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新总规,可与京沪等量齐观

2018-02-26 孙不熟 城市战争

文|孙不熟


从总体规划能看出一个城市的格局、胸怀与情绪。


近日,广州新版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征求意见稿)引发热议,特别是有关人口规模的表述被众多媒体解读,啥也不说,先贴几张图得瑟一下:



这是最近半年写的几篇文章,主题都是谈人口,而且一直在呼吁广州敞开怀抱,继续引进1000万增量人口,现在,这个设想竟与新总规的制定者们不谋而合。看这版总规,个人认为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人口规模的表述:


要科学调控人口规模,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以上表述与上一版总规(2011—2020)相比,有这样几点不同:


一是人口控制目标从1800万增加到2000万,有人认为200万的增量不大,但考虑到广州目前的常住人口是1404.35万(2016年数据),那么到2035年其实还有接近600万的增量空间,平摊到每年大约有30万,不少了。


二是有一处措辞出现变化,上一版的表述是“控制在1800万以内”,这一版是“控制在2000万左右”,“以内”变成了“左右”,一词之差,内涵却有很大不同。“左右”的弹性大得多,2001万是左右,2300万也可称之为“左右”,传递出广州在人口控制上的包容与智慧。另外,北京的表述是“控制在2300万以内”,上海的表述是“控制在2500万左右”。


三是首次出现“管理服务人口”这个表述,以前的总规只提“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是一个包含了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总指标,更能衡量一个城市真实的人口与经济动态。新总规明确提出要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来配置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表明一个城市终于正视流动人口的价值,并把流动人口也视为服务对象了。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认为广州真实的人口控制指标应该是2500万,这实际上已与北京、上海现有的人口规模等量齐观了。我们之前呼吁的“广州净增1000万”,不再是凭空设想了,而可视为一种官方目标。



新总规的第二个亮点是对南沙的表述。里面提到全市要形成“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市空间网络体系,其中“副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南沙,新总规将其单列出来,规划定位仅次于主城区,高于增城、花都、番禺(南部)、从化等外围城区,凸显众星拱月之势,极大地强化了南沙的独特地位。


图片来自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


在上一版总规里,广州城市空间体系是“中心城区—副中心—卫星城—小城镇”,其中“副中心”包含了番禺、南沙、东部城区(原萝岗大部分区域)、花都、增城、从化。显然,彼时的南沙只是5个副中心之一,地位并不突出。


另外,规划草案还特别用到“强南沙”这个倾向性明显的措辞,我对这个表述很有亲切感,因为两年前俺正好有一篇拙作叫做《南沙若不强,广州将失去珠江口领导力》,文章谈的就是“强南沙”的必要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总规还着重提出“城市级主公共服务中心(2处)—城市级次公共服务中心(12处)—地区级公共服务中心(23)—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80处)共四级公共服务体系。


图片来自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


其中,第一层级的“城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只有两处,看示意图,应该分别是“越秀+天河”构成的核心区以及位于南沙的明珠湾区。记住,明珠湾区是广州中心城区之外唯一个具备“城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定位的板块,高于市桥、万博、南浦、新塘、新华、空港、知识城、荔城等所有你熟知的郊区热门板块,也高于南沙目前的核心区——蕉门河,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不过,如果说到买房,现阶段的明珠湾并非一个好的选项,因为它才刚刚起步,没有个10到20年,没什么可看的。下面这句话已经在只是星球上说过N次,这里再赘述一遍:现阶段的南沙,只有蕉门河值得入手。进一步说,10年看蕉门河,20年看明珠湾。


新总规的第三个亮点是主城区扩容前面提到,规划提出全市要形成“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市空间网络体系,其中对“主城区”的定义是“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


图片来自“广州房产”


而在上一版总规中,对“中心城区”的定义是“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全部,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除九龙镇以外地区”。


对比可以看到,此次主城区扩容,最大的受益者是番禺,北部片区的南浦、洛溪、万博、大学城等板块都晋级为“主城区”,这些板块都是广州极为热门的白领社区,是广州外围区中最成熟的居住板块,这一次,那里的居民终于成了城里人。


有记者问,这是不是意味着番禺的房价要涨?我的回答是总规只是概念规划,真要落到实处需要时间,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能否拉动房价还得看实际的东西,比如能否多拉一条地铁过来,能否多投入几十个亿办教育。


新总规的第四个亮点是对“城市性质”的表述:广东省省会、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商贸中心、交往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逐步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


在上一版总规中,对”城市性质“的表述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对比可以发现,新总规增加了“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三个表述,极大地丰富了广州的城市功能,其内涵之广、功能之齐全可与北京、上海媲美。


目前,至少已有60个国家在广州开设了领事馆,其数量仅次于上海,且远超武汉、成都、沈阳等大区中心城市。广州也是华南地区外国留学生、外国商人聚集最多的城市,白云机场是华南地区国际航线最多的机场,这都说明广州已经是华南地区事实上的国际交往中心,下一步只需要继续加强这个优势。


没有提更综合的“国际经济中心”,提的是“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凸显广州对“科创”的特别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这个目标,可与上海的“卓越的全球城市”媲美。


目前,明确在总体规划里提出建设”全球城市“只有上海与广州,再加上“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商贸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四个国际中心的定位,广州在这一版总规里基本上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到与北京、上海平起平坐。


这是一个极为鼓舞人心的目标与情绪,我曾在多篇文章里也谈到这样一个观点:作为第一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又拥有大城市中最好的气候条件、生态资源与土地空间综合优势,广州比谁都更有条件继续做大城市规模,先在总量上把北京上海给超了,然后在发展质量上慢慢缩小差距,让“北上广”的称号名副其实、等量齐观。


当然,这里还要补充一句,本文所谈论的新总规还只是草案版本,还通过征求公众意见、国家审批等流程,才能称之为正式版本,所有表述都要以正式版本为准。


    延伸阅读:

    广州人口太少,至少还需1000万

    如果净增一千万,广州就是一个“城市群”

    省会城市:人口从一千万到三千万的红利

    从关联度看中国城市的圈层关系

    买房之前要看懂“城市半径”

孙不熟:地段为什么不保值?


来吧,加入孙不熟的付费社群,一对一,陪聊。

扫描以上二维码加入孙不熟的社群,读懂城市、学会买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