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动画遇上社会新闻,这场讲座破除你对当代艺术的疑问

2017-12-06 CIAFF 动画学术趴


今年十月的第六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作为策展人之一,我觉得最成功的决定这一就是我把当代艺术家许哲瑜从台湾请到了北京。


许哲瑜在论坛现场


一直以来,当代艺术都是精英化的艺术形态,因为它高冷,不亲近大众。不久之前网络上还有过一波关于当代艺术的论战。经常会有人抱怨说:当代艺术这东西根本看不懂,这些艺术家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啊。我当时也写过一篇专题文章来讨论当代艺术这回事:他们咒骂当代艺术,仍以为「艺术」是原来那个褒义词(点击进入)。


许哲瑜是非常年轻有为的当代艺术家,这几年坚持用动画来创作作品。听过了许哲瑜的这场讲座,相信你会对当代艺术有全新的认识,因为他创作的思路实在是太清晰了。你会看到,一个当代艺术家究竟是如何将生活中的思考带进创作中去的。(by 野草/刘书亮)


来,以下是讲座的完整内容。整理来自论坛工作人员。




新闻历史和记忆的动画书写与重建

主讲人:许哲瑜

主持人:刘书亮


刘书亮(左)& 许哲瑜(右)


讲座之前本届论坛策展人之一刘书亮向大家介绍许哲瑜:许哲瑜是典型的用动画为媒材创作的当代艺术家,在很多的当代艺术展览都很活跃,也获得过很多奖项。之前有很多人和我说,做当代艺术的好像不是特别亲近观众。乍一看有点看不懂的感觉,觉得有点奇怪。可能在座的人对于传统影片形式的动画会更熟悉一些,而现在动画在当代艺术领域同样有它的一席之地,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一点点变大。其实哲瑜的作品很多都是来自台湾当地的新闻、事件还有他的一些个人经历,以这些为素材来创作。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是在2014年,当时感觉很特别,但是我并不了解很多台湾的相关新闻和历史,也不知道他背后到底指向的是什么意思。带着这些好奇,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哲瑜作品的创作思路和灵感来源。


许哲瑜


大家可能看到题目觉得很长又难念,今天我还是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创作经历和心得,首先在这里播放一则台湾的动新闻。(因为视频审核未通过,接下来都将以图片形式展示)


“动新闻”是以三维视频(动画)方式呈现突发新闻、焦点新闻的一种全新产品,它主要以网络、电视为传播载体,以3D新闻模拟场景为主体,融合现场照片、动画、旁白、音效等多媒体元素,模拟再现整个新闻事件过程或关键点。动新闻的宗旨在于让“静态”、“平面”的新闻“活动”起来,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来源百度)



这是一则由《苹果日报》报道的新闻,不知道大家对这家媒体是否有了解。这个媒体其实是从香港开始的,是一家香港媒体然后在台湾发展,现在有香港版和台湾版。刚刚展示的技术是以动画的方式播放新闻画面,目前这个技术应该是只在台湾和香港出现,欧美不会用动画去示意社会新闻,仅有少量运用在播报像是战争这样的国际新闻上,并且不会像动新闻一样加入娱乐性的元素。美国一个脱口秀曾经有一集就是讲台湾版的动新闻,他们无法理解这样的媒体伦理性。


这种形式的新闻叫作“动新闻”,“动新闻”报道的通常是社会新闻事件,比方说,腥膻色的内容、有关暴力的,这些类型的新闻。因为他们每一天都会有好几条这样的新闻报道出来,感觉真的很厉害。换一句话说这家媒体有很牛逼的动画师。每一天记者给什么新闻然后他们从中挑选。可能通常我们想象动画一般要做很久,而他们的新闻一般可能就是早上发生的事情下午就会播出,可见他们做动画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他们的制作方法其实主要还是通过制作新闻中人物的模型。大概就是今天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然后警察局或者记者给些资料,比如:案发地点、被害人和嫌疑犯的长相、穿着,大致画出一个人形,然后再把这些人物模型做出来这样。今天我们可能会花一半的时间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动新闻这个事情,然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作品。


动新闻播放截图


大家可能第一次接触“动新闻”这个名词,我现在跟大家解释一下动新闻。看到动新闻我就会想到一句话“事件不曾发生”,我觉得动新闻就是讲那句话。会这样想是因为我们都是通过媒体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没有媒体的话,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这个事件都不曾发生嘛!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说刚刚播放的那个动新闻他还是有喜剧成分的,而各种社会新闻像凶杀案或者强奸案,其实也都会做成动新闻,同样像刚刚看到的那种很搞笑。


其实动新闻最初的一个意义就是工具性的,可能是记者无法第一时间拍到这个场景,然后在收到证据以后可以会用三维还原将那个场景表现出来。所以说它是一个工具性的意义,主要目的是和读者说它这个事情有发生。只是演变到现在其实已经不是那么一回事,现在主要还是跟这个媒体的点击率和收视率有关,他们会用一些动画搞笑的画面让读者来想要点击阅读这个新闻,所以是为了让大家去看新闻才发明的这个技术。


许哲瑜


虽然现在这个嫌疑人的角色跟现实生活中的那个人他们会故意弄的长相很像、衣服的穿着场景都很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其实这完全是两件事情。他们把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变成一个娱乐性事情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并不是一个再现的问题。就是动画里面的人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可是你又不能说他是虚构的,某种程度来说,动新闻的动画甚至比现实里面的人更真实。因为我们看这个动新闻我们所认识的现实是动新闻里的这个角色。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是透过媒体,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东西跟我们没有关系,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一个很奇怪的调转。


忍不住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实我在看动新闻的时候我都会想到那部动画,今敏的作品《妄想代理人》。


《妄想代理人》


《妄想代理人》它的剧情第一集的时候就是鹭月子被一个人打昏,那个人是拿着一个球棒的少年。然后她跟警察讲述她的遭遇之后,警察就开始办案。然后媒体开始报道之后又有接二连三的人被球棒打昏或打死。随着剧情的推动之后,我们发现其实这个球棒少年其实根本不存在,是鹭月子自己想象出来的一个虚构的角色。但在媒体大幅报导后,球棒少年却变成了真实的角色,一个由媒体诞生的怪物。大家如果有看那个剧本的话到后面就会感觉剧情有点奇幻,那个球棒少年真正的存在于那个城市里面,会瞬间移动,会变成鬼魂、魔鬼这样的角色,其实这个剧本是跟媒体有关系的,是在讨论媒体的一个现象。


那个球棒少年我觉得它其实更接近于日本的一个言灵,言灵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是他通过语言一传十十传百这样突然就让他富有了生命。所以说球棒少年本来就是一个虚构的东西,但是通过鹭月子这样讲述以后这个东西就变成来一个真实的角色。其实我认为动新闻很像那个球棒少年,因为动新闻不是现实的角色,但在阅读报纸的时候,我们所感知到的是动新闻,反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当事人。


苹果日报播放新闻画面


这是一个2008年的新闻图,要跟大家说一下动新闻是2009还是2010年的技术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动新闻这个技术,这个可能是动新闻的前身。他们那个时候也是用3D的模式去演这个嫌疑犯和被害者,但是他们是用3D的技术来做成四格漫画,这个是四格漫画中的其中一格。然后印刷在报纸上,这个叫报纸的示意图。他们每一个示意图都有一个标题,这个示意图的标题叫《狂殴女友示意图》。


这样的新闻有时候看的多了也觉得很正常,但是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从新闻里面透露出的线索去推敲,发现这个女生是我的一个同学。


我当时就很震惊,这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动态影像这个事情或者说动画,它其实可以真正的深入到现实并且影响人的感官视觉,我觉得它真的很强。


我们一般在讨论动画时,可能大家会讨论“动画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有时候会讲动画是一种仿生,或这讨论动画如何给予自己生命,等等类似这样的讨论。但我觉得动新闻已经在无意间,实践了、甚至超越了这样的思考。


总之那个时候想自己做作品。而2008年那个时候我读研一,那个时候是其实是已经做完这部作品的,但是那个作品最终还是没有发表。没有发表是因为,总感觉我这样其实是在网上窥探到了朋友的隐私,这种感觉很奇怪,即便是朋友有同意发表但还是没有发表。也因为这个样子我经常会去思考,到至今我的作品里或多或少都会跟这件事情有关。我会去思考动新闻这个事情,同时也会去思考为什么我不能发表这部作品这件事情。


(强势凑图)


到后来我就发现自己在看动新闻时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并不是说我观看动新闻时发现我有偷窥到朋友的隐私,而是说更可怕的是我可能无时无刻通过动新闻在偷窥别人的隐私,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真的有一种快感。只是我不敢去发表的原因,如果我只是单纯说要去批判媒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意识到我在媒体分享的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种快感,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就变的复杂。那之后我后期的创作基本上都是思考媒体的这个事情,当然我是透过媒体去反思、或者说自我提问。


我觉得那个过程中的“倒错”是很有趣的,“动新闻”显然是有一些问题的。就比如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有写到真人真事的改编,而当把这些杀人魔的真人真事拍成电影之后,我们观看电影时,却能从杀人事件里找到刺激与快感!这个跟动新闻的发展差在哪里呢?因为电影的真人真事其实就是想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你还是会感觉它就是一部电影,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就会把一些伦理道德悬置起来,而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会被那个东西所影响甚至说将道德悬置起来也成为了我们的一种快感。


许哲瑜


但是“动新闻”的倒错,它并不是一个电影,也不是一个漫画。他是个新闻媒体,所以在这之间会有一些错乱。


我那时候看到过一个比较极端的讲法,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齐泽克这样描述911事件时的新闻媒体,他将它们比喻成两种情色片,一种就是普通情色片里面但是有剧情,而另外一种就是有凶杀女子写实镜头的这种。


那种类型片是标榜着真正的犯人,他会把他的犯罪过程用手机录下来再把他当成片子去卖。这是一种奇怪的类型因为它变成一个类别,代表有一群特殊的人在看这种片子。而这个片子里面九成都是假的其实就是AV女优拍的,但是他骗观众说是真的凶杀案。他拍的时候就是找画质好差的那种来拍,其实看过的人也知道这个是假的,但是大家还是会去看这个画质很差的,不愿意去看那个高清的。


讲座现场


那它讲述这个内容的方式就很有趣了,还有在看这个片子的人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他其实就是一个双重矛盾体,你会告诉自己这就是一部A片而已,我就是在看一个娱乐的A片从中找到快感,把道德那些的悬置起来所以并不会有罪恶感。另一方面你又矛盾的会从另外一个立场告诉自己这个东西是真的让你得到更多快感,所以会有真、假两个立场同时出现。


而更矛盾的是这个事情每天都发生在一个报纸媒体上而不是一个标榜着娱乐新闻的动图上面。其实对于这种媒体上的矛盾心理机制,已有许多相关的讨论。比方说关于战争的新闻,观看的人一方面会觉得灾难影像很吓人,但另外一方面却又同时知道自己是处于安全安全的荧屏外,不自觉的从中得到了一种刺激。


现在开始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作品,这部影片叫《完美嫌疑犯》,是我的第二部动画片。


《完美嫌疑犯》展览现场


许哲瑜Vimeo主页

https://vimeo.com/user19276493


因为我其实不是动画专业出身的,所以有很多作品不一定是动画,有时候也会创作一些装置、绘画。这个时候它也没有动新闻,所以我在做这个作品时也完全没有想到做动画,当时《苹果日报》是在2009、2010的时候做动画的,然后我觉得他的技术比我的好,感觉这样不行,就跟着《苹果日报》一起学习,所以我的动画技术是跟着《苹果日报》一起成长的。


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是找了五个社会新闻,是在我家附近的五个不同案件,也是我从当时的报纸里面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而这五个画面的户外空间就是现实中五个不同的案发现场。然后找一对男女角色去把这五个事件演出来,每一个画面都是对应到一个事件,包括有一个街头枪击案件、一个偷东西、一个警察自杀等,先给大家看一下影片的纪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68mup45l&width=500&height=375&auto=0《完美嫌疑犯》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展览纪录片


当时我做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是有一点点迂回或者说逃避的状态,其实有点怪。


为什么说我自己朋友的故事没有办法做,但是这些不是我认识人的案件却可以拍出来,当然这个是一个问题,我也一直都在思考。当时在做这部作品的时候是用一些技术方式迂回掉,比如说我一次让五个画面同时投影而不是单一的画面播放,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平常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会看一幅画面,而当五个画面同时播放的时候我们就不太会注意到他的内容问题,而是会注意形式的问题。你可能会读出这五个案件的最大共同因素,比如说他们是社会新闻,或者说它们是“动新闻”而不是个别故事的问题。


那也是我当时的想法,因为处理事件很危险,那我就不要处理事件,仅仅处理媒体就好。所以当时那些创作概念,都是针对于「媒介」的议题创作。


《November 11th,1970》

许哲瑜另一部作品


作品展览


这是我2013年的作品,在2013年之前我所有的动画片、平面作品里面出现的那一对男女主角我都没有说过他们是谁,因为他们是谁也不重要,他们就是一个眼中事件的人。但是这对模特是一个有现实生活身份的人:这个男生是我一个很好的朋友,那个女生是我分手的一个女朋友。


连环画作品展览


雕塑作品


这是我2015年的作品,这个不是动画作品,是一个雕塑作品。


台湾有一则新闻,有一个自称自己是留日回来的艺术家,这个艺术家他给了自己一个很长的Title,“留日装置人体翻模雕塑家”这是他的全部称号。他会在路上搭讪那些身材漂亮的女生,然后给她们看他画的素描本里面的作品,再告诉她们我想翻模你的身体。然后就把这些女生带到汽车旅馆对他们进行一个全身的翻模。


如果大家做过翻模就会知道,那个材料它扑在你身上时候是软的,当那个材料硬的时候你就可以去拆模,但是当材料硬的时候你人其实是无法动弹的。所以他把这个翻模去当作性侵的一种工具。


当然,最后他被抓了起来。


展览现场


被抓之后,警察在他家里面搜出了十几组的手跟胸部的一个翻模,类似这样的东西。因为他在作案的时候他就真的会翻出手和胸部来当成他的战利品。所以后来在法庭上从他家里面搜出来的十几组翻模和雕塑就变成了呈堂证供。


这一件事情对于我来说还是很特别的,因为我的创作一直都会跟现实生活中人有关,不管是我身边的人还是新闻媒体中现实的人,对于我自己来说,我的作品会跟现实生活很近。可是我又觉得通常作品和现实生活太接近的时候会有一种毁灭性。就好比说这个人的作品,你不会觉得它是一个作品,你只会觉得他是一个普通的变态这样。


把它做出来是想让自己警惕一下,我模仿他的制作方式,做成了一个纪念的小雕塑,旁边放了草图和新闻事件的说明。


作品草图和说明


接下来我就放一部完整的片子给大家看,然后我们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这部影片不是我最新的作品《麦克风试音:致信黄国峻》,是2015年的作品。


《麦克风试音:致信黄国峻》截图


这个片子是拍我三个朋友的家庭故事。但我挑的片段其实都是跟我自己的家庭故事相近,比如父母的关系、或者是家庭的教育问题,其实跟我的成长经历是极类似的,试图透过他们的故事来讲述自己。当然也会期待,这部作品去呈现我们这个时代所共享的记忆。所以这个片子在拍的时候一方面用的是媒体那种有距离的冷视角,但同时也是我和它们记忆共享、有温度的视角。


《麦克风试音》是依据黄国峻生前写的一部散文集,而黄国峻在自杀前两个月的时候有写到一封信,那封信的名字叫做《报平安》是写给他妈妈的,用他的角度跟他妈妈说关于他忧郁症自杀的念头。


《麦克风试音:致信黄国峻》截图


然而,并不会有人认为这封信是真的,因为那封信写的很搞笑,可以说是对于死亡的戏谑。可是黄国峻却在写完这封信的两个月后自杀了。其实不仅仅是黃国峻,出生于60或者70年代的台湾文学作家,有三位作家就是邱妙津、黄国峻、袁哲生,像是多米诺骨牌效应般的都自杀身亡。


这些作家共同点就是都是在写自己的生活写照,写自己身边的事情这样。所以跟我的创作也是有点关系,就会觉得有些共同点。我在看他们的小说的时候不觉得他们只是从生活中取材,更觉得他们是把自己的作品跟生活搅和在一起,像一个混沌的状态。好比说邱妙津在自杀的两个月前写到一本书,在书里描述他写完这本书到底要不要去自杀,然后在最后还是决定要去自杀的一本小说,那他写完之后就真的自杀了。邱妙津的方式是很痛苦的,等于说是用生命去交换文学这样的态度去处理那本小说,跟黄国峻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看到黄国峻那封信的内容会觉得它就是在恶搞,用比较后现代戏谑的方式在讨论这件事情。


《麦克风试音:致信黄国峻》截图


刚刚我们有提到袁哲生,他自杀前他有写到一篇文章叫《送行》。当他去世以后媒体也把这个《送行》当成他自杀的双关语来报道。所以我就觉得对于创作、生活这种很混杂的一种状态,跟我自己在想的一些事情非常接近。


我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有去找他们同代的文学家,如果他们同代文学家如果活着的话,现在应该五十岁了。在完成这件作品之后,我有去找骆以军,询问了一些关于黄国峻生前的记忆。


Q&A 环节


刘书亮:很荣幸能请到哲瑜,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是2014年,去年我们在北京的一个展览上见过一面,当时他有和我说《苹果日报》和“动新闻”。我真的觉得他在做的探索是同时触及美学和伦理道德两方面的话题,尤其是在动画学术圈里有特别受争议的一个概念就是“动画纪录片”,而这个词有人同意,有人认为它是个假的概念。而这个动新闻和他的影片其实就是对于真实和虚构,对于生活和模拟之间带有一定悖论性质的探索和解读,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也是之后大家可以持续去想的一个问题。好!大家可以提问了。


现场提问观众


Q1:我也是台湾人,刚好我也是骆以军的高中学弟,您的整部影片的基调和影片中叙述的旁白以及镜头的不断跳跃感,让我想到骆以军之前的《遣悲怀》的那种叙事风格,您刚说可能他们的共性,会不会这种共性不是因为题材而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手法才产生了这种相似感。还有刚刚有说您在创作时有在模拟他们的视角,会不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是这些同样类似的手法产生了类似的结果呢?


许哲瑜:虽然我用了这些素材,但是我只是爱看而已,我对于一些文学评论是完全不看的。你有提到对于文学思想比较深入的问题的讨论,所以我回答的可能会不太好。就我自己来说我跟以军的聊天的过程确实如此,并不是说可能方法上的问题,每个人创作的方式不一样,创作都是跟身边的经验或者是想去解决身边的事情,所以自然而然会变成这样子的一个状态。


现场提问观众


Q2:我个人认为台湾新闻有很强的娱乐性,就像动新闻,媒体会不会为了点击率,在再现这些新闻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目的导向性,那他的真实性是否会偏离比较多?为了让大家有这种阅读上的快感,把原本很痛苦的事情做的很搞笑,这样会不会对观看的人造成一些观念性的误导?您后来做的片子是不是也是对动画再创造这个事件的思考和探索?


许哲瑜:当然动新闻是有一定问题的,其实在台湾有很多人抗议。有一些团体会抗议动新闻怎么会有一种公开猥亵的图片一直出现在动画和新闻上,它所谓的新闻跟现实越偏离把现实夸大。不过我觉得与其说动新闻跟传统媒体不一样,我会觉得动新闻是把过去的媒体本来就有的事情放大到极致,这个并不能单纯的说动新闻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是所谓比较好的媒体,仍然有着一样的伦理争议的问题。


比方说刚刚提到的战争影像,像是战地记者,我们不会说他们不好,因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拍的。然而这并不是媒体立意良不良善的问题。即便新闻播报的影像是真实的、完全不是加工后的,它一样会有着像“动新闻”所触及到的伦理问题。我觉得动新闻只是把所有媒体的问题,都推展到极致、放大。


Q3:在动新闻中用到动画画面的时候,和实拍画面相比,读者可能从现场中抽离出来,以一种更加旁观的视角去看它。但在一些动画电影或者电视动画反而会通过作画去创造一个能切身体会的功能。您的作品结合了动画与实拍,想问一下您是如何理解动画和实拍影像的关系?


许哲瑜:我会对我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会有加一些机械性的动作设置,我会希望说大家在看我的作品时会知道那不是一个真的人,当然这是我自己创作的一个方式。你刚刚提到的是动新闻跟影像的关系或者说如何让动画呈现出更真的感觉,其实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视觉技术的问题。比如说好莱坞的灾难片,可以做到视觉上非常逼真,但好莱坞影片的逼真却让人感到麻痹,以至于人们对于现实的灾难影像同时也感到麻痹了。这又是另外一种疏离。


现场提问观众


Q4:你在创作作品中会不会提前设计好,有没有想过读者能读出什么样子的层次?


许哲瑜:其实我自己在创作的时候我没有特别确定我想要表达什么,一边都是边拍边看感觉。我叙事的作品这几年才开始拍,在过去的作品都是多屏道的影像或者装置这样的,很多东西本身没有叙事性。某种程度来说是一个反叙事性,我个人认为比起叙事性的东西更喜欢非叙事的东西。


现场提问观众


Q5:您的作品选择案件从社会属性来说属于边缘的类型、很原始的刺激,但色情暴力新闻永远比普通的科技类更加吸引人的眼球。您在接触这么多新闻中,您是怎么处理产生自发可能产生的共情或者伦理道德的问题,会不会出现倒错?


许哲瑜:防卫机制还是要有的,确实有时在找资料的时候会很难受,一般人都可以建立这个机制的,你会知道你自己在做作品,你会暂时把某个东西悬置起来。这个又会回到我为什么不发表我第一个作品,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过很多,到现在我还是不确定为什么,但是基本可以这样去理解就是我朋友变成新闻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谈论到的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速记:张春影、AD

听录:敖璐璐

根据需要,讲座内容有所删节。


- END | 动画学术趴 -

欢迎置顶公众号,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哦




点击进入近期荐读热文



| 奥斯卡动画短片十强 | 京阿尼 | 电脑配置 | 亡灵动画 | 出崎统 | 黑白动画 画与动画 | COCO概念设计 纽约屁民 COCO幕后 | 3D动画教程 | 动画犯罪司 寻梦环游记 | 正义联盟 | 骨头社 | 节操社 | 日升 | P.A.works 史努比 | AniOne线上展 | 



动画学术趴

微信 | babblers

动画领域深度媒体与爱好者社区

专业影评 · 行业观察 · 理论知识 · 创意短片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