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中国留学状况牵动全球留学态势
文 |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
就国际留学大形势看,留学热点地区正逐渐向欧美发达国家之外更广泛的国家和地区发展。2015年国际留学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国际留学生占全球高等教育总在校生比例仍在不断攀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5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美国、英国、中国等八大国际留学生留学目的地,接收国际留学生人数相比2013年增长6.9%,达到3123398人。而在这八大留学目的国中,澳大利亚的国际留学生比例傲居榜首,占其高校在校生人数的17.97%,美国该比例为3.87%。在国际留学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留学热点地区的转移与扩张也悄然而至。尽管传统欧美国家仍是目前主要的留学目的地,但其关注度正逐渐向亚太、东盟、拉美国家和地区扩散。从国际留学生接收比例上看,以美、英为代表的传统热门留学国家,依旧吸引着大批国际留学生,仅美英两国就接收了全球22%和11%的国际留学生,而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德国和法国,虽接收的国际留学生比例有所调整,但仍保持着较大的吸引力。而相对弱势的传统老牌留学国家,如西班牙、比利时等逐渐被中国、加拿大等所取代。
国际留学规模的扩大也加剧了“教育全球化”趋势。“吸引外国留学生”和“鼓励本国学生出国留学”并重的思维开始显现。传统的留学目的国在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的同时,也积极鼓励本国学生“走出去”。美国亿万富翁苏世民先生在清华大学设立奖学金的初衷,就是因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欧共体高等教育区的建设——Erasmus Mundus计划,以及清华大学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校区和国际合作教育科研平台——全球创新学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GIX)在美国落地,都是这一趋势的突出表现。
在国际留学蓬勃发展的大潮中,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留学大国,我国国际留学情况将牵动全球国际留学发展态势。2015年,我国在海外留学生为126万,约占全球国际留学生的1/4,也就是说,每4个国际留学生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中国的海外国际留学生对国际留学态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201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占两国留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均已超过30%;而该比例在其他英语国家也保持较高水平,如在澳大利亚达27.3%,在英国则为18.8%。中国留学生占比高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更为明显。2015年,中国留学生占日本国际留学生总人数的55.9%,韩国更是高达62%。自改革开放以来到2015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404.21万,按照2010—2015年年度留学人员增长速度(12.9%)来估算,到2021年,当年留学人数将突破100万;2022年左右,我国留学人员总数将突破1000万,这个庞大的群体将对国际人才流动及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出国留学人员快速增长的同时,留学归国潮也正在涌起,而且留学归国人数与出国留学人数的差距逐渐缩小。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留学人员发挥的“红利”也正在凸显。2015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40.91万人,比2014年增加了4.43万人,增长了12.14%。留学回国人员不仅在“双创”领域表现突出,在从政和参政议政方面,在慈善和社会发展方面,均有优异表现。但是世界经济发展低迷,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多,人们对于留学人员的关注开始从“留学前”向“留学后”转变,从实现“成功留学”到“留学成功”的理念开始凸现。更多的家长与学生对留学的关注点从如何成功申请并出国深造,转向关注留学后的职业和个人发展。与之相适应,留学服务产业链开始兴起,更多高校和留学机构的职能开始转向留学生归国服务,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创业辅导等留学后服务。
2014年,我国提出“来华留学与出国留学并重”的指导思想,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来华留学工作。而一带一路的推动也进一步刺激中外合作办学需求扩大,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华求学。虽然从接收留学人数方面来看,2015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国。但是我们同样看到,就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而言,目前我国的国际留学生在中国总体学生的比例仅为0.46%,仅为美国的1/9,中国来华留学发展的空间巨大。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已经开展来华留学生创业就业试点。但是,广受关注的高校英语课程少、来华留学生授课老师少、高校没有来华留学生学费定价权、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宿舍分离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而且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签证政策还未得到很好的推广,成为阻碍来华留学发展的主要障碍。
文章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7月20日
⊙《全球智库报告2016》发布 CCG 在多项榜单中位列中国智库第一
⊙20国70余家智库齐聚青岛 新旧动能转换看智库如何“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