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三十一、希尔顿酒店的啤酒节)

2016-11-03 贾力群 德国华商

亲爱的商家:您可以在这个位置插入您的广告。广告投入可以是一次的,也可以是多次的。具体情况请联系微信号:weiyun0103。

点击德国华商”关注:




作者简介

贾力群(德文名:Li Qun Taubert),出生于上海,1982年大学电力工程专业毕业后从事技术及技术情报资料整理及英语翻译工作,1986年到德国曼海姆歌德学院学习德语,之后在中国与德国间从事中德文化交流、构建经贸往来。1995年,应聘美国摩托罗拉大学(中国培训中心)任教,同时在中国高等学院培训翻译人才。1998年年底后在德国柏林和墨西哥居住。个人兴趣爱好广泛,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现担任欧洲华侨华人妇女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德国柏林中国妇女联谊会名誉会长等。


本书已经完稿,希望能正式出版发行。有兴趣出版或者能推荐出版的人士请联系作者。邮箱:taubertdlq@hotmail.com



上期说到:

在上海的生活多姿多彩,成就老公事业的同时,也不忘发挥自己的特长,又当了回经纪人。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三十、组建乐队)



如果错过了之前的章节,请点击: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二十九、理念冲突(下))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二十八、理念冲突(上))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二十七、经纪人生涯)

【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二十六、文化生活)

……


 

  

31、希尔顿酒店的啤酒节

 

金秋十月,上海希尔顿酒店的德国啤酒节开幕了。活动安排在大堂左边宽敞的咖啡厅里。咖啡厅的一半由上二楼的走道和二楼的走廊围绕。走廊面对咖啡厅的正面,乐队正好有个非常合适的演奏位置。



如今希尔顿酒店大堂左边的酒吧


开幕的那天晚上我早早在咖啡厅的一个角落里坐下,紧张地等待着。乐队在二楼走廊中间摆开架式后各就各位坐下。我的心跳很快,快得叫我发慌,我期待着乐队的演奏成功,期待着为自己的大胆尝试打上成功的句号。

啤酒节一炮打响。

乐曲奏起来时,咖啡厅里的气氛顿时不一样了。客人中绝大部分是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德国人,他们纷纷抬起头来观望,惊叹奏起他们的家乡乐曲的乐队是“一群本地的上海人”。咖啡厅里座无虚席,客人们品尝着具有德国风味的丰富的自助餐,畅饮来自德国各地的啤酒,大声地谈笑。有人跟着音乐边哼边唱、打着节拍、摇晃着身子,在一段乐曲结束时每个人都热烈鼓掌。音乐带给他们来自家乡的问候,让他们感受到家乡啤酒节的气息。坐在我前面的是一对中年德国人,女的捧着大杯的着新鲜泡沫的啤酒仰头猛喝一口后将头靠在男的肩膀上说:“真好,就像在家乡时一样。”



当年乐队演出的开放式二楼园形楼道下是酒店的咖啡厅

 

紧张着的心渐渐松开了。我的两手心湿津津的,脑门湿漉漉的,后背湿淋淋的,眼眶湿润润的,只有嗓门是干的。我不会喝酒,要的一杯苹果汽水早就没汽了。正想再点个什么喝的时候,餐饮部总监崴斯先生来到了我面前。“陶夫人,晚上好啊,”他用快活的声调和我打招呼:“生意很好,位子都满了,让您委屈坐在角落里。哦,叙旺达先生正找您呢!”他看我面前只有一杯没气的苹果水就招呼边上的服务生上前来为我换上新的汽水。叙旺达也过来了,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一路和人打招呼喝啤酒的缘故他满脸红光,秃秃的头顶也泛着红光。他恭恭敬敬地向我行了吻手礼,然后抬头望着楼上吹奏得兴高采烈的乐队对我说:“谢谢您的支持,谢谢,谢谢!”他回头要了两杯啤酒说要和我一起干了庆贺酒节开幕成功。我接过杯子站起身来面对乐队和旺达说:“也为我的小乐队干杯。”叙旺达和我碰了杯,然后转过身看了一眼乐队答道:“对,对,尊敬的陶夫人,也为您成功的乐队干杯!”

 

酒节的第一天我在希尔顿酒店的咖啡厅几乎不吃不喝呆到乐队的演奏结束。乐队的队员们毕竟是经常上台见过世面的人了,对这样的工作除了第一次在五星级酒店里演奏德国乡村音乐,及看到一群疯癫癫的外国人的新鲜感外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希尔顿酒店为乐队在演奏休息期间提供快捷晚餐和茶水还给每人一罐可口可乐。队员们对这样的待遇尤其每天还能带回家一罐可乐很满意。那个年代原装进口的可口可乐尚属稀罕之物,一罐可乐的代价几乎是一个普通工人大半天甚至一天的工资。

 

第二天上海几家报纸报道了啤酒节的盛况,消息在驻沪的外国人中间传开了。每天希尔顿酒店的咖啡厅门口排队的人都要站满了大堂。德国啤酒节也因客人们的要求而延长了一周。

乐队每天的报酬原本就比本地的酒吧和舞场要高出很多,这一周延下来队员们的收入就更可观了。大家很是高兴,我也很高兴。

啤酒节期间,只要晚上有空,我都去希尔顿酒店咖啡厅吃饭。有时一个人,有时和迪特一起,有时约上朋友一起去。不管队员们是否看见楼下的我,我都会为每一首乐曲鼓掌,不时地向他们微微招手致意。有时队员们看到我,会心地跟着指挥的指挥棒微微侧过身来对着我吹奏几下再转回身去。遇上酒店总经理叙旺达先生巡视咖啡厅,他一定会上前来打招呼,还一定会为我签单,有时连我带去的朋友们的账单也签了。我吃了白食觉得很不好意思 ,而叙旺达认为我是给酒店举办的重要活动捧场。他说活动成功酒店方和客人皆大欢喜,里面有我的功劳。这种场合里中国人很少,我在那里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很引人注目。不少在那里吃喝的客人带着奇怪的眼光看我,他们一定在设下种种猜想:这个年轻的中国女人是......

啤酒节的最后一天晚上,我和迪特约了他的一位来上海出差的瑞士同事和几个朋友去希尔顿酒店咖啡厅吃饭。

乐队结束演奏后,我们一群人走上二楼向出色完成任务的乐队队员们热烈鼓掌表示祝贺。

队员们围住我叫着我的原家姓七嘴八舌:“贾小姐,我们演奏始终尽心尽力,没拆你台吧?”

“我看客人们在观看我们演奏时总是一副开心的样子。”

“通过这次酒节我们也长了见识哦!我们都很感谢你为我们争取到这样的打工机会。”

 ......

我心里很开心也感动极了。我含着眼泪,牵着迪特的手向各位鞠躬致谢,看得边上的外国人直抓脑门。

热烈场面过去后,乐队指挥悄悄对我:“贾,待会儿我们大家一起去旁边的上海宾馆里,里面还有我们的一场戏。”

我们一大群人呼啦拉地跟着乐队进了上海宾馆的一个宴会厅。厅的角落里有架打开了盖的钢琴,厅的一边并排放着几张椅子。这时乐队的队员们哗啦一下在面对椅子的那一边摆出了演奏的阵势。还没等我弄清是怎么回事儿,一个队员开始讲话报幕:“尊敬的来宾们,现在我们将举行一场专门为感谢贾小姐的小小音乐会......”我一听这话赶紧招呼大家坐下,匆匆忙忙地没顾上解释一下音乐会的目的。

音乐会开始了,由八人组成的管乐队吹奏了我喜爱的巴赫的几个作品。乐队领队兼指挥是我南京时代的男友,我们曾经在同一个工人宣传队里排练,演出宣传文革精神的文艺作品;私下经常练些欧洲古典音乐作品。当时我拉小提琴,他是乐队指挥兼长笛、竹笛、二胡、京胡手和乐曲的配器,很知道我的喜爱。

队员们都是演奏高手,在结束一曲他们的拿手好戏爵士乐时我提出想听江南小调《茉莉花》,他们毫不费力地吹了出来。事后有人告诉我乐队在舞场和酒吧伴乐时,常奏这一类的小调。

在文艺界颇有办法的队员们请来了一名在声乐界挺有名的女歌唱家演用德语唱了几首德国歌曲。演唱完后迪特和他的同事激动地站起身来拚命鼓掌。

自始至终我沉浸在欢愉之中。我突然感觉到我拥有了我出国前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些东西,突然感觉到我曾经羡慕而嫉妒过的人群就围在我的周围。我是个很幸运的人。

音乐会结束了,台上台下的两组人融合在一起。为两组人的交流充当翻译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很高兴在这种场合我能为大家服务一下。双方谈话交流的内容大多是乐队对我表达的感谢感激之情,听众对乐队高水平演奏的赞美之辞。当我们的朋友们和迪特同事得知这场音乐会的目的时,不约而同地“喔—”了起来。他们歪着头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就好像第一次认识我似的,就好像听到了一个他们没想要听的故事一般。当时很多在中国的外国人都有一种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优越感,看轻看低中国人。这类人平常对我很客气,称朋道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迪特的缘故。希尔顿酒店的德国啤酒节后的这场音乐会冲击了他们的这种片面的优越感,使得他们有机会正确地或者说是较为客观地看待和评价中国人。此时此刻我意识到组织这支小乐队的更高一层的含义。

德国啤酒节使我和上海希尔顿酒店结下不解之缘。

 


未完待续

 







感谢您关注德国《华商报》

公众号“德国华商”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超过两万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