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画与犯罪:看动画会影响人的日常行为吗?

2017-11-22 龙六 动画学术趴


曾经有个类似自嘲的笑话,有人担心自己突然离世,来不及销毁自己硬盘的资料。比起死亡,这样的人更畏惧自己的硬盘连同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同暴露于人前……


这种恐慌,在本拉登身上又似乎不是一个玩笑。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本拉登“宅籍身份曝光事件”


简单来说就是,在这名恐怖分子死去六年之后,美国中情局公开了他的大量资料。结果发现——他的硬盘中存储了大量的动画作品!!


我嘹个天,火影剧场版!



从《猫和老鼠》到《风云决》,从日本全年龄向动画,到里番作品,透过本拉登的硬盘,人们惊讶的发现他或许还是个动画爱好者。


据说这是本拉登硬盘里的动画截图……


有研究者认为:这透露了恐怖分子“人性化”的一面。先不论这种看法是否符合实际,就犯罪者与动画的联系展开的讨论,并非从此次本拉登事件而起。


关于动画与犯罪的关系的讨论,曾经数度成为日本社会学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讨论的结果也曾经深刻影响了日本动画的创作。


而这一切似乎可以从众所周知的“宫崎勤事件”聊起。



宫崎勤事件是指1988年~1989年间,发生于日本东京都和埼玉县,四名4~7岁的女童被诱拐后杀害的事件。


因为宫崎勤“御宅族”的身份,在这一臭名昭著的罪行大白天下之后,日本动画、漫画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少社会学家认为是动画、漫画作品孵化了这些心灵扭曲的犯罪者。



社会学家的主要论据为:观看和阅读动画与漫画会使观众信以为真。


当然这并非专家们随便臆想出的结果,就连犯罪分子本人自己都将自己的犯罪行为甩锅动画。



2015年,日本东京银座发生一名女性杀死交往对象的事件。然后据犯罪嫌疑人自己交代,她是通过动画习得的杀人手法。这在社会上再度引起轩然大波。由于犯罪嫌疑人具体的杀人工具是刀子与棒球球棒,当时还有不少人猜测犯罪者所说的动画到底是哪部,或者哪几部。



从概率上来说,无论是新闻标题写得多么耸人听闻,但动画教出的犯罪者数量在观看人群中所占比例大概可以忽略不计。


举个例子,我们按照前文中社会学家的观点——观看和阅读动画与漫画会使观众信以为真,即动画与漫画侧面诱使犯罪。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可以将动画对观众的影响推到一个极限。假设研究对象是比成年人更没办法分清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区别的儿童。


在这样的一种讨论环境之下,我们会发现,这个观点有点类似于家长表示不要让孩子看《小猪佩奇》,因为孩子会学猪叫,会仰面四脚朝天。



讲道理,在儿童心理社会化的过程中,会有难以分辨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情况发生。但即便如此,纠正儿童行为的责任是否不应该由艺术作品来承担?如果说将艺术作品的社会责任无限延伸,那么姑且不论对创作者来说,将面临怎样的恶劣环境,单是儿童教育的问题全盘丢给社会这一点,就站不稳脚。


但反过来说,我们否定这种责任的无限延伸,但并不意味着创作不受道德与法律的束缚。


从这个角度来说,专家或许可以对犯罪与动画的关系进行理论层面的思辨,但是却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限定。



从中国文艺创作的立场上来说,特别是动画作品中情色、色情元素似乎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更主流一点的观点,算上血腥的、暴力的,这些是阴渠中不堪被提起的欲望,所以便可以当做不存在。


但是人就是如此的复杂,不管你信奉“性从何起”的哪套解释,如何定义暴力犯罪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你都难以否定早在动画诞生之前,一些非常的行为已经存在了。我们尽可以欣慰于自己没有晦暗难言的欲望,但我们却没有否定他们存在于世的力量。


关于色情作品与性犯罪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一组有名的数据。


1996年丹麦法律裁定色情电影可以合法放映及销售,结果丹麦当年的性犯罪情形与十年前比较降低了6%,曝露狂露阴减少了58%,偷窥率降低了80%。瑞典放开A片市场,强奸犯罪率反而降低13%。


这套数据曾经作为色情作品传播的道德靠山,但是如果这组数据属实——色情作品的传播确实可以降低犯罪概率,那么公序良俗又靠什么支撑呢?这似乎转了个弯,又回到了我们讨论的起点。


不少研究在这个阶段逡巡,只能试图寻求数据支撑下一步的分析。但这类研究又往往因为缺乏足够数量的数据,往往最后都只能想当然的下一个结论。



当然在真人影视领域,世界各国对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元素进行了不同纬度的限定。比如考察暴力的表达是否具有可模仿性、犯罪诱导性等。但是实际作用不大,最终还是通过划分观看者的年龄来完成对影视作品犯罪影响力的限定。


针对中国的情况来说,分级制度成了很多创作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客观来说,缺乏推动制度形成的力量,梦想还只能是梦想。


既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我们进行下一步分析,同时对于划分动画作品的受众年龄层缺乏信心。那么不妨换个角度,基于动画的特点,讨论一下其与犯罪、变态心理相关的问题。



动画有一个与寻常的影视作品不同的特质,表演的媒介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自然人。这也就意味着在某些涉及到暴力侵害的表演中,角色不存在法律层面上的侵害与被侵害关系,那么动画中的一些暴力表达能否作为舒缓一些特殊心理疾病的重要手段呢?(这里的暴力表达包括性侵犯。)


比如恋童。


恋童这个概念经常被人提起,但实际上在表述上存在一些误用。


从精神疾病的角度来看,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恋童障碍被称之为一种性欲倒错,指“成年人或16岁以上的青少年对学龄前儿童(13岁以下)具有原发性或独占性的、持续的性冲动或者性幻想”。


这与针对儿童的性暴力等“恋童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恋童障碍可能会实行恋童行为,但实际对儿童造成性侵害的并不一定是恋童障碍。因为性侵害本质上是一种暴力行为,是一种权力的表现形式。


所以客观来说,恋童障碍与犯罪者虽然有重叠,但是并不一定就是犯罪者。



昨天《浪客剑心》的作者和月伸宏因涉嫌持有儿童色情音像制品而被逮捕。据他交代“喜欢小学高年级到中学二年级的孩子。”


新闻一出,集英社宣布和月伸宏的漫画《浪客剑心 北海道篇》休刊,国内的爱好者纷纷表示难以接受和月伸宏的犯罪行为,声讨声不断。但是从持有儿童色情音像制品的角度来说,对比前文的分析,和月伸宏并没有实际对儿童进行侵害,他一定程度上更像是个恋童障碍患者,为什么会因此被逮捕呢?


这要从儿童色情与性犯罪之间的关系聊起。


“儿童色情引发针对儿童的性犯罪”这个逻辑一度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就像前文所提的“丹麦性犯罪概率降低”的实例说得那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个逻辑是否成立。


但是判定音像制品或者文学作品是否是迎合淫秽需求的难度太大,毕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自媒体每日的产出都是爆炸性的。与此同时虽然动画作品的角色表演基本不涉及到真人的人身伤害。但是现在的动画拟态求真的能力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


最终多方博弈的结果是在没有数据支撑,这些作品是否会引发非恋童障碍者产生恋童行为之前。一切以儿童为主要角色的色情音像制品都应当被明令禁止,但是事实上以动画。游戏为媒介的儿童色情作品其实仅仅是得到了“有限”传播的命令。


2006年日本终于规定,不得以儿童为主角创作色情作品。虽然这距离宫崎勤被捕,已经整整过了十七年。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漫威就曾经推出过免费刊物,以蜘蛛侠幼时被猥亵的经历告诉孩子,你没有做错任何事。



但是即便如此,动画人更多时候是无力的。你如何看待动画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关于色情暴力作品,你又有哪些想说的。又或者某些公认的“重口味”作品对你产生过什么影响,学术趴诚邀您在下方留言与我们交流。


———————————————


【近期热文】


日本动画界的老牌大公司

GIF: 欣赏给东京专属情书

学术趴小铺正式开张了!

花札纸牌有着怎样的魅力

动画 OP和ED制作人介绍

<<狐狸和鲸>>幕后故事


———————————————



动画学术趴

微信 | babblers

动画领域深度媒体与爱好者社区

专业影评 · 行业观察 · 理论知识 · 创意短片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