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格局下世界华商的机遇和挑战 《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发布

2017-04-19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2017年4月19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发布由CCG主任王辉耀和CCG世界华商研究所所长康荣平主编,在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最新图书《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该书作者王辉耀、康荣平进行了报告发布,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秘书长于晓,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CCG“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黄日涵,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吴小安,《家族企业》杂志副主编杨品文和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全球温商研究中心主任张一力等知名专家、学者和华裔企业家出席并就“一带一路”建设与华商相关议题参与研讨。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表示,华商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华商经济圈被称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同时,华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被称为中国经济的第二种力量。未来,由中国企业和海外华商共同形成的华人经济圈,将深刻地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和格局,攸关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CCG《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通过总报告、评选篇、地区篇和企业篇四大部分,及时总结了世界华商的发展状态,研究了不同地区的华商和典型华商企业,梳理了华商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并以敏锐的视角观察华商在新时期迎来的全新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重点论述了“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华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在该报告中,CCG还基于对世界范围内广大华商的研究,凭借自身在企业全球化、人才国际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根据一定的指标和数据,设计了一套科学的评选体系,推介在某些方面有影响力的华商企业和华商人物,以期为华商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平台和具体经验借鉴。


新时期华商发展呈现出新特点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新时期华商发展呈现以下新特点:



  一、6000万海外华侨华人中约1000万是从中国走出去的新移民,新移民的迅猛增长改变了海外华侨华人的地域分布,同时也重塑了世界华商新格局;


  二、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五国是大型华商企业集中地,其华商资产占东南亚华商资产总额的90%以上;


  三、华商行业上高度集中,资本上却很分散,但近年来华商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华商新经营领域;


  四、亚洲金融危机后,华商资本实力发生新演变,港台华商实力明显超越东南亚华商;


  五、华商创新网络正在形成,在硅谷的中国大陆移民和台湾移民成为硅谷、北京中关村和台湾新竹之间互动的推进器;


  六、中国制造成本优势减弱,而中国消费市场将于2020年增加到6.5万亿美元规模,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市场优势正逐步超越成本优势;


  七、“走出去”的中国大陆企业成为华商独特群体,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占全球国家(地区)总数的80.7%,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明显。



华商发展的新机遇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华商在新时期的发展有着如下机遇:


  一、“一带一路”产能合作需求及参与亚投行业务成为华商发展的新机遇;


  二、中国正在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华商可作为中国在东盟开展投资的合作者,并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中介和协助服务等;


  三、电商业的“最后一块蛋糕”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规模继续扩张,为原本就具有国际贸易和产品销售经验的大量华商提供了商业模式转型的新机遇;


  四、新一轮世界科技创新浪潮正在涌动,华商还处于创新价值链1-N的阶段,在世界科技创新高地进行投资将是华商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海外华侨华人中的专业人士约有400万,且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和金融领域,华商拥有参与中国创新创业所需要的人才优势。






华商发展的新挑战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新时期华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一、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并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华商的传统行业和传统经营模式具有一定的不可持续性,面临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二、华商遍布在世界的多元产业,拥有庞大的资产,而福布斯2016年度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还未包括华商品牌,华商品牌的竞争力在全球相对较弱;


  三、华商的经营家族化特征在企业发展初期有优势,但随着业务扩大和企业发展,华商家族企业将面临经营管理现代化等挑战。




促进华商与中国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同时,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还对促进华商与中国经济协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不涉及双重国籍问题的情况下,对海外华人签发华裔卡,吸引和便利海外华人回国交流、投资、创业,增强情感认同;


  二、建议各地积极联系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推介当地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创新创业华侨华人落户中国大陆,为其提供包括项目对接、政策支持、人力配备、市场开拓、融资便利和民生保障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三、打造适宜华商发展的环境,包括关注新华商和小华商,重视华商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中的双向作用,建立华商产业聚集区和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以及改善营商环境,使其更加便利化、法治化和国际化;


  四、解决华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华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可提供直接融资的渠道,政府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推动中国侨商银行的筹办,构建为华商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


  五、充分利用华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鼓励和支持华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其作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纽带作用。




  《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是CCG推出的系统研究世界华商的报告。CCG世界华商研究所致力于研究世界华商在中国及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世界华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尤其注重研究如何发挥全球华侨华人整体的力量,开发利用好其巨大的关系网、信息网、合作网,使之成为中国发展、华裔富裕的强大动力和独特优势。


  广大华商曾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促进中国引进外资,推动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被称为中国经济的“第二种力量”,华商经济圈也被称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当前中国经济正转型升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华商能够获得巨大发展机会,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分析华商在新时期所呈现的新特点,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促进华商与经济协同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要点:


  一、在新时期,华商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变化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新时期华商发展呈现以下新特点:


  (一)新移民的迅猛增长不仅改变了海外华侨华人的地域分布,同时也重塑了世界华商格局


  目前6000万海外华侨华人中,约1000万是改革开放后从中国走出去的新移民。新移民的增长不仅改变了海外华侨华人的地域分布,同时也重塑了世界华商格局。新移民,尤其是投资移民的迅猛增长,使大量的新华商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不断涌现。近些年,中国人国际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2013年,共有13.3万中国人获得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永久居留权,分别是美国71798人、加拿大34000人、澳大利亚27334人。与东南亚聚集着大量的老华商不同,在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出现了大批以新移民为主的运营中小企业的新华商,他们突破了老华商以“三刀”(菜刀、剪刀、剃刀)为主的传统产业,大多从事现代服务业,部分还投资科技型企业。


  (二)海外大型华商企业集中于东南亚地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是大型华商企业的集中地


  华商遍布世界,但是,经营大型企业的华商大部分位于东南亚。东南亚华商的历史最为悠久,已有200年的历史。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是大型华商企业的集中地,五国的华商资产占东南亚华商资产总额的90%以上。


  (三)华商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不仅是华商整体的产业多元化发展,在单个华商企业内部,也在进行多元化的经营


  华商数量众多,一个显著特点是在行业上高度集中,但在资本上却很分散,大量的小华商遍布世界。华商曾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制造、餐饮、零售、农业等传统行业。但是近年来,已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拓展,如制药业、航空业、电子商务、医疗服务、电信业、污水处理及投资业等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华商新的经营领域。在华商所从事的新领域中,信息技术(IT)产业发展显著。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新加坡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美国华商IT业发展迅速,早期有王安创办的王安电脑公司、王嘉廉创办的冠群电脑公司,如今有孙大卫和杜纪川创办的计算机硬件公司金士顿、高民环的导航设备制造公司Garmin等。不仅是华商整体的产业多元化发展,在单个华商企业内部,也在进行多元化的经营。


  (四)华商资本实力发生新演变,港台华商实力明显超越东南亚华商


  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东南亚五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华商的资本实力超过港台华商。但是,经过亚洲金融危机,港台华商资本实力反超东南亚五国华商。福布斯2016年全球富豪榜上的港台富豪资本总额2805亿美元,远高于东南亚五国华商富豪1557亿美元的资本额。


  (五)华商创新网络正在形成


  美国是世界科技创新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华人移民已深刻融入了美国的创新体系。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陆人通过技术移民进入美国硅谷,如来自四川省的田长霖,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来自上海市的虞有澄,任因特尔公司的副总裁。后来,来自中国台湾的移民涌入硅谷。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中国大陆人通过留学和技术移民再次大规模进入硅谷。在硅谷的中国大陆和台湾移民,成为硅谷、北京中关村和台湾新竹之间互动的推进器,发挥着华商创新网络的作用。以IT 业为例,通过移民的作用,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已经形成了创新与制造网络。


  (六)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市场优势超越成本优势


  投资中国制造业的华商正在面临中国制造成本优势减弱的严峻形势。据波士顿咨询研究,中国的生产要素成本已高于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墨西哥。中国2014年的生产成本指数为96,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墨西哥分别为83、87、91、91。但是,中国的市场优势愈发凸显,正逐步取代成本优势成为华商投资的又一利好。据预测,到2020 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将达到6.5 万亿美元的规模。


  (七)“走出去”的中国大陆企业成为华商独特群体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呈现快速发展势头,通过对外投资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华商企业激增。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投资者在国(境)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简称“境外企业”)3.08万家,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总数的80.7%。境外企业对当地经济社会贡献明显。2015年,3万余家境外企业向所在国家(地区)缴纳税金总额311.9亿美元,至年末有就业岗位283.7万个,其中雇佣外方员工122.5万人。中国企业在境外设立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较为集中,半数以上的境外企业位于亚洲。其中在中国香港有境外企业9000多家,占境外企业总数的三成。


  二、华商与中国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一)华商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中,境外华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与欧美日韩等外商投资一起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两大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中国香港投资926.7亿美元,占外资总额的73.4%,新加坡投资69.7亿美元,占5.5%。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大部分是由华商进行的。东南亚华商也往往通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投资中国大陆。


  (二)华商投资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中国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华商的投资参与是重要原因之一。华商很好地带动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利用其在资金、技术、管理、商业网络方面的优势,促进中国引入先进技术,帮助中国企业建立国际销售网络,带动中国商品出口。华商还对其他外商投资具有催化剂的作用,华商来华投资的重大成功对其他外商产生了示范效应。华商不仅作为中国经济与世界连接的桥梁,还推动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


  (三)中国经济是华商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华商提供新机遇


  1979~201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达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中国经济为世界华商提供了大量机会,是他们首选的投资目的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更加重视侨务工作,不仅注重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更加强调要为华侨华人服务。广大华商在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上具有天然优势。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时期,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科技含量;正在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互联网+”新业态创新;正在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为华商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三、华商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研究编写,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华商在新时期的发展有着如下新机遇:


  (一)“一带一路”成为华商发展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横贯亚、欧、非,涉及到66个国家(地区),区域面积52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6亿,超过全球人口的60%;GDP 总量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1/3。在“一带一路”上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华商可利用产业园区的平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例如,中国与马来西亚建立的中马钦州产业园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华商可参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投资公路、高铁、港口、输油管道、输电通道和跨境光缆。华商可参与亚投行业务,如亚洲发展中国家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业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与华商机遇


  当前中国正在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涵盖18亿人口,2015年,自贸区GDP接近14万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4720亿美元。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机遇和作用体现在:一是其本身的经贸活动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二是在中国企业“走进”东盟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可作为中国在东盟开展投资的合作者;三是为中国与东盟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中介和协助服务,如协助进行投资的早期可行性调研、商业规划以及给予投资建议;四是通过人文交流和政策宣传,为自贸区发展发挥积极、广泛的宣传推动作用。


  (三)跨境电子商务与华商机遇


  跨境电子商务被称为电商业的“最后一块蛋糕”,可成为华商的主要转型方向。据预测,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规模将在2020 年达到近1 万亿美元,在整体B2C 电商中的比重将由2014 年的14% 增长为2020 年的29%。大量华商原本就具有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和产品销售的经验,若能抓住跨境电商这一贸易新模式,则能成功实现商业模式转型,进入下一个利润快速增长期。


  (四)世界科技创新浪潮下的华商机遇


  创新价值链包括三个环节,即0-0.1、0.1-1和1-N。华商大多数还处于1-N的阶段,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当前,新一轮的世界科技创新浪潮正在涌动。美国、以色列、瑞士、英国、德国等是世界上高科技创新较为发达的国家。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新竹、德国的慕尼黑和巴登-符腾堡州、以色列是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世界科技创新高地进行投资,将是华商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华商人才参与中国创新创业的机遇


  海外华侨华人中的专业人士约有400万,他们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和金融领域。海外华侨华人中的专业人士正改变着海外华商的行业结构,使高科技在华商所从事领域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华商拥有的人才优势正是中国实施创新战略所需要的。


  (六)华商面临自身转型升级的挑战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华商的传统行业和传统经营模式具有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必须及时进行转型升级。当前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华商必须适应这种趋势,及时进行转型升级。


  (七)华商面临整体品牌竞争力不强的挑战


  华商遍布世界,涉及多元化的产业,拥有庞大的资产。但是,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2016年5月,福布斯公布了2016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100大品牌来自16个国家,涉及19大行业。遗憾的是,其中并没有包括华商品牌。


  (八)华商家族企业面临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问题


  经营家族化是华商经营管理的显著特征。这种经营管理方式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相融合。在创业期和企业发展的初期,家族化经营模式优势明显,但随着业务的扩大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当创业的一代年龄逐渐增大,若不能及时引进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家族化经营模式将会显现出其弊端。


  四、华商不同群体发展呈现出各自特点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对华商不同群体的特点分析如下:


  (一)美国华商:整体规模和收入相对较小


  华商企业在美国企业界地位日益突出。2012年,在美国有华商企业52.87万家,占美国企业总数的1.9%,这一比重在十年前为1.2%。从2002年至2012年的10年间,美国华商企业数量增加了24.27万家,增幅达84.8%。而在这一期间,美国企业总体增长速度为20.2%。华商企业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美国企业整体增长水平。


  与美国企业整体情况相比,华商企业偏重于从事住宿和餐饮服务业,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和租赁业,批发贸易业,零售贸易业等领域。


  华商企业整体规模和收入相对较小。2012年,七成以上的华商企业没有雇员;平均每家华商企业雇员数是美国企业整体水平的三分之一;华商企业平均收入是美国整体水平的三分之一。


  华商企业多集中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这两个州分别有华商企业20.53万家和10.56万家,占全部在美华商企业总数的38.8%和20.0%。


  硅谷华商拥有科技创新优势。如,孙大卫和杜纪川创办了金士顿公司,致力于记忆芯片的生产,是美国硅谷车库创业者中的成功者;雅虎公司创始人杨致远,创办了全球第一个门户网站;美国宏道资讯公司的创始人陈丕宏,推出了“一对一”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二)日本华商:与中国的合作较多


  一是从事高科技行业的较多。这与日本华商的背景有关。大部分华商是从中国来日本留学,在大学和研究生院学习、研究了尖端技术,毕业后到日本的大企业工作,在了解了企业的经营知识后再独立创业。二是与日本主流社会和主流商界的距离较近。大部分华商企业的主要客户是日本企业,与日本企业在各方面的合作较多。三是与中国的合作也较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事业。日本地理上与中国接近,交通便利。中日两国在产业结构上也关系密切,互补性强。不少华商企业既在日本创业,也在中国国内发展。四是日本华商以新华侨为主,与老华侨之间在事业领域和经商模式上有很大差别。


  (三)欧洲华商:全覆盖、大集中、小分散


  欧洲华商群体规模较大。根据国务院侨办在2013年的统计,目前欧洲约有华侨华人255万。一般认为,海外华侨华人的70%以上经商,因而可以推算出欧洲华商数量在178万以上。


  在国家分布上,呈现全覆盖、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分布最多的是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荷兰,其次是瑞典、爱尔兰、瑞士、比利时、奥地利、葡萄牙、丹麦、匈牙利、芬兰、希腊等。


  从整体上看,欧洲华商经济实力较弱,餐饮业、皮革业、服装业、贸易业是华商经济四大支柱产业。随着不同层次新移民人数增加,经营行业不断开拓。部分华商转向地产、物流、海运、跨境电商、中介、法律、咨询、投资、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等行业。


  (四)温州华商:全球化特点明显


  温州是浙江省海外华侨、华人最多的城市,共有68.89万人,占全省的34.1%,分布在131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的基因一直内生于温商和温州企业。温商的全球化其实就是温商全球化网络的演化。温商全球化不仅包括已经在海外的温州人全球化轨迹的演化,即全球化的时间、空间和产业的变化,也包括本土温商的对外并购、开办工业园区、开设中国商城和技术研发。


  温商全球化的未来趋势:一是生存型和内联式创业将会越来越少;二是海外独立创业将会大量增加;三是海外创业行业的变化会导致创业模式的改变;四是海外温商的第二代创业将逐渐成为主流;五是国内外温商互动的全球化新模式。


  (五)华人跨国公司:利基成长型公司成批涌现,多元化公司比重下降


  2001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华人跨国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华人跨国公司分布首次遍及五大洲;利基成长型公司成批涌现,多元化公司比重下降;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出现贸易先导型跨国公司;在美国和日本出现“天生型”国际企业;在美日软件行业出现研发型公司;新产生无母国型跨国公司。


  五、促进华商与中国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研究编写,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7)》对促进华商与中国经济协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海外华人签发华裔卡


  目前,海外华商回国进行投资合作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吸引海外人才,便利海外华人回国交流、投资、创业,促进华商参与中国大陆经济,同时为了增强海外华人对中国的情感认同,在不涉及双重国籍问题的情况下,建议对海外华人签发华裔卡。例如,我们可以借鉴印度的印裔身份卡。与海外华人一样,海外印度人也是一个巨大的移民团体。


  (二)积极推动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创业


  各地要积极联系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推介当地创新创业环境,以吸引创新创业华侨华人落户中国大陆。在这方面,国内一些省市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广东省共邀请海外专业人士近2000人次赴粤进行考察交流和项目对接,促成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项目落户广东。某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华商产业集聚区、海外高端华人人才集聚区,为华商提供包括项目对接、签约落地、政策支持、人力资源、市场开拓、融资保障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推动华侨华人来中国大陆创业,还需要为他们解决用地难、融资难、招人难的问题,以及在签证、居留、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三)打造适宜华商发展的环境


  首先要转变观念。关于华商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不仅要重视老华商和大华商的作用,也要更加关注新华商和小华商的作用。不仅重视华商在“引进来”中的作用,也要重视华商在“走出去”中的作用。要从吸引华商资金,转向兼顾资金和技术。第二要打造平台。为了便于华商在中国投资以及华侨华人在中国创业,需要建立华商产业聚集区和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第三要改善营商环境,向着更加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方面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执法。


  (四)完善金融体系以解决华商融资难问题


  和国内的中小企业一样,融资难也是华商在华投资和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华商可以从香港、伦敦、纽约和新加坡等金融市场融资,但是,华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华商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融资途径仍然较为局限。而华商在投身中国经济建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获得良好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金融机构要针对华商企业,提供一些直接融资的渠道,例如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对于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要给予从银行获得便捷、低息贷款的优惠政策。政府可以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重点协调解决华商企业和银行间的关系,为华商提供融资便利。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筹办的中国侨商银行,就是构建为华商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开端。成立侨商银行,可以帮助华商解决“融资难”的发展瓶颈,推动资金不足的中小微华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此外,要充分利用华商在当地的影响力,扶持华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六、CCG评选:世界十大华商和十大华商公益人物


  在该报告中,CCG基于对世界范围内广大华商的研究,凭借自身在企业全球化、人才国际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设计了一套科学的评选体系,推介在某些方面有影响力的华商企业和华商人物,以期为华商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平台和具体经验借鉴。






CCG 纵览



《全球智库报告2016》发布 CCG 在多项榜单中位列中国智库第一

十字路口的全球化将何去何从?大咖齐聚CCG论道

中国要做“全球化”的领头羊?听听这些顶级学者怎么说

CCG2017年度主席会议和常务理事会议召开 探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CCG报告:中美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前景与项目清单

CCG主持博鳌亚洲论坛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

CCG上海分会举办“跨境投资与全球化”午餐会

CCG举办“中加经贸专题圆桌会”

CCG举办“两会”沙龙——“两会”代表、委员进智库

中加合力跨越“逆全球化”暗流

王辉耀:以实际行动继续深入推动全球化 | 人民政协报

王辉耀:“习特会”看点:如何取得积极进展 

梁锦松CCG演讲:香港下一步应当如何发展?

聚焦全球化:中国日报外籍记者对话世界经济大佬

Way ahead | China Daily

Reversing the Brain Drain | CGTN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体系 | 南方日报

王辉耀:选才基数,从“13亿”变“70亿”

《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出版 解密“智库建设路线图”

《大国智库》提出——中国进入“智库时代”

苗绿谈新著:智库--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

王辉耀荣获“人民论坛2017海归中国梦年度人物”

CCG报告:抓住美国移民收紧机遇 更加开放国际人才政策

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 CCG举办报告发布会暨研讨会

王辉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社会智库

CCG报告:FTAAP 将是后TPP时代最佳选择

CCG发布“2016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榜单”

CCG举办华盛顿智库午餐会积极开展二轨外交

CCG发布报告《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

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

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海南三亚盛大开幕

第二届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

王辉耀:欢迎全球人才到中国创新创业

2016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在宁波举办展

王辉耀:留学改变了我的人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