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没有错失阿里巴巴,一切刚刚好

孙不熟 城市战争 2018-10-15



上海一定是阿里巴巴魂牵梦绕的精神领地,无论是它初创之时,还是功成名就之后,阿里都对这座城市恋恋不忘。


2018年8月16日,上海市政府、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正式宣布,达成新一轮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当天,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会见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一行,上海市市长应勇和马云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图片来自“上海发布”


今天的上海,在阿里巴巴的业务版图中已经举足轻重,至少已有9000多名阿里员工在这座城市辛勤工作,每周末有60辆幸福大巴往返沪杭之间。上海也是阿里巴巴新零售的前沿阵地,第一家盒马鲜生,第一家星巴克智慧门店都开在上海,盒马、饿了么等阿里巴巴旗下业务的总部也位于上海。就连现任CEO张勇,也是来自上海的人才。


01

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迁址


熟悉阿里巴巴与上海“恋爱史”的人都知道,这一幕来之不易。故事要从18年前开始说起,早在2000年,阿里就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阿里巴巴创立于1999年3月,到年底,马云就到美国设立了国际总部,2000年年初,又到上海设立了中国总部。2000年年中,马云成为登上《福布斯》杂志的第一个中国企业家,可谓风光无限。


彼时的上海,繁荣鼎盛,花花世界,说是马云的梦中情人,毫不为过,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梦想的创业公司,能够把总部搬迁到上海,马云的内心一定是澎湃的。然而,迁都上海不到一年,阿里巴巴便铩羽而归,“迁都总部”后来也被认为阿里创业以来的第一个错误。


吴晓波曾在他的书里这样写道:


“以前我曾把阿里巴巴的总部放在上海,在淮海路租了一个很大的办公室,装修得漂漂亮亮的。结果那一年的时间特别累心,招人也招不到,许多上海人问,阿里巴巴是哪里的公司?几乎没有人理我们。最后我们决定从上海撤离。先是选了北京,最后觉得还是回杭州好。”马云曾这样反思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错误?后来的分析认为,当时的阿里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


为什么说是错误的时间?2000年,也就是当马云把他的总部从杭州搬到淮海路上时,正是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刻。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点往下暴跌,在半年时间内跌了40%,全球互联网行业人心惶惶。这个时候,阿里把国际总部搬到风口浪尖的美国,把中国总部搬到昂贵的上海,和整个大势是相反的。


为什么说是错误的地点?2000年的上海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两种资本在这里叱咤风云,第一是国有资本,上海曾是计划经济的堡垒,除北京之外最重要的国有经济大本营。第二是外资,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取代广东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中心,是世界500强抢滩中国的门户城市。简而言之,当时的上海是一个喜欢大资本的城市,作为创业公司的阿里巴巴,在这座城市当然水土不服。


为什么说是错误的事情?阿里巴巴创业之初,有个宗旨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它瞄准的是中国的草根企业,而不是高大上的国企与外企。从1998年开始,中央政府允许民营企业进行自由的对外贸易,而这些数以百万计的民营制造业、外贸企业在哪里呢?主要就是在浙江、江苏和广东,而北京上海缺乏这样的土壤。所以,初创的阿里只有扎根浙江,才能与民营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迁都上海本质上就是一件不接地气的事情。



02

18年后,上海与阿里都变了


然而18年过去,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的阿里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阿里,今天的上海也不是当年那个上海。


对阿里来说,它已经成长为一家世界级的企业巨头,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对成本敏感、在人才市场上籍籍无名的初创企业,这非常对上海的胃口。在业务线上,阿里也不再只是一个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而是涵盖了电商、金融科技、云科技、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科技巨头,这与上海的需求非常的匹配。


对上海来说,它也变得更加的多元和包容,再也不只是国资与外资等大资本的秀场,而日渐成为一个包罗万象、无奇不有的平台型城市。


近年来,民营企业、科技企业也在这座城市开枝散叶,涌现了一大批像携程、大众点评、饿了么、wifi万能钥匙、东方财富网、巨人网络这样活跃的本土企业。在最新一版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也明确提出不仅要建设全球金融中心,还要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拥抱互联网企业的“人和”因素,达到最优。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共有164家企业上榜,其中上海占据了36个名额,仅次于北京的70,高于杭州的17、深圳的14。这表明,上海再也不是那个高度依赖外来资本的城市,其对新经济的培育能力不可小觑。


所以,当新的阿里遇上新的上海,不再会水土不服,而会相得益彰,催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盘点今日之中国,真正在经济上俱备全国领导力的大概只有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在城市功能上,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首都是什么?体现在经济层面,就是信息流的中心,北京占据了全国最大的舞台、最大的麦克风、最大的人才库,拥有全国最大的话语权、最大的注意力,所以北京天然是流量型企业的创业宝地。从当年的三大门户,再到百度为王的搜索引擎时代,再到今天风头正劲的头条系与O2O,流量导向的互联网企业,大多Base都是在北京。


深圳虽然有腾讯,但其城市底色不是互联网,而是电子工业。相比腾讯,华为对这座城市的重要性要大得多,它从框架上塑造了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与人才体系。这里地处珠三角,拥有全国最完善的电子工业配套体系,无论是本土的华为、中兴,还是外来的富士康,包括正野蛮生长的大疆科技、柔宇科技、光启科学,都把深圳作为自己的核心基地,这都与深圳所依附的产业链环境离不开。


如果说北京是中国信息流的中心,深圳是中国电子工业的中心,那么上海又是什么呢?


和北京人崇尚“造梦”、广东人崇尚“搞掂”不同,上海人崇尚的是“买办”,相比自己做一个产品,他们对整合资源更擅长,天下物资,不论贵贱,只要到了上海,皆能成生意。所以上海人懂金融,擅投资,会交易,善于挣容易的钱。北京的创业公司往往表面风光内在亏损,而上海的创业公司正好相反,注重实利,能让投资人睡个好觉。


所以,上海本质上是一个撮合交易的中心,并由此派生出商业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等城市功能。


正因为如此,上海是检验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征战全国消费市场的试验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就成为外资消费巨头布局中国的门户城市,一个外资消费品牌如果不把总部搬到上海、在上海市场获得认可,基本上就没有机会拥有全国市场,这就是上海作为交易中心的魅力。


作为一个撮合交易的中心,上海本质上就是一个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这个城市的功能本身,其实和阿里巴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阿里巴巴本质上也是一个撮合交易的平台,淘宝和天猫并不是卖货的,但它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连接,撮合了交易。蚂蚁金服也是一个平台,它本身不是商业银行,却能为钱与人搭建一个通道,把社会闲置资金与需要用钱的企业撮合了起来。阿里的菜鸟也是平台,它自身没有一个快递员,却成功地连接了物流商和用户,撮合了交易。


阿里不需要生产很多、拥有很多,但是它可以连接很多、得到很多。上海也是这样,上海虽然是中国大的工业城市,但其工业基础设施所服务远远不止是上海。


上海的港口不只是运输上海产的货物,上海证券交易所不仅仅是为本土上市公司融资,上海的机场、领事馆、科研机构、高端服务业也不仅仅只是服务上海本土。上海的土壤不一定能够长出阿里巴巴,但阿里巴巴一定离不开上海,一定需要使用上海的资源和平台。


03

上海没有错失阿里巴巴,只不过在等一个机遇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阿里巴巴就是一个互联网上的上海,而上海也可以视为一个线下的阿里巴巴二者无时无刻不在撮合巨额的交易。2016年,阿里巴巴的零售平台就撮合了3.77万亿的成交额,略等于北上广深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和。上海作为一个全球金融与航运中心,其撮合的交易额只会更大,201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完成的成交额是51万亿元,筹资总额7578亿元,而上海港也完成了7.5亿吨的货物吞吐量、4018万TEU集装箱。


可以说,上海与阿里巴巴都是中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中国最大的线下交易中心,一个是中国最大的线上交易中心,二者的牵手,有助于将线上、线下的交易整合到一个实体,构造出一个前所未有、史上最强的、没有敌手的超级贸易中心。


这个新型的贸易中心,将一举突破传统工商业时代的贸易体系,借助互联网的赋能,实现“线上+线下”、“农村+城市”、“国内+国外”、为一体的新型贸易体系,上海致力于打造的“新零售之都”,大抵也是这个意思。


继世博会之后,上海即将举办中国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是进口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这表明上海作为中国贸易中心的地位是国家认可与支持的。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世界一流的贸易平台与贸易人才作为支撑。


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在全球拥有深厚的市场基础,以及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与人才储备,在贸易方面可以成为上海的得力助攻,推动上海从中国的门户城市走向全球门户城市。与此同时,有了上海这个超级舞台,阿里巴巴的产品、技术、理念也有了最好的展示橱窗与催化剂。


例如,阿里巴巴大举进攻的新零售战场,就是以上海为试验场的,被誉为新零售第一网红品牌的“盒马鲜生”首家门店就开在上海,上海也是国内最先开通“天猫超市1小时达”服务的城市,其拥有的新零售智慧门店已高达5183家,在全国无出其右者。如果没有上海的展示功能与催化功能,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很可能就没有今天这样高举高打的气势。要知道,在消费领域,赢得了上海市场,就等于打下了全国市场。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上海与阿里巴巴的关系,可能会恍然大悟,上海其实没有错失过阿里巴巴,只不过没有在合适的时候遇上它。18年前的阿里巴巴,只是初创企业,它需要的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式的野蛮生长,这与上海的城市气质格格不入,太早去到巨头云集、规则明晰的上海,水土不服也就不奇怪了。


但这不是说阿里巴巴的成长就能真正脱离上海,这是因为阿里巴巴所成长的杭州,也从来都在大上海经济圈的生态系统内,如果脱离上海所构建的长三角经济区,阿里巴巴创业之初所依附的中小企业土壤、国际贸易基础设施、互联网人才、金融人才、国际化视野也就不复存在了。


阿里巴巴虽然没有成长在上海的行政区划内,但一直都在使用上海的资源和平台,阿里也向上海输出了新的人才与商业理念,二者共同成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正如硅谷的科技巨头虽然没有成长于纽约,却因纽约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纽约也无所谓错失苹果、谷歌、facebook,因为纽约与硅谷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作为一个成熟城市,上海与纽约一样,更擅长的是整合资源与财富管理,今天的阿里巴巴业已走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更需要长袖善舞的资源整合与财富管理,这与上海的城市气质完全吻合。所以,阿里巴巴选择在这个时候牵手上海,可谓正当其实。


在对的时候,遇上对的人,一切刚刚好,这不能叫错失,而应该叫美遇。


编者注:本文部分素材与观点参考了吴晓波著作《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以及公众号“元淦恭说”。


延伸阅读:

文科生去北京,理科生去上海,工科生来广东

中国为什么需要一个大西安?

杭州不一样:二线收割一线的经典样本

房地产税时代,“睡城”变“税城”?

“睡城”才是好地方啊

千万不要低估房地产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