面建立了关联。这为我们重新审视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批判理论的最新发展提供了一种参照系和可能性。

❷ 罗萨认为,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与世界产生联系的主要媒介是“软的、灵活的、芳香的、可工作的”印刷书籍,但如今却逐渐过渡为“坚硬的、刚性的、寒冷的和冷漠的”闪烁屏幕,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主体与世界的共鸣模式。

❸ 数字化的传播媒介重塑了我们的时间观念,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时间感受。如今,人们在日常体验过程中感受到了时间的加速,并被这种加速力量所裹挟。这就导致我们的生活缺乏深度,从而无法实现人的充分性。



09.


流动的身份展演———重访社交媒体演进史


作者:吕宇翔 纪开元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交网络用户身份构建研究”( 项目编号: 16BXW088) 的研究成果。


来源:2021.05《现代传播》传媒观察

图片来源于新浪博客华智互动


➤【摘要】

用户的身份建构贯穿于社交媒体发展过程之中,并随着技术可供性的变化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以 BBS、博客、微博、微信和泛社交媒介为代表的五个发展阶段中,社交媒体的技术与功能特性为用户建构网络身份提供了多样性可能。从社交媒体的七个关键特征分析,一方面用户依托技术框架形成了不同的身份展演行为,另一方面也会通过主体性实践突破既有框架而呈现出身份的创意表达形式。在社交媒体演进过程中,群体身份的自我呈现逐步让位于个人身份的自我呈现,但多维度的群体身份呈现仍将长期存在; 单维度的群体身份建构也逐步向个人化的多维身份建构发展; 此外,社交媒体的演进也为用户的身份展演活动提供了日益灵活、强大的建构方式。


➤【关键词】

社交媒体;身份建构;自我呈现;网络身份


➤【语料积累】

在现实社会中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具有某种职业技能的个体,常常在博客中构建出与其现实社会身份高度一致的虚拟社会身份,同时在文字中修饰自己的虚拟个人身份。

❷ 微博时代社会关系网络的密度与广度有了较大提升,不同的超话、标签与内容分区形成了若干个兴趣广场,成为各个亚文化圈的第一重分流,围绕着不同的偶像、节目和热搜新闻形成了第二重分流。在多重分流的情境中,微博用户的网络身份构建呈现出多元融合、立体化的趋势。

❸ 在朋友圈内,用户通过展览馆模式进行异步的形象展示; 而在聊天区域,用户则可以选择视频、语音等形式的同步沟通,或具有一定延时性的文字消息。

❹ 随着微信日益渗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人的强关系属性时刻提醒着用户作为鲜明的“组织人”身份,个人必须时刻把握、严密监控其自我呈现的合理性。从时间上来看,许多微信用户经历了从“想发什么发什么“到”有选择性地发布正面内容“俩个阶段。导致这一因素的转变,包括用户年龄增长、生命历程的成熟与持续加入的新社会关系。


10.


论新闻“理解真实”实现的多元方式及其关系


作者:杨保军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8XNLG06)的研究成果。


来源:2021.05《现代传播》新闻学与传播学

图片来源于淘宝新闻标签


➤【摘要】

新闻真实的实现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关系到直接或间接制约、影响、参与新闻活动的所有宏观和微观因素,但不管对何种类型的新闻活动,真实实现总要落实到“报道真实( 传播真实) ”与“收受真实”两大环节上。既有关于新闻真实实现的讨论偏向报道真实,却对收受真实重视不够,造成了新闻真实实现论的“半截子”现象。报道真实是真实实现的前提或基础,收受真实是真实实现的归宿或完成。而收受真实的实现,又是由“理解真实”与“信任真实”的统一达到的,理解真实是信任真实得以实现的条件。尽管理解是贯穿理解真实实现过程的红线或总体方式,但依据不同的新闻形态或新闻呈现方式,理解真实亦有不同偏向的具体实现方式,诸如语言文字新闻收受真实实现偏向收受主体的理性分析、逻辑推理,图像新闻偏向直观感知方式,数字化虚拟新闻( 沉浸新闻、新闻游戏等) 偏向全觉感知、体验方式,而想象则是所有理解真实实现的重要方式。总体上看,理解真实比较完美的实现从原则上说需要这些不同方式的有机配合与统一。


➤【关键词】

新闻真实;收受真实;理解真实; 真实实现


➤【语料积累】

从一般意义上说,真实与信任的关系是新闻真实论的基础问题。信任,不仅使新闻真实较好实现成为可能,也会大大降低真实实现的成本,提高传收的效率和效果。只有在信任与真实之间构建起良性的循环,才能构建起优良的新闻秩序、新闻文化环境。

❷ 以媒介形态为依托的新闻呈现方式,与收受主体的新闻接触方式和理解方式有着直接的内在关系,即有什么样的新闻呈现方式,就会形成什么样偏向的新闻理解方式。

❸ 想象不仅可以通过表象方式呈现出对象事物的形象,也可以在形象思维中构建出对象事物的时空结构逻辑。正是通过想象方式、形象思维,收受主体可以把新闻文本提供的各种信息整合起来,构建出新闻事实的完整形象或面貌以及事实的时空演进、结构逻辑,从而以表象方式实现生动的“想象真实”,可以说想象具有一种“格式塔”功能。


11.


融媒时代主流动画短视频的叙事策略研究


作者:张梦雨 黄心渊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艺术知识体系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 20ZD20)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来源:2021.05《现代传播》传媒艺术


图片来源于阿狸呓语动画


➤【摘要】

融媒时代动画正在以不同面貌广泛参与到各种媒介中去,动画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与主流文化之间呈现出“破壁”形态并逐步占领各大平台,但同时也出现一些负面问题。青年群体作为动画短视频的主要受众和创造群体,因其对数字技术的依赖呈现出群体性特有的行为特征和认知特点,其群体性文化不断被解放和扩张。如何打破主流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对峙状态,真正形成文化流通,确立主流价值观的地位,是主流动画短视频所肩负的责任。思考主流内容和主流受众之间深层次的连接逻辑,摸索叙事策略,是主流动画短视频为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出的准备。


➤【关键词】

媒介融合;主流动画;动画短视频;叙事策略;青年亚文化


➤【语料积累】

❶ 短视频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是融媒时代广大民众参与和传播的产物,同时也是广大民众自我表达、关注和反思的平台,“一屏胜万言”意味着短视频的舆论引导和价值确立能力在大幅度提升。

❷ 短视频快速地寻求与新兴媒介融合和发展,这意味着主流价值文化的地位也将受到撼动,对于作品内涵和深度的需求将会向普通大众倾斜。个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神经元”,直接触及议程设置。

❸ 社群的集聚状态在新媒介促成的“重新中心化”倾向中得以形成,与中心化相对比而言,短视频的生产和传播是分权和集权的表现,是媒介对普通大众用户的赋权。


12.


中国抗疫精神的文化解读与传播阐释


作者:孟建 王瑞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与数字时代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实现途径研究”( 项目编号: 18ZDA311) 的研究成果。


来源:2021.05《现代传播》传播文化

图片来源于油画作品《白衣战士》作者杜海军


➤【摘要】

抗疫精神与中华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的中国抗疫精神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高度一致。抗疫精神的渊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观,体现在生命至上理念、中国制度、命运共同体和身心理念等方面; 抗疫精神的铸就,在于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价值观的传承可通过生活方式来实现,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更要注重守正创新; 抗疫精神的弘扬,即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传播,要从加强文化对话、聚焦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议题、传播好深层价值观、寻找文化之间的连接点、发挥人际传播的潜力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抗疫精神;整体观;价值观;文化传承;价值传播


➤【语料积累】

❶ 在中国文化中,个人—集体—共识,即人—社会—文化是重要的连续体。中国文化对于“关系”的重视由来已久,在当代也常常被诟病。事实上,正是这种对于与他人连接的珍视,由己及人的文化,孕育了“贵生”的价值观。

❷ 中国抗疫斗争的胜利,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抗疫这一特殊的巨大危机环境中,中国人以独特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凸显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承,疫情中在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不知不觉中,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被当代人继承和发扬,在危急时刻,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❸ 在当下国家大传播格局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走出去”“知识走出去”“理论走出去”的过程就是传播过程。



福利Time🎁


本期论文选送就到这里啦,给UU们准备了丰厚的福利时间~~

向后台发送“2021年05期”,就能get2021第五期的全部论文内容哦!


(图片来源于部分福利截图)


  👇🏻 步骤来啦!👇🏻 

step1复制如下口令


2021年05期


step2:发送到公众号后台



即可领取

2021第五期的全部论文」啦!!



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学习起来吧!

下一期我们依然等着你❤️


👇

「添加助教老师 

即可加入2022级考研交流群

群内有答疑服务、每日真题练习

和珍贵资源分享


(已有的切勿重复添加)

◎ 声明 :文中图片均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全程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