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央支持建设「郊区新城」,推动大城市「多中心」发展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最高层重磅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在“完善城市化战略”一章中,文章指出:
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这是个重大问题,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同时,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人以上)和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人以上) 人口密度总体偏高,北京、上海主城区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东京和纽约只有1.3万人左右。长期来看,全国城市都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要有控制标准。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城市之间既要加强互联互通,也要有必要的生态和安全屏障。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在城市旧城和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停车场建设,托幼、养老、家政、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都有巨大需求和发展空间。
这些表述,信息量巨大,是对中国城镇化方向的一次重要定调。
文中提到“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前一句话表达了中央对“优势区域”的肯定,认为优质资源向优势地区聚集是客观规律,不是主观意志,第二句话又表达了对单体城市规模扩大的担忧。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曾经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控制大城市,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另一种观点认为“尊重市场规律,优先发展大城市”。
从最高层的这篇文章来看,中央对大城市的优势是肯定的,国家会顺应市场规律,继续支持大城市的发展。这个论断非常重要,可以视为对中国城镇化模式的一锤定音。
不过,高层又马上提到“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这说明中央对大城市的支持,并非简单的支持大城市无限膨胀,而是要达到都市圈效应。换句话说,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聚集是可以的,但同时希望大城市能够发挥集散效应,把虹吸来的资源疏散一部分到周边区域,不要搞一城独大。
我的理解是:大城市要发挥两个功能,有“集”的功能,也要有“散”的功能,先“集”再“散”,不能只“集”不“散”。
有“集”有“散”,就会形成“都市圈”,既保证了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地区聚集,又避免了“摊大饼”的城市病。
所以,高层文章又写了这样一句话:“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
这句话指明了大城市资源外溢与扩散的方向:郊区新城。而且文章明确提出“多中心”和“郊区化”两个词,说明中央希望大城市疏解核心区人口密度,向郊区新城转移,构建多中心的空间结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郊区新城”是前置条件的,那就是“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要满足这些条件的郊区新城,才能参与“多中心”的构建,有产无城的工业园、有城无产的“睡城”、交通不便利的偏远小城,都不在此列。
在此意义上,一朵认为深圳都市圈的光明科学城、空港新城、滨海湾新区(东莞)、松山湖(东莞)、南站新城(惠阳),广州都市圈的南沙、知识城、白云空港、三龙湾(佛山)、千灯湖(佛山)未来都有望成为“郊区新城”的示范区。
另外,文章还提到,“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这说明,除了大都市圈的郊区新城,还有一些条件好的具备聚集效应的县城,也会得到中央的支持。
延伸阅读: